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汴京賣花 第12節
只不過老夫人性子喜靜,時常不見外人不大應酬。 哪想到今天她居然能現身春筵。 是以赴宴諸人忙收拾起了自己,還有些想要與侯府攀親事的夫人也忙幫女兒收拾儀態。 老太君到場時諸人已經收拾停當,各個站起來恭迎,老太君招呼諸人坐下。 侯夫人便在旁湊趣:“今日惠風和暢,難得我們家的老太君也出來走走?!?/br> 誰知這時有個聲音道:“今日春筵我做了道點心進獻給老太君,祝老太君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br> 諸人錯愕瞧過去,卻見是蘇家那個出了洋相的小娘子。 蘇環雖然不知侯府老夫人為何舉止與前世截然不同不搭理她,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想必老太君也極其喜歡紫藤花糕。 是以她不顧蘇老夫人在旁扯了她一把,慌不迭上前。 她不信了,不管蘇老夫人如何挑剔,吃到這樣好吃的紫藤花糕還能不被折服? 她來時提了食盒內放著做好的紫藤花糕,為的就是擔心在侯府后廚施展不開,這回果然用上了。 一時滿座安靜下來,諸人眉眼官司打得火熱。 有人的眼神是“這是誰家沒眼力見的?”、有人是“侯府春筵還能有這等人物?”、有人是“讓我瞧瞧熱鬧”。 侯夫人最為生氣。 她辦一場春筵費心費力,節骨眼上來了個不知眉高眼低的搗亂。 貴門宴請,主家出來還未說幾句話,便有人不著四六想展示自己。 若是老太君接過來,難道老太君吃了客人的食物還能說不好? 于是白白替那小娘子揚了名,叫她得個“蘭心蕙質”的名頭,外人會說“侯府老太君都贊她做得糕點巧呢?!?/br> 這不是踩著侯府給她自己博名聲嗎? 若是老太君當著眾目睽睽不接話,那落在別人眼里不是說侯府家大業大瞧不起個小娘子嗎? 侯夫人辛苦辦春筵可不是替別人縫嫁衣裳! 她瞇著眼睛打量那小娘子,想瞧瞧是誰家來砸場子的,可瞧了半天也沒認出來是誰。 最后還是侯府老太君打破了安靜:“多謝你這孩子,去,春月,拿來瞧瞧?!?/br> 蘇環心里大喜,這不就成了么? 她自己將紫藤糕遞給了那位春月。 這時侯夫人身邊專門認人的婆子也湊過來給侯夫人提點:“這是那個蘇家的四娘子?!?/br> 哪個蘇家? 侯夫人一時沒反應過來。 婆子只好強調一遍:“文林郎蘇家?!?/br> 侯夫人一下反應過來!那個與自己兒子有婚約的九品官蘇家! 她一下子火氣就更大了,她就說以侯府交往的貴門,哪里有這般不知眉高眼低的狂徒,原來是那個要霸占自己兒子姻緣的破落戶蘇家! 哼,上不得臺面的東西,就算是進了我侯府門有的是法子叫你躺著出去。 侯夫人當即瞧蘇環的目光多了幾分陰辣。 侯府千金郜英蕊忽然笑起來,在旁湊趣:“這不正好?我今天還要孝敬老祖宗一碟子紫藤花糕呢。正好一起端上來?!?/br> 蘇環頓時有些緊張。 這節骨眼怎的來個與她比試的? 可她認得郜英蕊,對方是侯府千金金枝玉葉,不是她能招惹得起的。 蘇環臉色有些難看,可還是猶自強撐著。 春月在旁拍手笑道:“如今正是紫藤花開,便叫我們老太君嘗嘗兩位小娘子的紫藤花糕,也算是一樁雅事?!?/br> 旁邊侯夫人贊賞的目光瞧向自己女兒,這才是大家閨秀,不動聲色便化解了一場尷尬。 如此一來突兀的進獻糕點便成了小娘子們間的閨中趣事。 有幾位人精夫人也都瞧了瞧郜英蕊,家里有適婚兒郎的便少不得要盤算起婚事。 春月將糕點端了上去,郜英蕊的丫鬟也從外面端上來一瓷碟點心。 諸人好奇瞧過去,一碟被做成了紫藤花的樣子,細細碎碎的小紫花鋪滿了點心盤子;一碟則是尋常的方形糕點。 蘇環心里稍安。前者是她所做,費盡心思如此設計,自然從外形上她做的更勝一籌。 作者有話說: 推薦一下我的先婚后愛小甜文《悄悄是我》,沙雕總裁和他的霸道妻子嘿嘿。 第10章 春月各切出一小塊盛在小碟里,又放上貝殼小勺呈給老太君。 老太君為表禮遇客人便先往蘇環所呈的紫藤花糕上舀上一塊送進嘴里。 蘇環提起了心—— “嗯!不錯?!?nbsp;老太君贊嘆。 蘇環松了口氣。 她為了贏,在花糕內加了大量的蜜糖,老年人就喜歡出這軟糯甜蜜之物。果然深得老太君心思。 她心里暗暗得意。 老夫人又將勺子往另一碟上嘗了那塊,眉毛卻微微蹙了起來—— “咦,怎么一點都不甜?” 蘇環暗暗得意,吃了自己的花糕后再吃旁的,自然會覺得旁的不夠甜。 看來她贏定了。 誰知老夫人又嚼了一下,卻回味起來:“我覺得這花糕好,雖然沒有蜜糖,可清淡自然,全是紫藤本身的香氣?!?/br> 蘇環有些不可置信,可又一想,人家當然要說自己孫女手藝好了。 本來她的心愿是結識討好老夫人,這糕點相比輸了也便輸了。 老太君卻不含糊,她吩咐丫鬟:“春月,你將這糕點分給諸位夫人們都嘗嘗,免得你們說我老婆子偏心自家人?!?/br> 于是夫人們都分到了一小塊。 她們本來就想站隊侯府說郜英蕊做得好吃,可當自己吃完兩者后,卻真心覺得郜英蕊這糕點著實好吃。 于是紛紛稱贊起來。 蘇環覺得自己達到了目的,便也福禮:“是您贏了,我輸得心服口服?!?/br> 輸贏不算什么,難得的是攀附上侯府,能跟郜英蕊這個未來的小姑子交好就更好了。 誰知郜英蕊看都不看她一眼,只笑道: 這紫藤花糕雖然樣式沒有前一個繁復,顯然做糕點之人更看重紫藤花本身的意趣而非表面光鮮。 “祖母,花糕里夾雜著細碎紫藤花瓣,花糕一層淡紫一層雪白,內里夾心是淡淡的紫藤花醬,算不算精巧?” 老太君便笑她:“你個猴兒,難得想哄得我當場夸你?” 郜英蕊也不惱:“祖母,做花糕的人是真心愛花之人,不像是我們府里那些五大三粗的廚子?!?/br> 老太君有些訝異:“你這孩子素來不愛夸耀自己,莫非……” 郜英蕊便笑:“祖母好利落的眼睛,果然逃不過您老人家去。這紫藤花糕是一家名為‘花滿蹊’鮮花鋪子里的?!?/br> “???” 郜英蕊便道:“我房里丫鬟給買了個外面的花盒玩,她家掌柜的為了招攬生意便做了花糕分發諸人,我嘴饞瞧見從丫鬟那里要來嘗了一塊,覺得滋味香濃這才進獻給您的?!?/br> 鶯鶯在下首聽得甚為高興,沒想到花滿蹊的生意還能做到侯府去。 老太君好奇相問:“這花糕不錯,只不過花盒是什么?” 饒是她老人家見多識廣都未聽說過什么是花盒。 郜英蕊便喚自己的丫鬟去取花盒。 等花盒來了之后,諸人好奇瞧過去: 葫蘆形木盒外面印著“花滿蹊”的字號,打開后立刻飄出一股幽香。 再看盒中,芍藥嬌嫩牡丹吐蕊。 老太君稱贊:“尋常街市上看到的都是花束,倒沒想到還有花盒賣,算得上是巧思?!?/br> 諸人圍著侯府老夫人湊趣打諢,居然無人注意到站在一旁的蘇環。 蘇環站在那里臉上青一陣白一陣。 她今日來,是不是不合時宜? 最后還是蘇老夫人使了個眼色,示意她過來坐下。 堂上老太君來了興頭,“今日春筵,不若行個春日簪花令?!?/br> 她老人家瞥見盒子里的牡丹,隨口就說:“那便牡丹?!?/br> 諸人瞧過去,卻有一位小娘子發髻間簪著一枚牡丹,于是都看向她。 鶯鶯也不扭捏,說了一句古人的詩:“須是牡丹花盛放,滿城方始樂無涯?!?/br> 春月卻笑:“好一個妙人,怎的一身的紫藤花?!?/br> 原來鶯鶯今日穿著雪青衣裳配淡紫褙子,衣袖和領子都則繡著紫藤花,她無意加入蘇環和侯府的糾紛,便淡笑:“春正好,便以花入裳?!?/br> 這倒也無可厚非,在座不少婦人今日都是這般打扮,只不過其余人大都是芍藥、桃花這樣鮮亮的花卉。 只不過諸人此時顧不上想旁的,只盯著這小娘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