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頁
書迷正在閱讀:[HP]依蕾妮一定是個天才、卿卿美人畫罪師、生米煮成熟飯(h)、一池春水搖 (甜1v1)、圍床夜話(父女)、三伏天(公媳)1V1、聊sao(公媳luanlun出軌)、鐘漏歇 (古言h)、瘋狗的彌撒 Ultimate、一千零一夜(1V1 骨科 強制愛)
脈案共有五本。 鐘相拿出一本,將剩下的分給同僚。 說實話,聽到皇后說的常用藥,眾位朝臣只覺得荒謬。 人各不同,病患不一。 大周百姓萬萬之數,僅用幾個藥就妄圖治好所有人,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請大夫為何貴,不就貴在藥方不同,甚至病情的不同階段還要增減藥材。 懷著這樣的想法,朝臣打開脈案。 朝臣看脈案的時候,葉斂捏起一枚黑色的藥丸。 這些藥是給平民,甚至窮苦人家所用,用的藥材都不是精貴之物。 譬如他手上的藥丸,主藥就是大蒜。 這些治療風寒發熱的藥,成本都極為低廉,幾文錢就夠了。 葉斂將藥丸放回原位。 脈案上記載的有效率僅有五成,但五成便已經足夠。 要知道在青山寺派藥,窮苦的人家才不管是治什么病的,不管能不能治,先吃著試試。 不能對癥下藥,這五成的有效率已經足夠珍貴。 這還要感謝疑難雜癥到底是少數,多數的人都只是風寒發熱罷了。 雖然有偏見,但能到太清殿議事的朝臣沒有蠢人。 葉斂繼位后,幾次大清洗,能留在現在的都是有真材實料的。 凡上四品,眾人皆有外派的任官經歷。 五成的有效性,在偏僻的郡縣,已經比得上赤腳大夫或藥房的學徒。 從醫的門檻可不是一般的高,無祖上傳承,輕易學不到本事的。 很多聞名鄉里的大夫,也不過是稍懂皮毛,能粗通藥理罷了。 “皇后娘娘,這脈案可當真!”他寒門出身,更加能體會這藥的重要性。 遭受質疑,鐘離熙面不改色,“本宮敢一力擔保,太醫院絕無弄虛作假?!?/br> 此話一落,翻書聲更大。 朝臣互相使著眼色,小聲交換想法。 治療常見疾病的藥物,還是廉價藥,若是成真,該會挽救多少性命。 也會有多大的阻力…… 第105章 外使 成本低廉的常用藥惠及百姓,但也傷害到很多人的利益,比如藥商。 等百姓接受了幾文錢的藥,就不可能顛覆。 低廉的藥品數目越來越多,看病的成本降低,這是葉斂的目的。 朝臣自然看出帝后的野心,新型醫療體系,居然要做到這般地步。 眾人不由得呼吸急促。 “臣以為此事大有可為?!?/br> “茲事體大,不可cao之過急,不妨先在大都試行?!?/br> “臣自請纓,必不負陛下所托?!?/br> “戶部理民政,你們吏部搶我們的活干嘛?!?/br> “戶部貴人事忙,胡大人不是說人手不夠,我們吏部現在閑……” 入朝為官,若無青史留名、名垂后世的野心,那是不可能的。 當今圣上的性子,大家也摸到幾分。 試行推廣廉價藥,會動到不少人的利益,可絕對不及當年鐘相提出攤丁入畝的風波。 君不見當年反對鐘相的高門落得了何等下場。 而當年身處風暴中心的鐘相,不僅首輔之位坐得穩穩當當,得了圣上配享太廟的評價,還將女兒送進了宮成了皇后。 鐘相動了田制還好端端地站在朝堂,他們怕什么。 帝后三年的積累,如此周全的計劃,還有圣上保駕護航。 常用藥試行推廣的難度直線下降。 高門世家都被圣上滅了個七七八八,剩下的都是安分守己的。 至于藥商盤枝錯節是有點麻煩,但也終究是商人,胳膊擰不過大腿。 當然不可能沒有一點風險,可同樣有句話叫富貴險中求。 新科進士三年一屆,饒是狀元郎也不過是六品的起點,甚至有狀元郎一輩子留在翰林院的。 從六七品甚至更低的起點走到他們的位置,非有大功不可,否則四品上朝的門檻足以卡掉八成以上的官員。 四品以上,需要的不僅是資歷,還有實打實的功績。 光靠一點點熬資歷是不可能的事,除非你要和王八比命長。 九年升一小級,從正七品升到正六品就要十八年,升到正四品也差不多要數十年。 等到四品的門檻,年齡也到了致仕的時候。 若是求個安穩,這是大多數寒門學子的歸途。 當然這是圣明的皇帝,像先帝一樣憑自己喜惡任官的,不算在其中。 畢竟先帝近臣封官不經宰相府,名義上是不正當的。 說白了就是宰輔重臣哄先帝高興,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這些近臣沒有實權,全憑圣寵,所以葉斂繼位后收拾起來才這么容易。 如今能站到太清殿的朝臣,就是沒有鐘相改革田制的功勞,也自有自己的驕傲在。 譬如屬“貔貅”的戶部尚書胡大人,能從先帝到現在一直掌管大周的錢袋子,可不是區區“吝嗇”就可以總結的。 先帝一朝,府庫能勉強維持,胡大人功不可沒不說,就連朝廷至今使用的地方財政預算制度,也是胡大人提出。 憑借此功勞,胡大人才從正五品的巡官中脫穎而出,升正四品。恰逢戶部侍郎致仕,因資歷較淺,權任戶部侍郎。 權,意為暫代。只要胡大人補上資歷,能在三年上計中取得“優”,侍郎的位置就是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