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義母皇太后 o#9329;ⅵ.dē
書迷正在閱讀:離婚前和老公互換身體了、貪甜、今日宜甜、重生娶了對照組做夫郎、超能力漫畫家小林成實、那天我捅了皇帝一劍、清宮嬌寵妾妃(穿書)、天庭5G托兒所、攝政王的小美人[重生]、重生大師姐不想努力了
080?義母皇太后 “滾!”信王怒吼道,“只要你們不危害皇室,不做對皇朝不利之事,我不會干擾你們?!?/br> 嚴青松下一口氣,信王現在死了到底不好,何況不看僧面看佛面,死了柳茹兒會傷心的。 柳茹兒見到信王擰眉進來,不禁擔憂道:“你怎么了?這次回來后就一直憂心忡忡的?!?/br> 信王坐到她身邊,看到丫鬟給她擦干凈腳后包著放到軟塌上,她靠向他肩膀仰頭問:“你也泡泡腳?暖呼呼的可舒服了?!毙那橐矔兒?。 說著就吩咐丫頭重新端藥浴進來。 信王沒拒絕,伸手進去摸了摸她的腳底,果然有了破開的腳泡,不復往日的嬌嫩光滑。 “呀,別!”柳茹兒躲開他的手,埋怨道,“你洗手了沒就動我的腳,我才挑破了泡的?!保楔謙.cǒм(po18t.) 信王輕嘆一口氣,想問她痛不痛,苦不苦,可見到她亮得灼人的雙眸,覺得沒必要再問了:“今天走了多久?烈士所也停擺了,你們再走訪,那點捐贈銀兩也不夠幾家生活?!彼院伪啬?。 柳茹兒理所當然的口吻:“能幫多少幫多少,而且嚴青會重新讓烈士所運轉起來的,我們相信她?!?/br> 信王不用看都能聽出她話音里的信賴,垂眸思索,虞國公他接觸過,沒察覺有篡國之心。而嚴青,這個人以前一直堅持做一些事,育嬰堂那些孩子的學藝之路是她多年堅持的成果,如今為情樓官妓謀求出路…… 若按照以往的推斷,這個人可以稱得上“大善人”,沒有權力欲望。 可現在她的行為,卻讓信王不好判斷,但不得不說,追查嚴青的底細后,信王對她感官很復雜,不能僅僅用“給窮人施善粥”等一言以蔽之的。 柳茹兒見他不知道想什么去了,也不打擾,她自己也要歇歇呢。 烈士所能容納的人肯定有限,到時候誰能先住進去,誰得再等下一期,都需要她們現在開始調查清楚。 等到嚴青需要的時候,現在這份名單就能用上了。 嚴青說古有“千金買骨”,她們不是要什么人才,而是要讓百姓相信,錢是真的給,將來烈士所集中供養照應也是真的。 她們要讓百姓相信,只要嚴青提出的,承諾的,就一定兌現! 珩珩滿月酒沒過兩日,八百里加急回報,五皇子因為莽撞出兵,不聽軍令,中埋伏戰死巖谷。 收到消息,群臣真是一顆心都吊起來了,虞家這是想做什么! 三皇子死的冤,但也不能昧著良心說不是罪有應得。 可五皇子呢?偏偏死在他們去找回來的時候! 但如今也想不了那么多了,國不可一日無君,向外宣布皇帝駕崩,群臣扶持五歲的八皇子繼位。 王貴妃成為王太后,垂簾聽政,與弱小的皇黨死守小皇帝手中的皇權。 第一道圣旨就是急召回被流放的王家男眷,欲為王家翻案,重新啟用外戚。 但圣旨被暫時壓下了,虞國公府書房內—— “夫人,當初王家出事,與……您有關,雖然是他王家咎由自取,但王家包括王太后對您一定心存怨仇,若等王家坐大,對您行事可能不利。何不趁此刻王家勢弱……”謀臣做了個‘殺’的手勢,“鏟草除根!” “不可!新皇已經登基,王太后勢力已成,此時不化g戈反徹底結仇,此為下策?!避骶梅磳?,看向嚴青,不疾不徐道,“夫人,屬下建議趁著王太后勢單力薄之際,支持以示好?!?/br> “屬下也支持,雪中送炭才難得,此時已經不合適再與王太后結仇?!?/br> “屬下反對,王家當初不仁,觸犯律法才被判以抄家流放,怎可與之同流合W!夫人,我們當守仁義之師!” “夫人……” …… 嚴青點頭,表示她在聽,實則心里已有成算,她不可能與王太后化g戈為玉帛,暫時的結盟倒是必須,否則她怎么g政? 游離在外,消息再及時也是二手消息,一旦時勢危急就會陷入被動,她不會讓自己,讓孩子,讓他們兩家人陷入死地。 次日,圣旨降下,宣召王家人回京已是不可阻擋的趨勢,群臣不能阻攔。 但給王家翻案?給予優渥生活甚至實權?不能! 由是朝堂上下一顆心,聯合阻撓王太后降旨給王家實權,王家就算回來,也只能是一介庶民! 王太后母子倆空坐帝王高位,卻被步步緊比,傳聞“高處不勝寒”,寒不寒的還沒感受到,苦倒是嘗到了,舌根都發苦,母子倆每每相抱痛哭。 朝臣可不管上面母子倆哭不哭,爭論完一事又有國之大事拿來商議。 不想,這時一大臣站出來,就“是否趁機召回虞國公,另立大將軍接手大軍”一事奏議。 此一事,朝廷上分作三派,吵得朝堂喧鬧,唇槍舌戰、相持不下。 反對派覺得陣前換主將是危險之兆,何況虞國公一向忠心為國,豈能張口W蔑! 支持派覺得虞國公危險,有不軌的嫌疑,該稀釋他手中的兵權。 中間派覺得換與不換同樣危險,難道虞國公就會束手就擒了,別到時候直接兵臨城下……不如靜觀其變。 王太后坐在上位看得清清楚楚,她和小皇帝才是真真正正的孤家寡人! 尤其小皇帝黨派提出加恩科,這一個不該有爭議的自古新帝繼位都會廣施恩德的奏議,竟然惹來朝堂上眾多不同意見! 吵吵嚷嚷半天,嘴唇都說干了,擺明了就是不想順著小皇帝和王太后! 王太后銀牙都要咬碎了,不選擇一方拉攏倚重,這個皇位是坐不穩的。 權衡再三,嚴青和虞國公背后的勢力,是最強大的,雖然可能會導致虞家權傾朝野,但虞國公現在不是被牽絆在戰場嗎。 相對來說,借勢卻不至于落入別人的掌控之中。 所以,王太后再次向嚴青投靠,越發倚重嚴青或者說她背后虞嚴兩家的勢力,為此封了嚴青一串長長的封號,尊奉為義母皇太后。 反正是女眷,再高位,她還能篡權謀國了去! 部分臣子抗議,無效,這是太后諭旨。 嚴青接旨,投桃報李,給王太后甜頭,朝堂上虞國公一派權臣給王家翻案,反正該死的人比如王興業一定死了,予以王家虛爵。 雖然仍不能站在朝堂上為王太后和小皇帝力爭一地,但比之原先庶民身份,已經好太多了。 王太后看到了曙光。 王家回來也廣納天下賢才,做足了禮賢下士之風,謀臣游俠來者不拒,賓客盈門。 而與此同時,八百里捷報傳回,虞國公為五皇子報仇,趁勢搶回兵家險地——臨淵城,如此胡兵想再南下,將阻礙重重。 百姓額手相慶,虞國公府采買的物資不要錢都爭著相送。 群臣松口氣,卻也凝重。 奪回失地當然是盛事,但虞國公的威望也無人能及,頓時朝堂上有人高呼小皇帝龍威深重,覆壓國土千里,才迎來第一場戰事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