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頁
書迷正在閱讀:[清穿同人]成為皇上白月光后、戰神歸來:馬甲大佬又A又颯、韋恩家族咸魚日常[綜英美]、我在海賊鎮守推進城一百年、[綜漫]一人成團,人設反轉、[七五同人]小侯爺的七年科舉五年開封之路、快穿之科舉文男配、[綜漫]當人虎撿到雷文劇本、[柯南同人]松田養了一只萩、[綜漫同人]穿越后我繼承了烏魯克
“我本來想著,是否可以讓這些紡織廠同我們一樣開辦教學班,三日或者五日上一堂課都可。成績優異的獎賞由我們來出。但后來一想,覺得此法恐怕不大行得通。 “現今誰家招工會開班教學認字?這要求若提出去,他們怕是會覺得不可思議。而且就算表面答應了,怎么教也會陽奉陰違。甚至我給予的用于成績優異者的獎賞,也可能被挪用,或者暗中cao作給予他們想要給予的人。 “我的能力與精力都有限,不可能時刻關注每家廠子的教學情況,也不可能插手這么多事。因此,關于下一步的舉措,我還在繼續想。 “但是至少紡機與織布機得到推廣,在我們托底棉紗布匹貨物后路的前提下,他們會想辦法擴大生產,把生意做大做強。 “如此一來,就會招聘更多的紡女與織女。只要更多的女性能夠擁有自力更生的機會,擁有一份銀錢可觀的工作,她們不論在娘家還是在夫家,都能多些底氣?!?/br> 確實如此。雖然這個時代有不少受思想禁錮,你怎么叫也叫不醒的人;卻也有不少女子,并不甘愿跪著生活。即便她們還想不到要去開創自己的事業,卻想要在夫家娘家過得好一些。 一份良好的工作,一份可觀的收入,可以提高她們在家中的地位,讓她們擁有一定的話語權。 這便是好的開端。 胤礽想了想,提議道:“讓他們開班教學,助旗下女工們認字讀書,在目前條件下,確實不太可行。但你不妨趁此機會提出成立商會?!?/br> “商會?” “是。你有和郡王福晉為盟友,又有孤為你托底。手中不但握著機器,還有大批人脈機遇,甚至你還承諾了各家棉紗布匹的收購。占據這些優勢,你可以呼吁從事棉紡織行業的人聯合起來,成立商會,你做會長,制定商會規則。 “加入商會的商,才能享受商會給予的優厚待遇。譬如機器,譬如托底收購。你還能借助人脈資源優勢,聯合染坊繡莊。 “紡織廠做出來的布匹需要通過染色、裁縫、刺繡才能成為更精致的衣服或繡被等。將這些染坊與繡莊也加入進來,既可以保證紡織貨物的出路,也可以保證染繡成品的貨源。 “除這些之外,孤打算聯合各大出海商隊開辟海外棉紡絲織品銷售渠道。這一塊不論紡織還是染繡,都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海外有許多國家,許多人。只要有人,就需要衣食住行,穿是其中之一。這部分市場需求龐大。我們可以借此擴展海外貿易。這些貿易貨款,白氏紡織廠一家是吃不下的。甚至兩家三家都吃不下。我們可以分給商會其他人。 “你給予他們利益,維系他們的運作。他們自然要遵循你定下的規則。譬如設定一個價格區間,各家售賣東西的價格必須在區間內浮動,不許過高。如此也能防止有人耍手段,保證紡織染繡市場的良好運行,從而保障各大廠家商家的平等競爭?!?/br> 說完這一大段,胤礽才點出關鍵:“商會統籌所有廠家商家之事,卻獨立于任何一家之外,也是需要人手管理的。如此一來,你可以借助商會的名義開展教學,就說是為了培養人才,給予各家女工機會,只需學得好的,學識算學過關,可提拔進商會入職?!?/br> 塔吉古麗眼前一亮,“買個院子做商會據點,在里面辟一個教學之處,采取自愿原則。凡加入商會的廠家商家名下女工,只要愿意,都可以前來免費聽學。學得好有機會獲得更好的崗位和更高的工錢,一定有人愿意。 “而且我們還能以商會的名義舉辦活動,把故事分享的事情擴大到整個商會的女工里面去。所有人都可以參加。我們可以增加優秀故事的名額。但故事的核心由我們掌控,如何評定優劣也由我們決定?!?/br> 胤礽輕笑,把剛想說卻還沒來得及出口的話講完了。舉一反三,不錯。 “太子,我回去研究一番,做個仔細的規劃出來?!?/br> 見她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飛回去寫計劃書的模樣,胤礽失笑:“不急,前頭正熱鬧著呢。別忘了你們辦這場花宴的目的?!?/br> 塔吉古麗一愣,太子不提,她真忘了。 “去吧,你缺席有一陣子了,別讓人起疑?!?/br> “那太子……” “孤是男子,不大方便,尤其這身份,孤若去了,恐怕大伙都要不自在了?!?/br> 塔吉古麗躬身告退,待她一走,胤礽也起身,自王府后門而出。 …… 花宴結束。 石令儀與石蘊儀坐上回家的馬車。石令儀揪了把小丫頭胖嘟嘟的臉頰:“這下沒外人了,說吧,這是怎么了?今兒剛來赴宴的時候不是還高興得很嗎?怎么后來悶悶不樂的,誰氣著你呢?” 石蘊儀一臉不忿,忍不住想說出緣由,又有所擔憂,支支吾吾,欲言又止。 兩人雖非親姐妹,但血脈相近。石蘊儀為石令儀的叔父嫡出,如今同住石家,關系十分密切。石令儀清楚石蘊儀的性子,一瞧便知她的想法,詫異道:“與我有關?” 石蘊儀微愣,萬萬沒料到自己一個字沒說,堂姐便已猜中。 見她這般模樣,石令儀還有什么不明白的,自己猜對了。 “既然與我有關,你更該同我說明。不論何事,我知曉后才能明白利弊,清楚根底。若我蒙在鼓里,他日因此惹出什么亂子來,如何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