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書迷正在閱讀:[清穿同人]成為皇上白月光后、戰神歸來:馬甲大佬又A又颯、韋恩家族咸魚日常[綜英美]、我在海賊鎮守推進城一百年、[綜漫]一人成團,人設反轉、[七五同人]小侯爺的七年科舉五年開封之路、快穿之科舉文男配、[綜漫]當人虎撿到雷文劇本、[柯南同人]松田養了一只萩、[綜漫同人]穿越后我繼承了烏魯克
索額圖宏觀把控,多方調整,閔大人負責田間細則。完美! 親眼目睹了胤礽試驗田的情況,皇莊試種成功的幾率可以說是非常高的。糧食是民之根本。若真搗鼓出來,必定享譽天下。這等利國利民的差事,這等惠利萬世的功績,只要參與進來,必定能名傳青史,萬古流芳。傻子才把好處往外推! 康熙一任命。閔大人撲通一聲,跪地謝恩。頭磕得不知道多響亮。索額圖面上看著還算穩重,那是因為早被太子告知,已經震撼過了??杉幢闳绱?,仍舊難掩喜悅,回話的聲音都在顫抖。 “臣遵旨!” 索額圖看向胤礽,雙眼泛著淚光。那是激動得??! 前不久,太子才送了他一份牛痘的功勞,這次又是雜交水稻! 上月太子露了一句嘴,彼時他思忖著太子是不是有想什么新玩意兒,戰戰兢兢,擔心這,擔心那。派人打聽也沒打聽出來。沒想到竟然是水稻!水稻??! 牛痘本就是千古難題,糧食更是如此!太子一下把二者都解決了!這是什么?他家太子莫不真是夢中有神仙師父相助吧!這是天選之子! 天選之子有他們赫舍里家的血脈!啊啊啊??!赫舍里家要飛升了! 可惜胤礽正星星眼望著康熙,完全沒與他對視。對他眼中飽含的情緒以及內心澎湃的熱情一無所知。當然,知道了也不會回應,只會覺得他想太多。 索額圖與閔大人離去,胤礽抱住的康熙胳膊:“汗阿瑪,兒臣這份壽禮可好?” “當然好!你這可是全天下獨一份!說吧,你想要什么?” 胤礽鼓著臉:“兒臣只是想讓汗阿瑪高興。汗阿瑪別說得好像兒臣送您東西,總想從您這再撈點什么一樣。兒臣才沒有!” “好好好!沒有!”康熙笑瞇瞇看著他,“真沒有?” 胤礽低著頭,支支吾吾:“沒……沒有?!?/br> 語氣明顯有些虛??滴跹壑型嫖陡?。 胤礽最終承受不住,說:“兒臣真的是單純給汗阿瑪獻壽禮,沒有別的心思。就是……就是……” 胤礽的聲音低了下來,“兒臣今日的課業還沒有做,汗阿瑪能不能同張大人說說,通融通融?” 康熙:??? 他微微皺眉:“一碼歸一碼。此事朕不能答應。你對諸多事物好奇,總想搗鼓搗鼓,朕可以隨你。但前提是,不能荒廢了學業。今日為何沒寫?” 大約是怕他生氣,胤礽急忙解釋:“非是兒臣偷懶不寫,而是兒臣……兒臣實在不會?!?/br> 康熙愣了片刻,可能是素日里從張英等人聽到的都是對太子的夸贊,親自考校之時,胤礽也都對答如流,康熙還是頭一回聽他言不會這個詞。 “布置的什么課業?朕瞧瞧?!?/br> 胤礽支使小柱子去書房拿過來??滴跻灰?,有些吃驚:“你已經開始學史了?” “張大人見我四書的學習進度不錯,說不必等四書五經學完再來讀史。昨日已開始將我習《史記》。他說我是太子,比起對四書五經的掌握,更該通讀史書?!?/br> 康熙點頭:“張英這話倒是沒說錯。是該多讀史。只是他出的這幾道題目,于你這個年紀來說,有些深了,不怪你不會?!?/br> 康熙覺得可能是胤礽在四書上的表現太過優秀,使得張英將要求一再拔高,如今新換了史書,依舊如此?,F在剛學,該是二人還在磨合期,還沒摸準胤礽的脈。張英非是死板之人,過幾日當會有調整。 康熙招手:“過來,哪里不懂,朕教你?!?/br> 胤礽有些猶疑:“會不會耽誤汗阿瑪的時間?” 康熙愣住。 “兒臣每日在御書房半個時辰,瞧著汗阿瑪忙得很,不是這個大臣求見,就是那個大臣有事要稟。便是不召大臣議事的時候,也有一大堆的奏折要批。經常是兒臣課業做完,字都練了好幾大張,您才忙完一半。 “您每日這么辛苦,好容易從御書房出來,還得去給烏庫mama請安,關注宮中情況,隔三差五檢查我與大哥的課業。今日定下皇莊試種之事,想來又有得忙了。汗阿瑪不如休息休息,兒臣可以自己翻書,或是等明日再請教先生也是一樣的?!?/br> 對上胤礽關切的眼神,康熙心頭一滯,恍然想到一點。會不會是他弄錯了。非是胤礽從前在學業上沒有難題,而是心疼他勞累,不忍再麻煩他,這才從未向他開口。只默默地自己私底下去花雙倍或是數倍的時間去鉆研。怪不得…… 怪不得他總奇怪,為何胤禔時常拿課業來找他,胤礽一次都沒有。要說完全沒有難題,怎么可能呢。即便胤礽聰慧,可張英熊賜履等人的要求也是跟著往上走的。 康熙嘆息一聲,語氣越發柔和,“哪里就差你這點時間。你這些題目對朕來說簡單的很,不必費什么腦子。怎么就耽誤朕休息了!教你的同時,朕也等于是在休息。過來吧,坐朕身邊?!?/br> 胤礽遲疑了一下,還是跑了過去。 康熙摸著他的頭說:“往后有不懂的,皆可以來問朕。保成,你記住了。朕是你阿瑪。你學三字經時也背過一句:子不教,父之過??梢娊虒Ш⒆邮歉赣H的職責。不要想太多,直接來找朕就是?!?/br> 胤礽揚起小臉,笑著答:“好!兒臣知道了!” 一大一小就此依偎在一起,一個說一個聽,昏黃的燈光將父子倆的身影投射在窗戶上,來替太皇太后送點心的蘇麻喇姑瞧見,留下東西轉身離去,不再入內,嘴角勾起,露出欣慰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