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頁
老趙應喏一聲,領著他們到臨水的座位里坐下。 李霽看了看四周,只見這食肆比昨日那去處雅致許多。從座位望出去,一片荷花在月色下開得正盛,蟲鳴陣陣。 食肆各處角落里點著驅蟲的艾草,涼風吹著,倒也舒服。 “老趙這里的菜色與老曾那邊不一樣,各有各的可口?!变羧缛鐢导艺?,“明日,我再帶你去別家,把這夜市吃遍了再回去?!?/br> 李霽看著她:“如此說來,這夜市的鋪子你全都認得了?” “也不能這么說?!变羧缰t虛道,“畢竟不好吃的到底是多數,我只認得好吃的地方?!?/br> 李霽淡淡笑了笑,沒有言語。 大約是地段好,這處食肆比老曾那邊熱鬧,雖然夜市里真正熱鬧的時候還未到來,但二人邊上已經坐了幾桌。 臨近的一桌,cao著北方口音,顯然是外地來的游人。 “……這揚州,連夜里也有許多消遣的去處,果然名不虛傳?!币蝗说?,“北方有長安洛陽,南方大概就屬揚州是翹楚了?!?/br> “那也未必,我看廣州愈發繁華,假以時日,想必不遑多讓?!?/br> 另一人道:“兄臺剛從長安而來,不知那邊可有大事?” “長安那等去處,每日大事小事多了去了,什么時候停歇過。不過要說十分特別的大事,倒是有一件?!蹦侨撕戎?,不緊不慢道,“近來,北寧侯崔珩破了南匈奴,諸位可知道?” 漪如正在喝茶,聽得這話,倏而怔了怔。 第二百一十二章 食肆(下) 無論是上輩子還是這輩子,對于漪如而言,崔珩都并不是一個要緊之人。 因為上輩子,他出名的時候,漪如也大約這是這個年紀。 之所以漪如記得這么清楚,是因為他死的日子,跟她接近。 那時,她病重躺在榻上的時候,聽到來給自己送飯的尼姑們在閑聊,說崔珩戰死了。有一位尼姑惋惜道:“當真是可惜,聽說他只有十九歲,跟這位嚴女君相比,也不過大了一歲?!?/br> 崔家,是一個將門。 崔珩祖上世代投身行伍,立下過不少功勛,在朝中頗有些威望。不過崔家和嚴家一樣,一向子息單薄,到了崔珩的時候,已經是三代單傳。 崔珩的父親曾經因為破鮮卑,被封為北寧侯,但沒過多少年,患病而亡。朝廷為了撫恤孤寡,就讓崔珩嗣爵。于是,崔珩還是孩童的時候,就已經當上了北寧侯。 在京城里,貴人多如牛毛,北寧侯這爵位并不太高,崔家也并不起眼。如果沒什么意外,崔珩大約會像別的許多侯爵之家的后人一樣,不太出名,但可以靠朝廷奉養衣食無憂地過一輩子。 但崔珩卻頗為爭氣,在十八歲的時候投身行伍,并以一己之力破了南匈奴,一戰成名,轟動天下。 恰如現在。 漪如聽著那些人聊著崔珩的事,有些恍惚。 “怎不吃了?”李霽發現她出神,推了推面前的盤子。 “阿霽,”漪如問他,“你知道崔珩么?” “知道?!崩铎V淡淡道。 漪如并不意外。 長沙王和李霽雖然遠在廣州,但必然消息靈通。崔珩的事,當年漪如即便身在寶相庵,也能從尼姑們的議論中知道一清二楚,而李霽這樣的人,想必會比她和旁邊這幾個游人知道得更早。 漪如正要再問,忽而又聽一人道:“說到少年英雄,我便想起了長沙王世子。這二人年紀相仿,一南一北,也不知誰人有能耐些?!?/br> “那還用說,當然是北寧侯能耐些,他對陣的可是南匈奴單于?!币蝗说?,“千軍萬馬,真刀真槍,可不是殺幾個倭寇水匪可比的?!?/br> “這話不對,殺倭寇水匪就不是真刀真槍了?”另一人道,“長沙王世子那水師,可也是數萬之眾,據說出征時,大小船只將珠江口都擺滿,這不也是千軍萬馬?” “那畢竟是不同。倭寇水匪威脅的是沿海,畢竟非中原腹地;南匈奴的威脅的可是京畿?!?/br> “威脅不威脅,也不過是說說罷了。河西、朔方一向有兵馬鎮守,若無他們做后盾,北寧侯又怎能輕易破了南匈奴?我看朝廷將這功勞全算到北寧侯頭上,也是有些考量的?!?/br> 這話頗是意味深長,讓旁邊的人面面相覷。 “兄臺此言何意?”一人忙問,“什么考量?” “長沙王世子的功績,天下人皆有目共睹,諸位以為,朝廷會高興么?”那人,道,“如今好不容易也出了個少年英雄,若不好好捧一捧,壓一壓長沙王世子的風頭,豈非浪費?諸位看著好了,這北寧侯,朝廷定然還要力捧,若不冠以絕代英雄之名,我這姓倒過來寫?!?/br> 眾人皆笑。 沒想到這等閑聊也能扯到李霽頭上,漪如不由瞥了瞥他。只見他吃著菜,神色平靜,似充耳不聞。 漪如心中不由有些訕訕。 在她上輩子,他們的這些爭論根本就不會有。因為那時,李霽九歲就已經撒手人寰。 幸好那幾人不曾說出冒犯的話,你一言我一語,喝著酒開著玩笑,沒多久,話題又扯到別處去了。 離開夜市的時候,李霽買了不少熟食,有酒有rou,兩人手上都拎著許多,滿滿當當。 走在路上,李霽忽而發現今晚的漪如話少得出奇。他轉頭,只見她看著別處,似乎在想著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