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懶夫妻 第220節
書迷正在閱讀:封少,你家小祖宗馬甲掉了、被夫人打斷腿后我重生了、治愈任務失敗后、太后、錦鯉幼崽,娃綜爆紅、穿成孤兒后,首富爸爸來接我回家、搖搖晃晃的夜、我靠文物修復爆紅全星際、屠龍勇士為我做社畜【1v1高H】、鎖蝶記
竟然是三層樓! “水泥的?”他不可思議問。 徐川嗯兩聲:“建就建水泥的吧,我尋思著水泥的用得久?!?/br> 徐支書愣了愣,又轉頭看,眼鏡差點要碰上圖紙了。 看完后,他深深吐出口氣來。 這學校,比公社、比縣城的都要好。真要按照圖紙建好,往后不僅本村小孩可以來學校讀書,外村的孩子也可以。 如今周圍三四個村子,再遠些就四五個村子,唯有他們老坑村自己辦學校,其他村子的小孩都得走上十里甚至十多里路去公社上學。 這種情況下,小孩們不可能天天走,于是就住宿。才七八歲的年紀,就得住在公社學校的十多人間的大通鋪宿舍里,每周背著干糧和咸菜,每天吃的也是米飯配咸菜。 求學之路,便是如此。 艱難吧,是真的艱難。 但,比起為了省僅僅幾塊錢學費,就不讓家里姑娘去上學的人家,他們這些能去上學的孩子只能稱聲“幸?!?。 徐支書沉默地看著圖紙,程寶珠指著圖紙給他介紹。 十多分鐘后,支書說:“還少了樣東西?!?/br> “什么東西?”程寶珠疑惑。 徐支書:“這學校要是建成了,你們倆得立個碑才行?!?/br> 程寶珠徐川:……是噢,他們怎么沒有想到? 他們兩夫妻,可不是什么做好事不留名的人! 說完學校,繼續說路。 徐川干脆一次性說了得了,果不其然,村支書在聽到還有一條水泥路時,心臟砰砰砰,跳得飛快。 他磕磕絆絆說:“川子啊,你在外頭,做的是正經生意吧?” 徐川哽?。骸爱斎皇?!我如果做的不是正經生意,哪里敢這么大大咧咧把家底掏出來?” 支書想想,這話有道理。 修路是利在千秋的功德,按照徐川這種村里村外一起修的法子,其實錢是有點不夠的,程寶珠支助許多。 程寶珠藥膳館賺的錢雖沒有徐川多,但她每年從姜四紅那里拿到的可不是小數目。 姜四紅那里她每年能拿40%的分紅! 這幾年姜四紅做大做強,肥皂洗發水,口紅潤膚乳,去年還推出牙膏,如今她的產品在市面上隨處可見。她的友誼日化勢頭強勁,在外資還未進入國內時,友誼顯然已經成為了國內的龍頭。 徐川前幾天還想,程寶珠對他的資產一無所知。這想法要是讓程寶珠知道,程寶珠也會嘲笑他,你對我的資產也一無所知。 我雖沒你那么會做生意,但我會投資!我這人自己不會開車,順風車搭得賊溜了呢。 徐支書是個公道人,他抽了好幾口煙,思考許久。 等程寶珠和徐川都回老屋吃完飯,走在路上回村尾老屋時,他還坐在院子中思考。 這事,特別是路,不能讓人家小夫妻全給包了,村民們不出點錢估計沒那么愛惜路。 而且,真不必水泥路。兩口子把錢算好了,他們卻不曉得水泥不僅貴還很短缺。 徐支書本就想向上申請一筆錢修路,還準備每家每戶捐點,總之得把路給擴寬。如今徐川兩口子提出這事兒,倒是及時雨。 從原來只能讓一車過,如果兩車碰上還得互讓的路,變成兩車可以隨意過的路。 村尾。 回到家的兩夫妻把這事兒撂一邊,開始繼續全心全意地享受這來之不易的輕松時光。 徐支書倒是重新忙活起來,徐川則掰著手指頭數:“我三天后得去市里一趟?!?/br> “去唄,反正我不去?!?/br> 程寶珠舒舒服服地躺在院子里的竹躺椅上,瞇著眼睛感受著夏夜的風。 徐川羨慕,自己怎么就是個勞碌命呢? 三天后。 徐川去市區,這次他在市區少說也得待個三四天。 徐支書也從這天開始,挨家挨戶地走動。不出所料,江玉蘭像是后頭有人拿刀砍她一樣,急急忙忙地跑來了。 “寶珠,徐川呢!” 江女士氣勢洶洶,雖滿肚子的火氣,卻沒有沖著程寶珠發。 在她看來,這主意肯定是徐川出的! 她小兒子不把錢當錢啊,簡直要氣死她了,這次她心不是疼,她的心直接被挖了一塊rou! 程寶珠連忙起身:“媽你別激動,消消氣,消消氣?!?/br> 江玉蘭立刻說:“你也曉得他干的這事對不,哎呀你們小兩口!” 她氣得直拍大腿。 程寶珠:“我后來才知道的,徐川早晨就去市區了”說完,她乖巧安靜。 這責任得徐川扛著,江女士的氣也得他受著。 去市里了! 江玉蘭繞著院子走三圈,沒有徐川在家她的火氣壓根發泄不出來。 臨走前,江玉蘭拉著程寶珠的手,低聲咬牙強調:“我看看這事兒還能不能挽回,如果不成,往后徐川掙多少錢寶珠你就要把他錢拿走,反正不能把錢留在他手上?!?/br> 她深深懷疑自己兒子是散財童子轉世,賺多少錢都沒用,手上壓根留不??! “嗯嗯!”江女士這會兒說啥程寶珠都點頭,萬萬不敢透露學校是她畫的,更不敢透露她其實也捐錢了。 江玉蘭又氣沖沖地離開,心說有那錢,干啥不留給她大孫女!她左看右看,從小路邊上撿起一根細木棍,狠狠把木棍打向木樁子,把棍子打折后才消了點氣。 程寶珠瞧著婆婆離去的背影,抖抖身體,感覺可怕極了。 徐川在市里奔忙,程寶珠在家里玩得嗨。 對于從前的程寶珠來說,鄉下真沒啥好玩的。但對于現在的程寶珠來說,趁著太陽還沒升起,露珠還未蒸發之時上山逛逛,尋摸尋摸草藥,真是一件還算好玩的事。 她在這天,拄著木棍上山時,突然就明白了,明白她奶奶那么大年紀的人了,為什么總喜歡往山上鉆。 這不就跟海邊的人趁著退潮趕海一樣嗎,本質上來說能給你帶來驚喜和收獲的成就感。 大王山是個高深的大山,程寶珠也只能止步于半山腰。聽村里老人說,深山的地方還有老虎,這可不敢往深處去。 大閨女兒總愛跟著程寶珠,程寶珠如今也有意無意地培養她,想著大閨女往后能接她的班,女承母業就最好了。 若她是在醫院工作,肯定不會這么想。因為醫院忙得很,阮邈天天念叨著想辭職??伤齻冏约矣嗅t館,都說勸人學醫天打雷劈,這一切在自家有醫館面前就解決了。 然而她大閨女也沒表現出對中醫有多少興趣,準確來說她目前還沒有特別感興趣的事。 但這幾天,程寶珠發現點眉目了。 比起醫,她閨女對藥更感興趣啊。 “媽,這是前胡對不對?”大閨女指著一株草藥問,“可治風熱頭痛,下氣消痰?!?/br> 程寶珠轉身,喘著氣點點頭:“不錯啊你,前湖又叫山獨活,藥用部分在白花或者紫花前湖的根部?!?/br> 大閨女得意地笑笑:“我都記得!” 是,都記得,就是不會用。 程寶珠尋思著,你這明顯走的是植物學路線,你媽我壓根無法給你多大幫助。 山里的溫度低濕度高,在太陽還沒升起前這里涼爽極了。安全倒也安全,因為旁邊就是徐河承包的果山,李翠芬和徐河早早吃完飯,就到山里來干活。 至于老兩口,去縣里做買賣了唄。 程寶珠背著小背簍,一手拿木棍,一手拿小藥鋤,走幾步就停下。 大王山里草藥是真的多,程寶珠摘得最多的還是金銀花。 清晨正是采摘金銀花的時候,不過這玩意兒的最佳采摘季節在春末夏初,大約5月中下旬的時候。那時候是第一茬花,如今是第三茬。 金銀花單泡水都好喝,可大閨女吃喝得精細,還叨叨著:“它得和菊花,紫羅蘭一起煮才行,最后放點蜂蜜,這樣才好喝呢?!?/br> 說完,砸吧砸吧兩聲。 程寶珠:…… 慣的你,還想加蜂蜜。 說到蜂蜜,李翠芬那邊正巧在取蜂蜜。他們在果山上也有養蜂,這時候每隔四五天就能取一次,還等于是早上取最好。 生活在農村里的人,靠著山水吃飯,每天拾掇著農活,一天都不得閑。 今兒下地除草,這是有份產業在田地里。 明兒上山打藥,這是有份產業在山林中。 除此之外,他們養蜂蜜,養雞鴨,大集的時候拉著東西去集市上賣,時不時還蹬著小三輪到處去收廢品和收雞蛋。 哎,這都是賺錢的道道呢! 程寶珠從前體會不到農村有啥好的,如今她覺得農村好極了。 忙的時候,也是慢慢忙。 她上輩子聽多了生活節奏得加快的話,但是慢節奏生活也是一種活法不是嗎。 徐川曾經說,等他退休了就住回老家,到時候蓋座大院子。程寶珠當時不樂意,她就喜歡待在熱鬧的地方,可現在覺得未嘗不可。 太陽即將升起,程寶珠下山。 回到家后把草藥處理好,然后接待那些上門請她幫忙看看病的人。 這幾天都是本村的來找她看病,今日第一個來的是隔壁的白鳳嬸子。不過不是她看,是她的閨女兒看。白鳳嬸子的閨女出嫁多年沒懷孕,所以找程寶珠看看。 程寶珠這兩天趁著看病的功夫,可把村里人給重新認了一遍。 白鳳嬸子的閨女她當年也熟啊,但如今再讓她認,她甚至認不出來。 程寶珠粗粗在堂屋里整理出個問診間來,大閨女覺得新鮮,非得坐在旁邊幫她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