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四片櫻花瓣掀起了棺材板、寵妃來了、[綜漫]征服世界的錯誤姿勢、[綜英美]在超英存在的世界畫漫畫、[韓娛同人]韓娛之夫君在哪里、穿成作精后我靠反差萌爆紅了、[花樣男子]妖精難為、[韓娛同人]韓娛之在我心中、心之刑(父女NPH)、養了只崽叫龍馬(未刪減版)
話音剛落,就聽壯壯“啊”的叫了一聲,接著就號哭起來。 周紅梅忙問:“寶貝怎么了?” “好、好疼啊嗚哇哇哇……”壯壯哭著抬起一只手,掌心里正在流血,也不知是被針扎的還是剪刀劃的。 周紅梅霎時心疼得不行,趕緊把兒子抱出來,寶貝心肝地哄著。 這一下子把全家人都招過來了,許母也緊張大孫子,連聲問怎么回事。 周紅梅懊惱道:“壯壯就去繡坊里面玩了一下就被扎到了?!?/br> 許紹庭說:“繡坊里面不是針就是剪刀,不適合小孩子玩,以后別進去了?!?/br> 江舒云取了干凈的紗布和碘酒來,還好壯壯的手傷不嚴重,只是扎破了一個小口子,很快就止了血。 許母不好埋怨江舒云,就拿了顆糖來哄大孫子:“壯壯乖,那間屋子不好玩,以后別往那里面跑,啊?!?/br> 壯壯已經由真哭變成了假哭,坐在那里不依不饒,兩條腿亂蹬。 周紅梅一股子氣沒處發,就朝許紹堂埋怨道:“你怎么不看著壯壯,就在那里閑坐著!” 許紹堂覺得挺冤枉,辯解道:“怎么能怪我,不是你看著他的嗎?剛才弟妹還說別讓壯壯進繡坊,你還偏不聽,現在好了,被扎了吧。兒子都被你慣壞了,今天就當給他個教訓?!?/br> 向來只有周紅梅數落許紹堂的,沒曾想今天倒了過來,她頓時柳眉倒豎,怒道:“好你個許紹堂,居然還敢吼我,這日子沒法過了!” 許母勸了兩句哪邊都勸不動,只覺得偏頭痛都要犯了,索性誰都不管了,繼續躲到后院去,眼不見心不煩。 她現在發現了,二兒媳婦雖然這樣那樣毛病一堆,但每天安安靜靜的不鬧人,和二小子又恩恩愛愛如膠似漆,結婚到現在小兩口臉都沒紅過一次,日子過得清凈得很。 唉,以前總怪大兒子一家回來的次數少,現在看來還是少回來的好,不然總這么雞飛狗跳地鬧騰誰受得了,壽命都要短兩年。 第62章 雖然初六許家雞飛狗跳, 但不妨礙初七加工廠和繡坊按時開工。 一大清早,許紹庭和江舒云吃了早飯,戀戀不舍地道了別, 然后騎著車去了加工廠。 到了地方他就吃了一驚,大門口站了一群人, 除了江海濤和小吳小陳,還有好幾個男人,都不太認識,只偶爾在村里打個照面。 許紹庭還以為這些人是來鬧事的, 沉聲道:“你們要干什么?” 幾個人七嘴八舌地說:“來上工啊, 你們這不是要招人嗎? 他們之中有的是覺得種地沒什么出息, 希望能有更好的出路;有的是那晚發生火災, 目睹了許紹庭奮勇救人的場面,對他的人品有了改觀,想來嘗試一下。 許紹庭頗為意外, 但也放下心來:“是要招人,都進來吧?!?/br> 今天一共來了七個人,比許紹庭年前計劃招的人還多出兩個, 但他簡單考核了一下覺得還行, 就全都留下了。 加工廠里目前有榨油、脫谷、磨粉和釀酒四個項目, 每個項目有兩個人一起照應會比較妥當,不至于太過勞累,反而影響工作效率。 而且再過段時間葡萄開始生長, 要施肥打藥和管理, 江海濤一個人忙不過來, 也需要人手幫忙。 現在人工比較充足, 又有貨車能用, 酒也可以釀起來了。 江舒云這邊加上先后來的孫蠟梅和姜秀英,一共就有五名繡娘,初具規模。 江舒云準備教孫蠟梅和姜秀英熙繡技法,在開始之前先給兩名新員工做了個正式說明:“姜嬸,孫大姐,熙繡是一種失傳的古法刺繡,和其他繡法不一樣,現在市面上只有我們一家能出這種正宗的繡品,其他都是仿制的。我的目標是能將熙繡傳承下去,發揚光大,而不希望出現以次充好、冒名頂替,以至于讓老百姓對熙繡出現誤解的情況?!?/br> 姜秀英點點頭,孫蠟梅說:“明白了,我們會好好學的,學會了以后也保證不會出去亂來?!?/br> “那好,我們就開始吧?!?/br> …… 一晃到了三月份,萬物復蘇,春暖花開。 一場春雨一下,江海濤的葡萄開始發芽抽枝,簡直一天一個樣。 地頭的桑樹也萌發出嫩綠的新葉,可以養蠶了。 江舒云去年秋天留了一百只蠶繭作種,產了大概三四萬蠶籽,現在拿出來蓋上棉花后兩天就孵了出來,比去年哪一次都多。 這么多蠶,吃的葉子自然也多,過了一周后每天都要吃兩大筐才行。 許紹庭沒讓江舒云她們幾個婆姨動手,自己每天起來后先到外面去摘,送回家了再去加工廠,一來一回半個小時,也花不了太多時間。 有時候江海濤從葡萄園回來,也會順便捎上一筐。為了保證可持續性養殖,他還扦插了上百根桑樹枝條,以免把地頭那幾棵樹薅禿了沒得摘了。 加工廠人手一多,有些活就用不著許紹庭親力親為了,一半的時間用來統籌和管理,效仿正規大廠模式制定出各項規章制度。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事先講清楚了,比出了事再來后悔要強。 尤其是安全問題,更是重中之重,一個是生產安全,cao作機器動作要規范;另一個就是用火安全,生產區域內要杜絕火源,工作時間不能抽煙。 加工廠里每天堆積著大量糧食和油料作物,稍有不甚就容易引發火災造成損失,馬大光家就深受其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