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書迷正在閱讀:耽美文女配她不想干(NP)、以性之名去愛你——醫學院實習手記、備用情人(1v1h,訓誡調教)、一見傾心(現言1V1 H)、如何打消反派們的滅宗之心(NP)、定制救贖[快穿]、來點碎片(短篇合集)、清榮(小媽 1v1)、春日陷阱、月亮彎彎(兄妹骨科)
“汗阿瑪…” “朕怎么教的你,有話直說?!?/br> 剛才被朝臣們吵的頭疼,康熙說話時還帶著微微怒氣。 “汗阿瑪處罰得當,兒臣心悅誠服?!必返i有些氣虛。剛才早朝這番事,讓他更加憂心。 如果要把土地分給百姓,即使汗阿瑪下旨,這些官員真的能照辦嗎? 或許是他心口不一的太過明顯,康熙冷哼道:“你還是覺得朕處罰的不夠嚴厲?” 他往日聰明的兒子今天怎么了?餓極了的災民豈能嚴辦?此時嚴辦,災民們連鎖反應下,才是要出大亂子的。 “兒子不是這個意思”胤礽被瞪的連連搖頭,猶豫再三,還是鼓起勇氣問道:“汗阿瑪,此次災情,除去天災之故,是不是也有老百姓無地可種…” 說到后面,他不敢再說下去。很明顯,這話題有點越界。 皇家自己也圈地,而且所圈之地比其他皇室宗親圈的都要好。別的不說,胤礽自己也知道,景山獵場如果換成地來種,一年少說也有上千斗的糧食。 康熙沒想到兒子不跟著自己的思路走,反而一下子拐了大彎,把事情拐到百姓種地上面去了。 他上下打量了胤礽好幾眼,直到把胤礽看的不自在,才放緩了語氣說:“朕知道你要說什么,但圈地之事非朝夕能改?!?/br> 其實照康熙看來,百姓受災這事說不到圈地上面去。不說宗親,就是邊境將領,有功總得賞,賞賜難道不是良田最實際?宮里的阿哥將來分府,除了銀子,難道不該有塊地做點其他營生? 他自己就是從皇子熬過來的,自然知道沒有地,只靠月例銀子有多難熬。 “可是…” 胤礽尷尬的撓了撓鼻尖。他還沒組織好語言,就被汗阿瑪堵回來了。 殿內氣氛降到冰點。 系統突然插話道:“殿下您自己也說了要從長計議的,我們慢慢來?!?/br> 胤礽又想翻白眼了,還不是你昨天嚇唬孤,讓孤做噩夢! 第29章 康熙看著心不在焉的兒子,心頭一時五味雜陳。 這孩子對民間疾苦有基本認知是好事,懂得朔本逐源也是好事。但是看事情只追究其根本,不看結果,可不是好事。尤其是這樣事關所有人利益的,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大事。 他不欲在此事上過多說什么。孩子還小,學習帝王之術為時尚早。 父子兩個只僵持了一會兒,康熙便以政事為由,讓胤礽回毓慶宮去繼續讀書。 胤礽走出乾清宮,心里微微煩悶。 汗阿瑪不知道大清將來滅國的結局,也不會想到正是他不愿談及的根本問題,導致了這樣慘淡的結局。 所有的原因和結果只有他一人知曉。一時間,胤礽不知道自己究竟算是幸運還是不幸。 正午的日頭很大,他被曬的有些恍惚。 無論胤礽心底如何愁悶,時間并不會因他一時受挫而停止前進。 災情面前需要的所有大局觀,朝廷眾人還是有的。賑災之事一直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從七月中旬到八旬底,朝廷一共調撥出上萬斗的糧食和幾十萬兩的銀子來賑濟災情。 糧食進了各州府,短時間內都被消耗完。銀子卻都如流水一般,過了一遍大小官員的手,陸續在全國各地之間周轉。今日還在隴中,明日可能就到了湖廣。 賑災不只需要糧食,對災民的安置和配套處理,都需要大量的銀子才能安排好。時下各地官員還沒有如日后那般貪腐,所以落入官員口袋里的銀兩,比起用于百姓身上的,已經是少之又少。 各地官員的大力的運作和配合下,災情總算勉強得以控制。各地在八月末上報受災人口的統計折子上,因災情而餓死的人,數字被限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 朝廷上上下下今年的政績,也因這一場旱災,算是都有一個拿得出手的成績。 進了九月,下一個冬耕又要開始準備了。 天上照舊是沒有任何要下雨的跡象,儲水量小的湖泊早已枯竭。河流密度較大,水系眾多的南方,冬耕播種尚可以支撐。但北方本就少雨少河流,別說播種,育秧都十分困難。 政事的討論不知為何,開始莫名跑偏。熟讀儒家著作的官員們,在民心影響下,竟不由得都想嘗試鬼神之說。每日早朝所討論之事,不知為何潛移默化中從賑災轉移到了如何求雨之上。 甚至有言官私下討論,是不是該由皇上親自祭祀天地,再發一道罪己詔來請求上蒼明示何時會有雨。 實在是大家早就被這場持續不斷的旱災拖的身心俱疲,都想從中早點解脫。 這本是一二官員之間私下的無心之言,卻不知為何慢慢傳開。大多數臣子對此事的態度頗為曖昧,但沒人敢在明面上提及。 到九月底,流言竟然已經隱隱有沸騰的態勢?,F在就只缺少一個捅破窗戶紙之人。 康熙早在流言傳開之前就知道,有官員想讓他“罪己”。他心里生氣,卻不能因此而明著處罰說話之人。越是處罰越顯得欲蓋彌彰,必然引得百官非議。 但讓他自己親書罪己詔,他也十分不愿。自古以來所有掌握實權的帝王,沒有人喜歡罪己詔這東西。 除了生氣,康熙還稍稍有些委屈。他八歲登基十六歲親政,自認為為天下黎民盡心竭力。每日勤勉為政,不敢有一絲懈怠。不說有十分功業,但何至于就到要罪己的地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