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頁
書迷正在閱讀:浪漫熱季、[HP同人]你不要過來啊、[開端同人]錯誤周期、禍不單行(1V2 H)、告白(1V1校園)、養漁、路人甲你穿到貴族學院背景的小說中后(NP)、赤玉(np)、藍色鐵塔、非她不渴(1v1)
陳柏卓道他有一計,欲要一舉拿下蠻人,給大立朝喘息的時機,很快,兩軍交戰,陳柏卓受傷的消息傳了開來。 待消息傳進洛陽,惹得在洛陽的袁依婉和辛離離急得團團轉的時候,緊隨其后傳來的是陳柏卓重創蠻人,將其首領斬于馬下,蠻人投降,愿出質子求和的消息。 不光是洛陽百姓,就連其他地方的百姓們都覺得自己出現幻聽了,那個殺人如麻,甚至吃人的蠻人敗了?不光敗了他們還求和了??? 這是真的嗎? 這是真的! 陳柏卓打了勝仗,他用自己受傷做餌,吊出了蠻人,斬殺首領之后,他又扶持了首領的第三個兒子,許已重諾,會與他們交易土豆,是以,蠻人投降了。 將近兩年的時間,他們勝了,即將班師回朝,整個大立朝振奮了! 他們勝了!勝了!勝了! 他們一雪前恥了! 最開心的無異于家中子弟有出去當兵的人家了,無不熱淚盈眶,盼著大軍早日歸來。 出去的三支大軍混合成一個部隊,當初行軍走過的路,如今再走一遍,只覺得心神蕩漾,渾身都充滿了力氣,他們要回家了! 所有人都在盼望著大軍歸來,他們等了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大軍遲遲未歸? 而將消息封鎖了三個月的年輕帝王,第一次在朝堂之上展露了屬于他的鋒芒,他早替換上的諫議大夫,開始彈劾各藩王大量囤積良田,且私兵超過大立朝規定數量數倍,他們有造反之心,甚至敢攔截班師回朝的大軍! 懇請陛下,降旨削藩! 什么削藩?不管是世家還是大臣們,各個震驚了,削藩那弄不好就是動搖國本的事情啊,怎么能如此輕易就決定。 穿著黑色帝衣的司馬冉澤,一雙嘴唇紅得宛若涂了鮮血,他高坐于龍椅之上,看著下面的大臣吵成一團,愉悅的笑聲從胸膛中發了出來。 笑聲猶如從陰暗里爬出的惡鬼,讓聽見的人無不背后汗毛直立,漸漸地,大殿之上再無人敢說話,只余年輕帝王詭異的笑聲回蕩。 削藩確實會動搖國本,可若不削藩,用司馬佑安的話來說,那到時候蠻人南下,藩王奪權,屆時,大立朝內憂外患,猶如篩子一般,實乃亡國之景。 司馬冉澤可能不是一個會為民著想的帝王,但他確實是一個能聽進司馬佑安建議的好舅父,他的安兒用推演來勸說他,所說之話,猶如親身經歷,讓本不想這么早削藩的司馬冉澤動搖了。 而司馬佑安再接再厲,直接向他的舅父進言他想了無數遍的削藩方法,他曾輾轉反側,為亡國而自責,所想之策是他規避了前世的寶貴經驗,這些計策讓司馬冉澤雙眼漸漸變得明亮。 如此,消失的大軍在何處?終于有了答案,他們在攻打藩王。 是的,是他們主動攻打,所謂的藩王攔截不過是個借口,他們在回洛陽的路上,稍稍拐了個彎,直接夜襲了藩王封地。 突然的襲擊讓藩王措手不及,大軍勢如破竹,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軟禁了蜀南郡王,將一個封地占領了。 司馬冉澤共有十名有封地的兄長和叔父,然在這個有點小感冒就能要了人命的朝代,如今有封地的藩王只有六名。 六名藩王并不都是會欺壓百姓的,司馬佑安有著前世的記憶,他清楚的知道哪些藩王是殘暴的,在他封地上的百姓生不如死,哪些藩王是中庸的,哪些藩王敢于免民賦稅的。 他也知道,最開始揭竿而起的藩王是誰。 是以,在司馬冉澤想把所有藩王都斬殺之時,司馬佑安勸住了他,并將六名藩王的為人秉性和封地情況同舅父做了說明,二人制定了計劃,便將安排通過何七郎送到陳柏卓的手中。 這也是為何司馬佑安要親自去一趟京口縣的原因,新的武器不光是為了讓陳柏卓將大軍武裝到牙齒,還為了讓他有能力連攻藩王封地。 現在的大立朝傳遞消息全靠馬,陳柏卓在攻打一處藩王封地后就將城池關閉了,這讓其他藩王根本不知道情況,也讓他的突襲有了最大的成效。 他根本沒有喘口氣,將藩王控制住留下足夠的人馬,就帶著人去了第二位藩王瑞慶親王所在之地。 樂聲縹緲、舞姿曼妙,第二名藩王在醉生夢死之際被陳柏卓割了腦袋,這是他對封地內瘦骨嶙峋的百姓們的交代。 而后他下令開糧倉,給百姓們分發食物,在此封地做休整,并讓大軍在各處宣揚,是年輕的帝王要收復封地,他們可以領到土豆和小麥的種子,帝王會為他們免三年賦稅,而讓他們過的生不如死罪魁禍首的藩王,已經被斬首! 百姓們歡呼,跪在地上祈求上天保佑司馬冉澤。 如果說第一二名藩王只是行軍路上順帶的,那第三名西康親王,便是司馬佑安反復叮囑陳柏卓必須見到尸體的。 就是這位西康親王在前世挑起了戰爭,靠著自己的三萬部曲私兵,將大立朝攪的千瘡百孔,而陳柏卓在向藩王討要糧食時,曾與這位西康親王接觸過,也言之,其有反心,那便沒有任何顧忌。 不用去賭藩王對權利的熱愛,直接拿下。 陳柏卓兵臨城下,曾經的突襲在精兵面前沒了用武之地,這場仗竟然直接打了兩個月,終于在城內彈盡糧絕之際,破城而入,可見西康親王實力之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