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書迷正在閱讀:耽美文女配她不想干(NP)、以性之名去愛你——醫學院實習手記、備用情人(1v1h,訓誡調教)、一見傾心(現言1V1 H)、如何打消反派們的滅宗之心(NP)、定制救贖[快穿]、來點碎片(短篇合集)、清榮(小媽 1v1)、春日陷阱、月亮彎彎(兄妹骨科)
原因嘛,俄國那邊有人嫉妒南懷仁,不時在沙皇那里提個反對意見,給他下個絆子什么的。 正因為俄國內部的不團結,才導致了大清獲得了一年的短暫休戰期。 胤礽除了給戴梓在武器上提建議給方案,這一年也異常繁忙。 不同于北邊的氣氛,南方的局勢穩定,經濟作物的價格日漸上升,商稅又調整了幾次。幾次調整的爭論,背后都有他在做推手。無他,朝廷必須要用商稅上漲的的收入,沖擊田稅較低帶來的影響。 這次cao作幾乎是商場和官場的聯動,商籍入朝為官的利益誘惑,導致了他們商人即使不滿朝廷的稅收上漲,也還是不得不服從安排。更何況他們之中還有個朝廷派出的間諜,楊衍裘。 楊衍裘在與曹寅的合作中賺了不少,雖然后來也把利益跟下頭的代理分了不少,但他還是有大把的盈余可賺。富貴迷眼,使的他自然而然成了朝廷最好的代言人。 商人閉嘴了,但是文官們卻有些心里不平衡。 無他,文官們發現,之前商籍科考的不公正待遇被查出之后,現在朝中的商籍話語權竟隱隱有些要與他們分庭抗禮的事態。 這讓苦讀多年的文官集團如何能平衡? 其實這個事情其實也怪不了任何人,透過現象看本質,手里有錢袋子的人又有了說話的權力,可不就是官途順遂嗎。 文官卻不這么想,他們無論如何不愿與商籍共事,幾次聯名上書,鬧得物議沸騰。 這風雨來的快,康熙平息的動作也不慢,他給出了一個所有文官不能拒絕的條件,大幅度上調了所有文官的薪俸。 請注意,這里所說的大幅度,那真的是大幅度。 過去三品官員一個月最多幾十兩,現在朝堂因為收稅尤其了,康熙一下提高了三倍薪俸。 所有文官就像是噴嚏打到一半卻突然被人嚇唬了一般,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反擊。 皇上,給的實在是太多了。即使是他們文官,嘴里說著功名利祿和錢財都是糞土,也不能說完全不把錢放在眼里,畢竟他們還要生活。 文官閉嘴了,朝堂安生了。 朝堂安生了,民間卻沒有。因為,文人書生們,又亂起來了。 之前國家與準噶爾的大戰在前,所有文人很有眼力的沒有在科舉之事上多嘴。但是現在戰爭結束了,科舉在即,他們感覺到了無形的競爭壓力。學子們覺得,自己是時候出來蹦跶一下彰顯存在感了。 于是報紙上有了第一份個人寫的,抗議朝廷不公的文章。 朝廷的第一反應,當然是找人回擊,回擊的主要陣地,還是在報紙上發發公文,跟學子們隔空打打口水仗。但文人們壓根不買賬,即使有報紙的做輿論引導,他還是鬧出了不小的風波。 六月,整個年度中最熱的時節,上百名書生在午門前靜坐以示抗議。 第二日早朝,朝臣們便為此事再次吵的不可開交。 康熙雖然面上不顯,但是心里也因此發了很大的火氣。文人的嘴最是麻煩,一定程度上說,他們就是民意。堵不上,疏通不,可真是麻煩。 胤礽卻沒將這點麻煩看在眼里,他趁機上薦,給出了另一個文人更不能拒絕的條件,找人在京城蓋了一座圖書館,由國子監的書生抄書,把所有的古籍眷寫了一遍,收錄到這座圖書館中。 以后但凡文人,只要有身份證明,都可以免費,在這座圖書館里借書。 康熙聽到這個主意后,臉色古怪的看了兒子好半天。 胤礽淡定的說:“兒臣覺得這可是大好事,往常那些古籍被存在士大夫的家中,書生想看也看不到,現在有免費可以看的,他們自然也不能再多嘴說自己被不公平對待了?!?/br> 康熙:“...”很難不認同。 他同意,朝臣們卻又提出了反對意見,“那些古籍可都是老臣家中的珍藏,如何能拿到外頭給那些白生眷抄!” 胤礽嗤笑,“孤記得大人一貫宣揚自己愛提攜后輩,怎么,如今只是兩本古籍就舍不得了?” 他擺出一副無賴嘴臉,“不如大人說個公道價格,孤買下了就是?!?/br> “...” 不怕無賴有文化,還得怕他有權力呢。誰敢讓當朝太子掏錢買書? 于是一個月之后,由朝廷投資的國家圖書館,就在京城里這么開業了。 文人學子們,則完全被這圖書館吸引力全部視線,早就忘了他們最早抗議朝廷不公的動作。 商籍滿意,文官滿意,學子閉嘴。整個世界清靜了,除了與俄國到底對峙,大清簡直能算的上海清河晏。 第75章 因為上一年的國庫異常豐盈,所以新年伊始,康熙對于兵部上報的軍事上的支出,批準的簡直不要太痛快。 那痛快的程度,簡直讓除了兵部之外的其他五部,都眼紅。 但戴梓的武器制作,也正因為康熙在錢和人力的大力支持,進度前所未有的快。再次還要特別說下,驍騎營在剛剛得知他們作為免費人力被派過去做火銃的時候,還有些不服氣,差點鬧出營嘯的動靜來。 不過后來當他們用自己親手做出的火銃進行了一次小規模的軍事拉練后,就很快真香了。人人恨不得到康熙面前高呼,皇上,這火銃我可以再做他一百年。 不,向天再借五百年我都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