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代文后媽我不當了[六零] 第187節
再次見到桑代,就是在首長的辦公處這里。他像是完全沒有想到相隔不到一會兒就又見到蘇葵。 “桑代閣下,這是我們擬定的新方案譯文,請您看一看有什么意見?!?/br> 聽到“新方案”,桑代似乎還有些不敢相信,他看向蘇葵,蘇葵給他一個自信的笑。 難道真的…… 他將這份由首長口述,蘇葵筆譯的“三點默契方案”拿在手中,認真看了起來。 “桑代閣下,想來您對這份方案應當是可以接受的?”看他的表情就已經知道了。 桑代一掃這段時間的愁容,露出笑意:“是的,我認為這份方案合情合理,完全可以接受?!?/br> 這三點默契方案完美解決了雙方之前存在的分歧——法國只承認華國為代表華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法國支持華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和地位;法國與對岸斷交后,撤回他駐對岸的外交代表機構和外交人員。1 “桑代閣下,您認為這個轉機怎么樣?”定下了明天會議的時間,現在可以跟他開兩句玩笑了。 “棒極了!”他難得的喜形于色,卻又有些鄭重,“我想這將是我來華國最難忘的一次經歷,你們的智慧與包容讓我感到敬佩?!?/br> “同樣,您的理解也讓我們感到高興?!笔组L也露出笑意,與他親切握手:“但愿兩國友誼長存?!?/br> * 最后兩場會議在滬市舉行,桑代與幾位首長就這“三點默契”展開進一步磋商,雙方就建交關系達成了一致意見。 11月2日,最高首長接見桑代夫婦,標志兩國建交談判圓滿結束。1 會議結束后的三天,他們將從京城離開,將這個消息知會他們的最高領導人。 “薩拉女士,我想我們當年的約定已經成真了?” 薩拉這次的笑容真心實意,她與蘇葵擁抱:“是的,從此我們友誼長存,我最大的愿望已經實現。相信這個消息也一定讓你的幾位老朋友感到高興?!?/br> “當然,他們要是能見到你,一定感到更高興?!彼庥兴?,還開玩笑道,“到時候我們甚至可以開一場茶話會了?!?/br> 蘇葵再次送上自己給他們準備的臨別禮物——《小草青青》的錄影碟片,也笑著回道:“那我希望這個茶話會不會打起來?” 畢竟她認識的好幾個人可都是對家啊。 薩拉笑了起來:“那你還是分開見他們比較好?!?/br> “可惜這次沒有時間看到你的小說改編的電影?!彼_拉揚了揚手里的碟片,“不過聽說你在其中出演了一個角色,我想這一定很有趣,也許也可以讓你的幾位朋友也欣賞欣賞?” “那就太好了?!碧K葵笑道,“早知道我應該多送您幾部,哦對了,最好是給弗洛朗先生送一部,也許他會有興趣引進呢?” “看在我們是朋友的份上?!彼_拉故意笑道,“我一定將它交給弗洛朗先生?!?/br> 兩人都笑了起來。 臨走前,桑代也對蘇葵說道:“蘇,我預備將此行寫成回憶錄,或許我可以送你一本?” 他想,不止是他身邊人,自己的回憶錄里大概也要出現這個女孩的名字了。 “那真是太感謝您的慷慨了?!碧K葵期待道,“您的作品將是兩國友誼的最好見證?!?/br> 在他走之前,蘇葵忽然又笑道:“當然,如果您以后能夠堅持創作偵探小說那就更好了,我可是非常喜歡您的作品的?!?/br> 桑代微微睜大了眼睛,直到上了飛機他都還有些不解,問一旁的薩拉:“她是怎么知道的?” 他換了一個筆名創作偵探小說的事情根本沒有幾個人知道,雖說在國內有一定知名度,但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是他。 “這可不是我說的?!彼_拉微微笑了笑,“你不是說這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嗎?或許聰明人的想法我們就是猜不透的?!?/br> 桑代一頭霧水,他大概會一直懷著這樣的疑問,直到再見蘇葵之時了。 * 談判完成后并不是一切萬事大吉,之后兩國還要進一步接觸,商議正式發布建交公報的時間。 但是可以預見,我們已經踏出了最艱難的一步。 這幾天外交部從上到下都是喜笑顏開,尤其是蘇葵所在的法文組。從前組員們嚷嚷著自己不受重視,羨慕人家英俄兩組,現在終于輪到他們了,可現在大家卻都癱了。 “我感覺這十幾天好像是過了十幾年?!?/br> “我睜眼閉眼全是各種資料,我媽說我做夢都在念翻譯材料?!?/br> “我覺得我要回家緩緩——” 直到賀紅峰的聲音打斷他們這些雙目都快失神的眼睛:“你們組長都沒喊累你們喊什么喊?” 大家紛紛看向他身后的蘇葵,忽然就沒了聲音,個個都把脖子縮了起來。 “一個個平常不是挺能說的嗎,今天怎么都啞火了?”他也看向大家都在看的蘇葵,對他們冷哼一聲,“現在是知道錯誤了?” 大家看著蘇葵的微笑心里打鼓,再沒人喊累了。 從桑代夫婦來華,總共十幾天時間,輾轉跑了京城滬市等幾個城市,正式的會談開了六場,私下的商議陪同不計其數。 蘇葵當然每一場都在,除了擔任翻譯之外,她還要審核他們法文組交上去的稿件,以免交上去出現什么錯誤。別說,還真讓她抓住幾個錯誤。 當時忙于會議什么都沒說,只打回來補齊重做,但有之前的事情在,大家都是膽戰心驚,怕蘇葵回來跟他們算賬。 誰知道正說著呢她就回來了。 早死晚死都得死,又有賀紅峰開頭,于是大家反應過來紛紛認錯。 “組長,這次是我們的失誤?!?/br> “是我沒有檢查仔細,下次一定不會再犯了?!?/br> 這態度來得太快,讓賀紅峰原本要說的話都想不起來了,哼哼兩聲就往旁邊一坐,沖蘇葵道:“你的組員你自己解決?!?/br> 蘇葵從進來開始就沒有說過話,她往座位上一坐,明明什么都沒有發生,卻驚得幾個還坐著的人下意識站了起來。 隔壁的英文組見勢不妙紛紛側開了頭,卻悄悄豎起了耳朵聽動靜。 蘇葵沉靜的目光落在每一個人身上,所有認錯的聲音漸漸小了下去。 然后一片寂靜。 他們先前是怕蘇葵回來算賬,還記得之前她指出他們錯誤時的樣子,說話雖然是平和的,卻仍舊給他們很大的壓力。 可現在她不說話了,也不訓人了,卻讓他們更害怕了。 “組長……” 蘇葵收回目光,大家正松一口氣,卻聽她沉靜的聲音響起:“所有人寫一份檢討,明天交給我?!?/br> 直接上結果? 有人把頭低著紅著臉,有人想問什么,有人不知所措,還有人直接站出來:“組長,這次是我一個人的錯,不關他們的事,檢討我一個人寫?!?/br> 旁邊有人拉了拉她,但她不為所動,依舊堅定地看著蘇葵。 何玉是前段時間進來實習的組員,他們總共五個人,有京大的也有外國語學院的。 何玉和剛才拉她那個都是外國語學院的,此刻他心里是直打鼓。 他們不是和蘇葵一個學校的,對她的了解從來都在傳說中,進來以后只見她幾次都是來去匆匆,但跟他們交代什么注意事項都是溫和平淡的,還讓人帶他們,鼓勵大家好好學習,因此大家都覺得適應良好,這份工作除了忙沒有缺點。 他們沒經歷過之前的事情,剛才還是第一次見到蘇葵這樣面無表情的樣子,說不嚇人是不可能的。 他雖然不了解蘇葵,可會看眼色啊,氛圍這么嚇人,沒看那些老組員都啞火不敢頂嗎?何玉她怎么就站出去了! 然而人已經站了出去,蘇葵看她一眼:“你認為我不應該讓所有人一起寫檢討?” “是,這是我一個人……” 她話還沒說完,徐聞英就趕緊接過話頭:“不是不是,組長,這事我要負責任?!?/br> 苗雨也緊接其后:“是我當時沒有認真檢查才出了錯,檢討我應該寫?!?/br> “當時我們是一起翻譯的,我看到修改涂了以后沒有再印,還記著要提醒,結果后來一忙就忘了,也是我的錯……” “還有我,交上去的時候因為太多,二次核算來不及,想著一核沒有問題應該就可以了,所以就交了……” 一個又一個,連新來的都在認錯,說自己工作不嚴。何玉瞪大眼睛看著大家,明明她是在為大家說話,為什么他們還要上趕著認錯? 沒人解答她的疑問,大家都是看著蘇葵,越說越抬不起頭。 “讓你們寫檢討……” “讓你們寫檢討還委屈了是不是?” 蘇葵的才開個頭就被賀紅峰截走了,半天的沉肅氣氛也被這大嗓門給打斷,他眼睛一瞪好幾個人,“還不服氣,知不知道差點我都要跟你們一起寫檢討?” 大家都面面相覷,不知道他說的什么意思,他們是犯了一點錯誤,可是組長發現了已經改了啊,怎么會這么嚴重? 賀紅峰仿佛知道他們在想什么:“虧你們還知道是小蘇給改了,你們怎么不問問她什么時候給改的?” 什么時候?馬上就要到首長手里的時候。 現在的外交部是沒有電腦的,每次改動文件都是在稿件上先手改,上面有部門領導改的,有首長改的,然后終稿他們會打蠟紙。如果再有修改就在上面涂涂改液再打上去。 這次的事情就是這樣,由于翻譯文件太多,那天上面催得很緊馬上就要開會用,但是稿件又出現了改動。結果就是大家一緊張,涂了涂改液之后忘了把新內容打上去。 直到交到蘇葵這里來,她整理會前文件發現了這處錯漏,要是一般人還要抓瞎。幸虧是蘇葵,她記得所有稿件的內容,也記得首長做了怎樣的修改,硬是趕在會議開始前把這處內容重新補上。 其余還有零零總總的小問題,著急的她自己改了,不著急的打回去重做。 事后向首長說明,首長當然沒有怪她,畢竟她在事情發生前已經改了,就是不說也沒什么,但還是站出來承認錯誤,是值得夸獎的行為。 然而當天在場的賀紅峰頭都抬不起來了,兩人都知道這次是提前解決了,要不是在蘇葵手里被發現而是首長那里才知道—— “你們知道上一次發生這種事情是多少年前嗎?知道當時有多少人寫了檢討嗎?” 賀紅峰把桌子一拍:“從負責的副部長到下面的司長科長,再到科員組員,全給首長寫了檢討,你們還覺得自己寫檢討很委屈嗎?還覺得這事不嚴重嗎?” 大家聽得一愣。 這是好幾年前的事情了,當時在接待來訪的外國元首,編譯科(以前還叫編譯科)人手少,也是在修改的時候忘記了新內容直接交到了首長手上,當時的檢討所有負責人沒有例外,全部都得寫。 也是從那以后,翻譯處出了一套工作程序,要求所有稿件中外文都要進行二次核對。結果這次還是出了這種事。 也怪不得賀紅峰氣得火冒三丈了,就差一點,要真到了首長手上,別說是這幾個了,蘇葵和他這個部門負責人,上級部門辦公廳的主任李先河,還有主管此事的副部長恐怕都要體驗一遍一起寫檢討的滋味了。 “大家還記得我之前說過什么嗎?”蘇葵的聲音打破了這個沉默的氣氛。 她說過的話太多,但徐聞英就是想起了那句話:“說大家并不是不可以犯錯誤,而是讓錯誤不要走出這個門……” 而他們這么多人,就因為每個人一點錯誤滾成了一個大雪球,不僅出了門,還差點釀成大差錯。 蘇葵最后站起來:“讓你們寫檢討,有意見嗎?” 大家把頭搖得像撥浪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