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代文后媽我不當了[六零] 第83節
只是誰能想到這個大家看起來溫和的女人會做出那么驚天動地的大事。 現在蘇葵見到的她,已經完全失去了以前那種溫和,就是有那也是她拿來偽裝的武器。 聽見蘇葵的話,想起自己從前的事,蔣美琴有些不自在:“你早就認出我了?” 蘇葵點頭。 蔣美琴的語氣有些沖:“那你為什么不說?” 早就認出她了還裝作不認識,難道是想看她的笑話嗎? “蔣女士?!碧K葵說道,“我想我跟你并不熟,也沒有任何敘舊的必要,你說呢?” 蔣美琴沒有說話,就在蘇葵說沒事她要走了的時候,蔣美琴卻忽然開口道:“你知道周建林嗎?” 真難想象從她口里還能聽見這個名字。 “知道,一個大隊的?!?/br> 蔣美琴想聽的當然不是這個。許是這里只有蘇葵一個能問的,錯過了她可能很久都不會知道消息,她還是開口問道:“他現在怎么樣了?” “再婚了,人懷孕了,大概三個月了。還有問題嗎?” 被蘇葵的直白震住,蔣美琴竟然一時說不出話來。 很久后,她問:“他娶的人是誰?” “大隊長的女兒,蘇梅?!?/br> 這個名字蔣美琴也是聽過的,一時間有些怔愣:“她不是在讀書要考大學嗎?為什么會嫁給建林?” 她對蘇梅的印象比蘇葵還深,實在是吳蓮英天天把她這個女兒掛在嘴邊吹噓,說她就是全大隊唯一一個能考上大學的。 “這誰知道呢?”蘇葵道,“也許是她覺得跟著他有前途?” 她仿佛只是隨口一說,蔣美琴心里卻有些不舒服,想起之前在廣場上看見的那個人,心里也有了動搖,會不會他以后真的更有前途?不然蘇梅那樣一個能考大學的憑什么嫁給他帶三個孩子? 對了,還有孩子。 “孩子……那幾個孩子怎么樣了?” 她居然還會問孩子,不過蘇葵看她并不是擔心這個,而是想問一問他們和蘇梅的關系怎么樣,還記不記得她。 蔣美琴等著蘇葵回答,誰知她竟然說:“不知道?!?/br> “你怎么會不知道?” 蘇葵意有所指:“我確實不知道他們心里還有沒有惦記你這個親媽?!?/br> 以前或許有,現在多了周平這個變數,誰知道呢? 蔣美琴被說中心事,有些不自在,一時也不說話了。 “沒事的話我先走了?!?/br> 見蘇葵要走,她最后說道:“你見過我的事情,不要告訴任何人?!?/br> “事實上,如果不是你來找我,我根本就沒打算跟你見面,當然你的事情我也完全不關心?!?/br> 她的話實在太直白,雖然是她想要的,卻仍舊讓她不舒服。 “還有一件事,惟倫他對你……”她點到即止。 蘇葵同樣明白,再次重復:“我說過了,我對你們的事情完全不關心,希望也不要再來找我?!?/br> 蔣美琴看著她的背影心情復雜:“最好是這樣?!?/br> 然而事情卻并不會按照蘇葵希望的那樣。 作者有話說: 1.參考資料《美元文化與愛國文化——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的新聞出版環境》許永超. ps 說一下女主在外語和文學上天賦的問題,其實這兩個原主都沒有,而女主前世都有,這輩子也是借著天賦的名義才能將它們合理展現出來。所以她顯得厲害是正常的,不是沒有邏輯哦~ pps 周建林和蔣美琴等人是不會重生的,不然這世界就真被穿成篩子啦 明天繼續~ 感謝在2022-04-08 23:54:47~2022-04-09 23:57:5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58938809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皮蛋瘦rou粥 10瓶;rainy、留白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57章 蘇葵回到會議上的時候, 兩岸作家已經商討完圖書引進的事宜,正談到新馬兩地的出版之事。 由于去年英殖民政府下達禁令,不準大陸出版社的圖書進入新馬發行銷售, 因此現在在這兩地的大陸出版社的圖書全部成了禁書, 出現了龐大的市場真空。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話題不是文學交流會的主題, 還是別的原因,大家只是提了幾句, 便轉向另一個話題。 張瑞山不知什么時候和譚惟倫坐在了一起, 兩人一邊交談, 一邊用隱晦的目光打量蘇葵。 他們自認為隱蔽,然而蘇葵目光敏銳,一進去就發現了。在他們再次看過來的時候, 就對上了蘇葵那雙似笑非笑的眼睛。 兩人有一瞬間的不自在,隨后譚惟倫沖她點頭微笑,張瑞山則是冷哼一聲,別過頭去。 蔣美琴回到座位坐下, 正好聽見譚惟倫在說:“不過只是一本小說,并不會造成多大的影響,張先生不必擔心?!?/br> “你大概沒有看過那部小說吧?”張瑞山搖搖頭。他根本不知道這部小說里面傳播了怎樣的思想, 況且還是用娛樂的手段來宣傳。 “別人或是直接傳播大陸的積極信息,或是描寫大陸的優良傳統文化,只有她故意用這種方法, 潛移默化地讓人在娛樂中被這種思想感染左右?!?/br> 他甚至給蘇葵下了一個定論:“這個女作家, 心機太深?!?/br> 譚惟倫搖頭笑道:“張先生,您也太言過其實了?!?/br> 顯然, 他并不這么認為。 張瑞山卻說:“只怕這些圖書一旦引進, 會吸引不少人的目光?!?/br> 就像蘇葵說的那樣, 人類精神上對于蘇爽的追求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小說在大陸受到歡迎,難道在港城就不會嗎? “這些年引進的大陸圖書還少嗎?”譚惟倫輕笑,“港城終究不是他們做主,依您在那邊的影響力,還用擔心這些嗎?” 張瑞山沒有再開口,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過了一會兒他離開,譚惟倫看見蔣美琴,問了一聲:“怎么去了這么久?” 蔣美琴已經收斂好情緒,只說出去轉了轉。 “美琴,你對這里不熟悉,還是少出門為好,別讓我擔心?!彼⒖∪逖诺哪樕蠋еP懷又帶著深情,連蔣美琴一時都會被他迷惑,生出我就是他唯一的感覺。 然而只是感覺。想起剛才聽到的,她不由問道:“我聽見你們剛才在說蘇葵?” 沒想到剛才出去一趟見到那個人,現在進來還會聽見在談論她。 “張先生不是不喜歡她嗎?”蔣美琴問,“你怎么還要站在她那一邊?” 譚惟倫并不在意她語氣里的些微泛酸,只說道:“父親和聯華書店的徐先生幾位是好友,既然是徐先生的意思,我怎么也該給他們一些面子?!?/br> “只是這樣?” 譚惟倫笑道:“當然只是這樣?!?/br> 那你為什么要一直看著她?只是這句話終究沒有開口。 她的目光同樣不由自主地和他看向同一個人。 蘇葵當然知道有很多人在看她,但怎么也想不到她基于時代背景創作出來的小說能被人解讀為“心機太深”。 而此時這部“心機太深”的小說已經確認會成為下半年第一批入港的小說之一。 交流會在宋萬章的主持下正式閉幕,然而蘇葵發現,自始至終宣傳部的那位部長還有坐在他身邊的那位中年人基本沒有發言,只是和蘇葵一樣拿著筆記本記錄一些什么,仿佛真的是來旁聽的。 《北方日報》的記者全程記錄下了這場會議,會議結束后,為參加本次交流會的所有作家來了一張大合照。 這張照片被后世人稱為“文學界半壁江山”,還不時上各種盤點。上面每一個人拿出來都是行業大家,幾乎全部在他們的課本上有名有姓。 * 會議結束后蘇葵本應離開,卻在看到一個地方時停了下來。 “蘇葵同志,你是早知道我要過來找你?”宋萬章看著她笑。 蘇葵也笑道:“并沒有早知道,不過是看見您往我這里看,猜想大概是還有事情告訴我吧?!?/br> 宋萬章卻沒問她是不是猜到了什么事,反而問道:“你的入會申請寫得怎么樣?” “已經寫好了?!?/br> 宋萬章說:“蘇葵同志,有些事情可能需要一些名目才能進行,你明白嗎?” 蘇葵聞弦音而知雅意,并沒有問到底是什么事,只從善如流道:“我回去馬上就提交?!?/br> 宋萬章笑道:“那我們就等著了?!?/br> 于是蘇葵回去后,以最快的速度將申請表提交,附帶她取得的成就,發表的作品,這些都是必要的程序。 * 蘇全福今天是來找蘇葵辭行的。 來自全國各地的代表本應該在慶典結束后就離開,不過好多人很不容易來京城一趟,有一些就暫時留下了。 蘇全福就暫時留了幾天,蘇葵提出帶他在京城轉一圈,不過蘇全福拒絕了,他知道蘇葵不僅參加了慶典,還在當翻譯,更何況她還在上學,孩子那么忙,怎么能因為他的事耽擱? 他不想耽誤蘇葵的時間,于是蘇葵就包了他這段時間在京城的所有花費,讓他和楊市來的幾位算是同鄉一起去參觀京城,至于他在招待所的所有費用蘇葵也替他交了。 蘇全福當然不愿意接受,蘇葵卻說是她長大了掙錢了孝敬他的,是她的一片心意,把蘇全福聽得感動不已。 今天他就是來京大找蘇葵辭行的,在京城待了好些天了,不能再讓孩子花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