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四片櫻花瓣掀起了棺材板、寵妃來了、[綜漫]征服世界的錯誤姿勢、[綜英美]在超英存在的世界畫漫畫、[韓娛同人]韓娛之夫君在哪里、穿成作精后我靠反差萌爆紅了、[花樣男子]妖精難為、[韓娛同人]韓娛之在我心中、心之刑(父女NPH)、養了只崽叫龍馬(未刪減版)
兩人摸黑進了門,院子里突然一閃一閃地亮起一串串的彩色小燈,在半空中交織成一張網,就像星星在閃爍一樣。 院子中間的桌了上還擺著一盤盤的點心和水果, 就像過年的時候一樣豐盛。 咦, 這是哪來的, 難道是許母準備的?應該不會吧? 江舒云正驚訝時, 堂屋里突然出來一群人,囡囡邁著小短腿蹦蹦跳跳地跑上前,大聲說:“二姨, 生日快樂!” 后面的人跟著紛紛說:“生日快樂!” 江氏夫妻、江秋月和江曉雪都在,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發自內心的笑容,就連許母的臉色也比平日要和緩不少。 “謝謝, 謝謝大家?!?/br> 江舒云十分感動, 雖然這個小小的慶祝儀式和前世貴為公主時的排場和熱鬧不能相比, 但這份不摻任何利益、純粹來自家人的溫情和關愛卻更加彌足珍貴。 接著許紹庭把收購紡織廠、江舒云成為廠長的事一宣布,大伙兒都喜出望外。 江曉雪一臉崇拜地說:“二姐,你真厲害!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樣, 成為一個女強人!” 江舒云忍俊不禁:“強不強人的無所謂, 能夠學有所成, 做出一番有益的事業來就好?!?/br> “嗯嗯!” 隨后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分吃蛋糕, 共同度過了一個愉快而難忘的仲夏之夜。 到了周一, 江舒云把繡坊的事情交托給陶春蘭和江秋月,許紹庭把加工廠的工作也安排好,兩人再次去了縣城,和張平嚴肅地商談復工和今后發展的具體方案。 張平一開始建廠的時候,主要做的也是棉麻類的天然紡織品,但沒過一年發現縣里更流行穿滌綸晴綸的服裝,于是就馬上換了原材料生產。 但化纖面料生產的廠家太多,工藝也都一樣,沒有什么高下之分。市場上泛濫成災后除非打價格戰,否則難以干過同行。但降價就必然會損害自己的利益,久而久之就走到了虧損的局面。 后來雖然張平后悔了,想調整產品線提高品質,但已經積重難返,無力回天了。 許紹庭理解地點點頭:“在這種情況下確實容易受大環境的影響,人都有從眾之心。但國家在推行改革開放,現在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我想若要長久地立于不敗之地,必須走出自己的特色道路來,不能一味跟風模仿,不然總是落后別人一步?!?/br> 江舒云接著道:“不錯,同時必須始終把品質放在第一位,哪怕成本會比較高。但歷史告訴我們,只有精品和珍品才能流傳下來,那些平平之物都會湮沒在塵埃里,被人遺忘和拋棄?!?/br> 張平拍了拍腦門,痛定思痛地說:“確實是這個道理,可惜我沒讀過多少書,腦子總是轉不過彎來,明白得太晚了?!?/br> 江舒云溫言安慰:“沒關系,還來得及。吃一塹長一智,經驗和教訓也是很寶貴的,正是因為走過彎路,才能幫助我們今后走回正確的道路,避免重蹈覆轍?!?/br> 張平心中那些沮喪和難堪頓時消散了大半,正色道:“好,以后要怎么做你們說,我出力就是了?!?/br> 他愿意和這對小夫妻打交道,就是因為他們倆雖然學問豐富,見識過人,但不會夸夸其談自以為是地講大道理。而是會將心比心,站在他人角度來分析問題,讓人感覺如沐春風,不會產生抵觸心理。 江舒云就問:“張叔,你現在還有比較好的棉花供應渠道嗎?” 東湖省是國家傳統的產棉區之一,但江舒云以前只是少量購買棉布來做服裝,沒有涉及到前期棉花紡紗和布匹織造的過程,這個問題得向張平請教。 “以前有,品質也不錯,就不知道對方現在還做不做,價格怎么樣,得問一下?!?/br> 張平說完拿出一個臟兮兮的聯絡本,找出一個電話,跟對方說了十幾分鐘后才掛斷,然后道:“那個供應商還在,剛才跟他講了半天,因為是老顧客,他愿意以優惠價格繼續供應?!?/br> 許紹庭笑道:“那太好了,還是張叔厲害?!?/br> 這就是他把張平留下來的原因,這位大叔生產經驗比較豐富,也有一定的人脈,比他們倆自己摸索四處詢問更有效。 江舒云欣然頷首:“那進購棉花的事就拜托張叔了,頭一個月先按基本量來?!?/br> “行,沒問題?!睆埰讲挥蛇肿炻冻鲆唤z笑紋,“那蠶絲呢?我看你們繡坊七成產品用的原料都是真絲,這我以前可沒搞過?!?/br> 江舒云沉吟道:“繡坊以往用的綢緞一部分從布莊購買,一部分自己養蠶繅絲織布,缺點是品質和產量難以把控?,F在要開廠,真絲的需求量大增,這兩個途徑就不夠用了,所以我打算把養蠶技術傳給鄉里的農戶,讓他們幫忙養殖,再由廠里統一進行收購。 如果鄉親們不敢嘗試,擔心養了之后賣不掉,白白花費了時間和精力,那我們可以先預付一些定金?!?/br> 張平贊道:“這個法子不錯,鄉親們沒有顧慮了積極性肯定就高,還能給他們增加額外的收入,這是一件互惠互利的好事啊?!?/br> 許紹庭跟著夸了一句:“就是,我們江廠長真是英明睿智!” 江舒云含笑覷了他一眼,讓他收斂一點,隨后又問:“張叔,廠里現在一共多少員工?如果一周后復工能有多少人來上班?” 張平說:“本來有60多個,但重新開工不知道他們還愿不愿意來,這幾天我去跑跑腿,盡量讓他們回來?!?/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