第55頁
書迷正在閱讀:[驅魔少年]全世界都以為我是炮灰、[武林外史同人]憐愛七七、[綜武俠] 三面臥底、白切黑女配在戀綜爆紅、憐春嬌(古言骨科nph)、[綜漫同人]妖尾之卡蓮莉莉卡、緋念、作精女配在下鄉綜藝爆紅了、冠軍之路[游泳]、六十年代之帶著空間暢游天下
原來是讓她泡珍珠…… 陳錦墨輕輕一捏,珍珠柔軟的外殼便裂開,內里藏著的紙條滾到了掌心。 害四者賀。 字條上只寫了這四個字,淑妃之子在皇子中排第四,而賀…… 這是說,淑妃的兒子是賀家害死的? 四皇子是失足落水搶救不及早夭的,淮南郡公如何知道是賀家害死的?皇帝又知不知道? 這亂七八糟的,讓本就疼痛的腦瓜子雪上加霜。 這一天天的,心痛完頭痛,還能不能好了? 決定先不告訴淑妃,將字條燒了,剛想回床上躺會兒,一計涌上心頭。開門將紅玉與初荷喚進來,神秘兮兮的拉她二人到最里面。剛想開口,紅玉卻打斷她。 “公主,我們不能始亂終棄!” 什么玩意兒,她棄誰了? “你明明對宋內侍那樣那樣,怎么現在又回頭找賀公子了?” 陳錦墨越發蒙了,她對宋宜之哪樣哪樣?這丫頭又是上哪知道的? 初荷也跟著開口:“公主,我們都以為您對宋內侍有心。這些時日,但凡有宮女要接近他,我們都給您趕走了。您不能……” “等會兒,有宮女接近他,誰?”陳錦墨怎么就沒想到,那樣的人,到哪都是桃花不斷。 “您別懷疑宋內侍,他很潔身自好的,對誰都不會越距?,F在問題在您?!?/br> 紅玉和初荷一臉看負心漢的表情看著她,這誤會可大發了,要怎么解釋,昨天的她與今天的她沒有關系。 “我有離魂癥,你們信嗎?” 紅玉和初荷都是一臉,你繼續編,我們聽著的表情。 這就體現出不同了,同樣知道她在瞎編,宋宜之好歹給了個面子,只是扯開話題。 她們也不是深究這事,畢竟自家公主再渣都容著:“公主,我們也沒別的意思,就是想知道您是不是對宋內侍有心?” 既然如此,她也不瞞著了:“當然有心,不過你們得裝作我沒有?!?/br> 這點不用陳錦墨說,紅玉她們都會去做。 終于進入正題:“這次,把你們叫來,是想讓你們幫我做一件事?!?/br> 第28章 生辰 曾保那事, 最后的定論就是失足落水。他得罪的人也多,無人為他伸冤。 自此之后,宮里有了一個傳聞。二公主此前性情大變, 是因為死去的四皇子附身。 為此,陳錦墨被送去道觀修行一月有余, 方得回宮。對此, 皇帝則是半信半疑居多。只是象征性送她去道觀驅邪,沒什么問題便接回來了。 而謠言的源頭便是陳錦墨本人, 一是為看寧妃的反應,二是給自己找個借口。雖然,武力值增加第一時間不會表現出來, 難保以后不會。 中元節那事多多少少也嚇到她了,借此機會進道觀呆呆。那里有各路神仙護著,每日再打打太極拳,以柔掩剛,順道熟悉熟悉自己的進度。 而謠言四起的第一時間,她就去了寧妃處看望。這次她先找了太后, 得她首肯,陳錦墨成功見到了寧妃,而寧妃也因流言被她嚇著了。 如此, 四皇子之死,十有八九與賀氏是脫不了干系了。 賀氏信這些,賀均卻不信,經過那一次陳錦墨主動尋賀思昂后, 竟向皇帝尋了一次兩人相處的機會。 便是秋獵前一日, 由賀思昂先陪陳錦墨, 在獵場狩獵。 眾人都以為皇帝這是赤a裸ye裸的想讓賀思昂當駙馬, 賀均也是這么認為的,還特意囑咐兒子一定要認真對待。 手拿劇本的陳錦墨,在道觀反復研讀深挖劇情后表示,這劇情小說里有,就是吊賀家的,要不然小說早HE了。 除非賀思昂出征前手握兵權那會兒,皇帝是真想女主和他成親,別的時候應該都是不信你卻又要吊著你的意思。主要還是女主一心幫著賀家,壓根不是個合格的眼線,放出去壓根幫不了忙。 小說里這一段,卓素華因是醫女,要來獵場尋一種藥材,說是只有這里才有。賀思昂便讓她假扮成自己的小廝,帶她來此。女主為此吃了好一頓醋,與他吵了一架,最后跟來的宋宜之遭殃。 現在,陳錦墨與賀思昂幾次見面都不算愉快,自然還是偷偷將卓素華帶進了獵場。 于是陳錦墨盡全力讓小說場景再現,雖然原女主的語氣她學不來。 “你不是陪我的嗎,怎將她也帶過來了?”忍著想吐的欲望,陳錦墨盡量讓自己變成苦情戲女主質問他。 賀思昂只當她原先是欲擒故縱,如今醒悟過來想回頭,于是解釋道:“素華需要來此找藥材?!?/br> 不得不說,這賀思昂當真樂于助人啊。上回女主串臺時找他,他也是出城給卓素華尋藥材。這回也是,卓家是沒別人了?還是賀思昂憶苦思甜,放棄千萬家產在卓家醫館打工? 回憶劇情,女主接下來的話是:“那畫個圖紙,讓你來找不行嗎?” 卓素華站出來道:“草藥眾多,不是醫者很難辨認,思昂帶我來也是怕錯認,公主不要生氣?!?/br> 陳錦墨開啟耍賴模式:“我不管,你現在就讓她走!” “你怎的這般無理取鬧!”如劇情發展,賀思昂生氣了,扶著卓素華上馬,“你別管她,我這就帶你去尋?!?/br> 接下來,就是賀思昂執意帶卓素華去尋草藥,女主吃味不肯,上前糾纏。然后卓素華讓馬受驚,在賀思昂救下她時嫁禍女主。然后兩個人就鬧不愉快了,女主憤然騎馬進樹林了,宋宜之追過去保護,反倒遭殃被罵挨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