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頁
書迷正在閱讀:[清朝同人]重生后我成了國家的外掛、耽美文女配她不想干(NP)、以性之名去愛你——醫學院實習手記、備用情人(1v1h,訓誡調教)、一見傾心(現言1V1 H)、如何打消反派們的滅宗之心(NP)、定制救贖[快穿]、來點碎片(短篇合集)、清榮(小媽 1v1)、春日陷阱
宋真清心情不錯,燒也退了,若不是韋無冕緊張兮兮總提醒她注意身體,宋真清差點以為自己昨夜不曾生過病。 “清清,余家大爺說是用了早膳便要出發了,他問我們是否一道上路,路上也好有個照應?” 宋真清正在房里收拾行李,便見韋無冕推門進來問她。 昨夜馬棚起火,馬棚里的馬被大火所驚,趁夜跑了幾匹,好巧不巧的,他們的大黑馬也在其中。 昨夜阿大與余家的人去火棚滅火時便發現他們的大黑馬跑了,想來余則俊也聽下人說了,所以余則俊此刻來問,想必是可憐他們,這天寒地凍的,沒有馬車可怎好出門? 宋真清本就有意與余家同行,且他們同去鳴沙郡,也十分順路,若遇住店打尖的有余家人在他們也可省些事,湊著余家住上一宿很是便利,如今人家特意問了,宋真清怎會拒絕呢,所以她很爽快的應了下來。 只除了住宿出行便利之外,事實上宋真清還有另一層考量。 因鳴沙郡在三十年前還是北涼國都,又是通向西涼及西域諸國的必經之地,可以說,鳴沙郡是太秦王朝的西大門。 自北涼亡國,太秦朝廷就在鳴沙郡設都督府,由大都督掌管北涼地界所有軍民,軍政合一之下,在鳴沙郡,大都督就是說一不二的存在。 這三十年間,朝廷統共派了三位大都督,但在前兩任大都督任職期間,鳴沙郡都曾發生過不同程度的動亂。 而如今在任的大都督名喚燕城,原是禁衛軍出身,先帝薨,當今皇上登基,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皇上為讓鳴沙郡長治久安,便將身邊得用的燕城派來了鳴沙郡,燕城這一待便是十二年。 這一路北來,宋真清也聽聞了不少燕城的豐功偉績。 據聞他性情暴戾殘酷,但凡有人在鳴沙郡鬧事,他的懲罰手段可謂殘忍至極。 但他卻又是個極有本領的,自他來了鳴沙郡,從前十年久旱的鳴沙郡如今早換了氣象,百姓能吃飽亦能穿暖,很多人已經不記得自己曾是北涼遺民了。 可見百姓都是極為容易滿足的,只要生活的好,鳴沙郡歸誰管與他們又有何關系呢? 所以燕城治下的鳴沙郡子民雖懼他卻又敬他,也因此使鳴沙郡得了十多年的安穩。 但便是如此,若是進出鳴沙郡,盤查與京城相比亦有過之而無不及。 鳴沙郡歷來便只有西門及南門兩個城門,從西門進出必要有鳴沙郡都督府的銘章,而南門雖不需要都督府銘章,但盤查也極為嚴格,都督府下的守城官軍但凡發現進城之人路引有不對勁之處,輕則將人驅趕離開,重則會將此人直接抓進都督府大牢。 進了大牢,不脫一層皮自然難以出來。 而他們這一群人,只除了韋無冕與金不換有正經身份,她與阿大阿二以及姜木子的路引都是假的。 雖說在這個朝代,沒有計算機也沒有互聯網,便是假的也未必有人能查出來,但是為了保險起見,她覺得還是隨多次來往鳴沙郡的余家入城相對安全些。 主意打定,宋真清幾人便在用了早膳后,與余家一同上了路。 殊不知世事難料,宋真清本以為與余家同行是自己細細思量過后做的最正確的決定,但是此刻的她卻不曾想到,這個決定為他帶來便利的同時卻也為她招來了滔天的麻煩。 所謂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便是如此吧。 第116章 長路漫漫,隆冬極寒。 過了興隆郡,便是數百里的戈壁長灘,巖石裸露,寸草不生。 戈壁灘的冷,是干燥的讓人皮膚皴裂痛入骨髓的冷。 白日里,便是在太陽的照耀下,那風刀子也嗖嗖的,到了夜晚,更是狂風如疾,讓人畏懼無比。 此刻,一行車隊正行在茫茫戈壁上,眼瞧著太陽已偏向西南,可前方一望無際除了巖石就是沙礫,要么便是幾顆頹廢的歪脖子樹,絲毫不見有人居住的痕跡。 因在興隆驛遭遇大火,跑失了幾匹馬,而馬車必是得用馬拉的,所以威虎鏢局的鏢師們也不得不棄了騎馬趕起了馬車。 許是那些馬車裝載的貨物極重,除了余家兩輛金烏木馬車外,走在前頭的便是宋真清幾人的馬車了。 也因此,當前頭忽然出現“噠噠”馬蹄聲響的時候,韋無冕第一時間便掀了簾子去瞧個分明。 宋真清分外憊懶,她窩在馬車里,動也不想動,誰讓她怕冷又大病初愈呢?她很是心安理得。 雖如此,她還是豎起了一只耳朵聆聽著車外的動靜。 但車外嘈雜,又夾雜著馬兒的嘶鳴聲,一時也聽不到外面的人說了什么。 事實上,她關心的只是不知余則俊派去前頭打探的人是否帶回來好消息,她可不想夜宿在這干冷干冷的巖石沙礫中。 再說了,她聽說這里一到晚上就會有野狼出沒,瞧他們這一幫人,也不全都身強力壯可自保的,萬一遭遇野狼,指不定他們這些體弱多病的便會被拋棄,到時被野狼吃了可不是鬧著玩的。 不是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不是她杞人憂天,而是當人類在遭遇危險時,選擇對自己有利的一面是人之常情。 數月來,從嶺南到這冰天雪地的興隆郡,她遇到許多的人,自己也親身經歷數次風險,她深知,并不是每次她都會那么幸運,會被人所救,所以,吃一塹長一智,如今做事前,她下意識的便會朝最壞的方面想,但該做的準備還是要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