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書迷正在閱讀:[娛樂圈同人]女演員的職業素養、[火影同人]追求小櫻的一百零一種方法、為你動情、[綜漫]運動系男子總會愛上我、偃術、[綜漫]監護人是威士忌組、[流星花園同人]攻略Ren花澤類的正確打開方式、我好兇噠、[綜漫]吞下二十根手指后我重生了、[綜漫]我曝光了所有名場面
第48章 吧唧一口【三合一】 牢里的血腥味并不濃, 云彥辰身上看起來也沒有明顯外顯,不過只要走近一看,就能將太醫的動作看得一清二楚。 太醫止血包扎的地方, 居然是云彥辰的命根子。 謝謹行喊了云彥辰十幾年的爹, 看到他如今的模樣,除了臉色微微發白了些, 臉上并沒有其他情緒。 襄國公打了一輩子的仗,什么場面沒見過, 見到云彥辰被人了去了勢,痛快一笑:“是賀指揮使動的手,還是太子殿下?” 陳太醫看了太子一眼:“下官可要先退下?” 陸驍不以為意地擺手:“不必, 此事父皇也知曉?!?/br> 賀烺懶洋洋地抱著胳膊:“還是便宜他了,這種畜生就該發配邊疆,最后再千刀萬剮?!?/br> 云彥辰賣官鬻爵一事罪證確鑿, 犯了景帝最忌諱的事,照理說馬上就要判死刑,秋后問斬了, 今日謝肆進宮求見皇上之后, 兩人不知說了什么, 景帝竟命太子親自前來監刑。 這件事,謝肆并沒有事先跟襄國公商量過, 襄國公也是此時才知曉。 襄國公忽然轉頭問謝謹行:“你可覺得放兒太過殘忍?” 謝謹行看著半死不活的云彥辰,眼中刻骨的恨意幾乎要傾瀉而出:“怎么會, 要不是這畜生,阿娘又怎么會變成這樣?孫兒只恨沒能親手為這畜生去勢!” 襄國公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 賀烺濃眉一挑,也跟著安慰謝謹行:“小師弟,莫氣, 剛才是太子殿下親自動的手,一刀一刀慢慢割下的?!?/br> 謝謹行詫然地看向太子。 陸驍私服大多是鴉青色,此時一身正紅色的朝服,墨發高束,襯得他昳麗的五官越發俊美逼人,睥睨天下的霸氣隱隱而成,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要臣服在他腳下。 太子在謝明珠面前始終刻意收斂氣勢,言行舉止總是克制中透著溫柔,這還是謝謹行真正看到陸驍平時的模樣,不由心頭微震。 陸驍像是沒發現謝謹行眼中的訝異,冷聲道:“老國公,這樣的腌臜事,就不必讓嬌嬌知道了?!?/br> 他居高臨下的看著云彥辰,想起抄家那日云彥辰看謝明珠的眼神,遮掩在長睫下的鳳眸跳動著冰冷殺意。 襄國公當然不可能讓單純的小孫女知道這種事,就連謝謹行也不會告訴meimei。 祖孫二人回府時,四處不見謝明珠與謝晚的身影,老公國覺得奇怪,招來管事一問,才知道謝老夫人正在親自教導謝明珠,打算在一年內,將她調`教成品德出眾的世家千金。 襄國公夫人出身名門,當年名動京城、才貌雙全的謝晚就是她手把手教出來的,再調`教一個合格的世家嫡女,自然不是問題。 謝謹行不知道祖母的手段,聽到管事的話,并不以為意,襄國公卻怒氣沖沖地來到謝老夫人的小院。 看到好不容易才認祖歸宗的小孫女,正在老夫人的指導下,練習站姿、走姿、坐姿、行禮等各種禮儀姿態,就連拿茶盞喝茶,亦或是拿筷子的姿勢都十分講究,老國公額間青筋突突直跳。 “這是在做什么?”襄國公臉色鐵青走進堂屋。 謝明珠見祖父來了,下意識放下手里的茶盞,就要起身行禮,卻被襄國公夫人厲聲喝?。骸皨蓩?,茶盞放得太急了,祖母說過,不管發生什么事,都得從容不迫,就算再生氣也得維持優雅?!?/br> “拿起茶盞,重來一遍!” 謝明珠知道祖母是為她好,并無怨言,立刻重新捧起茶盞,按襄國公夫人之前所教的,優雅地放下手中茶盞。 襄國公夫人還是不太滿意,打算讓孫女再重來一遍,另一頭的襄國公肺都要氣炸了:“誰說嬌嬌要學這些規矩的!” 老國公以前練兵是出了名的嚴格,老夫人手段在他眼里根本不算什么,但他就是見不得小孫女受苦。 襄國公夫人一看見知道老頭子在心疼孫女,好沒氣道:“老爺還不是一樣對壯壯這么嚴格?!?/br> 襄國公橫眉豎目:“老子對壯壯嚴格,那是因為昨日進宮時,我就向皇上請旨冊封他為世子。壯壯是男兒,以后得一肩挑起襄國公府,但是嬌嬌──” 襄國公夫人理直氣壯的兇回去:“嬌嬌以后要當太子妃,還是將來的國母,就算太子殿下再寵愛她,也無法時時刻刻護著她!” 正坐在旁邊開心吃著糕點的謝晚,被兩位老人家嚇得不敢動作,害怕的躲到女兒身后,小聲問道:“嬌嬌,阿爹跟阿娘為何要吵架?” 襄國公夫人知道自己嚇到女兒了,瞬間放柔了嗓音:“老爺,不是只有男人得打仗,后宮或是后院就是我們女人的戰場,嬌嬌一旦嫁進東宮,她代表的就是我們謝家,與其將來在別人手里吃苦,不如在我還能幫著她時,先把苦都吃完?!?/br> 襄國公頭一次覺得自家賢妻不可理喻:“當太子妃得吃這么多苦,那不如不要,我再給嬌嬌尋一門更好的親事,找更優秀并且婚后不用吃苦的郎君給她!” 襄國公夫人也覺得丈夫不可理喻:“以前我教晚晚時,老爺可從來沒心疼過,怎么對女兒跟孫女還有差別待遇的?老爺要給嬌嬌尋新兒郎,那也得嬌嬌喜歡才行,她就喜歡太子殿下!” 謝明珠擔心兩位老人家因為自己傷了感情,急忙勸道:“祖父,祖母也是為了孫女好,況且孫女并不怕吃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