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書迷正在閱讀:云水遙、[綜漫]織田首領不會吐槽、[綜漫]把酒廠boss錯認成主角后我成了最大反派、[綜漫]全橫濱都在等芥川C位出道、[綜漫]今天也沉浸于研究和毛絨絨、[綜漫]團扇始祖成神日記、她從山上來[探案]、[清朝同人]重生后我成了國家的外掛、耽美文女配她不想干(NP)、以性之名去愛你——醫學院實習手記
“嗯?”寧王狐疑更深,一個小和尚居然和太子日夜相伴,而且是有毛不應在旁照應,這個不懂恐怕沒有那么簡單。 唯一知道內情的毛不應此刻肚子餓的直叫,“想我就請我吃飯??!” “請你吃飯?請你吃*??!”不懂一把抓住毛不應的耳朵,拖著他出門。 寧王腦中回閃過不懂的臉和一貫荒誕的言語,現在太子信任的人是自己,一個小小的不懂暫時毫無威脅,當下回京按照自己的既定計劃行事才是最要緊的。 “哎呀呀,行了行了,”毛不應被不懂拉到了空曠處,三兩下就掙脫開來,“有事快說,我餓了!” 不懂壓低聲音道,“當日行刺的人后來如何?” “沒有了?!泵粦室鈴埓笞炜鋸埖恼f道。 “什么叫沒有了?” “錦衣衛只有追到龍鳳店就沒有蹤跡了,暗查過龍鳳店,李鳳也消失沒有了,這個龍鳳店可能是鄭王的耳目,也可能是其他藩王的,沒有線索了,所以一切都沒有了!”毛不應兩手一攤,非常無奈。 “沒有你個鬼啊,太子遇刺,你們什么都沒有查到,回京如何復命?擔心皇上斬了你額?!?/br> “你能想到的,皇上就想不到?還有寧王能想不到?他自己被當胸一劍差點斷氣,他現在能咽得下這口氣?你看寧王有什么舉動嗎?就是寧王啊,也查不出什么,一個錦衣衛和藩王都查不出來的刺客,你說會是什么結果?那就是連結果也不會有,所以就是沒有了?!泵粦€保持著非常無奈的那個姿勢。 朱正這日來到書院參與比試,原本已失望毫無勝算的同學如同見到了勝利曙光,紛紛跑向朱正,眾人將他合力舉起,浩浩蕩蕩來來到校場,人群皆是對他投來期待的目光,作為焦點的矚目,讓朱正信心滿滿,書院內人人對他殷勤備至,一瞬間讓朱正體會到寧王說的為君之樂。朱正忍不住低低自言自語,皇叔果然是皇叔。 “朱正你嘀咕什么呢,趕緊的上場!”眾人直接把他拱到中央,朱正抬頭望一眼湛藍天空,明媚陽光,這天下紛紛也并不堪憂,彼時正烈烈風起,他豪情在胸,拉弓滿弦,對準了遠處的一點殷紅,箭矢離弦而去,直中靶心,就像朱正自己往后余生對心之所向的執著。 十日后,觀自在書院的應院士與朱正送別,“今年適逢秋闈,若此間有學子殿試高中,殿下還可擇賢良所用?!睍簝鹊膶W子都報考了今年科舉,他們不知道朱正的真正身份,他日如有優秀者殿試成功,金殿之上看見朱正,一定激動無比投誠報效。 朱正朝著應墨林恭敬的行了一個拜別長輩的大禮,“多謝應院士多日的教導?!蹦昵疤臃罨噬现?,來書院拜應墨林為師,應墨林是兩朝元老,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身份便是皇上的帝師,早在十年前就向皇上敬獻過削藩策論,此次太子來江南便是來親受教的。 應院士連忙扶住,“殿下過譽了,殿下天資聰穎,我大明后繼有望?!边@話有點耳熟?!暗钕?,藩王做大,不可cao之過急,徐徐圖之?!?/br> 應院士欣慰的看著朱正,太子今日將要啟程回京,特來拜別,他不再穿著那身樸素的學子衣衫,而是換上皇天貴胄的黃色,想到朝局時政天下九州日后都要落到他一人肩頭,應院士一時百感交集。 兩人一起出了書院大門,應院士看見了一量華麗的馬車,寧王正立在馬車旁專程等候太子,應院士規矩的向寧王行了一禮,寧王禮賢下士回禮,眼神卻讓應院士不敢直視。 “皇叔?!碧映瘜幫踝呷?。 “殿下,啟程了?!?/br> 應院士目送著兩人離開,天下風云涌動,權力永遠是世人追逐焦點,太子目前矚目的四王也許不足為懼,而真正的變數誰也無法預料。 車輪滾滾,載著同車的朱姓叔侄兩人往城外馳去。 “殿下,鳳姑娘在城門下?!睂幫蹩匆娭煺屏塑嚭?,一直對著一個方向注視。 “皇叔,我知道,她是鄭王派來監視我的人?!敝煺畔萝嚭?,對著寧王說道。 “哦?”寧王裝做什么也不知道,“那殿下不帶她回京么,只要有你護著她,鄭王不會為難她?!睂幫跽J為太子喜歡李鳳,只是少年人的情思罷了。 朱正本想脫口而出,你我同路,帶她干什么,但朱正近年長進良多,“她沒有做對我不利之事,我不想連累她被鄭王怪罪,就把自己的所行所做都故意透露給她,這些本事平常之事,讓鄭王知道也沒什么?!睂幫醪徽Z,車廂碾過路面幾枚石子,兩人身軀微晃,朱正啊朱正,我之前竟也有些小瞧你了。 “殿下心地純善,可是鄭王心有不軌,殿下還需小心?!睂幫醪粫胚^挑撥其他藩王的機會,何況鄭王的野心昭然若揭。 朱正再次挑簾,李鳳的身形已在遠處,只留一個模糊的倩影,“有時候年少的執戀之存在于美好的記憶,真正所求只在前方?!敝煺栈匾暰€,看著寧王的臉說道,輕聲但是語氣堅定。 寧王不以為意但在心中輕笑,太子,你把國事想的太簡單了,權力不一定在前方等你,也許我可以替你保管。 第2章 蟬聲陣陣,有了寧王陪護回京,太子的車駕隨行浩蕩隆重,一改當初來江南時輕車簡行的風格。沿途所過,必有當地官僚接駕侍奉,太子與寧王一一接受他們的拜見和述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