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代文后媽我不當了[六零] 第4節
這時候高中生并不多,縣城里就一所原來小學改建的高中,說是高三,其實就一個班,大家都認識。 這個衛民應該就是原主的同學了。 這下他對蘇葵親近不少,見她在看論文,也拉開了話匣子:“你看看,以前報紙上都是啥新聞的,這下多了什么文學周刊,我們老百姓懂啥子文學嘛!” 蘇葵手里拿著的《北方日報》屬于國家新聞媒體,發行覆蓋全國,以前她在學校老師那里看到過。 如李大爺所說,報紙多了一個名叫文學周刊的版面,上面刊登了一篇文學論文,作者是陸子光,京大教授。 蘇葵只看了大概,目光落在了論文最后的投稿征文上,心里一動。 她問李大爺:“大爺,這報紙有多的不,我買一份?” “多的肯定有,不過你有訂閱證沒?” “哈?”繼錢和票后,蘇葵又被證擋住了。 報紙發行是有數目的,各個機關單位憑證領取,剩余的都放在郵局,可以零售,但也是賣給各個單位的,大隊里都不知道訂沒訂。 李大爺也沒為難她,直接大手一揮:“這張你直接拿走,送你了?!?/br> “那可不行?!碧K葵搖頭,“您說多少錢,我買下來,可不能占您便宜?!?/br> 李大爺樂了,這是個好女娃。 “行,大爺也不跟你多說,五分錢一張,就掛在咱郵局名下?!?/br> 郵局西南角是個木質的柜臺,上面放著幾摞報紙,李大爺一邊翻一遍又問:“還有前幾期的,要不要?” 蘇葵點頭:“要!” 第4章 最后,蘇葵花了三毛錢買下了幾期報紙,到家時天都快黑了。 遠遠地看見秦曉蘭站在門口,這么冷的天,也不知等了多久。 蘇葵心中微微泛起暖意,秦曉蘭看見她連忙上來幫她推車,顧不上蘇葵問她冷不冷,著急問:“醫生怎么說?” “沒什么事,醫生開了點藥,讓我過幾天去復查?!碧K葵把車停在院子里,天已經晚了,只能明天去還。 秦曉蘭松了口氣,想再問又想起蘇葵可能還沒吃飯:“餓了吧,媽給你端了飯回來,我去給你熱熱,你先進屋去?!闭f著就跑進了廚房。 屋子里已經點上了煤油燈,旁邊坐著一個皮膚微黑的的青年,正是原身的哥哥,蘇愛國。 蘇愛國看見她進來,站起來喊:“小葵?!?/br> 大隊的人并不在一處上工,小葵的事兒他還是回來才知道的。 李桂珍就站在他旁邊,看見蘇葵,暗地里推了推他。 蘇愛國上前一步,關切道:“小葵,你頭上的傷怎么樣,醫生怎么說?” 在李桂珍不住地暗示下,囁嚅著又接了一句:“……花、花了多少錢?” 說完,他整個臉都紅了,低下頭不敢看蘇葵。 蘇葵挑了挑眉,這最后一句才是重點吧。 “大哥怎么問這個?” 蘇葵是明知故問,李桂珍的小動作她都看到了。 “我、我就是關心一下……”蘇愛國是個老實人,說不來謊話,何況是面對自己親妹子。 就知道這男人靠不住,李桂珍狠狠在蘇愛國后腰上掐了一把。 她擠出一個笑來:“小葵啊,你大哥也是關心你,那么多錢在身上,這萬一掉了咋辦,這還是……” “掉不了,我拿得好好的?!碧K葵微笑,像是沒聽出她的意思,“花了醫藥費,剩下的我得給人退回去呢?!?/br> “退、退回去?!”李桂珍急眼了,“這不是給咱家的錢嗎,這咋還要退回去?” “大嫂,糾正一下,這不是給咱家的錢,是賠我的醫藥費?!碧K葵刻意加重了“我的”兩個字。 “不退,不能退!”李桂珍是真急了,“那不是你對象嗎,給你的怎么就不能要了?” “我們兩家已經沒有什么關系了?!碧K葵提醒她。 “你都上門了還沒關系!”李桂珍不自覺加大聲音,“這親他家不認也得認!他要不認,我上他家鬧去!” 蘇葵擰眉:“我已經跟周建林說了,相親到此為止?!笨磥硭麄兏緵]把自己說的話放在心上。 “你都上了人家的門兒了,那就是人家的人,你不跟他以后這誰敢要你!”看蘇葵冷淡的樣子,李桂珍氣不打一出來,“你知道今天的事有多少人看見了嗎,咱老蘇家的名聲都讓你丟盡了……” “桂珍!”見李桂珍越說越不像樣,蘇愛國連忙制止。 “喊我干啥,我說的是事實!” 蘇葵臉上的表情漸漸消失。 “怎么了這是,怎么還吵起來了?!鼻貢蕴m端著碗進來。 “媽——今天小葵的事兒鬧那么大,咱全大隊誰不知道啊?!崩罟鹫淅貢蕴m的手坐下,開始苦口婆心地勸說,“你說她不嫁周家,以后咋辦?咱們老蘇家以后咋抬得起頭……” “大嫂,覺得老蘇家拖累了你,你可以離開?!碧K葵側身讓開,不帶一絲感情,“門在那里?!?/br> 李桂珍愣住,好一會兒才指著蘇葵:“我是你大嫂!你、你居然這么跟我說話!” 說著她就開始哭天搶地:“我這是為了誰呀我,好心沒人領情,竟然還趕我走,你們老蘇家就是這么欺負我的,既然不歡迎我,我、我回娘家去……” 蘇愛國拉著她不知所措,只知道喊桂珍,秦曉蘭也著急,替蘇葵解釋:“桂珍,小葵,小葵她不是那個意思……” “媽,我就是那個意思?!?/br> 李桂珍的哭聲戛然而止。 蘇葵坐下,看著那一大碗玉米糊糊,上面還臥了一個荷包蛋,舀了一口糊糊,不太好吃,但也沒辦法,她今天已經餓了很久了。 見蘇葵就這樣吃她的飯,李桂珍只覺得心里頭一口氣哽住提不上來。 她掐著嗓子:“行,我回我家去,你們老蘇家我高攀不起!” 她這話明顯是諷刺,誰不知道老蘇家是這大隊里有名的窮困戶,要不是家里只有一個兒子,她當初怎么也不嫁過來,是他老蘇家高攀她李家! 她一邊說一邊往門口走,她了解這家子,往常她一說走,還不到門口,這娘倆就得追上來留她。 可蘇葵一把按住要起來的秦曉蘭,又對蘇愛國說:“大哥,大嫂要回娘家看看,你跟上去干什么,你也想去李家?明天不上工了?” 蘇愛國下意識搖搖頭,桂珍家一直看不起他,每次回去他都只有挨訓的份兒。 于是導致李桂珍一只腳都走出門外了,還沒一個人來拉她。 “蘇愛國!”李桂珍胸口瘋狂起伏,回過頭來指著蘇愛國罵,“你是死人嗎!你也巴不得我走是不是?” 蘇愛國不知道反駁,就在那兒杵著。李桂珍當然不會回家,她爹娘都是重男輕女的,要是知道她跟男人吵架回娘家,只會把她罵死。 “行,我不管了,誰的事兒都不管了!”沒人給她臺階下,李桂珍只好自己找補,“以后這個家的事兒也別來問我!” 吼完她帶了一肚子氣回了屋,把房門摔得震天響。 蘇葵淡定地吃著荷包蛋,眼皮都沒動一下。 蘇愛國看了看蘇葵,不知道說什么,只好往屋里去看李桂珍。 吃了飯洗了碗,又安撫了惴惴不安的秦曉蘭,蘇葵終于回到自己的房間。 房間很小,還沒有她大學寢室的一半大,一半放著木板搭的床,另一半放了張桌子,一把椅子,幾乎就沒有可以下腳的地方了。 雖然今天奔波了一天,可或許是穿書的事實在太過離奇,她尚且處在一種虛幻與現實之間,在這個陌生的地方,她一點睡意也沒有。 蘇葵索性拿出自己今天買的報紙,借著煤油燈看了起來。 今天看的那篇文章由于時間緊,她只是匆匆閱過。 打開報紙,副刊第一版就是京大教授陸子光的文章——《人民——文學植根的土壤》。 陸教授從文學的起源談起,談到從先秦文化到古代詩詞,再到如今的文學創作,無一不深植于人民中,文學是人民的文學,文學創作永遠離不開人民。 陸子光不負京大教授之名,用詞精煉嚴謹,又透著一股端正之風,讓蘇葵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曾經的導師,也是位真正的學者大家。 文章處處充滿這個時代的特色,他對文學創作的未來,是期盼的、熱切的,卻也是謹慎的,迷茫的。在蘇葵看來,這是處于這個特殊時代的人之常情。 結尾他展望未來,也不禁發問,文學創作的未來究竟是怎樣的? 蘇葵看完,眼神卻不由得落在文章右下角。 【文學周刊誠邀各界人士投稿】 【投稿須知:請在文章結尾署上您的真實姓名,家庭住址,聯系方式,方便我們后續將稿費寄往?!?/br> “稿費……”在所有條款中,蘇葵很快抓住了這條。要說她現在最缺的,那就是錢了。買報紙的三毛錢居然是她身上攢了一年的錢,買了報紙后,她是真的兩手空空了。 縣城一行也讓她明白,在這個什么都處于在計劃中的時代,她一個沒錢沒票沒背景的人,想要謀出路實在是有點困難。 桌子上是原主的書,蘇葵從里面取了一張嶄新的白紙,這還是她給開學做準備買的。誰知道這書就讀不下去了呢? 蘇葵嘆了口氣,抽出筆展開紙張,端正有神的字跡行云流水般落在白紙上。 ——《對文學創作未來的合理展望》 * 第二日醒來,蘇葵驚覺已經日上三竿。 原以為自己會睡不著,誰知昨晚寫著寫著困意一下上來,一頭栽下去就睡著了。 看了看桌上的文章,才寫到一半,不過要寫什么她已經有數,去縣城前把它寫完就好。 “大林,來找小葵啊,在屋里還沒起呢,這睡得夠久的。我催催去,你坐會兒啊——哎喲你說得對,這撞到頭是得歇歇……” 李桂珍略帶諂媚的話從外邊響起,聽這語氣,和昨晚吵嚷發火說再也不管的好像不是同一個人似的。 周建林來了? 蘇葵本不想再和他有牽扯,但大家顯然不這么想。那就趁今天,把事情再說得清楚一點。 周建林挺拔身姿,站在那里好像一棵松樹般,看見蘇葵出來,他臉上帶上關切:“蘇葵同志,我來看看你,你的傷看得怎么樣?” “挺好的,沒撞殘?!?/br> “小葵,怎么說話呢,人大林關心你呢!”李桂珍搶著要氣氛活絡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