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
書迷正在閱讀:攝政王家的撩人精,得拿命寵、[韓娛]再踏娛樂圈、[韓娛同人]韓娛之相當毛躁、太子他偏要寵我[重生]、[娛樂圈同人]女演員的職業素養、[火影同人]追求小櫻的一百零一種方法、為你動情、[綜漫]運動系男子總會愛上我、偃術、[綜漫]監護人是威士忌組
李母的欣賞是源自血緣,而李探花的欣賞則源自于兩人堅韌不拔的品性。 特別是如花,也不過才十幾歲的年紀,就能自己獨當一面,不僅照顧好meimei,還能找到家,可見其聰慧。 大郎如無意外是要進入官場的,官場的復雜和黑暗是天下第一,今天升官了明天被貶了那是常有的事,當家里的男人不能持家的時候,一個充當主心骨的女人就很重要了,她得保證這個家不散。 比起熟讀詩書的大家閨秀,李探花覺得如花這樣有自己主見的女孩更適合當他家的兒媳。 李探花到是有了幾分愿意,不過還得問問大郎的意見,雖然都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當事人的意愿也是要考慮的,畢竟將來娶媳婦過日子的不是他。 萬一過得不好了,再埋怨他怎么辦? ------------------------------------- 如花萬萬沒有想到認親還會贈送個未婚夫,她現在頭都大了。 “娘,我現在還沒有這個打算,我覺得一輩子鉆研醫書,跟師傅一樣云游四海也挺好的?!比缁ㄓ掷B個影都沒有的師傅擋箭了。 “這……”林母一下就卡殼了,她總不能說學師傅是不對的吧?畢竟有養育之恩。 飛飛在里間一邊聽著兩人的對話,一邊拿起小布貓斗meimei玩。 飛飛對這個meimei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如花懷疑這是小時候沒能玩洋娃娃留下的后遺癥,她這是把meimei當成真人手辦了,這個手辦還能回應她。 不過這挺好的,豐富了飛飛的生活,不再只圍著如花和林母轉悠。 如花中途還回過一趟幽靈宮,回到地面上的幽靈宮弟子沒有了往日的陰森氣息,看著更像是一個會武藝的普通人,她們甚至有的成了親,在附近的城鎮安了家。 “按照宮主的吩咐,想嫁人的都嫁了,想留下來的也都好好的?!闭f話的是新上任的副宮主。 她親眼見過如花是怎么殺了那些刺頭的,她不想當下一個,所以盡管如花走之前才到自己的胸口,她依舊把如花臨走前的命令執行的很好。 不過副宮主也不得不承認如花進行的改革挺好的,比起白靜時期冷冰冰的地宮,顯然大家更喜歡地面上的生活,就是拋費的銀子不少,也不知道副宮主從哪里搞來的錢。 如花:再次感謝托尼爸爸??! …… 幽靈宮的變化在偌大的江湖中連個波瀾都沒有引起來,除了一個人。 “爺爺,我們千里迢迢的為什么要跑到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說話的是一個像蘋果一樣可愛的小女孩,叫孫小紅。 “你知道這里原先是住著什么人嗎?”天機老人問起自己的孫女。 “我當然知道,就是幽靈宮的宮主,白靜嘛?!睂O小紅說完還搞怪的吐了吐舌頭。 “可是她死了,而且幽靈宮有了大動作,我們必須來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br> 天機老人和孫小紅出身于一個龐大的武林世家,世家嘛,自然有自己的情報系統,不能說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但是也知道的七七八八,天機老人就是當代的掌權者。 平日里天機老人和孫女在客棧以說書為生,可實際上卻一直監聽著江湖中各路人馬的動靜,以求江湖中的平衡。 但是現在幽靈宮出現了變數,他們自然是要來瞧上一瞧。 一個老人和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并沒有引起幽靈宮眾人的警惕,以為他們只是路過的,沒有太多的熱情,但是也不算差,熱水熱飯都有。 “爺爺,我看她們生活的挺好的?!睂O小紅手里拿著幽靈宮弟子送的兩個蘋果回了家,洗干凈咬一口,脆甜脆甜的。 “是啊,幽靈宮之前是什么樣,你是知道的,有這個魄力改變它的人,恐怕不是池中之物?!?/br> 沒有人會防備一個老人,還是一個會說書的老人。 這些天天機老人打聽的差不多了,他們在幽靈宮埋下的棋子也稟報了一些線索,通過這些線索,天機老人描繪出了如花和飛飛的大致性情。 “看著不像是一個武林中人?!睂O小紅也說不清是什么路數,但絕不是一個江湖人。 “像是官皮子?!碧鞕C老人接著說道。 官皮子說的是官府,天機老人說的確實沒錯,如花安置這些幽靈宮眾人的時候,借鑒的是從前玉劍安排移花宮的經驗。 再加上如花自己的經驗,現在的幽靈宮更像是一個職業學校,白天她們在幽靈宮讀書學武,晚上就各回各家,沒有成家的就還是住在幽靈宮。 “說實話,不說躋身江湖一流,但是學點本事,自保還是可以的?!碧鞕C老人如此評價。 江湖中人多如過江之鯽,真正能出頭的有幾個?幽靈宮這樣腳踏實地挺好的。 “不名揚江湖有什么意思?”孫小紅反而持不同意見,在她眼里,不做大俠混什么江湖? “你還小,不知道平靜的生活有多可貴?!碧鞕C老人抽了口旱煙,就是為了讓大多數人過上平靜的日子,他們家族才致力于保持江湖中的平衡。 “爺爺,我聽說幽靈宮的新宮主回來了,您不去看看嗎?” 孫小紅對這個新宮主充滿了好奇,連他們家都找不到任何信息,只知道是被白靜強擄來的,后面又失去了蹤跡,她簡直好奇的抓心撓肝。 天機老人也好奇,正巧如花準備離開幽靈宮的那一天碰到了這爺孫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