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手撕火葬場劇本 第87節
書迷正在閱讀:龍傲天穿錯書了、心上人是眼中釘ABO、[綜漫同人]文豪RPG沉浸式體驗、炮灰女配靠親親續命、男二不奉陪[快穿]、[西游同人]女妖精不走BE劇情、喜歡你是開始[少年派同人]、[綜漫]滿好感度的男朋友突然要分手、[綜漫]臥底成功之后我帶球跑了、[綜漫同人]與木之本君的戀愛日常
梁珩道:“父皇,兒臣跟在您身側,耳濡目擊了二十多年,不過學到點皮毛罷了?!?/br> 皇帝笑:“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你比父皇強?!彼掍h一轉:“只是,你放了太多精力在女人身上,難道萬里江山,還比不上一個死了多年的蕭寶姝?” 梁珩低頭不語,皇帝嘆了一口氣,又道:“蕭寶姝死了六年了,你還是不娶妻,甚至連個妾室都不納,這又何必呢?朕覺得林相大女兒知書達理,有意將她指你為妃?!?/br> 梁珩苦笑一聲,道:“父皇,兒臣心意已定,請您不必再說了?!?/br> “你啊~”皇帝嘆氣:“說到怎么緝拿陸朗,你就能侃侃而談,對于百姓心理的一番剖析,也甚是精彩,但怎么說到你婚事,就避而不談了呢?難道你一輩子都不想娶親了?” 梁珩定了定,道:“父皇,我暫時不想考慮娶親的事情,請您再給我多些時日吧,當務之急,還是平定西州叛亂為重?!?/br> 皇帝見他堅拒娶親,也不想再過多逼他了,至少梁珩現在還年輕,未到三十歲,也許再多給他些時日,他或會想通吧。 當務之急,的確是平定西州叛亂。 雖然皇帝對梁珩念念不忘蕭寶姝,以致于經常飲酒誤事,對此有諸多不滿,但無可否認,他的幾個兒子中,梁珩最為聰明,就比如他今天的一番話,言及陸從風雖對西州百姓有大恩,但卻對其余郡縣百姓無小利,所以他斷定陸朗在回西州的路上,無人敢幫他,皇帝思忖之后,也深以為是,更對梁珩關于人心的一番揣摩點頭稱道,須知君王者,必要善于攻心,他當年就是篤定煦衍太子至仁至孝,絕對不會違抗先帝命令拒不回京,才放心大膽的布局,一舉在仙陽鎮斬殺了煦衍太子,順便將他妻兒殺了干凈,這才徹底掃清了登上帝位的最大障礙。 皇帝于是道:“珩兒,緝拿陸朗之事,就全權交與你處理?!?/br> 梁珩拱手:“是,父皇?!?/br> - 皇帝將追捕陸從風等人的任務全權交給了梁珩,梁珩也夸下???,一月之內,必會帶陸從風人頭回來見皇帝。 而梁珩不但提高賞金,廣發告示,而且還命人散布謠言,說陸從風在西州六年,之所以磨磨蹭蹭不攻打北戎,是因為他一直和北戎大王有所勾結,借此從朝廷手中要錢要糧,朝廷這幾年提高賦稅,也是為了養這五十萬西州軍,而北戎大王意外死后,北戎內亂,陸從風眼見沒好處可以撈了,這才假模假樣去攻打北戎,其實這場仗,在六年前,就應該結束了,結果拖了六年,耗費了無數錢糧,最后陸從風還搖身一變,成為大梁的大英雄,這可真是可笑。 所以這陸從風,簡直是世上第一欺世盜名之輩。 等到陸從風入京邀賞,皇帝慧眼如炬,識破了他的詭計,將他下獄,他居然還膽敢越獄,甚至還密令西州軍在西州造反,這群亂臣賊子,簡直人人可誅! 百姓被梁珩煽動,再加重金懸賞,這一招的確有些作用,陸從風等人逃亡路上,無人敢收留,甚至有不少百姓組成民兵,漫山遍野,去西州必經之路搜捕陸從風,只為了那萬兩黃金的賞金,陸從風等人逃的是狼狽不堪,幾次差點遇險,但還好都躲了過去。 只是眼見距離西州還有千里,這九州十八郡,千千萬百姓攔在前面,他們還能逃得掉嗎? - 陸從風等人的消息,也傳到了皇宮,臨川公主從沈妃那得到消息后,就一直憂心不已,她被軟禁在皇宮,雖然皇帝并沒有虧待她,吃穿用度,都是按照公主的待遇,但臨川公主憂心愛子,仍舊夜夜難眠。 她聽說皇帝出了萬金,懸賞陸從風的人頭,而百姓們也為了萬金,自發開始搜捕陸從風,這陸從風定然是插翅難逃了,她日夜垂淚,最終還是忍不住,想去求皇帝。 出乎意料的,皇帝這次居然見她了。 臨川公主一見皇帝,就跪下哀求:“三哥哥,璟琇求你了,求您放過從風吧?!?/br> 皇帝聽她喊“三哥哥”,不由心腸也軟了幾分,他想起幼時因為母親不受寵愛,只能和臨川公主相依為命的日子,那時她也是這樣,軟軟糯糯地喊著他“三哥哥”,璟琇,是他唯一的meimei啊。 皇帝扶起臨川公主,情真意切道:“璟琇,你先起來?!?/br> 第123章 臨川公主被他攙扶起來, 她抓住皇帝衣袖,泣道:“三哥哥,求您放過從風吧?!?/br> 皇帝臉一沉:“陸從風所犯的, 乃是謀逆大罪,朕豈能放?” 臨川公主絕望道:“圣上,從風也算是您從小看著長大的,他是什么性格,難道您還不清楚嗎?他又怎么會謀逆?” 皇帝略微有些心虛, 但是他又不好對臨川公主提陸從風藏匿遺詔的事, 他負手踱步兩圈,才道:“璟琇, 你兒子的事, 不要再提了,于情于理,朕都沒有放過他的道理, 但是讓你中年喪夫,老年喪子, 這是朕這個做哥哥的不是, 朕會從陸家找一個年輕才俊, 過繼在你的名下,以保你后半生無憂?!?/br> 臨川公主道:“我的兒子,只有從風一個?!?/br> “你又何必如此固執呢?”皇帝有些惱怒:“就像朕當初不讓你嫁陸康,你卻非要嫁, 硬要跟著他到西州去吃苦,等陸康死后, 朕讓你改嫁, 你也不嫁, 現在你兒子犯下謀逆大罪,朕讓你當沒生過他,你又不愿意,你眼里,到底還有沒有朕這個哥哥?” “我眼里沒有你這個哥哥……”臨川公主喃喃道:“我就是心里太看重和你的兄妹情誼,才落到如此田地?!?/br> “你看重和朕的兄妹情誼?”皇帝冷笑:“陸康一死,你就閉門不出,一年都見不到朕幾回,朕每次傳召你,你都十分冷淡,這叫看重兄妹情誼?朕倒覺得,你自從嫁了陸康,早就不顧和朕的兄妹情誼了?!?/br> 臨川公主愕然,她抬頭望向皇帝,良久,才苦澀一笑:“三哥哥,你是否一定要置從風于死地?” 皇帝一字一句道:“陸從風,非死不可?!?/br> “好?!迸R川公主點點頭:“我明白了?!?/br> 她抿了抿唇,臉上露出凄艷神色:“這些年,其實我一直記得咱倆小時候,相依為命的日子,宮里沒人看得起我們兄妹,下人也怠慢我們,但是無論我想吃什么,想要什么,你都會想方設法幫我弄來,那時候,你的確是一個好哥哥,但現在,我已經不認識你?!?/br> 皇帝聽她提及兒時,臉上也不由浮現一絲動容,但聽到最后一句話,他臉上不由慍怒起來,他頓了頓,道:“臨川,就算你再怎么恨朕,朕為了大梁,也不能不殺陸從風,但無論如此,你都是大梁的臨川公主?!?/br> 臨川公主凄婉一笑:“是嗎?那我應該謝恩,山呼萬歲嗎?” “你……” 臨川公主忽跪下,重重叩了三個頭:“這三叩首,算是謝過兒時哥哥對我的照顧,臨川,就此別過?!?/br> 她話里行間,透露著萬分絕望,皇帝雖然對她心存憐憫,但想到西州軍和遺詔,于是又硬上心腸,他的位置,是經歷了多少腥風血雨才得到的,又怎么可能因為臨川公主一人,而付諸東流呢? 如此,只能又一次,對不起臨川了。 - 翌日,皇帝上朝,朝臣啟奏,說最近青州旱災,桑州水患,更有官員私吞賑災款項,百姓怨聲載道,不如像先帝一樣,派太子前去賑災。 皇帝聽到這個奏本,臉一沉,先帝派的是煦衍太子賑災,偏偏皇帝最討厭聽到煦衍太子四字,他冷笑:“太子要緝拿要犯,無暇前去賑災?!?/br> 那大臣分辯:“要犯誰都能抓,但如若太子殿下能親臨青州和桑州,那兩州百姓,定然會感恩戴德,備受鼓舞?!?/br> “旱災和水患,哪有西州軍謀反重要?”皇帝厲聲道:“若陸朗逃回西州,那五十萬大軍,就要兵臨寧安城下了,孰輕孰重,范御史,你是分不清楚嗎?” 這位范御史也是耿直個性:“圣上,所謂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青州和桑州百姓如今水深火熱,臣認為,這比緝拿反賊,要重要的多?!?/br> 皇帝勃然大怒,梁珩見狀,立馬緩頰道:“父皇,兒臣認為,可讓六弟替兒臣去往青州桑州?!?/br> 六皇子也機靈道:“父皇,兒臣愿替太子殿下前去?!?/br> 梁珩與六皇子都緩和事態,皇帝見狀,本應該下坡順驢,但不知為何,他近來愈發討厭別人提到煦衍太子,許是因為陸從風手握遺詔讓他畏懼,又或許是他日日都想到先帝臨死前的情景,梁煦衍,他恨恨地在心中念著這三個字,明明都已經成為他的刀下亡魂手下敗將了,可為何卻仍然讓他如骨附蛆,這三個字,為何總是陰魂不散? 皇帝望向范御史,怒道:“誰去賑災,這事暫且不提,但范御史,你屢次提到梁煦衍,甚至要朕的兒子依照他的行事,難道你是梁煦衍同黨?” 范御史聞言大驚,他撲通一聲跪下:“圣上,梁煦衍謀反之時,臣尚未考取功名,又怎么會是他同黨?” “那你為何口口聲聲讓太子效仿他之行事?一個戾庶人,也配讓朕的兒子學他嗎?” 范御史還想爭辯,忽聽殿外傳來一女子聲音:“圣上,何必要因為您自己的心魔,屈殺忠臣呢?” 來人身穿華服,面容端莊貴氣,正是臨川公主。 皇帝見她華服上朝,不由錯愕萬分,除了皇帝,梁珩等人也是錯愕萬分,大梁開國以來,還沒有女子上朝的先例,而且臨川公主向來低調,怎么會做出這種驚世駭俗的事情?皇帝已經忍不住了,斥道:“臨川,你做什么?快下去!” 臨川公主不但不退下,反而步步走入朝堂,梁珩也忙過來勸道:“姑姑,這是大臣議事的地方,請您先回去吧?!?/br> 臨川公主一把甩開他,她望向皇帝,一字一句問道:“三哥哥,璟琇想最后問您一句,陸朗,您真的非殺不可嗎?” 皇帝勃然大怒:“臨川,你在胡鬧些什么?” “我只想要一個答案?!?/br> “你簡直是瘋了!”皇帝怒道:“既然你要答案,那朕就告訴你,陸朗犯上作亂,意圖謀反,罪該萬死,朕,非殺他不可?!?/br> 臨川公主點點頭,她看向皇帝:“如果我說,你不能殺陸朗呢?” “朕為何不能殺他?” 臨川公主頓了頓,她深吸一口氣:“因為陸朗,非我之子?!?/br> 第124章 臨川公主此言一出, 滿座皆驚。 皇帝也不由從皇位起身,他怒視著臨川公主:“臨川,你在胡言亂語什么?” 臨川公主昂首看向他:“皇兄, 我并未胡言亂語,陸朗的確非我之子,而是……是煦衍太子之子?!?/br> 這句話,更是石破天驚。 眾人都目瞪口呆,半天都回不過神來, 還是皇帝最先回過神, 他一回過神,首先對殿內侍衛大喊道:“臨川公主瘋了!你們快將她帶下去!” “誰敢?”臨川公主拔下發簪, 對準喉嚨:“我乃是先帝之女, 大梁的臨川公主,誰敢碰我?” 臨川公主向來溫柔,從來未如此失態過, 那些侍衛被她喊得一驚,再加上臨川公主以死相逼, 他們已然不敢上前, 生怕臨川公主真的血濺當場, 他們會背上弒殺皇族以下犯上的罪名。 臨川公主望著皇帝,冷笑道:“皇兄,你在怕什么?是怕我說出你捏造圣旨,騙煦衍太子回京, 又在仙陽鎮截殺他的事情嗎?還是在怕我說出你截殺煦衍太子后,連他的一子二女也沒有放過, 將尚是稚童的他們斬殺干凈的事情?只可惜, 你千算萬算, 沒有算到太子妃jiejie因為有孕在身,并沒有和煦衍太子一起回京,更沒有算到,她生下的那個孩子,其實并沒有死?!?/br> 臨川公主娓娓道來,眾人才始知當日事情原委。當日皇帝以先帝病情為由,誘騙煦衍太子回京,雖然連曄覺得事出蹊蹺,但是煦衍太子因為憂心父親病情,還是決定快馬加鞭回京,只是太子妃即將臨盆,行動多有不便,所以便讓太子妃輕車緩行,隨后再趕赴京師。 臨川公主因為擔心父皇,也從西州準備趕回京師,路上遇上太子妃一行人,便一起回京。 臨川公主當時也有身孕,只是她已過生產時間,卻遲遲未能生產,還好有穩婆一起隨行,穩婆眼見她距離生產時間已過半月,便想替她催生。 當日帳篷已經搭好,穩婆在帳篷里熬著催產藥,臨川公主聞到藥味,心中害怕,丈夫陸康在一旁陪著她,陸康為人沉默寡言,并不像義兄連曄那般爽朗愛笑,他雖不會說些漂亮話,但一直握著臨川公主的手,安慰她道:“不要怕,我在?!?/br> 臨川公主聽到此言,略微安了心,這時太子妃喬氏也進了帳篷,臨川公主因為知道一母同胞的三哥梁煦新對煦衍太子有嫉恨之情,加上煦衍太子被貶到西州后,三哥一直想代替煦衍太子獲得先帝青睞,所以她為了照顧三哥情緒,雖與煦衍太子同在西州,但來往一直不多,和太子妃更是也見不到幾面。 這次見到太子妃進了她帳篷,臨川公主還有些詫異,太子妃笑道:“臨川,我對生育之事,頗有些經驗,今夜你不必心焦,我會與穩婆一同為你接生?!?/br> 臨川公主十分感動,她在西州甚少去拜會太子夫婦,還以為太子妃會覺得她不懂禮貌,不喜歡她呢,沒想到太子妃居然愿意為自己接生,她于是道:“太子妃乃是千金之軀,大梁未來的皇后,臨川怎敢勞煩您做這種事情呢?這里有穩婆就好?!?/br> “我雖是太子妃,但也是你的嫂嫂?!碧渝溃骸疤优R走之前,千叮萬囑,一定要我照顧好你這個meimei,我若沒照顧好你,太子一定會責怪我的?!?/br> 臨川公主抿了抿唇,從小到大,她就不得父皇寵愛,父皇的子女太多了,他都忘了自己還有一個叫梁璟琇的女兒,宮中眾人也是捧高踩低的,對于一個母族卑賤的公主,更是不會費心照顧,唯有煦衍太子,向來對她頗多關照,或者可以說,煦衍太子對于所有兄弟姐妹,都頗多關照,不論這些兄弟姐妹是否得到父皇寵愛,也不論這些兄弟姐妹母族是貴是賤,他都能做到一視同仁,而且會一力照拂,臨川公主因為有他的照顧,在宮中的日子,也并沒有那么難過,前朝曾有不受寵的公主在冬日活活凍死,也有公主嫁給九品官的,有成年后都還沒有封號的,但臨川公主作為一個被父皇遺忘了的公主,能在十歲時就獲得臨川公主的封號,能嫁給世襲封侯的少年才俊陸康,這些都與煦衍太子的幫助不無干系。 甚至同在西州,臨川公主甚少去拜訪煦衍太子,煦衍太子也沒有放在心上,更沒有覺得臨川公主忘恩負義,他仍然叮囑連曄父子多加照顧臨川公主的夫婿陸康,他一直都在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在履行一個做哥哥的責任。 臨川公主不由對太子妃道:“多謝嫂子,等見到太子哥哥,請一定要幫臨川說聲多謝?!?/br> 穩婆將催產藥端給臨川公主喝,臨川公主剛剛喝下,忽聽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接著是勒韁繩,下馬的聲音,一個連曄的部將急匆匆沖進帳篷,對太子妃喬氏跪下道:“娘娘,連曄將軍讓屬下快馬加鞭回來稟報,說……” 太子妃見那部將滿眼通紅,頓覺不好,她心中心驚不已:“連曄將軍讓你通報什么?” 那部將重重磕了個頭:“將軍讓屬下通報,說三皇子殿下假傳圣旨,誘騙太子回京,太子途經仙陽鎮,遭遇三皇子人馬伏擊,太子殿下……已然被三皇子殺害了!” “什么?”臨川公主和太子妃異口同聲說道,兩人都覺頭暈目眩,在帳篷外的陸康也掀開帳篷進來,他提起那部將衣領:“你胡說!” 那部將慟哭道:“屬下之言,句句屬實,太子殿下的一子二女,也死于三皇子之手,三皇子已派人馬前來追殺太子妃娘娘,連將軍讓屬下速帶娘娘逃命?!?/br> 太子妃眼前一黑,她腹中忽疼痛不已,她剛懷胎七月,此時備受刺激,竟然要生產了。 而臨川公主也深受刺激,腹部劇痛,兩人竟同時產子。 穩婆自然是手忙腳亂,太子妃一時之間也無法逃命,只能先行產子,臨川公主只覺不但腹中劇痛,心中更是劇痛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