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渣爹爭天下 第174節
書迷正在閱讀:除妖師跟狐貍[女尊]、妄念是你、玩寵、我的電影饞哭全星際、九零年代之我的老公是礦業大亨、[守護甜心+兄戰]、【西幻NPH】月朦朧、渣男收割機(H,NP)、嫁給媽寶男后我出軌上司(高H)、被禽獸繼父cao上癮(1v1 SC 父女高H)
但若真的是富貴不管不顧,拱手將江山送出去了,那么對于江南的這些官員以及這一些大家族來說,絕對是滅頂之災。 江北的皇帝可不像江南的富貴那么好說話, 在富貴手下只需要老實就行了。但是在秋葉手下光老實還不行, 這個女皇時不時的把眼神掃到大家身上,琢磨著什么時候把人拉出來殺了。 這個感覺就像人家時不時的考慮到什么時候殺自己這個年豬, 這感覺相當不好。 別說是及時投降或者是獻國換來榮華, 江北那個朝廷打從他們還沒坐天下的時候就對世家或者是財主看不順眼兒。這是長生老母在的時候就干過的事兒了,這是真個王朝娘胎里帶的,根本改不了了, 而且看 那女皇的樣子似乎也不想改。 所以借著過年相聚的機會,這一些人紛紛按照各自的勢力聚在一起。 無論什么樣的勢力, 這個時候都在商量一個問題:如果這個時候把富貴干掉, 大家就算是上下一心, 能不能和江北斗下去。 這個問題經過大家核算了之后,發現若是要把富貴干掉,是收益小于損失的。 算起來也非常簡單,當年周挺那家伙還在的時候, 或許還有一個能帶頭的。也就是說,面對著江北給富貴“報仇”的大軍, 有周挺在, 能扛得住, 或者是能抵擋一陣子。好歹姓周的有實力,現在都是一些文官,這些文官想要玩心眼可以,但是真的一刀一槍的拼殺起來,那就差得遠了。但是有些文官也真的是文武雙全。這年頭文武雙全的人物絕對是鳳毛麟角,只不過現在遍地是菜雞,連一個強人都沒有。都說是世家大族,其實早就沒有了世家的底蘊和修養了??渴裁磾Q成一股繩跟江北斗一斗? 所以經過這些人的商討之后,一致得出一個結論,現在先不要把富貴給惹惱了。就富貴這不要臉的脾氣,到時候如果真的大家魚死網破那就無可挽回了,不如現在先安撫下富貴,隨后大家再推舉一個人將富貴去而代之,到時候江南江北也就有了相對峙的實力。 這個想法得到了大部分人的同意,所以初一晚上得到各個勢力互相串聯之后,從初二開始就有人不斷地向富貴示好。 不論是富貴還是這些人都知道,現在的局面也就是暫時的,如果等到一方稍微緩過氣來,到時候又是一場龍爭虎斗。 只不過這個緩過氣的辦法是有代價的,還沒出正月就有很多犧牲品被富貴拿著在午門外邊砍了腦袋開了刀。想要和富貴講和,不滿足富貴的胃口是絕對不行的。所以這一下大臣們投降,死亡的人不計其數,只留下幾個老狐貍能保全性命,朝廷的官員換了九成。而富貴真的在這一場爭斗里大獲全勝。 富貴倒是不害怕這些人緩過氣來再生出叛亂之心,富貴覺得這些人沒有十年八年是沒有機會再冒頭的。十年八年之后自己是什么樣的自己也不清楚。只是富貴心里面比誰都清楚,留給江南的時間不多了。 但是天欲令其亡,必先令其狂。 一個國家走向衰落不是一步造成的。而是有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大家都知道國家這匹馬車走在了下坡路上。在這種危險的路段,要安撫著馬匹,控制著車速,慢慢的到達底部才行。 可總有些人坐在駕手的位置上,手持著馬鞭,對著馬匹狠狠的抽了一下。 古往今來皆是如此,總有那么幾個人或者是一些事例,令國家加速衰亡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 而這個人或者這些勢力最大的目的還是要從國家這匹馬車上攫取更多的利益。至于國家會不會亡,百姓會不會苦,跟他們沒有一點關系。 在江南就是如此,君臣之間看起來已經沒有什么利害相爭的地方了。而且這些大臣和這些家族各個俯首帖耳,一個比一個乖巧。但是暗地里卻加緊攫取江南的利益。 他們自己也有理由,說是為了積蓄實力,為了避免下一次富貴發難的時候自己或者身后的家族成了倒霉鬼。在這些人看來,只有強大到一定境界,富貴才不可能把他們當成可有可無的東西隨意犧牲。 所以開春之后,江南的百姓就發現苛捐雜稅又多了。過了這個年,江南已經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大量的人拋棄了田地紛紛躲入山中。 一時間城鎮里面的人口極速減少,甚至有一些佃農和地主家的家奴都紛紛逃命躲了起來。 因為大量人口進入山林,以至于這些人結村立寨,有的還好,在村子周圍開辟一些田地,自耕自足,有些卻做起了土匪的勾當。 甚至是有些村,白天的時候還在耕地,晚上就做土匪打家劫舍。 江南的治安瞬間潰敗,據說江南的深山老林里面光土匪,就是那些叫上名號的職業土匪就有三十萬,這里面不包含那些半農半匪的百姓。 富貴面對這樣的局面,不能說心里面不著急,但是事情到了這個程度是根本沒辦法一下子解決的了。 富貴心里面此時此刻是如何打算的?秋葉不知道,秋葉倒是想起一句名言。 所以秋葉和明珠飯后散步的時候,就拿這句名言出來感慨了一番。 “‘只有國家這艘船是從上面漏水的’。這話真的沒錯?!鼻锶~感慨完了之后就問明珠:“假如讓你現在去江南,你怎么解決眼前這個爛攤子?” 明珠想了想。 “要先分兩步, 第一,把那一些擾亂了江南局面的人給殺了。不管是世家大族還是街頭的匹夫悍勇。只要是不服我管的通通殺了。 第二,就是從江南那里就地征兵,利用從那些世家大族抄出來的金銀,讓這一些人進山剿匪。 日常就是穩定住局面,行懷柔之舉。安撫百姓,休養生息。 不過想要把江南治好,最少需要十年以上的功夫?!?/br> 秋葉點了點頭,不管怎么說,明珠已經把框架給拿出來了。小孩子能有這樣的見解在秋葉看來已經很不錯了。 秋葉就跟明珠說“等將來大戰的時候,你到江南去,只有你在當地走過了了解過了,你才能清楚那里最迫切需要解決的是什么?!?/br> 明珠點了點頭,但是明珠覺得秋葉如果現在還不出手,任憑將來的局勢爛下去,將來北方對于南方治理的成本就會無限翻高。 所以明珠想了想還是勸秋葉趕快出兵,免得將來江北要持續不斷的往江南輸血。 秋葉卻不這么想,秋葉就想讓江南的局勢更爛,爛到最后誰都沒辦法挽救,爛到江南的朝廷必須毀滅。 到那個時候自己才好插手,將會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勝利。 不得不說,秋葉真得沒什么慈悲之心了,她眼里天下成了棋子,自己成了棋手。慢慢的變得如一個統治者一樣,有了幾分居高臨下。 明珠爺發現了,關于什么時候出兵,這就是母女兩個的一個分歧,明珠秉承著爹爹教自己的那句話,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既然mama不愿意出兵,那么明珠也不堅持自己的想法。 到了現在明珠養成了一個好習慣。 那就是等。 等自己當家作主的時候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未來還有很長,而且秋葉只有明珠一個繼承人,不存在一群人爭奪皇位的可能性,明珠等得起。 秋葉已經意識到自己和明珠之間的矛盾了。孩子越來越大,她自己的想法越來越多,很快這個國家就會有兩種聲音。 因為前期秋葉和明珠的感情比較好,所以皇儲的那些屬官們根本插不上話。明珠也不會接觸到那種所謂的皇儲要給皇帝提建議,甚至替皇帝查漏補缺的教育,這種教育很多時候讓皇帝覺得受到了冒犯,覺得小崽子迫不及待的想要奪權。 到現在秋葉既不能讓明珠不和外面接觸,又不能左右明珠的想法。 終有一天蒼老的自己和朝氣蓬勃的明珠會爆發出一場爭吵。 這并不算什么悲哀的事情,秋葉甚至樂得見的這一日的到來。因為到那個時候明珠已經意識到自己對于這個國家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見解??偙葘碛幸蝗兆约喝鍪秩隋玖?,明珠根本不知道該如何上手要強的多。 這就是養子如狼勝過養子如羊。 針對于這個事情,秋葉回去之后做了一份調整。明珠除了讀書之外,也要跟隨秋葉處理一些事情。而且也要和東宮的那些官員們接觸。 在東宮的那個小朝廷里面,明珠先學著如何駕馭下屬。駕馭下屬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明珠如果不學的爐火純青,秋葉是絕對不會把手中的權力交給她的。 就在秋葉想盡辦法培養自己的繼承人,同時把精力放到今年的春耕上,很快大江北岸的奏報送了過來。 今年開春冰雪融化之后,江南有很多人向江北偷渡。幾乎都是夜里趁著天黑下水,然后橫渡大江,悄悄的在江北上岸。 這群人上岸之后找到附近的人家要給人家做長工,就目前官府了解到的情況,像這樣的事情不少見,有些人游過冰冷的大江,很容易引得江北的百姓憐憫,從而得到幫助。在江北站住腳了,隨后會回到南方把父母妻兒接過來。 當然接過來的方式也是趁著夜色黑,全家游到北邊兒。幾乎是空著手來的,了不起的拖著一個木盆,里面放著孩子。 這些人幾乎都是流民,沒有土地財產爺沒有戶籍。又不能看著他們餓死,若是不管肯定要出事兒。 所以江邊的官府便開了倉小范圍救災,控制著每次賑災的糧食數量。然而南邊的人是越來越多,吃的當地的縣倉都有點兒承受不住了。 秋葉拿到這樣的奏報想了一會兒,便把官員叫到面前,商量著應對辦法。 這樣下去肯定不是長久之策,而且誰能保證這些從江南偷跑來的人里面沒有江南的細作? 就在大家商量著這件事的時候,江邊發生了一件大事。 發生在整條大江兩岸的偷渡根本瞞不了兩邊的官府。 對于江北的官府來說,只要是人來了,只要是不鬧事兒,好好的耕種,一切都好說。 當然江南的人來了不可能立即分地,而是要觀察一陣子。但是人口的增長對于江北來說絕對是利大于弊。 官府的官員樂意看到自己治下的百姓多了起來。百姓多了人口就多了,交稅的人也就多了,這一切都是政績啊。 但是江南的官員就不樂意了,江南靠近大江的幾個地方都是人心浮動。 有前面偷渡成功的例子在,后面很多百姓都已經有了向北逃去的想法。特別是如今江南的苛捐雜稅那么多。已經將百姓壓的喘不過氣來了,可偏偏江北在休養生息。為了使戰后的人口迅速的繁衍起來,皇糧國稅交的特別少。百姓都會有一些盈余,這么一比較起來,江北的日子過得好,江南的日子過得特別凄慘。 在大江兩岸的百姓都是水性比較好的。游過大江去,兩邊一比較,在哪里生活自然是一目了然。只要是腦子沒有什么問題的,都能選擇對。 對于江北的官員來說,人口增長是自己的一番政績。對于江南的官員來說,人口的流失是他們的罪責。 于是在一個晚上,一群人在等著偷渡的時候,突然官府來人要抓這些人,在反抗當中死了很多。尸體隨著江水向下游飄去??蘼曉诮暇d延不絕。 江南人的宗族觀念特別強,消息傳到江北之后有一些同宗的人氣不過,非要替族人報仇,于是便趁著夜色又游回了江南。 江南的官府本來就要在夜里抓那些偷渡者,又看到一伙人從江北游過來,二話不說,開始射擊。 后半夜打撈上來一些,發現這些人都是身懷利器。于是便認定這是江北的水軍。就趕快向上稟告,上面的官員們也沒有仔細核查,只知道帶了銳器,就接著向上并報,所以當消息放到富貴桌子上的時候,就變成了江北派人夜襲。 富貴再三詢問,下面都回答說這是江北派人偷偷上岸。 富貴想著或許是江北趁著江南虛弱想要肆意攻打。于是就下令大江南岸全部戒嚴。并且令水軍部署在江南岸邊。 隔著一條大江,對面的消息瞬迅速的被江北偵查到了。江北這里也在被動之下迅速做出防御姿態。畢竟江南是隔三差五的都要攻打一回江北,其他的不說,江北進入戰備狀態是絕對沒錯的。 于是江北這里也迅速的調集大軍擺開作戰的架勢。 江南江北之間的緊張氣氛一觸即發,雙方都急切地向上面稟告,富貴所在的江南京城距離岸邊不遠。 收到消息的速度要比秋葉這邊更快一些。 不少軍中將領就建議富貴趕快行動,正所謂后出手遭殃。又有不少人在富貴面前叫囂著最好的防御就是進攻,富貴雖然覺得江南的國庫比較空虛,但是覺得如果真的打起來,將來也是有勝算的。 在秋葉剛收到報告的時候,江南那里已經開始進攻。 早有準備的江北水軍立即還擊,雙方在大江上斗得不可開交。這其中是江北的人最興奮。前面幾次水戰都是他們站在岸上,根本沒有下水。惹來不少嘲笑,這個時候水軍已經訓練出來了,并且戰船也得到了一二百艘。 自認為可以下水一戰了,所以與江南水軍在大江上連著大戰了三天。 在下游的人都能作證,江水已經被染紅了,不少水軍尸體隨著波濤沉沉浮浮。以前還有江邊的人去江邊洗衣服,如今都不敢再往江邊去了。 現在擺在秋葉面前的問題是要不要把這一次的大戰給擴大了,雖然這一次水戰來的如此倉促,根本不在秋葉的計劃里,但是就像很多大臣說的一樣,水軍如今已經有實力了,可以擴大戰果嘗試著在江南登陸。 這真是計劃趕不上變化,秋葉心里明白,盡管不想在這個時候與對方發生決戰性的戰爭,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所以全國所有的倉庫動員了起來,開始往江邊調撥糧草,并且在江南沿線駐扎的水軍全部得到了命令,時刻準備著登陸南岸。還有就是在北邊駐扎著那些陸軍也接到了通知,趕快到江邊集結,等著江邊的大船運送陸軍到南岸。 戰爭從來不是一件小事,秋葉要從北方調撥戰馬,要從西方調集陸軍,又要cao心和江南的大戰,并且春天又是播種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耽誤了春耕,接下來的幾年都會讓民眾處在饑餓當中。畢竟倉庫里面的糧食已經調撥出去用于戰爭了,想要賑災也真的是難為人。 明珠這個時候徹底知道一場戰爭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意味著什么。 明珠剛開始和東宮的官員接觸,東宮很多官員也開始向明珠灌輸為君之道。些些東宮老臣當然要讓明珠做個將來的圣明天子,圣明天子自然是不能亂興兵戈的。 這些人向明珠說,“......攻心為上......”又說,如今國家剛剛開始平穩下來,更是不能輕起戰端,紛紛請求明珠去勸說秋葉。 明珠就發現自己和這一群老頭們沒法溝通,因為明珠的童年時期是跟隨著林榮一起生活的。明珠在生活里面受到林榮的影響特別重。林榮本身就是一個武將,雖然林榮較為克制,但是林榮作為一個武將,在女兒跟前是不避諱戰爭的。 東宮的那些老頭都和明珠說,一旦征戰之后百姓如何如何的可憐,加在他們身上的賦稅又是如何如何的嚴重。 但是明珠從小聽林榮講那些戰爭,聽的都是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聽到爹爹指揮大軍摧枯拉朽橫掃北方,小時候的明珠曾經也幻想過自己指揮千軍萬馬。 所以表面上明珠聽從了這些老頭的建議要回去勸勸mama,但是實際上明珠在心里面已經把這些老頭們給嫌棄了一遍,打定主意以后遠著他們。 當明珠從東宮來到了秋葉辦公的場合之后,就見到這里哪怕是晚上也是燈火璀璨,不少官員跑進跑出,大家雖然急匆匆的卻不見眉頭緊鎖,光是從這些官員的表現來看,這一段時間的戰況并沒有讓大家發愁。 林榮坐到了秋葉身邊。兩人看到明珠進來之后,秋葉招了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