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陸耽氣得有些想笑,但總不能對著一個十三歲的小姑娘發脾氣:“你如果堅持雙人滑,那確實還有試錯時間,搭檔不合適可以再換,但你如果想轉女單,我必須很嚴肅地告訴你,你這個年齡晚了?!?/br> 開什么玩笑!陸耽又在心里嘟囔了一句。 鵝國,櫻花國和米國那邊,女選手大多是從四五歲就開始上冰,最出色的種子選手都涌進了單人滑。 雙人滑和單人滑的能力、技術要求也完全不同,前者需要進行的訓練有托舉,拋跳,碾轉,螺旋線,即使選手年齡偏大一些,也會有更佳的默契度彌補狀態的下滑,而單人滑的困難技術動作數量更大,組合也多種多樣,身體控制和平衡能力要非常好。 對選手自身的要求很高。 聽說過女單轉雙人滑的,但從雙人滑轉女單的極少,不是轉不了的問題,是一般想轉的時候確實晚了。 比如秦姝,去年才開始系統訓練,她確實有天賦,雙人滑還是有望沖一下國際比賽的,但是女單,別人出成績都在十六七歲,她怎么可能在短短幾年內,冰感、旋轉、滑行,跳躍全能? 天賦是不能覆蓋努力的。 重點是……目前華國對花滑幾項重視程度完全不同,雙人滑拿了一冠后,國內的好苗子都是先往雙人推,女單和冰舞能吃點rou渣就不錯了。 華國這幾年對雙人滑的投入巨大,往后估計也是,女單投入資金少,很可能出不了成績,出不了成績就沒有資金,這就陷入了惡性循環。 像米國,楓葉國那種四個項目全面發展的,是人家本身就有深厚的底蘊支撐。 秦姝抿了抿嘴唇,沒有反駁,她已經決定了,一下子說服不了教練也正常,總不能說自己滑了一輩子雙人,現在想體驗一把單人滑的快感吧? 而且,說她對理桓沒有芥蒂那是不可能的,當年的種種變故,讓她覺得迫切地需要來一段一切都靠自己的人生。 這個決定不會因任何人改變。 她曾經也客觀地評估過自己,她的跳躍能力其實不錯,可以在雙人滑中做到拋3A,A跳男伴很難發力,基本靠女伴單跳,這就是為什么雙人滑組寧愿硬拋四周跳,不會輕易拋3A的原因了。 但是當時就是因為國家隊教練的強烈建議,秦姝又沒有自己的考量,再加上隊內重復播放雙人滑拿金那一幕,在榮譽感和滿足感下,秦姝就沖著雙人滑去了。 現在能有機會開啟一段完全不一樣的人生,充滿著希望與未知的人生,誰會繼續走老路? “你今天回家跟你爸爸mama商量一下吧,今天先練習跳躍?!苯叹毾胱屝」媚锢潇o一下再說。 秦姝不吭聲,慢慢穿上鞋子,取下冰刀保護套走向場內。 她今天要進行的訓練是六種二周跳。 陸耽拿著記錄本站在場外,用筆在小姑娘完成很好的地方打上對勾。 他發現秦姝今天在練習跳躍時候的姿勢方式比往常有進步,但是對身體的控制能力卻跟喝了假酒一樣,非常生澀。 終于在跳后外結環二周(2Lo)的時候,秦姝落冰時腿一彎,結結實實摔了個屁股蹲。 陸耽搖了搖頭,小姑娘固執著呢,她是不知道女單的現狀啊,拿著這種成績別說國家隊了,省隊都不一定能進去。 “過來休息五分鐘吧!”陸耽招了招手。 殊不知小姑娘就這么坐在冰面上閉上了眼睛。 秦姝在復盤剛才的動作。 右外刃向后滑的時候她突然就覺得腿部肌rou給的力度不在衡量的范圍內,僅猶豫了半秒就摔了一地的冰渣。 她發現她現在是典型的關于花樣滑冰的意識和知識還在,卻掌控不了身體。 上賽場有時靠的就是肌rou記憶,體重增一斤減一斤帶來的都是巨大的調整,不然怎么說發育是單人滑,尤其女子單人滑最難過的一關呢。 更別說她一下子從二十多歲跳到十幾歲。 秦姝很郁悶,她有些低估身體驟然變化帶來的影響,按照這個程度,什么時候能把十三歲的自己鍛煉到之前的狀態? 秦姝揉了揉腿,屏息思考了很久,總結了發力的錯誤。 之前她每天晚上也會躺在床上復盤兩小時的訓練總結,人不是機器,即便比賽靠著一部分肌rou記憶,那也是需要及時思考調整的,所以她去國家隊的那幾年進步神速。 秦姝慢慢站了起來,做了一個燕式巡場,放松后接下來的兩周跳都沒有出錯。 然后她一個輕盈的左足后外刃起跳,同時右足刀齒點冰,急速地旋轉了三圈,右足后外刃濺起來些許碎冰,穩穩落冰。 3Lz! 艸,陸耽一下子站了起來,睜大了眼睛! Lz是勾手跳的縮寫,又稱魯茲跳,是花樣滑比賽中六種常見跳躍之一,難度僅次于阿克塞爾跳! 他不記得教過秦姝三周跳,他也教不出來,要知道華國目前的花樣滑冰考級模式分為兩種,一種配合ISU的運動競技能力要求的等級測試,另一種是ISI低門檻模式,偏向于純粹的業余愛好者衡量自己。 自由滑七級要求能跳阿克塞爾兩周,六級是公認的的專業競技和業余愛好分界線。 能跳出3Lz,那是妥妥的專業級別!不是他這個業余教練能教出來的。 陸耽其實第一眼覺得秦姝這個3Lz是蒙出來的,但是回顧了一下之后察覺到,剛剛這一跳,足周,軸正,高遠飄,毫無瑕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