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 第2節
書迷正在閱讀:錦鯉幼崽,娃綜爆紅、穿成孤兒后,首富爸爸來接我回家、搖搖晃晃的夜、我靠文物修復爆紅全星際、屠龍勇士為我做社畜【1v1高H】、鎖蝶記、巫山往事、黑藍之如愿以償、滿級女二,只想擺爛、重生七零空間小富婆
第2章 王皇后陪太后看完了一整折戲后,從慈寧宮告退。 但她沒有回到皇后所居的鳳藻宮,而是思來想去,轉而前往皇帝所在的宮殿。王皇后比皇帝尚且大一兩歲,在方才母后與那位小太醫的短短對視當中,她電光石火間,嗅到了一絲不尋常的味道。 王皇后來到歸元宮,只帶著身畔的女官佩春,其余人等都在殿外停下。她向皇帝貼身的內侍問了一句,得知陛下仍在料理政務,便遣人通報,并邁步進去。 兩人少年夫妻,感情很不錯,皇帝私底下偶爾還會叫她“王jiejie”,皇后自覺與他關系跟旁人不同,更有幾分元配中宮的矜傲,所以在董太后面前雖然柔順,但皇帝當面,她卻有主意得多。 王皇后進了殿中,抬手輕輕撥動簾子,走到御案前。年僅十八歲的新帝正伏在案上,她來了也不起身,而是伸出一只手,握住皇后端莊合在身前的手指。 兩手勾連,像是遙遙不斷的吊橋。 “你怎么來了?!被实勖险\道,“你不是去侍奉母后了么?今天那臺戲唱得怎么樣,她可高興?” 王皇后搖了搖頭:“母后說戲好,卻不笑。今日笑的時候少,我悄悄看她,也許對這些東西,并不很上心?!?/br> 孟誠失望地起身,另一只手壓在滿案的奏章、案卷上,他抽出未看完的那本,道:“朕登基數月,這些奏章批閱完了之后,還要發送給母后甄別決斷。原朕以為,居東宮觀政時,便已學會治國,登基后必能大治,但不知為何,母后雖未臨朝稱制、未曾以朕的名義下達任何一道圣旨,我卻不敢讓她放開手?!?/br> 王皇后默然良久,她年紀稍大些許,但依舊是深閨女兒,只能從夫君的態度中,品味到一種倚仗和依賴的姿態。 孟誠也跟著沉默下來,喝著案邊放溫的熱茶。 王皇后見他失落,想起自己的來意,便上前臨近皇帝,跟他低聲私語道:“那臺戲雖沒什么意趣,但我今日倒見到一個人。母后對他笑了?!?/br> 孟誠盯著她看。 “陛下還記得劉通劉老太醫乞求還鄉之事?母后懿旨允了,但他一年半載卻離不開,而是免去入宮值守,在府中頤養,所以向母后舉薦醫者。劉太醫有個徒弟,是鄭侍御史的兒子,母后讓他為慈寧宮請脈?!?/br> 孟誠道:“只是個小太醫罷了。母后心中素來只有家國,為天下萬民求福祉,你不要想得多了?!?/br> 這話把王皇后的后話都打回去了一半兒。她畢竟只有敏感而無端的直覺,不敢在皇帝面前說他親生母親的猜測和閑話,只能按捺心思,轉而說:“他要是能伺候好母后,讓母后稍得開懷,也是好事?!?/br> 孟誠頷首道:“能照顧太后的安康,那是他的福分?!?/br> 王皇后附和了幾句,夫婦倆談了談彼此手邊的事情,互相安慰,而后便不再打擾。她從歸元宮出來時,天近日暮,緋紅的霞光鋪天蓋地。 王皇后登上輦轎,在回宮路上慢慢思索著,心中反復重現著今日在慈寧宮的那一幕,她思來想去,還是喚道:“佩春?!?/br> 女官佩春停步:“娘娘?!?/br> “你去拿出宮腰牌?!蓖趸屎蟮?,“以本宮的名義賞賜鄭太醫,今日逮住了御貓,沒有使得他人受驚嚇。除了賞賜外,你還要敲打他一番,讓他記得自己的身份?!?/br> 說罷,王皇后揮了揮手,佩春便點頭離去了。 …… 鄭玉衡從宮中歸家時,落日已經過去,夜幕幽涼如水。 他下了馬車,鄭府迎上來的侍從小廝提著燈,連忙上前來:“大公子怎么回來的這么晚?小的聽說其他醫官早就歸家了,很怕大公子遇到什么不好的事?!?/br> 鄭玉衡嘆了口氣。 太后娘娘親口點了他照顧慈寧宮,在旁人眼里,這是天大的機緣,那是一顆可供攀援的參天巨木,能夠讓寒微之人盤伏而上。但在一貫正直的老師眼中,他逮住了那只“貓太子”,就是存了出風頭、爭榮寵的冒險之心,所以出了慈寧宮后,老師將他叫到府中,警戒提點了一番。 鄭玉衡輕輕扯了一下袖口,手心還火辣辣的,充斥著燒灼感。 “大公子受委屈了?”小廝提著燈看了看他的神色,“宮中發生什么事么?” 鄭玉衡抬手捂了一下臉頰,隔著寬闊的袖口,那股發燙的熱意和痛感貼在雙眼上,當他垂下手時,神色又變得端正溫文,渾然挑不出一絲錯來。 他道:“沒發生什么,父親回家了?” 小廝陪著鄭玉衡進入府中,面露苦澀:“老爺他正等您呢……” 鄭玉衡愣了一下,邁進門檻的腳步停了一瞬,跟小廝對視了片刻,只覺得不光手心發燙,他在太醫院待久了的身子骨也隱隱僵硬起來。 “又是……”鄭玉衡的話停了停,沒說下去。 兩人進入院里,院子里一個上了年紀、但很端莊的夫人坐在椅子上,低頭翻看著賬本,那是鄭大人的續弦,是鄭玉衡現今的嫡母。 鄭父就坐在她身畔,另一側是續弦所出的子女、以及妾室所出的子女。鄭父的兩房妾室沒有資格來這種場面,他手畔侍立著妾的兒子,鄭家的二公子鄭玉行。 夫人見他回來,道:“衡兒過來?!?/br> 鄭玉衡向前挪了半步。 夫人看他警惕謹慎的模樣,跟身側的鄭父道:“就因為你總懲罰他,找衡兒的錯處,就連我這個當母親的指點矯正他,他都要害怕了,老爺總讓我不要寵慣著他,才壞了我們之間的母子情分?!?/br> 鄭父目光沉沉:“那是因為他總犯錯!你母親叫你過來,沒聽見嗎?” 鄭玉衡只好走到父親的面前,撩起長袍,端端正正地跪下,低首行禮:“父親。不知道兒子犯了什么錯?” “你還假裝不知道?”鄭父怒而反笑,“你乳娘的女兒、跟了你十幾年的婢女,竟然私自挪用公中的賬款,出去放貸!這是皇城,這是天子腳下!要不是有你在,她一個奴婢,怎么敢做這樣的事?你去太醫院后,你母親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才讓她當管事的,你這個大哥哥、大公子當得,連身邊的人都教誨不好,你能有什么品行……” 鄭父說到此處,連連疾咳,夫人當即安慰他道:“老爺,此事還沒有定論,興許是那丫頭自己膽大,衡兒并不知道?!?/br> 她話音才落,一旁的年僅十六歲的二公子鄭玉行便跟著安慰起來:“是母親看錯了人也說不定,那罪婢大約秉性不好,天生就膽大妄為的,不干大哥哥的事?!?/br> 這話聽起來兄友弟恭,夫人聞言,卻隱而不露地盯了二公子一眼,從眸底泛出一點兒冷意。 鄭父道:“他不知道?就算不知道,也有管教不嚴的罪責,把家法拿來!” 出事的婢女既然已經成了管事,就不再是鄭玉衡的身畔人,再管教不嚴,又怎么能扣到他的頭上呢?只是鄭父不會將罪名歸類到夫人身上,所以就算是“或許有”的罪責,也要教育懲罰他,也是他的過錯。 鄭玉衡望著早已捧著家法在旁的侍從,甚至都生出一點兒習慣的感覺。自從母親去世之后,他就總會“犯錯”,總會讓父親大動肝火,無論在外人眼里他有多么溫順,可在父親眼中,他依舊是那個奪走他嫡妻的罪魁禍首,是一個偽裝乖巧的天生煞星。 他是元配嫡妻生下的兒子,是大公子,跟繼母、妾室、乃至于其他兄弟姐妹的立場,有著天然的利益沖突。 鄭玉衡看了看繼母,又看了看怒意未褪,眼露嫌惡的父親,沉默不語地對著戒尺伸出了手。 夫人道:“衡兒,你別這么倔,就是跟老爺服兩句軟又怎么了?你說再也不犯了,以后多約束下人,跟你爹求求饒?!?/br> 二公子也說:“大哥哥,你怎么都不跟父親說幾句好話?!?/br> 鄭玉衡聞言覺得可笑,但又忍住了話語,只說:“父親愿意聽我說話時,我會說的?!?/br> 鄭父見他如此倔強,怒不可遏,連連說著鄭玉衡品德敗壞又不肯認錯,喝令侍從動手。持著戒尺的侍從高高抬起,可看清燈下大公子的手心,忽然又停頓住了,手足無措地站在原處。 “怎么了?愣什么,打!” 侍從道:“老爺……大公子的手……” 老太醫對他雖然愛惜,但素來嚴苛,所以下手不算很輕,雖然沒有家法更重,但那處細嫩皮rou上已經是鮮紅交錯,淤痕點點,只不過這傷一兩日也就好了,要是再加上家法,怕是十天半個月都緩不勁兒來,寫字抓藥,都受影響。 鄭父上前見到這一幕,聯想到今日他歸來確實晚了些許,便道:“這是老太醫懲戒你的?你在宮中又犯了什么過?要是帶累了家人、我看你有什么臉去見列祖列宗……” 鄭玉衡垂下手,他摸了摸自己的心口,還帶著溫度,可一股涼意從咽喉向下,直貫心田。每當他以為這種無依無靠的寒冷到此為止時,它總是還能更深一步,踐碎他的防線。 還不如太后娘娘懷里那只貓。 鄭玉衡喉間發酸,一語不發,有些遷怒于那只壞脾氣的貓,想著那只貓在太后身邊乖巧,怎么對別人這么壞?這么張牙舞爪?要是那只貓沒有亂跑就好了,他也不用讓老師擔心失望。 那截戒尺啪地落下,把guntang的舊傷激起尖銳的痛。鄭玉衡深吸了一口氣,手指瞬息間蜷縮起來。 正在此刻,從門外跑進來一個小廝,正是方才給鄭玉衡提燈的那位。他連忙扶住大公子,看了看老爺的臉色,上前稟告道:“老爺,宮中來人了?!?/br> 鄭父臉色一變,將庶子庶女們遣退,問道:“知道是什么事嗎?” 小廝道:“說是來找大公子的?!?/br> 鄭父狠狠瞪了鄭玉衡一眼,斥道:“孽子,還不起來迎接客人!”說罷便帶著夫人稍整衣衫,來到府前燈籠之下,果然見到宮中的車馬。 佩春從車上下來,腰間系著出宮令牌,細綢衣衫,鬢發精致。她先向鄭老爺行禮:“小人向鄭大人、夫人問安?!?/br> 兩人連忙回禮:“內貴人夜安,請問夤夜來此,可是宮中的貴人有什么吩咐?” 佩春向兩人身后望了望,道:“貴府大公子可在?” 鄭父將佩春請進來,佩春這才見到那位小鄭太醫。只是這時候的小太醫看上去并不太好。君子正衣冠,他的袍角卻有些灰塵泥土,露在袖子外面的手指有些細微的發抖。 佩春道:“今日在慈寧宮,太后她老人家的貓胡鬧亂竄,還是多虧鄭太醫逮住了它,太后將你留下侍奉,就是信任公子你。鳳藻宮娘娘一心孝順,覺得鄭太醫認真仔細,能照顧好鸞駕貴體,派小人前來嘉獎鄭太醫?!?/br> 說罷,佩春一揮手,宮中內侍便將賞賜從車上搬了下來,放入院中。 鄭父、鄭夫人兩人震驚詫異,瞠目結舌。夫人更是吶吶半晌不語,頻頻看向鄭玉衡,眼神里寫滿了:“既有此事,怎么不早說?” 鄭父熟知慈寧宮威勢,底氣不足地清了清喉嚨,突然溫言:“衡兒侍奉得當,也算代臣,向太后娘娘盡心了?!?/br> 佩春微笑道:“大公子此身,以后便是侍奉慈寧宮的了,請大人珍護,以免誤了娘娘的事?!?/br> 鄭父額頭滲出冷汗,連連道:“正是、正是……” 佩春道:“小人還有一些關乎宮中貴人身體康泰的瑣事,要與大公子講清,需得借一步說話?!?/br> 這一切來得太快,鄭玉衡回過神時,已經被宮中的人拉進一間空室內。方才和顏悅色的佩春姑姑收斂笑容,突然極其認真地打量了他一番,審視過后,才敲打道:“以大公子的身份,能侍奉慈寧宮,是天大的福分,但公子也得記住自己的身份,娘娘是天子之母,是當今陛下見了都要行禮的人,公子做好自己的事,決不可有非分之想?!?/br> 鄭玉衡一開始都沒有聽懂,品味了須臾,才恍然大悟,他有些訝異地抬起眼,才發現佩春姑姑說得是一個他從未設想過的道路。 在鄭玉衡心中,太后娘娘原本跟他的其他女性長輩并無不同,根本沒有生出半點不規矩的想法,光是跟董太后對視,他就生不起絲毫不軌之心。 佩春警示道:“如若逾越了規矩,在太后身邊,有多少樁死罪可論,你心里應當有數?!?/br> 鄭玉衡抬手行禮:“多謝內貴人提點,還有……多謝內貴人解圍?!?/br> 佩春人在宮中,很會察言觀色,光是進入鄭府這么一會兒工夫,已經將鄭家的家事猜得七七八八,才特意那么警告的。 她回禮道:“小人不敢居功,是太后娘娘的名字、權勢、身份,在為公子解圍。如果說這世上能有什么東西,在這片皇城腳下暢通無阻,除了今上的圣旨之外,那便是董太后……” 佩春點到即止,意在讓他明白,太后高如天上日月,只可相望,不可褻/瀆。 鄭府諸人送走佩春姑姑,提燈小廝這才找到機會,趕到大公子身畔,探問他可曾發生什么事、是否受到詰難。小廝連連問了幾句,卻發現鄭玉衡在借著光看什么。 他立在府外夜風當中,借著搖動的燈火看了看自己手心的赤色傷痕,蜷縮時勾起令人麻木的刺痛。他注視良久,終于用另一只手扣住掌心:“……我怎么可能做那種事,太冒犯了,我想都沒有想過?!?/br> “公子說什么呢?” 鄭玉衡卻只是嘆了口氣,什么都沒有解釋。 作者有話說: 從今以后你可以想啦。 第3章 三日后,夜。 董靈鷲夜犯舊疾,頭痛難解,女官熬了藥,并去宮中太醫院值夜之處請太醫,劉通劉老太醫已不在宮中久留,院內只有連日留居的鄭玉衡。 自從上次歸府之后,鄭玉衡便以職責所在的名義,留在太醫院數日,今夜也不曾離開,所以一聞得傳喚,便當即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