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渣爹爭天下 第178節
書迷正在閱讀:除妖師跟狐貍[女尊]、妄念是你、玩寵、我的電影饞哭全星際、九零年代之我的老公是礦業大亨、[守護甜心+兄戰]、【西幻NPH】月朦朧、渣男收割機(H,NP)、嫁給媽寶男后我出軌上司(高H)、被禽獸繼父cao上癮(1v1 SC 父女高H)
秋葉剛欣慰于弟弟有點貼心,但是就聽見這小子說:“我還是更想建功立業,就我這小身板,跟我自己的身手,想要沖鋒殺陣是不成的了。不過我倒是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核算一下糧草呀,錄入功勛呀……我不嫌棄活是什么樣的,先讓我把事兒干完了再成親行不行?” 行,秋葉覺得哪怕是奔三了再結婚也可以。秋葉在這方面覺得自己很開明,但是這個社會對這種大齡男青年或者大齡女青年有點不寬容。再說了,冬風也不是沒定親,他以前已經定了齊家的姑娘了。 人家姑娘現在等著完婚呢,這樣拖著是什么意思?人家姑娘現在很著急??! “我是怎么樣都可以,但是齊家的姑娘等著成親呢,那姑娘的爹已經在我面前暗示了好幾回了,我不能裝聽不懂。再說了,你看看和你年紀大的差不多的都已經成親了,就剩下你,你還想再玩多少年!聽我的趕快成親吧,成親了之后有了孩子,你說話人家也聽了。要不然人家說你是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子,還說你嘴上沒毛辦事不牢?!?/br> 說到這里秋葉就覺得自己成了當年最討厭的人,當年聽見別人說這些催婚的話,煩的簡直想當場掀桌,沒想到自己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想到這里秋葉就有些恨鐵不成鋼。 “你小子都不能機靈一點嗎?還讓我說這樣的話,你知不知道我最討厭說這樣的話了?!?/br> 冬風驚訝的嘴里的飯都忘了咽。 “那……那……”冬風口吃的差點說不出來話,但是后來想了想,早一刀晚一刀,早晚是要挨的一刀。 就是齊家的那個女土匪是個黑鐵塔也要娶進來。 早點娶說不定還能早點解脫,想到這里冬風只好答應。 “行吧,我這兩天去找我那老丈人商量一下?!?/br> 秋葉嗯了一句,這本來就不是秋葉心頭的大事兒,自然也不會放在心上,解決與否,其實秋葉不太關心。 看秋葉吃不下飯,不用多問就知道是和前線的戰爭有關系,哪怕是沒心沒肺。他也是惦記著姐夫和明珠,冬風把碗筷放到桌子上小心翼翼的問。 “姐,有件事我不知道你想過沒有?” “有話就說?!?/br> “若是這一次贏了,您怎么處理江南的皇帝?” 這個問題秋葉還真的想過,“問的這么小心干嘛?當然是該殺殺該埋埋了。怎么,把人請回來供著?我是不想搭理他,你是想做一個好兒子天天早晚請安嗎?” 冬風也不愿意,趕快搖了搖頭。 這種事想想就知道不是個好差事,冬風把自己往里面代入了一下,覺得自己要是成個亡國皇帝,不知道有多痛苦呢。早晚要喝的死沉爛醉的,看見人就不順眼,逮著就發脾氣…… 冬風覺得自己完全沒必要找這樣的罪受。 秋葉看他搖頭搖的那么干脆,忍不住就想逗逗他。 “想不想去見見他呀?要不然你成了親之后去江南一趟,給你個機會,去勸降他?!?/br> 他趕快搖頭,自己雖然很想見見那個親爹,但是并不想在這樣的場合用這樣的方式去見。 勸降這種事兒還是不要干了。 自己這一輩子就算不努力,也已經達到了很多人努力一輩子無法企及的高度,榮華富貴已經到手了,只是需要慢慢享受就行了,所以就沒必要像那些臣子一樣為了追求功名利祿想盡辦法出頭。 像這種高風險高回報的事兒,還是交給那些志向遠大的臣子去做吧。 對于自己來說小命要緊。 秋葉看這個弟弟搖頭否認的那么快,覺得有些時候倒是挺識時務的。 “我現在算是看出來了,你跟咱們那位老爹其實還是挺像的?!?/br> “像在哪里了?” “務實?!边@是一個高情商的說法,低情商是見好處就上,沒好處就躲。 雖然這樣的品質很讓人討厭,但是自家孩子做出這樣的事就不覺得討厭了,人就是如此的雙標。 其實雙標起來是大部分人的通性,秋葉說冬風和富貴非常相像。 但是和富貴最像的那個人,某些程度上其實是秋葉。 富貴,因為一開始就是個街溜子,對于臉面這種東西不太放在心上。 所以跟手下的那些大臣們也說了。 “目前來看,連戰連敗,若是事情真的到了最糟糕的那一步,不必守京城,直接向南?!?/br> 這些大臣們有些不樂意,京城的地位在所有的城市里面是最要緊的。一旦京城被人家攻下,對士氣來說是一次不小的打擊。 所以還有不少大臣求富貴,“要不然咱們多守一守?” 富貴是被迫扔下了京城,又不是直接放棄了京城。要是前線打的好,他能到外面去嗎?哪怕是他主動撤出去,也是事情到了不可挽回的那一步。 看到這一些大臣們唧唧歪歪,就問他們。 “與其以后猶豫不決或者是現在做決定的時候哭哭啼啼,不如你們這個時候努力把敵人壓回去?!?/br> 這是不可能的,前線的局勢非常的糟糕。除非這個時候出現一個名將,要不然沒辦法挽救局面。 商量一會兒,這件事在富貴的鐵腕手段中通過了。京城的大部分東西開始向南轉移,像是國庫里面的金銀珠寶,還有大量的糧食兵器,再加上征召的百姓。 整個京城已經開始了搬遷。 對于那些大戶人家來說,搬一次家簡直是要一次命。 這里有很多人的影響力都在京城,如果是跟隨著皇帝向南遷徙勢必要向當地的地頭蛇低頭。畢竟這些大戶人家引以為傲的是人口土地和財富,一旦搬遷,人口減少,土地沒有,那些金銀珠寶也有用完的時候。自然腰桿子沒有那些地頭蛇硬。 所以搬家最不積極的就是這些富貴人家,磨磨蹭蹭的不想動。這些富貴人家的家眷又是向來養尊處優慣了,路上不愿意受那份罪??蘅尢涮涞暮脦滋於即虬涣诵欣?。 百姓們覺得富貴這樣做有點不行啊,敵人還沒有打到跟前就已經想著要搬家的事兒。京城的城池是如此的堅固,難道就不能依托這一些城墻守一陣子嗎?如果是真的守不住再搬家倒也情有可原,這個時候就向南逃竄,那些百姓們都有些看不慣。 對于百姓來說,富貴這是主動的拋棄了這些百姓。 連那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家都忍不住嘲諷:“這還沒干什么的,連自個兒的家都不要了?!?/br> 哪怕是街面上的百姓都看不過眼去,但是京城的馬車晝夜不停,拉金銀珠寶的馬吃力的向著城門口走去。 富貴這種行為不只是老百姓看不順眼,他的那些兒子們也有些看不順眼。 雖然戰況不利,這個時候離開也有一些逃跑的嫌疑。但是這些皇子們更覺得老頭子是想把江山拱手相讓。 畢竟這一次明珠親自指揮大軍前來攻打。明珠對于富貴來說不是外人,就血緣關系而言,還比較親近。 這些皇子們覺得老爺子就是變相的把江南讓給了江北。 到了這個時候,京城的所有矛盾尖銳了起來。不少人覺得富貴向南撤退就是一步臭棋。 還有那些讀書讀傻了的,就覺得富貴應該與京城共存亡才對。 這些人甚至認為,只有殉了江山的皇帝才能稱得上悲壯。才能符合這些人心目當中明君的典范。 哪怕撤退的命令已經下了,東西都已經開始起運了,這些人仍然不死心,在宮門口跪著,跪求富貴一定要守下去。 雖然這群人里面確實有那幾位是為了天下蒼生考慮,是為了京城百姓考慮,然而大部分人都覺得富貴這樣逃跑有愧于祖宗,有愧于天下百姓,更重要的是有愧于自古以來對君王品德的要求。 甚至有些人暗地里面進諫,說富貴該考慮身后事。 所謂的身后事并非是葬禮,而是死亡之后的名聲。史書的評價對于一個皇帝來說尤其重要。 可富貴不在乎,富貴不要臉。甚至這個時候的富貴心里面有一股癲狂的想法。 你們不就是想讓我成為你們想象中的那個樣子嗎?這些大臣就覺得皇帝高高在上,每日端坐在朝堂上,做一個泥胎菩薩會更好,根本就不應該說話。 可富貴心里面想著我就要說話,我就要管理國家,國家本來就是我的,你們干得好了也不過是臂膀而已。 這些讀書人都覺得富貴應該做一個明君,一個開國皇帝就應該是雄才大略。就應該有氣度,有格局,有魄力的。 富貴覺得自己確實有格局,有氣度,有魄力。 他甚至有魄力到要和那些心懷二意的臣子們拼個你死我活。有魄力放棄京城,拉這些臣子們在路上慢慢消磨了財富和生命。 每個人對富貴都有所要求,然而富貴覺得自己就不應該顧及他們。 他確實是有一些癲狂的想法,對于這個時候的富貴來說,他終于想明白了。 要么流芳百世,要么遺臭萬年。 一個泥腿子出生的街溜子,為什么非要像那些圣人一樣? 甚至歷史本來就是晦暗不清的,有多少的真相被那些后世編撰的文字掩蓋了。哪怕自己這個時候真的是一個心懷天下的君王,就算秋葉真的把自己的平生毫無添油加醋毫無詆毀的寫了下來。 但是幾百年后總會有那么一個手中握著筆桿子的人,給自己杜撰了一些事情。在某些目的下或歌頌或詆毀。 身后名對于富貴來說不重要。 就像一個街溜子為了生活所迫,求的不過是錢財。難道還要讓街坊鄰居給一個好名聲能抵得上半袋子面粉還是一筐大餅。 就在富貴敦促撤離京城的時候,也讓那些百姓隨著遷徙隊伍一起走。 這些百姓里面有不少不愿意走。對于他們來說,改朝換代這種事情與升斗小民無關。 當地的一些大戶人家也不愿意走,人離鄉賤。特別是本就在這里居住的那些富貴人家。這些人想著他們和江北的女皇無冤無仇。那江北的女皇也不會把他們怎么樣,相反想要在江南繼續統治,肯定要拉攏他們這些當地有勢力的家族。 直到最后,跟隨著富貴離開的人也不多,眼看著江南大軍兵敗如山倒。一次一次地組織起防線,又一次一次的被人家攻破撕裂。 特別是一次一次的戰報,能夠讓江南的這些君臣們知道林榮的指揮是多么的精妙無雙。 他采用了一種波浪式的攻擊,陸軍水軍輔兵合并到一處,修橋鋪路,穩扎穩打。攻擊的時候就像是海浪一樣,一陣接一陣,力量磅礴,銜接的精妙。攻擊的人可以輪番休息,但是守衛的人卻疲憊至極。在這種攻擊下根本沒辦法長久地守著一處防線,只能有計劃地向后撤退。手中的土地一次一次的交出來。 而且像當年一樣,大軍在前面占領土地,大量的官吏進入當地開始治理。當大軍向前撲的時候,后方在這些官員的治理下已經穩定了下來。 在富貴規定的最后期限,京城里還有很多人不愿意離開。 富貴在這些人的注視下帶領著近衛,在他自己規定的最后時刻出了京城。 回頭向京城看去,在這里也住了不短的時間,對于這里的風光富貴還是非常喜歡的。 然而不屬于自己的,終究帶不走。 富貴也沒有走遠,率領大軍在京城南邊幾十里的地方扎下了營寨。 京城一旦被攻破,那就標志著整個朝廷進入到了土崩瓦解的階段。富貴已經不再相信這些文官們了,甚至對于那些跟隨自己一塊打天下的老兄弟們也信不過了。 富貴要親自帶軍,親自指揮。 只可惜時間越往后推,當年一起并肩作戰的老兄弟們越少。富貴相信自己終究還是要倒在戰場上的。 明珠跟隨大軍一路向南推,終于到達了京城附近,這里的抵抗并不強烈。 據說京城里能撤走的都已經走了,沒有走的是不愿意跟隨富貴一起離開的。 在明珠還沒有到達京城的時候,京城里的大戶人家已經派出了上年紀的老人前來拜見。 來拜見的人也很有講究,有學問很高的老人家和種地種了很多年的老人家。前者代表鄉賢后者代表百姓,這是代表百姓的老人家明顯是沒什么見識,在軍營里瑟瑟發抖,說的是一口江南的土話,因為緊張,口齒不清,上不得臺面,他自己也知道,所以不問到就不開口。整個見面過程都是哪個衣服錦繡的鄉賢把持著,嘴里說著北方的語音,在明珠跟前侃侃而談,時而謙遜時而卑微。 這些人來拜見明珠表達的意思也非常簡單,大家愿意開門獻城。而且不斷暗示這是主動獻城,目的還是要“一點”好處。 明珠也是聽身邊的人講過這種手段,然而明珠還是有些看不上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