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夫人打斷腿后我重生了 第63節
眾人一聽竟然是那個久不露面的劉娘子,紛紛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正說宴會無聊呢,可不,好笑的人來了,曹三娘子可真會辦事兒。 曹三娘子看眾人神色,心中微嘆口氣,她本是書香世家,平生最大樂趣不過琴棋書畫。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如今看來不過是少女時期不切實際的一場夢。 做了婦人后,每日困在后宅,聽三姑六婆東家長西家短道人是非,為婆媳姑嫂妯娌關系難處而傷透腦筋,更別提家里還有那個叫人傷透心的男人。光這些她一條命都不夠搭進去的,哪還有閑心搞其他的,如今回想,少女時愜意的日子真像是一場再也回不去的夢啊。 曹三娘子尚未迎出去多遠,劉娘子已經到了。 頭上兩根簡單的發簪,看上去應是名貴的好東西,除了這些也沒別的了,跟院子里那些滿頭珠翠的夫人小姐們相比,寒磣的不是一星半點,看來外頭傳言不假,這位劉娘子并不得丈夫喜愛。衣料子一看就是上乘的,就是配色太簡單了,沒有繁復的繡工,顯不出大家氣魄。身后跟了個小丫鬟。就帶一個丫鬟? 曹三娘子陡然回神,從什么時候開始,她也開始以貌取人了? 看人先看穿衣派頭? 曹三娘子羞愧的同時,這才看清葉善的長相。骨相極好,是個精致的美人。眉眼溫柔,任她如何打量,也不生氣。這樣的長相單純而無害。曹三娘子一眼就生出了同病相憐之感,如果這樣還招丈夫厭棄,她能想得到的原因,只有像曹三曾辱罵她的那樣:“貞潔烈婦就該守著牌坊過日子!”她不知是她錯了,還是外頭男子都如此,若要她像曹三要求的那樣,她情愿去死。 “劉大娘子,”曹三娘子上前拉她的手。 葉善兩手攏進袖子里:“我叫葉善,你可以叫我善善?!?/br> 曹三娘子尷尬了一瞬,也不生氣。請人入內。 花庭內夫人們正在說話,似乎誰都沒將新來的人放在眼里,又互相使眼色偷瞄,嘴角露出古怪的笑。 葉善入座好一會過去。忽然有夫人說:“咦?剛才有誰來了嗎?怎么也沒見她自我介紹一下???難道在場這么多夫人就沒誰值得她上前請安?” 在場都是權貴夫人,身份最高的當屬曹三娘子的婆婆,此人深受皇恩,封了二品誥命。曹夫人的丈夫便是那位戶部尚書。 按理,客人來了主人家,到主人跟前見禮,理所應當。 有人這般指出來了,曹夫人不高興,先瞪了兒媳一眼,因為人是她引來的。曹三娘子心里咯噔一下,她剛才過來,見所有夫人都圍在一起說話,不想搭理劉娘子的樣子,也就沒帶著劉娘子自找沒趣,而是尋了個角落坐下了。講真,打心底,她挺同情劉娘子的,就跟她憐惜自己一樣。 通常,話說到這份上了,劉娘子但凡不是個傻的也該起身見禮了,偏她沒事人一樣,吃茶吃糕點,還順手拿起一碟酥餅給身后的小丫鬟。小丫鬟也不客氣,抓了一把,吃得腮幫子鼓起。 果然是鄉下來的! 人有時候真是奇怪,一面看不起,一面又想讓對方出更大的丑。 有人就故意搭話了:“劉大娘子,沒吃過這樣精致的糕點吧?你們在云州那等窮鄉僻壤都吃些什么???” 葉善就跟沒聽見似的。 “劉大娘子?” 曹三娘子眼看著問話的夫人要發怒,忙出聲道:“葉善,陳大娘子問你話呢,陳大人是通政司右通政?!?/br> 葉善:“精致有余,口感欠佳?!?/br> 有人輕笑出聲,又急忙收住,曹夫人臉色很難看,說:“哦?這么說來,劉娘子的手藝肯定絕佳,為了挽回丈夫的心,看來平時下了不少苦工夫吧?” 梅梅插話:“我家大娘子從不做飯,三餐都是我和祖母準備?!?/br> 曹夫人不爽,她身后的丫鬟立刻道:“你又是誰?我家夫人問你家大娘子話,幾時輪到你個小丫頭插話?” 梅梅一抹嘴上糕點碎屑:“你沒看到我家大娘子正喝茶嗎?哪有功夫回話!我正閑著,問我不是一樣?哦,你問我是誰?劉世仁,我親爹?!弊詈笠痪涑錆M嫌棄。 眾夫人一面咂舌一個小小丫頭竟然敢頂撞曹夫人,又因后一句慢了好幾拍反應過來,驚詫不已。 且不論大庭廣眾之下直呼親爹名諱忤逆不孝,竟然還用這種嫌棄的語氣。 等等,你說你家三餐都是女兒和婆婆做?做媳婦的兩手一合,邊上看熱鬧? 誰家這樣的?! 眾夫人一時面上精彩紛呈。難以置信者眾,已當了婆婆的露出鄙夷憤恨的神色,鄉下人果真是鄉下人,一點規矩都沒,帶壞了臨安城的風氣!做兒媳的則露出了羨慕的神色,又小心翼翼的藏著。真的假的? 曹六小姐盯著梅梅看了片刻,忽然道:“你說你是劉小姐?有何憑據?” 離的遠,梅梅只看到滿腦袋閃瞎人眼:“你又是誰?” 曹六小姐驕傲又自信:“我祖父乃當朝內閣首輔。我父親乃戶部尚書?!?/br> 梅梅嗤一聲:“你說你是你就是?有何憑據?” 空氣一窒。 誰都知道,曹六小姐性子跋扈,連貴妃都拿她沒辦法,誰又能奈她何。 曹六果然炸毛,當場一拍桌子起身,“大膽!哪里來的鄉野臭丫頭膽敢污蔑朝廷命官女眷!來人,給我掌嘴?!?/br> 曹三娘子一聽,慌忙兩手一攏,抱住小姑子的胳膊相勸,才喊了句“六meimei”,被她一把掀開,曹三娘子沒坐住,歪倒在地。 曹夫人轉頭看去,不罵閨女反罵兒媳:“坐沒坐相,不成體統!” 有五大三粗的婆子已到了梅梅跟前,張牙舞爪的就要動手。被葉善一腳踹上膝蓋,當場行了個跪拜大禮。 婆子骨裂一般疼得起不了身。 在場很多人只顧著看曹家姑嫂熱鬧去了,甚至都還沒反應過來這邊發生了什么。只見到曹家的仆從上來就跪。 這一罵一跪,主人與仆人的態度截然相反,滑稽的不得了。 曹六丟了大臉,“王mama,你干什么?” 王mama疼得齜牙咧嘴,一時起不了身,有苦難言。 梅梅叉腰出來,學著曹六的樣子,指著她:“大膽,你竟然不分青紅皂白毆打朝廷命官之女!你該當何罪!” 劉家背后是清風山莊,是曹閣老蓄意拉攏的勢力。 曹夫人本意是想看鄉下來的小婦人丑態,順帶提點打壓一番好攥在手里拿捏,并不為惹事,搞僵二者關系。若不然丈夫公公那不好交代。 傳言劉大人確實有一女,也是這般年歲。 只是她萬萬沒想到,劉娘子劉小姐竟這般不講究,看別人家小姐打扮的花枝招展,她家小姐跟個假小子一樣。 正不知該如何收場。忽然一道古怪的笑聲響起,一人自盧安伯夫人身后站起,“我還當我看錯了呢,原來真是你這個小啞巴?!?/br>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前任云州知府孟大人獨女孟大小姐。 作者有話說: 最近發現了個嚴重的問題,評論在無形中拉扯了我的思路,我突然不知道該如何寫了。 人物性格有崩的苗頭。 所以昨天中午我做了個決定,暫且不管評論區了,安心創作。 可能過個半個月再統一看看吧。小仙女們不要因為提問沒得到作者回復就以為作者故意裝高冷哦,是作者在閉門造車呢。么么噠。 ***** 第70章、孟大小姐粉墨登場 孟大小姐因為顧世子的一句判詞“無知蠢婦,自作聰明”而自覺受了奇恥大辱,誓要出人頭地,讓顧世子悔不當初。 然而,她出人頭地的法子只是要找個人中龍鳳嫁了。 這本也沒錯,世道不公,女子不易。 可錯就錯在,她太心急了。又恰好遇到個專會說大話風.流不自知的盧安伯嫡次孫。 盧安伯屬于老勛貴了,守著往日的榮耀,細數曾經的繁華熱鬧。如今朝中無人,眼看家族衰落江河日下,不得不投靠了什么人都愿意招攬的曹閣老。 要說曹閣老有謀算呢,盧安伯這邊才示好,閣老就給指了條明路。讓他家除了正經事不會吃喝玩樂樣樣在行整日打扮的跟只花蝴蝶似的四處招搖撞騙的二孫子遠赴云州算計人家黃花大閨女。 孟知府原屬顧侯麾下,然而此人并不是那等輕易被收買之人,自私冷漠,任一方父母無大功但也無錯。要說這世上唯一在乎的人,只有這一個女兒。 孟小姐是孟知府捧在手心的寶貝,尋常自視甚高,養在邊地,土皇帝女兒當慣了,飛揚跋扈比之曹六小姐只多不少。 孟大小姐在顧誠那受了挫,一朝落入盧安伯嫡次孫袁二公子的溫柔陷阱里。少女初解人事,哪里抵得住花叢老手的擺弄。不出一月珠胎暗結,就算她爹孟知府回過神來想棒打這對野鴛鴦,也拆不散這對山盟海誓愛得天崩地裂的有情.人了。 孟知府只得捏著鼻子把女兒嫁了。 原本曹閣老還是希望孟知府在云州管著大晉國通往梁國的門戶,然而,孟知府又豈是那等好相與的,前后一尋思,就回過神來了,女兒這是被算計了! 他能忍得下這口氣? 孟知府疼愛女兒如珠如寶,打小沒動過一次手,這次著實氣很了才給了女兒一個大耳刮子,又逼著她打了孩子另尋一門好人家。 孟小姐哪里肯依?尋死覓活。 最后,孟知府與曹閣老幾次交鋒,又狠下心腸將大肚的女兒關在家里,幾近崩潰時,終于談妥,孟知府愿意歸順曹閣老,從今后為他效力,唯一的要求是,能將他調成京官。 孟知府的目的只有一個,隨同女兒入京,繼續為寶貝閨女保駕護航。 可惜了,孟知府這番苦心終究是要被女兒怨恨一輩子。 孟大小姐嫁袁二公子時肚子已經很大了,拜堂成親,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后宅婦人最是尖酸刻薄,孟大小姐在云州瀟灑肆意慣了,幾時受過這閑氣?在婆家撒潑打滾,鬧了幾回。妯娌姑嫂都罵她,是她親爹害得她。孟小姐被輪番洗腦,竟然覺得有理。 要不是她親爹,她早早就嫁了,怎會讓夫君難做?讓婆家難堪?月份拖的這般大,丟人現眼都是親爹所為。乃至于后來生產,孟知府興高采烈來看小外孫,被孟大小姐一把搶了孩子,用袖子蓋臉,橫眉冷對道:“是誰當初非要弄死他,現在又來惺惺作態給誰看?” 孟大人呆了許久沒回過神。在盧安伯府坐了冷板凳,女兒不理,外孫沒見著。當夜一場大醉,次日求到曹閣老府上請他將自己外調。 曹閣老不冷不熱將他一通折辱敲打。孟大人默默受了。 曹閣老將他調往北地,北地王朝陽將軍同孟大人有舊。曹閣老希望通過孟大人這根線能跟王將軍牽上關系。 卻說,孟小姐一個遠嫁女,逼走了時時給盧安伯府壓力的親爹,又兼一舉得男,在婆家確實過了一陣好日子。 可惜好景不長,快樂總是短暫的。袁二一朝沒了丈人挾制,故態復萌,與曹三蛇鼠一窩,又開始尋花問柳,且鬧到了家里。 家翁不管,婆母袒護。孟大小姐又被人舊事重提,暗罵婚前不檢點,同那外頭女子也是一樣貨色。左右恨不著,拿他們沒辦法,又開始恨起了親爹,瘋狂給父親寫信抱怨咒罵。 要說后宅女子被洗腦久了,想法總會異于常人呢。 她那扶不起的阿斗丈夫她不恨了,反而又恨起了顧世子! 當真是冤有頭債有主,當初要不是他一句判詞,她也不至于傷心之下撿到個爛蘿卜就當了救命稻草,從此后一步錯步步錯。 顧世子一日比一日光風霽月。 孟小姐一面喟嘆:不愧是我看上的男子! 一面又恨毒了心腸:他憑什么看不上我! 后來顧世子拒了曹六的事傳出來,孟小姐的心才好過點。論家世容貌她確實不如曹六。 在京城日久,關于各家的傳聞也越來越多,各家的貴女一個接一個的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