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這時,旁邊湊過一人來,說:“文吉可聽說了,今日,宮中有稀客?!?/br> 嚴祺道:“哦?哪位稀客?” 那人笑了一聲,道:“你定然猜不到。是長沙王?!?/br> 聽到長沙王三個字,眾人的目光都變了變。 漪如也怔了怔。 對于她而言,這是個從前時常會聽到,卻不那么熟悉的名字。 長沙王,名箴,字子誡,是先帝的二皇子,皇帝的兄弟。 說起他,其實還要說回先帝。 在文德皇后之前,先帝其實還有一位皇后楊氏。長沙王,就是楊皇后的兒子。 他雖然排行第二,但按照嫡長之序,該是李箴做太子。然而還沒等到立嗣,楊皇后就出了一樁巫蠱案,被人在宮中搜出詛咒之物。 先帝震怒,將楊皇后廢黜,打入冷宮。 沒多久,嚴氏被立為皇后,而她收養的皇長子則被立為了太子,李箴則被封為了長沙王。 雖然沒有讓長沙王繼位,但這個兒子的才能實在卓越,讓先帝很是喜歡。 長沙王自幼聰慧,早有賢名。成年之后,曾奉皇命到江淮一帶治理水患,大有成效。而后,先后在西北的秦州、隴右以及百越作亂的嶺南出任刺史,主政之時,政通人和,無論夷狄都還是南夷也被他治得服服帖帖。 這樣一個人,對當年還是太子的皇帝而言,自是莫大的威脅。甚至有傳言說,先帝會把太子換掉,扶長沙王上位。 但他到底沒有這么做。究其原因,其實并不難猜。 楊皇后的父親楊奎,當年是先帝的輔政大臣。到楊皇后生下皇子的時候,楊家已經到了權傾朝野,連先帝都忌憚的地步。 幸好沒多久,楊奎就死于一場暴病。而先帝旋即抓住機會,打壓楊家的勢力,因此,楊皇后被廢,乃是順理成章。為了防止楊家東山再起,長沙王即便再優秀,先帝最終也只是讓他做了個藩王。 然而就算已經登基,對于皇帝來說,長沙王這個二弟,也并不讓他省心。 先帝去世的時候,長沙王已經當上了嶺南五府經略使,牢牢掌握了廣州、桂州、邕州、容州、交州軍政大權。從嶺南到交州,自成一體,兵強馬壯,富可敵國,而長沙王雖掛著個經略使的名頭,卻儼然一個翻版南越王。 皇帝自是將他視為眼中釘,繼位之后,曾兩次嘗試奪權,不是將長沙王調任他職,就是要將嶺南五府裁撤。 但嶺南之事與中原迥異,當地無論漢番人士,均尊崇長沙王。加上山高皇帝遠,朝廷鞭長莫及,每回有所動作,嶺南總要出些事端。為了安撫邊境,皇帝也每每也只得作罷。 這些事,漪如只知道個大概。 因為皇帝這心病,很快就會消失。 長沙王只要一個兒子,名叫李霽。 此子早慧,五歲能文,與其父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關鍵的是,他還生得十分好看。 這年頭,民間相術興勝,最負盛名的,是名士周彥。周彥祖上就是黃老之學集大成者,兼通周易。論玄學造詣,天下無出其右者。就連先帝也常常將他召入宮中,聽他講授玄理要義。 傳說他見到李霽時,原本是坐在榻上,一見之下,竟驚得從榻上跌下,旋即在李霽跟前深深伏拜。 旁人問他何故如此,他說:“謫仙降臨,豈有不拜之理?!?/br> 這些話語流傳開去,李霽也隨之名聲鵲起,人們談到“謫仙”二字,定然就會提到李霽。 而長沙王對這個兒子也是寶貝得很,將他立為世子,無論去哪里都會帶著他。 可惜天有不測風云。 這位世子十歲就夭折了。在一次外出游玩的時候,被野獸襲擊。世子的坐騎受驚,將他顛下馬背,脖頸折斷而亡。 長沙王夫婦悲痛不已,卻禍不單行。 長沙王決意要將世子帶回嶺南安葬,途徑黃河時,遇河水暴漲。載著世子棺槨的舟船翻覆,長沙王執意要救,不幸命喪于河水之中。 “長沙王在嶺南好端端的,怎會到京城來?”這時,漪如聽嚴祺問道,“他就不怕圣上辦了他?” “這你有所不知,并非圣上要他來的?!背鐚幒畹?,“是他自己上表,說他在嶺南日久,想回京拜謁先帝陵寢。圣上準了,他這才入京?!?/br> “哦?”嚴祺詫異不已,“竟有此事?” 這邊正說著話,忽然,殿上傳來內侍的唱喏,說長沙王入見。 殿上喧鬧的說話聲登時低了下去,連樂伎們彈奏的聲音也似乎收斂了許多。 無數目光紛紛望向殿前,只見長沙王身形魁梧,身著親王袍服,步履生風。身后跟著長沙王妃,也身著禮衣,儀態萬方。 待他們進殿,漪如聽到周圍隱隱傳來一陣贊嘆之聲。 讓眾人驚訝的,卻并非長沙王,而是跟在長沙王夫婦身后的世子。 只見他頭戴玉冠,白皙的皮膚如雪般剔透。雙眉天然如劍,一雙鳳眸大而清亮,熠熠動人。雙唇似點 朱般紅潤,整個人走入殿中,竟似從畫里出來一般。 第二十八章 端午(五) 生得可愛的小兒,京城之中從不罕見,可稱為美人的,漪如也見過不少。但看到這世子之時,她仍怔了怔,目光定住。 倒果真是名不虛傳。她心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