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當人虎撿到雷文劇本、[柯南同人]松田養了一只萩、[綜漫同人]穿越后我繼承了烏魯克、夫人的黑歷史被扒了、[綜]山神竟是我自己、[韓娛同人]美A人設說塌就塌、[綜漫]我的無聊日常、[綜漫]和廢柴綱告白以后、茶香肆意(大學校園nph)、H之幻想
“有用嗎?”老三半信半疑。 “有沒有用你也得先把賬本填平??!快去!”老三媳婦推他,老三只能趕緊出門去擺平賬目。 出門前他還是惴惴不安,爹不會是發現了什么,這才突然提出要查賬吧? 如果是提要求之前,藺洵肯定是什么都沒發現,但老三古怪的模樣已經引起他的疑心。沒看到賬本之前他也不妄下定論,而是暗中傳了府上管家,問問老三最近有沒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管家沉吟著回答:“三爺跟往常一樣?!?/br> “那最近他是不是出府的時間多了?或者多了許多朋友來找他?再或者從賬房支的銀子多了少了?” 如果要說這方面...管家答道:“那倒是有些許異樣的地方。您知道,府上做衣裳的規矩是換季四套,都是我負責挑選的彩霞閣的衣裳,但是最近三爺...甚至三太太,穿過好幾次不是公中做的衣裳,還有姑娘也是...”他又想起細節,一一補充。 “那就是突然變有錢了啊...”藺洵若有所思,但或許是外快吧,各房的俸祿都是自己拿著,外快也是如此,公中負責平日的衣食住行。 藺洵等著看老三后日拿出來的賬本,到時候當面問他。 老三精心炮制賬本,最后帶到他爹面前,充滿了小學雞交暑假作業的不安,生怕被老師發現作業沒寫完。 藺洵只翻看了幾頁就放下,嘆了口氣。 “你就這么糊弄你爹?” 老三唰地一下冒出冷汗,強笑著:“什么糊弄??!這不是記得好好的嗎?” “數額不對,數量不對,甚至你連田莊都沒去過幾回。老實說吧,這里也沒有外人?!睍吭缇颓暹^場,只剩下父子二人。 “去,我怎么沒去過田莊?”老三心想,賬本就算了,這個怎么看出來的? “你要是去過,也就不會說出賣田莊的話?!碧A洵嘆氣:“那里的確位置很偏僻,也只有五十來畝,但是當初買它時花了三倍良田的價格,還不好搶,你知道為什么嗎?” 老三心頭一突,然后搖頭。 “這莊子,靠著皇家獵場的位置,大概也就五六里的路程,除了皇家,偶爾得用的大臣們也能去,你說這種位置能隨意賣嗎?” 老三搖搖頭,不由得垂首無語。 藺洵看他低頭的模樣,在心頭默念三句這是任務對象這是任務對象,要是他自己的孩子...嗨,他是單身狗不用發愁這個問題! 他才勉強壓住那種好氣又好笑的心情:“還有你這賬本,知道為什么做了假賬還要有一份真賬嗎?真賬是給自己看的,不能連自己都稀里糊涂。你自己恐怕就沒有留下真賬吧?” 老三再次搖頭,然后又點頭。 “你現在說實話,我還少生一次氣,也好給你善后,怎么樣?要不要坦白?” 老三想到自己這段時間賺到的銀子,想想兒女揚眉吐氣的表情,咬咬牙說:“是我挪用了銀子,然后花在自己身上,爹你要罰就罰我吧!” “那你抬起頭來,對著我的眼睛,再重復一遍剛才說的話?!碧A洵本是想詐他一詐,老三卻猛地一抬頭,然后又低下來,結結巴巴的說:“是我挪用了銀子,然后花在自己身上...” 藺洵的臉色這才算是徹底沉了下來,他等著老三結結巴巴說完這句話,一針見血:“你在說謊,并且是為了別人說謊,想要掩蓋事情的真相?!彼麚]手制止老三的辯解,“算了,你不肯說我還有其他的法子知道?!?/br> 他揚手就要喊管家來,一想到可能出現的情況,老三撲通一聲跪下抱住爹的大腿,“不要,千萬不要!爹我求求你!要是說出去,美娘就全完了!” 美娘是他夫人的名字,老三一著急就把夫人供了出來。 就你這個心理素質,還想干壞事?本來藺洵有心訓斥幾句,后來一想到膽子小的干了壞事也容易泄底,同時也避免了更大的禍患,這才扶起老三,“起來好生說話?!?/br> 老三扒拉著大腿不松手,“爹要是不原諒我,我就不起來!” “喔,那你就這么跪著吧,也長長記性?!碧A洵才不慣他臭毛病,腿一抬衣擺一扯,不知道怎么地就從老三的環抱里扯了出來,就留老三一個人跪在冰涼的地面。 老三一愣,心知這次躲不過去,如果在隱瞞不定發生什么事情,這才支支吾吾的把自己挪用田莊上的銀子,給人放羊羔利的事說了出來,他知道這么干不對,卻不知道到底有多不對,他抬起頭時,就見到他爹眼里閃爍著冰冷的光芒。 “好,好得很!什么叫知法犯法,自投羅網,我今兒也算是見識了!”只見爹冷笑著,老三無端的打著寒噤,只覺得這回的禍闖大了。但是他又有點委屈,不就是放利子錢嗎?別家人不也偷偷在看嘛?怎么別人干的,就他們家干不得? 老三沒有明說,但眼神露出這個意思。 作者有話要說:古代也是允許私人放貸,只是利息不能超過三分利。 第一百五十四章 三朝丞相(六) “老三,你自己回憶回憶,族譜里也寫的清清楚楚,當初你爺爺是怎么過世的?” 這都多少年前的事,他怎么會記得?老三張張嘴,絞盡腦汁回憶,藺洵直接拿起書架上的族譜,翻開某一頁,點點上面的字,“自己念?!?/br> 他們的族譜是新修過的,從高祖輩開始令立一只,但往年的記事都寫的清清楚楚。老三順著上面的字跡念叨,“弘廣十二年,天大旱無收,向地主央借利錢五兩,五分利,無力償還只能奉上水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