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頁
書迷正在閱讀:[清穿同人]成為皇上白月光后、戰神歸來:馬甲大佬又A又颯、韋恩家族咸魚日常[綜英美]、我在海賊鎮守推進城一百年、[綜漫]一人成團,人設反轉、[七五同人]小侯爺的七年科舉五年開封之路、快穿之科舉文男配、[綜漫]當人虎撿到雷文劇本、[柯南同人]松田養了一只萩、[綜漫同人]穿越后我繼承了烏魯克
“春姑姑!” 孩子小,不懂事,春枝照顧過他大半年,他對春枝留有感情。即便春枝挾持他,但他對挾持的概念還不是特別理解,如今親眼看見春枝倒下,桐兒連耳朵的傷痛都忘了,本能想要沖上去,卻被朱和濰的人死死護在懷里。 樓上,朱和濰冷冷一嗤:“自不量力?!?/br> 他轉過身,再次看向胤礽:“不好意思,讓太子殿下失望了,春枝不頂事,你唯一的機會沒了??磥砟惚仨毜酶易咭惶??!?/br> 胤礽定定看著他,對他的出手心驚rou跳。第一木倉射出突然,若是手抖半分,或是孩子挪動半分,命就沒了。即便他自傲于屬下的射擊技術,又自信于孩子的懂事,一定會聽他的話,春枝呢? 這其中最大的變數就是他完全算不到的春枝。春枝如果帶著孩子動那么一下,那顆彈藥打中的就可能不是春枝,而是孩子。 朱和濰,分明是拿孩子的命在賭!好狠! 胤礽好一會兒才緩過來,微微搖頭:“孤不想走?!?/br> “這可由不得你!” 胤礽淡定自若:“未必吧?” 朱和濰心頭一緊,清廷太子的態度是不是太違和了點,不對勁。一股不祥的預感剛剛升起,便聽胤礽又道:“你既然已經知道春枝是我們的人,知道當日莊子上的圍剿是她告密。那么你覺得她能告密一次,能不能告密第二次?” 朱和濰臉色大變。 “三日前孤收到春枝傳出的消息,消息很簡單,只有九個字:朱未死,與洋謀,欲行刺。你猜孤會不會無動于衷?” 不,絕不會!任誰收到這種消息,不論真假都會留個后手。所以…… 胤礽隨手拿起身邊茶盞,將其從窗口扔下。 嘩啦,瓷器碎裂。 這一刻,屋子里,走廊上,庭院內橫七豎八躺著的“尸體”宛如鯉魚打挺般站了起來,街道上乍然出現一隊隊親衛軍,有條不紊的行動著。一部分留守街道,圍困萬國驛館,將各路出口全部堵死;一部分沖進驛館內,連同驛館內的護衛一起將所有反賊全部拿下。 房中,本來被朱和濰之人扔進來的兩具“尸體”復活,沒等敵人反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遏住朱和濰的手腕,卸掉他的武器,一把火銃抵在朱和濰太陽xue。 只聽砰砰砰數聲木倉響,其余八人全部倒下。 局勢瞬間逆轉。 第121章 機關算盡,功敗垂成。 看著身邊倒地的追隨者,以及院內被擒拿的下屬,朱和濰知道這是他手中僅剩的力量了,今日是真的全軍覆沒,他永無東山再起的可能。 胤礽望向他:“看,這就是忘記補刀的后果?!?/br> 當然,就算沒忘補刀也不管用。親衛們并沒有真的中毒。胤礽早就提醒過他們。因此雷克斯公爵送來的茶水,他們并沒有喝。他們一直清醒著。朱和濰等人就是想補刀也不會得手。因為胤礽從沒想過用親衛的命來蒙蔽朱和濰。 他下的命令是,在自身不會受傷害的前提下,盡量將計就計,不要讓朱和濰看出破綻。若是朱和濰等人的行動會危及自身,立刻改變計劃。畢竟胤礽的方案又不只這一個。除目之所及的親衛外,樓頂以及對面緊閉房門的屋子里還有數名狙擊手。敵人但有異動,會在動手之前就被狙殺。 朱和濰閉上眼睛,面如死灰。 胤礽轉身看向從頭到尾因為驚呆了而游離在狀況外,一直沒能回神的惠更斯、萊布尼茨與牛頓:“讓三位受驚了,萬國驛館這邊恐怕得重新休整一番,我先讓人請三位去別處驛館暫住幾日,如何?” 嘴上說著如何,還沒等三人回答,胤礽已經招手讓親衛隊長先行帶人離開,還不忘交待:“小心些,牛頓先生還傷著呢,不能冒失?!?/br> 一應事宜安排的妥妥當當,客客氣氣,極盡優待,但想要拒絕?沒門。 將三人安置好,胤礽看向樓下的小池子:“你跟著去,再帶一隊親衛以作保護,好好伺候三位先生?!?/br> “是?!?/br> 小池子自然明白他的意思,既是伺候,也是監視。胤礽總得先弄清楚,今日之事三位巨佬有沒有參與。若參與了,有參與了的辦法。若沒參與了,也有沒參與的辦法。 小池子剛剛離去,就有親衛前來稟報:“太子,春枝不行了。她說想要見您一面,您可要見嗎?” “去看看吧?!?/br> 在胤礽安排三位巨佬的時候,春枝已經被人抬進了房間,親衛中已有人前去醫署請人過來為其查看傷勢。至于為何不請太醫,一則春枝的身份不夠格,二則拙政園距此比醫署要遠。 可惜不管是太醫還是醫署或是別的大夫,春枝或許都等不到了。 胤礽進去的時候,春枝躺在床上,面若白紙,胸前被鮮血染透。 胤礽一嘆:“你今日其實不必來的?!?/br> 春枝搖頭:“他們盯著緊,我行動并不完全自由。所以我沒法去問那個孩子紙花賣出去了沒有,是否賣給了園子里的人。我不知道那些紙花四阿哥還記不記得,又有沒有破解。我也不敢傳得太露骨,怕被他們發現。所以……” 胤礽明白。紙花拆解起來麻煩,不懂步驟的胡亂拆開很容易撕毀,而且易撕毀的地方都在邊角。撕毀后,那些隱秘的筆畫就很難拼湊了。 而就是有人成功拆解出完成的紙張,不仔細的也只會關注中間詩句,不會將目光落在邊角那些筆畫上,便是看到了,不多想也只會以為是執筆人不小心落下的墨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