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代文后媽我不當了[六零] 第231節
她是做過這些事情,是想解決那三個前妻生的孩子,卻沒想過周建林會知道這件事情! “建林,你從哪兒聽來的謠言,我沒有……” “你做過什么,總是會有人知道的?!敝芙挚匆膊豢此?,只道,“你在撒謊?!?/br> 蘇梅委屈的神色霎時一頓。 明明他之前什么也不知道的,周平,是周平!他都死了還不放過她! “我做錯什么了嗎?”蘇梅索性道,“如果不是他們自己犯錯,誰舉報又有什么作用,現在沒有我出手,他們還不是一樣被抓,分明就是罪有應得,根本不關我的事!” 周建林沉默很久。 “……我明白他們是罪有應得,他們也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彼麑μK梅說,“但我也無法接受你曾經對他們做過的事情?!?/br> “無法接受,什么……意思?” 蘇梅為他這樣平靜而冷漠的態度而感到恐慌,立刻后悔起剛才說的話了,連忙解釋道:“不,建林,你聽我說,我不是故意的,我……” “就這樣吧,蘇梅?!敝芙终酒鹕韥?。 他們倆有對不起你蘇梅的地方,蘇梅也做了傷害他們的事情。人如燈滅,誰是誰非也不用再辨了。 “建林,你是說……你不要我了?”蘇梅聲音有些顫抖,還有些恐慌。 “不,我們還是夫妻?!币仓皇欠蚱?。 只是他的脊背好像再也無法挺直,滄桑疲憊的臉上永遠不會再有笑容,只等待哪一天痛苦將他吞沒。 “建林——”任憑蘇梅怎樣喊,他也不曾回頭,看到這樣決絕離開的背影,蘇梅只覺得什么東西也離她遠去了。 對未來的先知失效會讓她覺得惶恐,可此刻周建林對她真面目的看穿和失望才是讓她更加惶恐的地方。 她的榮辱,她的后半輩子全部都系在周建林身上,假如周建林真的厭煩了她,對她失去了所有感情,她以后要依靠誰? * 蘇葵的長篇小說《深淵》才發表一半,“高智商犯罪”這個名詞就迅速在文學界掀起了一陣狂潮,也在作協內部引起了很大的討論。 宋萬章就對她感嘆道:“每次都變一個風格,一看就知道是你寫的,別人是沒你這個嘗新的勁頭的?!?/br> 作協時常舉行文學交流會,大家聚在一起討論交流作品和觀念,這次討論的重點就放在了蘇葵新寫的作品上。 因為她一來又是一個悖于現在主流的題材。 “這應當屬于國外所說的偵探小說,這次為什么要寫這個題材?” 徐奚年現在并不會像以前一樣批評她,反而很愿意聽聽她的看法。 國內的偵探小說或者應該叫懸疑小說能夠追溯到古代,多以斷案為主體現世情,是通俗文學的一種。然而在近現代,這種題材幾乎銷聲匿跡,不被主流文學界接納,只聽說西方那邊比較喜歡。 徐奚年以為蘇葵是受到了國外文化的影響,蘇葵卻說:“應該是有感而發吧?!?/br> 寫的時候落筆就成,沒有想過此時的國內外文化創作環境。 不過既然大家問起,蘇葵正好有話可以說:“其實偵探懸疑題材的作品在國外已經盛行許多年,在西方國家形成了一套獨有的文化體系。而最近這些年,這種文化也被很多國家引進發揚,假如要更多地考慮與國際文化交流,我想在文學創作上我們也應該做到一定的了解,互相學習?!?/br> 尤其是在這個時候,在華國題材單一斷代的時候,國外卻正是發展的黃金時代。 她今天過來也不只是為了參加交流會,也是因為工作上的事情,作品創作雖是偶然,卻剛好能借它來與大家交流這個問題。 作協的人知道蘇葵現在是在外交部工作,接觸國際上的事情比較多,也負責對外文化交際的事情,所以她的話說出來就不是隨便說說了。 宋萬章問:“那現在的國家方面的意思是什么?” “目前我們和文化.部商議過,在引進國外優秀文學作品的同時要學習創新,豐富我們的文學創作種類。讓傳統文化也能以新的方式煥發生機,增強華國的文化影響力?!?/br> 本來應該文化.部向作協講明,但這個政策也是蘇葵在任上提出來的,既然今天來了蘇葵就一起提出來。 “你的意思是,上面要讓文學作品百花齊放?”大家聽了蘇葵的話都是一陣心潮澎湃。 說實在,作為文學創作者,沒有人不想看到作品百花齊放,更沒有人不盼望著華國文化能走向全世界。 “可新的文學題材成長起來并不是一件小事?!碧K葵的話已經不僅是在談論文學了,現在是宋萬章作為作協領導在和蘇葵討論政策,“至于向國外傳播,恐怕難以兼顧兩方文化?!?/br> “所以我們才要發揚本土特色,使新的創作方式與我們的文化相結合,形成具有華國特色的文學作品。這樣既有創新,也能更好地宣揚華國文化?!?/br> 華國也不是沒有懸疑類型的生存空間,民間就擁有一批創作反特小說的人,以公安民兵等人和敵特分子斗智斗勇為藍本。只是由于題材問題不容易被主流接受,當然宣傳也不足,因此得不到重視。 所有他們想到的想不到的蘇葵都已經考慮過了:“我們還會出一筆專門的款項,專門扶持鼓勵文學作品的創新,也會積極與國外進行版權溝通,將更多文學作品翻譯出海?!?/br> 她不僅考慮到了,還拿出了初步的計劃書請大家發表意見。 然而這初步已經詳細到他們提不出任何意見,簡直是屬于走一步看百步,把后續所有的領域配合都已經安排上了。 不過他們關注的還不是這個,而是—— “《深淵》已經被國外的出版社買下了版權準備引進,還是好幾個國家的出版社?” 她不是還在報紙上連載嗎,怎么就已經被國外注意到了? 對此,蘇葵的回答是:“我寫的時候正好部門在商議文化輸出的事情,我就將我的文章翻譯了前半部分給國外的出版社,這樣的題材正符合他們的主流文化,所以基本都給了我回應?!?/br> 這部小說有別于民間反特小說多用來紀實的故事創作,而是更偏向西方偵探小說中的強大的解密鋪墊和人性的深入思考。 何況她還用了“高智商犯罪”這種簡單精煉的名詞作為概括,最能激起人的興趣和挑戰。又用了人性的生存和毀滅作為思考點,不得不說,完美契合此時西方的文化正確。 并且她還不是名不見經傳的作家,在國內是知名人物,在國外引進過作品,改編過電影。知名作者的高質量作品,他們怎么會拒絕?到時候再宣傳一波東西方作家推理作品的比較對決,關注不就來了嗎? 作協的人算是聽明白了:“這么說來,你的這部作品就是先行,可以視它后續的發展來驗證政策是否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br> 說起來,蘇葵算是作協里作品最少的一個成員,但沒有一部作品沒造成轟動的。 第一部《小草青青》引起了國內外大規模的討論,又是翻譯又是改編電影出國,第二部《清河鄉之變》促成了解散公共食堂大政策的實施,改編連環畫還獲得了金獎出國展覽,第三部更好,還沒寫完國外就要走了,是文學作品創新推廣政策的先行軍。 每一部作品都伴隨大事件大政策發生,所以奠定了她在文學上面的成就。 “這個政策是好事啊,蘇葵同志這書也出得好。等影響力擴大,也讓國外知道,我們本土的創作從來不輸給他們?!?/br> 在座都是蘇葵的老師長輩,他們不為她年紀輕輕得大榮譽而不平,只為她高興,更為這個政策而高興。 蘇葵今天來的目的也達到了。 作協是作家群體的領航者,風向標,只要從這里轉變,再配合政策宣傳,各處文學作品就會跟隨風向標一起百花齊放。 就是結束的時候宋萬章問她:“蘇葵同志,我有些不明白,你為什么要將這部小說的收益全部捐出?” 要知道她現在的影響力不同以往,稿費是最高的一檔,更別說這部作品還被國外引進,各種版權費也是很大一筆,之后假如要改編電影,后續加印出版,收入更是不少。這么多錢都捐出去,實在讓人不解。 蘇葵只是唇角露出一個淡淡的笑:“把這筆錢捐給學校,讓更多孩子能夠上學不好嗎?” 上學知事明理,不要走上歧途。 宋萬章作為《六月》的主編,拿到了下面一卷的文稿,他問蘇葵:“這個世界上真的存在你寫的這樣智商高的人,能夠進行完美犯罪嗎?” 不怪他好奇這個,實在是里面很多犯罪手法都是聞所未聞。 “有?!碧K葵的聲音很輕,不知道是不是在跟他說話,“完美來自于殘缺,好似空中樓閣,崖邊行步,從一開始就是錯的?!?/br> 就像她結局寫的那樣,凝視深淵,墜入深淵。 * 六五年的元旦到來的時候,蘇葵落下了《深淵》的最后一筆。 明年,就是六六年了。 她的桌面上還放著一封未曾署名的信,那是她給調查部的最后一份禮物。數次給神秘人立下無所不知的印象,數次送去最準確最震撼最需要的消息,都是為以后未雨綢繆。 經過上一次的事情,他們心中應該已經有了一些匪夷所思的猜測?,F在,她要為“神秘人”這個身份劃下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句號。 這天,對調查部來說注定是不一樣的一天。 調查員以最鄭重的態度,最快的速度將一封突兀出現,沒有任何署名的信件交到部長手中。不僅是因為這個人是他們內部第一機密,更是因為“他”傳的消息從來都是絕密大事,他們再怎么重視也不為過。 紀部長敏銳地感覺到,這一次的傳信不同于以往。 里面不再是報紙剪裁,不再是密碼翻譯,反而是手寫的字體,公正整齊,仿佛印刷出來的一般。 紀部長心中一沉,這樣的轉變不是意味著“他”想要換方式,就是意味著“他”可能要消失了??葱偶暮穸?,只怕是后一種答案,這一次的內容一定是比從前都還要重要的消息。 即便有了心理準備,在看到信件開頭的時候,他還是控制不住地瞳孔緊縮。 —— 一份來自六十年后的答案 仿佛一道雷直擊頭腦,他深呼吸好幾口氣才壓下快速跳動的心臟。 他細細看下去,越看越是控制不住內心的震驚,這上面寫的比從前收到的所有信息都要讓他驚駭。 待到看完所有信息,紀部長沒注意放下信紙的手都有些顫抖,他重重靠在椅背上,只有這樣才能平復此時震驚澎湃的思緒。 六十年的答案—— 從前懷疑過的一切都有了解釋,從前不知道的事情原來是這樣的來源,這就是“他”給的最后一次回答嗎? 他忽然站起身來往外走。 “部長,您去哪里?” “去見幾位首長?!?/br> 他拿好所有東西以平生最鄭重的姿態往中央走去,他清楚地知道,這薄薄的幾張紙也許承載著改變歷史的力量。 * 今年的春節蘇葵是在京城過的,因為趙芝蘭和秦曉蘭商議兩家人一起團個年,兩個孩子都確定了關系,秦曉蘭沒有不同意的。 聽說小妹有了對象,蘇愛國李桂珍帶著孩子也過來了。 蘇葵家地方比較大,年夜飯就擺在這里,陸家也沒有什么意見,老兩口現在是把蘇葵當成了比親閨女還親的人,蘇家就是他們最親的親家,早和一家人沒什么兩樣了。 這是兩家人最齊,也過得最熱鬧的一個除夕。 年夜飯擺在大廳里,一張大圓桌上有雞有鴨有魚,人人都不讓蘇葵干活,她好不容易做了兩個菜就被掌勺的兩位請出去了。 大人們忙著端菜擺桌,還開了一瓶酒,蘇愛國家的女兒秀芬正一邊歡呼一邊從院子里跌跌撞撞地跑進來,就撞在陸成明的腿上。 他還沒說話,李桂珍的大嗓門就吆喝起來了:“你這孩子,干啥撞你小姑父身上!” 小姑父一出,陸成明的臉有些紅,下意識去看蘇葵,卻見她在笑,被她的笑晃花了眼,他有些移不開眼。 陸家老兩口一聽也怔住,隨后就笑起來。 “成明,回神了?!标懽庸饪此菢幼泳褪菗u頭笑。 趙芝蘭也說:“我看這人是傻了,還沒到時候喊他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