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頁
書迷正在閱讀:浪漫熱季、[HP同人]你不要過來啊、[開端同人]錯誤周期、禍不單行(1V2 H)、告白(1V1校園)、養漁、路人甲你穿到貴族學院背景的小說中后(NP)、赤玉(np)、藍色鐵塔、非她不渴(1v1)
家中有幼兒的,家長們便先教他們讀書,打定主意日后要讓孩子讀書,同時也為孩子幼小的心靈種下了一顆讀書識字的種子。 百姓們都是有自己關系網的,本地有了書院,書院招生不僅送各種好東西,報名入學學到了的東西那都是有用的的消息,便你傳我,我傳你,也傳到其他縣城去了。 先是讀書人跋山涉水去求學,而后是家中子女多的人家,派出家中一人,同村里人結伴過來學習。 書院最開始愁的,百姓們結業后,掃盲班開不下去的問題迎刃而解。 一個問題解決之后,下一個問題就會緊接其上,有人問道,京口書院有一門教導蘑菇和木耳的課程,怎么我們書院沒有?能否也開設一個課程? 蘑菇和木耳都是據說只有洛陽百姓才能吃上的奢侈菜品,京口書院教這種課,可是rou眼可見的富貴課啊,他們也想學! 書院的院長便開始寫信打聽,一打聽,就無奈了,蘑菇和木耳都是人家京口郡主自己鼓搗出來的,人家給自己家的書院無可厚非,他們想要,便有些為難了,但總歸還是要問上一問的。 辛離離最開始培育木耳和蘑菇均是為了自己私心,全是她想吃一口,后來看土豆被大家歡迎,便也想讓百姓們也嘗嘗這些東西。 她會培育她會養,除了自己鉆研怎么讓它們生長,其余便是借了自己在現代的東風。 那是一個只要上網,就能在網上搜索出各種各樣信息的時代,她能將它們培育出來,也得虧自己腦子里還留存著些印象,不然她都不認識木耳和蘑菇,何談吃它們。 是以,她在看了書院院長們的書信后,連猶豫都沒有,便將她所著的木耳、蘑菇養殖大法、毒蘑菇如何分辨的書籍著人給書院院長稍了過去。 如今她莊子上會種植木耳和蘑菇的人,被她派去京口書院了,實在是沒有人了,而且各書院位置不一,也不能讓莊子上的人背井離鄉,只能先將書送過去。 這也足夠讓院長們欣喜了,在這個什么手藝都靠傳承的年代,他們本沒做京口郡主會告訴他們的準備。 有百姓還真就是能吃這口飯的,比照著她寫得書籍,真把蘑菇養了出來,因書院招生就說過,第一份收入是他們的束脩,所以百姓將所賺銀兩和蘑菇送給書院的時候,書院收下了束脩,轉頭將蘑菇派人轉送去了洛陽,又在書院大肆宣揚,都是京口郡主心善??! 各地不同書院的車輛陸陸續續抵達洛陽,惹得洛陽人民驚奇不已。 這一車的蘑菇就算了,怎么還有一車小雞仔? 小雞仔也是特意送給辛離離的,一路上精心伺候著,一只都沒死,被放進莊子的時候,一個個嘰嘰叫著,精神頭足著呢! 雖未抱著會有什么回報的想法,但會被人惦記,送了自己一車又一車的東西,辛離離還是非常高興的,也不枉她一番苦心。 她的善舉給她帶來了福報,京口郡主因此在百姓間有了好名聲。 與此同時,大家也突然發現了一個之前沒注意的點,怎么這些書院藏書如此豐富,不僅能免費發給讀書的學生,便連掃盲的人都能人手一本? 這年頭,書籍可是比布帛還要珍貴的,可在書院這卻像是街頭隨處可見的野草? 而且本本字跡一樣,抄書之人得花多少功夫才能做到? 心中有疑惑,便會關注,他們便發現,書肆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書院招生再多,大立朝也僅有十家,對于整個大立朝而言不算什么,可遍地的書肆不同,它們伸展到了角角落落,讓再偏僻的地方都了書香。 以往的書肆大多以售賣紙張為主,而這些書肆卻是賣書的? 書籍昂貴非一般人承受的起,這些書肆哪來的財力購置的書籍?大家紛紛猜測這是哪個世家旗下的書肆,如此豪橫,可無一家世家領認。 當書肆正式開業時,售價低廉的書籍讓不少人吃驚,怎么可能會如此便宜?而且他們哪來的膽子,竟敢售賣邸報? 洛陽有邸,專門用來傳送朝政消息,朝中任何動向,諸如大臣任命升遷、朝中發布的公告,均由邸史們抄寫后貼在宮門口,再由其他人謄抄。 這些書肆售賣的邸報便是由宮門口抄寫下來的,每一份邸報的價格也十分便宜,十個銅板就能買一份,而每一家書肆至少備了百份邸報。 邸報抄寫下來所需人力物力簡直不能想象,如此便宜如何能回本? 可書肆老板竟然肯定的說,他不僅會回本,還會大賺特賺! 因為這些書籍邸報根本不是花錢雇人抄寫的,這是他從洛陽特意買來的印刷本! 印刷成本僅有紙張和墨,售賣的價格自然低廉,價格壓下去,走薄利多銷的路子,豈有不賺之理? 若不是木活字印刷的技術掌握在太史令手中,他們這些書肆的老板恨不得自己開廠,自己印刷自己售賣! 別說他們這些得了消息開張的書肆,便是如今招生紅火的書院,所讀之書,均出自太史的印刷術,不然上哪去有那么多套書給你讀? 木活字印刷術自創造出來后,第一次進入人們的眼中。 方便、快捷、省時、省力這是人們對木活字印刷術的初始印象,可它就是憑借著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優勢,印了書、拓了邸報,讓知識不再束之高閣,讓朝廷的消息可通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