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頁
書迷正在閱讀:[清穿同人]成為皇上白月光后、戰神歸來:馬甲大佬又A又颯、韋恩家族咸魚日常[綜英美]、我在海賊鎮守推進城一百年、[綜漫]一人成團,人設反轉、[七五同人]小侯爺的七年科舉五年開封之路、快穿之科舉文男配、[綜漫]當人虎撿到雷文劇本、[柯南同人]松田養了一只萩、[綜漫同人]穿越后我繼承了烏魯克
明珠淡淡瞄了索額圖一眼,嘖,這下太子睡過去不但不算殿前失儀,還更為顯示出其思父情切了。果然是老狐貍,看把你給機靈的。 康熙嘴角勾起,眼中滿是寵溺:“這孩子,晚幾天便晚幾天,何必如此?!?/br> 忽而思及胤礽之前說的話,他此行確實居功至偉,高高興興趕了幾天路,日夜不休,連睡覺都睡不著,就為了早些見到自己這個汗阿瑪,結果一見面就被自己訓了一頓。這么一想,胤礽似乎好像大概真的挺委屈的。 哎??滴跻粐@,眸光里又多了兩分愧疚,他揮了揮手:“都回去吧。此行諸位愛卿都辛苦了,且先回去休息。改明兒再論功行賞?!?/br> “嗻!” 眾臣告退。 梁九功上前詢問:“可要送太子回毓慶宮,這般睡著容易著涼,一覺醒來恐會脖子酸痛?!?/br> 康熙搖頭:“何必回毓慶宮,就安置在這吧?!?/br> “是!” 梁九功彎腰想將胤礽背到后頭寢殿去,康熙已率先將人抱了起來,往內室走。 眾阿哥:……很好,他們被華麗麗地忽略了。 胤禛松了口氣。胤禔神色變幻,垂在身側的雙手不自覺顫抖了一瞬。 汗阿瑪對太子也太好了吧?合著他剛剛那些話暗示了個寂寞? 第84章 酉時末,胤礽悠悠轉醒,睜眼看著頭頂明黃色的床帳,愣神了兩三分鐘才反應過來,這是在乾清宮。他回宮了。 “醒了還不快起來!都什么時辰了,今晚還要不要睡了?!?/br> 胤礽偏頭,看到康熙,翻身下床跑過去:“汗阿瑪,我怎么會睡在這?” 康熙一哼:“你還好意思說呢!自己怎么睡過去的不知道?” 胤礽回想了一下,低下頭:“我太困了,沒撐住。下次不會了?!?/br> 康熙無奈搖頭。 胤礽瞄了眼天色,立時站起來,火急火燎地招呼小柱子進來伺候他梳洗??滴跻荒樢苫螅骸斑@么急做什么?” “我還沒去給烏庫mama報平安呢!” 康熙失笑:“不用去了。你睡著的時候,瑪嬤已經來過了?!?/br> “那也該親自去一趟的?!?/br> “也不瞧瞧什么時辰了。你烏庫mama睡得早,這會兒都要安寢了。你此時趕過去,豈不擾了她休息?明早再去也是一樣?!?/br> 聽到這話,看了眼鐘擺,胤礽只能作罷。 康熙上下打量他:“這一去半年,倒是瘦了些?!?/br> 胤礽不高興了:“哪有,我明明是長高了?!?/br> 康熙抿嘴:“確實長高了?!?/br> 既然不去慈寧宮了,胤礽干脆讓小柱子把他準備好的兩大箱子搬進來。 “這些都是兒臣在尼斯克當地或是回程路上買的,汗阿瑪看看可還喜歡?喜歡的便留著,不喜歡,可以隨便賞給下人。有幾個小玩意,我覺得還挺有意思的?!?/br> 康熙眼中笑意更深,一箱子的小東西,均不值錢,可每一樣都承載著胤礽的心意。這孩子不管走到哪,看到點什么,都想著他這個汗阿瑪。 胤礽又從小柱子手中接過一個木匣子,打量四周,開口令屋子里伺候的人都退出去,這才道:“想必和談之事具體細則,汗阿瑪已經聽叔公他們說了?!?/br> 康熙點頭。 胤礽將匣子打開:“兒臣當年將唐十九派往東北邊境,只囑咐了他幾點要事,確定了大致方針,此后如何作為皆是他一人安排。不管是聯合黑左古城與尼斯克城的當地居民,還是同羅野荒遺民通商、暗地扶持阿木扎;亦或是派人潛伏古蘭都城,竊取信息。皆是他一手策劃?!?/br> 康熙嘆道:“你倒是信得過他?!?/br>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本來此事該稟報汗阿瑪,由汗阿瑪主持。只是彼時朝中對古蘭并不重視,兒臣所想的法子又很是冒險,成敗難料。兒臣算不到結局。若是成功,自然皆大歡喜。若是失敗,我們所行之事被古蘭揭穿,勢必引起他們不滿。 “如果形勢再壞一點,古蘭以此為借口發兵,大清再想尋求和談,必然要先在此事上給古蘭一個交待。兒臣想著,若此事為汗阿瑪主導,大清辯無可辯。怕是只能在疆土邊界上讓步了。 “可若是兒臣私下所為,汗阿瑪不知情。不論國內還是國外,所有責任都可往兒臣身上推。處置了兒臣,或是廢了兒臣的太子之位,當可平息內外不滿。于疆土邊界之上,我們或許還能有再爭取的可能?!?/br> 胤礽起身,在康熙身邊跪下去:“如今是和談大勝,所以外頭人只道兒臣手段好,對于其中的風險便自動忽略了??蓛撼甲约菏敲靼椎?。兒臣此舉過于激進,若處理不好,很有可能將大清置于被動局面。 “這些兒臣心里都清楚,兒臣仍舊這么做了。因為兒臣……兒臣不甘心。兒臣總想試一試,兒臣……是兒臣任性了?!?/br> 康熙怎會不知呢。胤礽行此舉是冒著巨大壓力的。他不顧自身名望,不懼失敗后果,就為了求一個對大清最有利的局面。 現今大獲全勝,自是贏得滿堂喝彩。但如果失敗了呢?滿朝文武,誰會放過他? 自上而下,所有人都會怪他為何一意孤行,為何不聽勸阻,為何不順勢答應古蘭,簽下第二方案。畢竟第二方案對大清來說,也已足夠。到時,胤礽就不是大功臣,而是將大清推入維谷,毀掉己方大好局面的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