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當人虎撿到雷文劇本、[柯南同人]松田養了一只萩、[綜漫同人]穿越后我繼承了烏魯克、夫人的黑歷史被扒了、[綜]山神竟是我自己、[韓娛同人]美A人設說塌就塌、[綜漫]我的無聊日常、[綜漫]和廢柴綱告白以后、茶香肆意(大學校園nph)、H之幻想
藺洵怎么肯說,他只說要貨比三家,這才知道誰家的東西好價格還公道。 意見達成一致,三人都朝著艾家木匠鋪走來,剛巧老板空閑,看到是幾個小少年過來,還是熱情招呼:“小哥家要打東西嗎?” 藺洵推了推小河,小河道,“對,打出嫁用的柜子?!彼f完這句又不知道該怎么接話,幸好艾木匠經常見到這樣的客人,就一一詢問:“是自家用還是送人?喜歡什么花樣和顏色?自帶木料還是用我們的木料?” 小河沒想到這理由還有這么多學問,看兩個小伙伴不肯開口,只能硬著頭皮問,“是自家用的,花樣和顏色都有哪些?我先想瞧瞧看?!?/br> 艾木匠準備了圖冊,就當著小河的面一一翻開,給他介紹花樣,越繁復的花樣越美麗,當然對木匠手藝要求也越高,收費也好,從簡約的雙喜字到層層疊疊的纏枝牡丹荷花應有盡有,顏色也是從清漆到大紅色都行。 小河目不轉睛的盯著圖冊,眼花繚亂不知道該選什么好。在他的角度當然是要越漂亮越好,奈何囊中羞澀,只能用有限的銀子盡量布置的好看又大方。 三個腦袋湊到一起,指著花樣圖案嘰嘰喳喳詢問價格,艾木匠的確如傳說的好脾氣,問一句答一句,還盡力解釋,并不會不耐煩。 蔣氏進鋪子里時就看到這么一副場景,丈夫圍著幾個一看就是光看不買的小孩子說話,頓時冒出一股火氣來,就算是閑的,不拘是站在門口拉客還是回后院上漆,總歸能干點正事,在哪兒閑聊個什么勁兒! 她故意摔摔打打,提醒外屋的有人進來了,艾木匠聽到動靜剛好抬頭,正好有別的客人進來,艾木匠說失陪后,就去接待剛進門的客人。 蔣氏大大的沖三個少年翻白眼,充滿了愛買買不愛買滾蛋的鄙視。 換別人說不得真就走了,但藺洵本來就是為了觀察艾家人才來的,怎么可能輕易放棄,他一邊抽空跟小河說話,一邊主意這艾木匠和蔣氏的動作。 別的客人是來取定制的衣柜的,本來已經談好價格,客人對手藝也表示滿意,已經到付錢的階段,蔣氏卻說最近油漆漲價木料也跟著漲價,希望在提高提高價格,艾木匠急的面紅耳赤,卻笨嘴拙舌的說不清楚。 客人招架不住,眼看就要答應漲價時,艾木匠一聲斷喝,“好了,早就說好的價格,漲什么漲!答應了就不能反悔,否則我成什么人了?” 他不由分說的就讓客人按照原價付錢,請人把柜子抬走,客人帶著東西走后,憋氣的很,想要訓斥兩句,又顧忌還有別的客人在,只能拉著蔣氏去了后院。但前后院的門沒關好,隔著木門都能聽到艾木匠的訓斥和蔣氏的不以為然。 藺洵聽了全程,側頭問小河,“還在這家買嗎?”生意還沒做成功就漲價,也是難得一見。 小河思忖著,買! “他老婆這么難纏都還有人肯來,說明手藝比其他地方好,不然客人早就跑完了?!毙『邮沁@么說的。 好家伙,還學會逆向思維了!藺洵不由對小河刮目相看,腦子真好使!不過嘛,他是站在客人的立場想要買到好東西,并不需要以后跟艾家人打交道,所以不在意這點,而藺洵看到的角度不同。古代嫁人之后,脫離不了婆婆的管束,所以嫁人一半是嫁丈夫,一半是嫁婆婆,如果蔣氏想要在小夫妻兩人之間攪和,輕而易舉。 但艾木匠貌似是個信守諾言的人,只是不知道他是不是非要執行這個口頭婚約? “藺哥,你說選什么花樣好?” 小河的催促打斷了他的思索,藺洵把目光挪回冊子上,“你想要什么圖案?要不要問過白梅姐?” “我想給她一個驚喜?!毙『拥吐暤?。 “那你自己中意什么圖案?” 小河點了點圓形雙喜圖案和簡約梅花圖案,顏色的話,他想要棕紅色,低調耐看。 “如果讓我選的話,我會選這個梅花,雙喜雖然喜慶好看,但等了新婚期就顯得突兀,看一下都覺得顯眼,衣柜要用一輩子的,梅花圖案不是更好呢?” 小江贊道:“藺哥說的有道理,梅花好?!?/br> 二比一,小河果斷選擇了梅花圖案,跟配套椅子都是同樣的圖案,他揚聲問老板需要多少銀子,艾木匠從后院走來,看了他們選的圖案花樣,保價十二兩。 這個價格還算公道,現在定下工期剛好在一個月后,還來得及散散味。 小河打定主意后就給了二兩銀子的定金,留下一張契書,言明一月后來取,嫁妝的大件就算是搞定三分之一。 小河自從定下衣柜后,似乎接受了jiejie很快就會出嫁的事實,開始努力的做工賺錢,而他們的涼面生意越做越好,最后穩定在每天能賣出一百二十余碗,也是藺洵有意控制數量,再超過這個數容易讓客人飽和,并且覺得來的過于容易。 再一個就是,揉面真的是個辛苦活兒!每天小江小河都是在勉力支撐,每天看到叮叮作響的銅板才是他們最快樂的時刻,從最初的一百五十文,逐漸增加到六百文,扣掉原材料,一個月大概賺了七八兩。 一串串的銅錢被麻繩串起,沉甸甸的擺在一起,藺洵一邊算賬一邊教小江小河怎么盤算賬目,先算總收入再算純利潤,人工費因為他們是自己做所以包含在利潤里。他們算了三四次才總算搞對數目,小江歡喜的在銅錢串上蹭了又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