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任務失敗后 第33節
    當燕長庭率諸將折返北梵大營時,霍老將軍的毒也已經解了。    燕長庭及時趕到,救下了絕大部分的人,但一開始手無寸鐵,也是多少死了好些。    這頭一個被殺的,正是北梵軍的少將軍,大將霍敬淳的獨子。    霍敬淳常年征戰在外,生養不易,年過四旬,才得一獨子,就這么死于非命。    尸首被他的心腹部將帶回來了,人人悲愴低頭,跪地不敢看他。    霍敬淳不敢置信,他自榻上驀爬起,慢慢走過來,僵立片刻,一俯身抱住獨子尸首:“昆兒,昆兒??!”    要說先前石營沈箐那句話是當頭一棒。    那獨子之死就當是第二下了。    霍敬淳一剎淚崩,抱著獨子尸首嚎哭失聲,半晌,他霍地站起來,一抹眼淚,盯著燕長庭:“你們說的?!?/br>    “好!”    去他媽的大殷,去他媽的燕殷!    老子為□□為大殷征戰一生,難道就是為了落得一個獨子慘死的下場嗎?!    霍敬淳恨極,義無反顧,投向舊主魏氏。    西北的冬季,北風呼嘯而過,黃昏日落之際,這一整個北梵大營終于都動了起來了!    作者有話說:    寶寶們!阿秀來也~ 接下來還有兩更哈??!(*^▽^*)    第21章    自此, 北梵軍中樞指揮權終于到了燕長庭的掌中,由他來部署安排。    “拔營?!?/br>    “拋棄一切輜備負重, 所有人輕裝簡行, 以最快速度集結!”    拔營,棄寨,火速集結,軍令一下, 整個北梵軍大營都動了起來, 穿越轅門南下, 迅速離開梵州。    殷太.祖起于北邊, 多年抵御外寇大殷的邊防軍也重兵駐于北境, 朝廷對北疆的掌控力太強了,絕非適合停留之地,燕長庭沒有半點遲疑, 當即令急行軍望南而去。    在這里,非常值得一說的就是, 先前促使燕殷下旨北梵軍南下平叛非常重要的,因為皋京那邊圣旨一下,除去馮欷羽和司馬超以外, 同時還會有八百里加急諭旨曉諭沿途的各個州郡,以全力配合大軍行進。    后者真的非常非常重要, 只要他們速度夠快, 是能趕在皋京第二道諭旨抵達之前,通過絕大部分的關隘抵達南方的。    天光昏暗,大軍疾行帶起滾滾黃塵, 沈箐揚聲:“我們去哪里?”    南下, 南下也得有個目的地啊。    策馬飛奔, 提及這個問題,原來精神大振的鄧洪升幾人不禁眉心一蹙,露出難色。其實他們的計劃原來是非常完善,連北梵軍成功叛反朝廷后的落腳點都有的,“我們原本預計荊北的蕪州可落腳,若蕪州不可,還有襄潭和南苑?!?/br>    這蕪州,就是上輩子青山軍第一個落駐點了。    該打通的關竅鄧洪升等人已經打通了。    可問題是,不知為什么,這幾個原來已經打點得十分妥當的落腳點都出了問題,南邊官場大震蕩,燕殷突然把蕪州等地的官場掀了個底掉,各種針對防范,竟是都突然發生了變故。    “現在都不合適了?!?/br>    鄧洪升憂慮落腳點的同時也是滿心憋悶,總覺得他們一切部署都被那燕殷小兒提前知悉似的,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呃,這個吧,沈箐眨眨眼睛,沒有搭茬,她看向燕長庭,燕長庭聞言劍眉也微微一蹙。    她就說:“去岑嶺吧!”    燕長庭略略思索,那確實是個好地方,他也不矯情,好,那就去岑嶺!    ……    泱泱大軍,奔涌南下。    而此時的司馬超和馮欷羽已在窴州,還差一天的路程就能趕到梵州。    司馬超稍稍躊躇,但最后還是堅持走促使北梵軍出走的路線,十萬大軍的副帥固然讓人心動,但這并不是他的最終目的,前者將掀起的變故以及制造的上升之機才是他迫切渴求的,無需考慮太久,他很快下定決心。    今夜,他終于收到了暗信,登時大喜,很好,這魏氏和姓燕的倒有兩把刷子,用不著他設法拖延馮欷羽的來了。    司馬超招手,與心腹耳語兩句,先前布置全部撤銷即可。    夜色中,快馬加鞭,他遙望遠遠的梵州方向,接下來,希望姓燕的不要讓他失望!    他盯了前頭馮欷羽的背影,如此想道。    ……    下半夜,馮欷羽也得了消息,這個三天三夜沒下過馬背的上將軍暴怒了,“你說什么?!”    “逆渠,廢物!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一行人加速急趕,于次日午前抵達北梵軍大營,營中早已人去樓空,只余斑駁的褐紅血跡以及滿地腳印的狼藉,邊防軍副將黃凡匆匆帶了人過來,緊急往皋京發了急報及收殮了瞿昝義的尸身。    這滿地的腳印直出轅門,一路望南而去。    馮欷羽目眥盡裂,他立即持金令和圣旨接掌了七萬邊防軍,“梵州現騎兵幾何?!”    “稟上將軍,兩萬?!?/br>    馮欷羽當即點下點足兩萬騎兵,南下急追,他奉旨而來,是絕對不可能眼睜睜讓燕長庭就這么帶走北梵十萬大軍的!    騎兵與步兵的戰力,能以十當一。    守邊不能沒人,好在北寇剛被打敗擊退損兵折將,五萬步兵足夠守住防線。    司馬超立即上前:“馮帥,我愿留下處理此間諸事?!?/br>    司馬超寄望北梵軍成功叛出,自然不肯摻和后續,于是自動請纓留下暫受邊關以及收拾殘局。    他的目標,其實是眼前馮欷羽的位置。    馮欷羽是京屯上將軍,若他被燕長庭殺死,那,他將設法取而代之。    北梵軍的渾水,他就不蹚了。    很順利,梵州邊防遭遇這么重大的變故,確實需要一個人留下來主持大局。    馮欷羽下令之后,立即率二萬膘騎,疾速南下!    黃塵滾滾,蹄聲雷動,常年征戰的邊防軍驍勇善戰,再加上不久前大勝俘獲的大批關外戰馬,馮欷羽親率二萬騎兵如猛虎出閘,洶洶急追而去!    很快,哨兵回報,鎖定了北梵軍的去向和大概方位。    “全速進軍!”    “去——”    ……    此時的北梵軍中,卻不算完全平靜。    畢竟,軍中將領親魏的不少,但同樣會有一些私心里并不愿意叛出朝廷的。    馮欷羽的騎兵來得很快,后方哨兵先后急速折返稟報。    隊伍之中,有異聲,有人想回頭。    消息報上來,燕長庭淡淡一笑:“放他回去?!?/br>    這名裨將悄悄脫隊,往回疾奔,被帶到馮欷羽馬前:“上將軍,燕賊可惡,末將愿將功折罪,理應外合,引王師攻其不備!”    馮欷羽冷冷一笑:“叛逆之賊,還敢騙我?拖下去斬了??!”    兵貴神速,騎兵急追,只要成功截停叛軍,后續關門一鎖,叛軍就絕對跑不掉了。    需知這里可是大殷的國土。    裨將所言,馮欷羽并不怎么信,這情況也不允許他慢慢分辨細細偵查。    這不是對付國土內部剛剛被引出的叛軍的上策。    上策,乃前者。    所以,馮欷羽并不分辨,也不允許對方動搖他洶洶士氣,二話不說,直接就冠上罪名殺了。    消息傳回,北梵軍內所有的蠢動和異聲立即剎住了!    燕長庭淡淡一笑,他順水推舟,果然效果斐然。    “往南邊去,目標,淞州,過淞山關!望南川而去!全速前進——”    裨將之死,讓所有人都清晰地知道,他們沒有回頭路了!滾滾煙塵,不管先前是否堅決的,俱把心一橫,牙關一咬!    “沖啊——”    而在此時,燕長庭再傳下一令:“曉令全軍,待順利抵達南邊,全軍上下,一律賞萬錢!”    每人萬錢。    即每人十兩。    如今并不是燕殷在位的中后期,物價未曾飆升,一個中產擁有兩三名仆役的小富之家,十兩也足夠花費一年了,而換了絕大部分貧戶農戶出身的普通兵卒,十兩絕對是一筆足夠他們家花十年八載不菲之資。    要知道他們先前守邊就算戰死,撫恤金也就幾兩銀子,這還是沒有被層層盤剝的情況下。    而更重要的是,從古到今的絕大部分戰事,哪怕雙方死仇,戰敗后也是罪不及降卒。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的最重要原因是養不起又不能放,這種特殊例子很少,收編戰敗一方軍隊才是基cao。    所以對于普通兵卒而言,約束他們的更重要是現行軍法,擊鼓不進者立斬,鳴金不退者立斬等等,馬上就殺,不帶等的,這是為了戰場上的如臂使指,這也是為什么這么多叛將能順利將麾下兵馬引出。    給誰賣命不是賣命,沒什么比切身利益更能觸動人心,這萬錢獎賞令一下,全軍士氣大振,速度立馬快了幾分!    ……    解決了隱患,將軍心高度凝聚并收攏在手中之后,燕長庭立即率一萬騎兵調轉馬頭。    主動去迎戰馮欷羽。    他非常明白馮欷羽的意圖,也非常清楚絕對不能讓對方追上并截停己方大軍。    但步兵和騎兵,拼速度根本沒可能,繼續下去被追上那是必然的事。    他解決了內部隱患之后,對沈箐說了一聲,當即就掉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