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書迷正在閱讀:云水遙、[綜漫]織田首領不會吐槽、[綜漫]把酒廠boss錯認成主角后我成了最大反派、[綜漫]全橫濱都在等芥川C位出道、[綜漫]今天也沉浸于研究和毛絨絨、[綜漫]團扇始祖成神日記、她從山上來[探案]、[清朝同人]重生后我成了國家的外掛、耽美文女配她不想干(NP)、以性之名去愛你——醫學院實習手記
朱厚照轉身看了他一眼,又轉了回去,“太傅……” “現在城外已經擠得快站不下了,還是你皇帝威風啊,一人占著這么好的位置看風景?!辈欢]有上前,依舊在朱厚照身后。 “朕心急如焚,這一次全賴你們各位大臣了?!背刑扉T的景色不如萬歲山頂俯瞰,朱厚照自嘲的想著。 “皇上,我突然有辦法了!京城風景這么好,我們也邀請四王來城中好不好?”不懂撫掌道。 “你是說……請君入甕?”朱厚照雖然煩亂,但無時不在思索破敵良策,他立即領會了不懂的意思?!翱墒?,四王會中計乖乖入城嗎?他們那么多的兵馬如何安置?”朱厚照和不懂下了高墻,往宮中行走去。 “那就要看我們的計劃了?!?/br> “太傅有多大把握?”朱厚照也有些信心。 “不知道,很少,先拼了再說吧?!辈欢y得不再故作瀟灑,非常誠實的吐露道。 朱厚照派出的錦衣衛已經布下海網,依舊沒有寧王的下落,他猶記得寧王規勸他的話,坐鎮京城,敵寇才不能有機可乘,朱厚照若不是為了信守這個諾言,早就出城了,他并沒有在意不懂的猶豫,全然想著另一人。 夜晚,鄭王終于接到了其他三王的回應,明日一起進攻京城,他心情大好,絲毫沒有主意到帳外的異動,他直直朝帳外吩咐道,“倒酒!” 手下童叟被一人以刀刃抵著后背掀簾進來,鄭王看見手下惶遽的樣子,不禁大聲呵斥道,“大軍將要出征,你這幅樣子想干什么?本王吩咐你們的酒呢?” “王爺……”童叟顫抖的說道,他話音未落,鄭王就見寒光乍現,童叟直接被身后之人刺穿身體后倒下,鄭王還未來得及驚呼,他的軍帳四周被突然闖入的數十蒙面人圍住,為首之人殺了童叟后,殺向鄭王,鄭王狼狽接了幾招過后,被那人擒住制服,長劍劍刃貼著鄭王的脖子,動彈不得。 寧王隨后出現,坐到了鄭王原本的大帳中央氣派的椅子上,好整以暇看著鄭王,嘴角還掛有玩味的蔑笑。他命單周聚齊精銳手下混入鄭王軍中,發動奇襲,一舉占了中軍帳。 “是你?!我早該想道是你!”鄭王目光怨毒,對著寧王吼道。 “不錯,你早該想到,但是我比你行動更快?!睂幫跣那榇蠛?。 “哼,你為了混入我的軍中,不惜用自己的人馬做誘餌,還殺了自己的手下騙取我的信任,你故意為我俘虜,就是為了在我軍中做內應,好接應你的殺手,你果然狠毒?!?/br> “為成大事,別說區區手下,就是妻兒也可以殺?!睂幫跆裘颊f的極為輕松。 “哼!”鄭王自知敗績無法挽回,也不減藩王氣度,“妻兒?你可有王妃有一子半女?” “大丈夫處世,功名為先,要妻兒累贅何用,我說的是你鄭王,連自己的妻兒都不放過?!?/br> 鄭王被他一語挑動了軟肋,還未將李鳳回憶完整,單周奉命已砍下了鄭王的頭顱。 寧王面對血腥滿意一笑,猶如嗜血的戰神,他起身抓起鄭王的人頭,來到中軍帳外,四周他的手下紛紛跪倒行禮,“鄭王已死,降者不究,不降者殺!”寧王氣貫長虹的聲音響起,絕對威嚴的氣勢無人敢逆其鋒芒。營地中鄭王的幾員副將早已被寧王手下控制,紛紛棄了兵器,跪地乞降,那些剩余的兵卒一看這個陣勢,也只得歸順寧王。 寧王命人嚴守鄭王已死的消息,鄭王的人馬按兵不動,他要以逸待勞,坐視三王與京城守軍殘殺相斗。 旭日東升,寧王回到了自己的大軍駐地,在中軍帳里換上了戰甲,將寶劍掛于腰側,檢閱人馬清點輜重后,他跨上駿馬,身后大軍奉命跟隨,藩地的旗號迎風招彰,寧王馳騁在郊外原野上,久在城中毫無恣意,戰場才是心中慕求已久之地,寧王浸沐在朝陽光暉之中,以天地為畫卷,書寫染就屬于自己的江山圖墨,他豪情盛意滿腔,執韁揮鞭,奔赴心中的執著必得。 清晨三王分別率軍來到東西北三面城門下,只見城門大開,無一兵一卒守城對抗,疑慮重重,不敢冒進一步,三人唯恐中了埋伏,同時選擇撤軍,人馬剛轉向準備后退,城墻上一陣戰鼓齊鳴,火炮進攻,有人高喊著,“韓王遼王被生擒了!”谷王正在京城東門,聽見這喊聲,不便真假,只想與其他藩王再做確認,前隊變后隊剛走了沒多遠,城中又殺出精銳將士,將沒了章法的谷王大軍輕易的撕開了裂口,破壞了陣型,本就是烏合之眾戰力不強,被不懂如此安排,人馬立刻亂作一團各自逃命,任憑谷王如何吼叫都沒法再聚隊伍一致作戰,混入軍中的錦衣衛身手奇佳,立刻將谷王生擒,眼看主將被抓,剩余的兵士紛紛投降,不懂以少勝多,一舉解了東門之圍。 韓王和遼王所在之處,所遇相同,全部亂了陣腳,加之第一個被生擒的谷王,由不懂押解著在城墻上示眾,韓王和遼王再不愿多戰,反正都是鄭王挑唆,他們跟隨,在這真實戰場體驗后,才知道戰爭的殘酷無情,再也不愿陷入這鮮血尸體包裹的場景,紛紛投降。 京城攻勢暫時解除,朱厚照在奉天殿召命全臣上朝議事,不懂押解著谷王韓王遼王,跪在皇帝寶座的丹漆階下,和所有人一起山呼萬歲。 寧王在軍前駐馬,他手握千里眼,遠望京城,狹小的視線內不見硝煙,有點出乎意料的平靜。他放下千里眼,一手執韁,一手朝身后做了一個手勢,手下又一批密探出發,去前線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