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一個新手村 第43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我靠撿垃圾成為橫濱大佬、偏吻荊棘、我炙熱的少年、國民男狗[綜]、全物種變異后我開掛了、我們不是情敵嗎、[綜漫]刀劍攻略2、末世種田錄( futa)、[綜]刀劍攻略、[綜漫]npc在戀愛游戲花式be后
劉老翁以前從沒這樣圍著一張桌子嚴肅地開過會,頂多就是在宗廟祠堂那兒聽當老村長講幾句話,現在這樣每人發一個小本本和筆,各自坐在屬于自己的位置上,圍著葉蘭亭的辦公桌正襟危坐,聽村長安排工作任務,瞬間有種身份都不一樣的感覺,身子的擔子從一種勞作變成了某種責任。 劉老翁點頭:“小葉村長,您就放心吧,冬麥我都已經育好了,按照我自己家以前的法子,每半個月除一次蟲,下一次肥,保證比大家以前散種的收成好?!?/br> 劉鐵柱也道:“村長,修建工坊的圖紙霽安哥已經給我畫好了,至于人手這邊,我可能得從修路隊那邊抽調。力氣大的男人基本都在修路隊?!?/br> 葉蘭亭一邊說一邊低頭記錄:“這個沒問題,我會讓楊青鋒配合你這邊,抽調十個人過來?!?/br> 劉鐵柱道:“上次李家莊村長帶人過來后,趙家灣那邊的人也來問過一次,有好幾個人都想進咱們修路隊做工?!?/br> “想來的都讓他們來,到楊青鋒那里去登記。外村的人可以給他們調成整班,也就是干全天,一天四文錢。盡量把我們村里自己的人抽調出來去工坊?!闭f到這里,葉蘭亭又道,“修建紡織工廠的時候,在旁邊把食堂也修起來吧,以后工坊里人多了,葉家院子容納不下那么多,得單獨修一個食堂?!?/br> “食堂修好后,就由啞娘你來全權負責?!?/br> 啞娘連忙點頭應下。 以前是沒有那個條件,把香皂工坊、學堂和食堂全都安在葉家院子,但其實這樣每天吵鬧,對孩子們的學習很有影響。 葉蘭亭決定把工坊和食堂都撤出去,放在她在村子地圖上新圈出來的那塊地,只把蒙學班留在葉家院子,沒有了工坊的占用,蒙學班就可以從上午的兩堂課調整到上下午四堂課,孩子們就能學到更多知識。 而且葉蘭亭也看得出來,阿公阿婆每天有了這些孩子的陪伴,心情都要好上許多。 蒙學班是葉蘭亭的人才基地,她每天都在蒙學班看看那些孩子的進步,就能第一時間知道,哪些是可造之材。 劉鐵柱點頭,在自己的工作日志上記錄下來:“好的村長,我知道了?!?/br> 旁邊劉老翁見劉鐵柱一邊開會一邊記,不僅他在記,放眼一看,對面鄭姑,薛霽安,楊虎娃幾個人,全都在記。 劉老翁為難地看著發給自己的小本本,道:“村長,俺這老頭子不會認字,這小本本發給俺,是讓俺記什么呀?” 旁邊薛霽安笑了笑:“劉翁,這是村長定的規矩,每次開會,大家都要帶一個冊子,把開會內容和自己領到任務記下來,后面怎么開展工作的,每天做了些什么事情,安排了哪些人,申請了幾筆錢,都要在上面記錄下來。到每旬逢一,咱們都要開會向村長做工作進展匯報。然后每個月月末做總結?!?/br> 鄭姑算是班子里最早的元老了,她笑著接話道:“村長會根據這些記錄和匯報,給咱們評工作績效,有了績效,咱們才有獎金。劉翁,你現在可是田園園長,這工作日志得好好記錄,咱們每個月的獎金就靠這個了!” 劉老翁恍然大悟:“原來上回你們拿到的三百文獎金就是這么來的啊……怪不得?!?/br> “可我這老頭子不認識字咋辦啊村長?” 葉蘭亭就道:“您可以抽空來蒙學班學一些簡單的文字和數字,實在不行,您用畫的也可以。比如,您幾月份育苗,什么天氣撒的種子,多久沃一次肥,地里出苗、長葉、拔節、抽穗、開花、結實這些種植過程,您都可以連寫帶畫記下來,如此等到一輪收成完后,咱們下季度復盤時,就可以得出總結,哪一環出了問題,哪一環又做得更好,明年又需要怎么改進?!?/br> 劉老翁聽完,佩服地看著葉蘭亭:“村長,您懂的東西比我這老頭子多!我都聽您的!” 葉蘭亭笑:“不是我懂得多,我只是集中大家的智慧一起辦事罷了?!?/br> 她看向薛霽安:“把你畫好的工坊建造圖給我看看?!?/br> 薛霽安從冊子下抽出一張折起來的圖稿遞給葉蘭亭:“這是個初步樣式圖,等您先過目,哪里不合適的再調整,地基已經挖出來了?!?/br> 葉蘭亭看了圖紙,薛霽安畫稿的方式是學著她之前給他的房屋平面圖畫的,面積按照一比一百的縮小比例,他畫了兩間生產,一間庫房和一間物料房。 工坊的朝向正對村子口外剛修好的路,到時候再將路沿修到工坊門口,就能實現驢車直接上下貨了,省去了很多人力。 葉蘭亭放下圖紙,補充道:“再在工坊后面修一個茅廁吧,一男一女,分開?!?/br> 薛霽安一愣:“呃,是我考慮欠周到了?!?/br> “這幾天我不在村子里,你這邊情況怎么樣?” 薛霽安道:“蒙學班一切照舊,現在村子里十二歲以前的孩子基本都來蒙學班學認字了,只有幾個十三四歲的,他們不愿意浪費時間,去了修路隊干活賺工錢。我的木工班這里,有五個孩子,現在他們基本都學會了獨立推木方和搭木榫了。村長您走后,我又去了一趟鎮上,到鎮上的鐵鋪去問過了,現在像刀錘斧這樣的東西鐵鋪已經不賣了,就算要買鋤頭和鐵鍬這樣的農具,也要到鄉里造冊登記?!?/br> 葉蘭亭沉吟片刻:“我向鄉里寫個修路證明,讓村里的男人挨個去鐵鋪買農具,就說我們村里要修路,農具能買多少買多少。把鐵器全給我買回來?!?/br> 至于買回來后,她要用這些鐵器干什么,那就是她說了算了。 當然,如果她能擁有自己生鐵開采礦,那就再好不過了。 想到這里,葉蘭亭看向大古村后方的落日山,那座大山深沉地佇立在后方,山里什么都有,以大古村現在的人力所能探險到的,不過是萬分之一的資源。 大古村因為地勢原因,其實很偏僻,但這趟葉蘭亭出去后,才知道外面世道確實比她想的要亂。 就連她從上河郡到爻岡鎮短短半日的路,就碰到過十幾個逃荒的流民,而這些流民有的走投無路后,會選擇落草為寇,就跟那伙想要殺人奪財的流寇一樣,四處流竄為禍。 以后他們大古村的工坊產出的東西越來越多,總要往更遠更大的城市賣,可到時候如果他們僅憑村里這些老弱婦產去運貨,恐怕才剛出寶河鎮,貨物就要被流寇搶劫一空。 所以,葉蘭亭才要讓薛霽安去買鐵器。 她看向楊青鋒,從他在爻岡鎮林中一刀刺穿那個流寇頭子開始,葉蘭亭就再也不會叫他楊虎娃了,因為他現在已經擁有了青鋒出鞘的鋒芒。 “楊青鋒,你把我們在爻岡鎮遇到的事情,給大家簡短的講一下吧?!?/br> 其實大家來開會坐在這里好半天了,都發現這次楊虎娃從郡上回來就變得穩重了許多,不再像以前那樣毛頭小子般毛毛躁躁了,眼睛里多了些叫人看不懂的成熟。 好像一夜之間就從毛頭小子長成能擔當的男人了。 楊青鋒低頭摸了摸腰間的刀,沉聲道:“這次我們從郡上回來的路上,遇到了幾個流寇,想謀財害命。后來被村長布計拿下了,我們殺了兩個,放了四個?!?/br> 大家都是一驚。 楊青鋒抬起頭,眼神堅定:“現在外面流寇四起,指不定什么時候就逃竄到我們這一方來,我們必須組建自己的村民自衛隊,才能保證村里人的安全?!?/br> 葉蘭亭點頭:“沒錯,所以我讓楊青鋒挑了二十個健壯村民,組成民兵自衛隊,每天修完路就要訓練?!?/br> “這樣吧,以后訓練都到后山去,先組織大家結隊獵些山貨,把動物皮扒下來自制些弓箭,從鎮上買回來的鐵器,也盡量以鐵釬等尖銳的東西為主,實在買不到就拿回來自己融化重鑄。自衛隊務必要人手一把。等到自衛隊訓練出來后,再分一批給貨運部,以后出去采買原料和打通商路,我都會讓他們護送?!?/br> 楊青鋒點頭:“村長放心,我就加緊訓練他們的?!?/br> “我把楊三毛調給你,他是你堂弟,這次出去你也看到了,他有用得上的地方?!?/br> 其余幾人都有些被葉蘭亭說的流寇之事嚇到,葉蘭亭見狀,安撫他們:“也不必如此緊張,世道本就沒有太平過,我把這些事告訴你們,只是讓你們有個心里準備,否則到時候真遇到事了,不知道怎么應付?!?/br> “現在大家都是村部班子里的成員,以后需要你們往外面跑的任務很多,出門在外,大家也最好自己學一點防身術?!?/br> 想到這里,葉蘭亭干脆道:“不如就在蒙學班加一堂體育課。讓孩子們文體結合的同時,再學一些防身術,基礎要從娃娃開始打好?!?/br> 決定好后,葉蘭亭拍板:“就這么辦?!?/br> 可楊虎娃現在身兼數職,不僅要管修路隊,還有訓練村里的自衛隊,恐怕是抽不出空來教大家扎馬步打拳的。 這時候葉蘭亭忽然想到一個人——上次和楊虎娃大家的那個張老二。 楊虎娃的武力值已經算不錯了,但那個張老二能和楊虎娃打個不相上下,說明他的實力也還是不錯的,這樣的人放在修路隊下苦力其實有些浪費。 讓那個張老二來交蒙學班的孩子們打拳扎馬步,給他開比修路隊高一點的工錢,他應該也是愿意的吧? 葉蘭亭就想:她村里現在欠缺的人才,其實也不一定非得在村子里找嘛。 她完全可以從外村招啊,吸納人才落戶大古村,好像也是個辦法! 她曾經考公時,看的那么多基層公務員規劃工作綱要,其中就有很多每個鄉鎮地方出臺的吸引外地高校文憑人才前來落戶的政|策,只要待遇好,不愁招不到優秀人才。 他們大古村,幾乎一半的人都被葉蘭亭掃過資質了,百分之九十都是資質平平任人宰割的那種,老人和孩子就占了全村一半人口,能調用的勞力也全都在修路隊和工坊,如果還想再繼續發展,勢必就要從外面引進勞動人才。 現在葉蘭亭手里有了錢,不怕招不起人。 “楊青鋒,你明天去把那個李家莊的張二哥叫過來,我有事跟他談?!?/br> 若是以前,楊青鋒一聽到這個張老二的名字,就一肚子火氣,恨不得跳起來揍人,但現在,他只是平靜地應下葉蘭亭的吩咐:“我知道了村長?!?/br> “嗯,”葉蘭亭很滿意,她現在的的幾個手下,全都有了明顯的進步。 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進行。 第38章、加更 事情一旦布置下去,按部就班就會執行得很快! 之前劉老翁就已經帶著幾個老農將水田犁了,現在開始下地插苗,種的是冬季小麥。劉大娘那邊也帶著幾個干活好手將后山的沙地全部重翻,繞著山腳一圈弧形開拓了幾畝沙地,全部種上蘿卜秧。 葉蘭亭過去視察的時候,就看到整個大古村畫卷煥然一新,水田里老黃牛悠閑地甩著尾巴,幾個戴著斗笠的老農正挽著褲管在田里插苗。 抬頭再看遠處后山,勤勞的婦女們扛著鋤頭,將沙地歸攏成一彎彎梯田,綠油油的蘿卜秧映襯在大山腳下。 位于村子最高處的葉家院子,孩子們郎朗的讀書聲陣陣傳來,清脆悅耳地飄在村莊上空。 村里曬壩場中,薛霽安正帶著幾個徒弟在組裝幾輛新的紡車,一些零部件是從鎮上雜貨鋪買回來的。 村里兩條大黃狗搖晃著尾巴跟著葉蘭亭身后,她走到哪兒,兩條大黃就撒歡地跟到哪兒。 趙家灣和柳家灣也來了三十幾個修路民工,在工錢的驅使下,他們全部選的都是整班,一天四文錢,仍舊是日結制。 因為日結工干一天就能拿到一天工錢,且比鎮上的短工工錢還要高一文,大古村的修路隊很快聲名遠揚,附近六七個村都陸續有村民慕名而來,修路隊從最開始的大古村本村男女老少勉強湊齊的三十六個人壯大到了一百多人,全來自寶河鎮下轄的八個村。 石子路很快就修完一半了,因為已經縱深得太遠,每天還用一輛專門的牛車運送過去幾大桶的解渴南瓜湯。 葉蘭亭原本預計的是,一年以內能修好這條路就算不錯了,但現在看來,只用三個月她就能修完。 因為修路隊有了大量的外村勞工,所以葉蘭亭將自己大古村的村民抽調回來,全力搞起了紡織工坊的建設。 這邊采木料石頭,那邊人工搭建,紡織工長半個月時間就拔地而起,現在只剩下屋頂還沒搭了。 紡車一共做了十架,鄭姑那邊已經培養出兩批學會紡線的村婦,只等工坊一開始投產就上崗。 而另一邊,葉蘭亭派了楊三毛趕著驢車去周圍幾個村子收集毛料,不管是雞毛鵝毛,還是羊毛兔毛,只要有羽毛的,都收,棉花和麻纖維也收。 實在在他們小鎮物產不夠豐富,很少有大規模養殖的農戶,偶爾有幾家散養一兩頭羊,這家幾只雞,哪家幾只鵝,所以得挨家挨戶去收。 幾種原料價格也各不一樣。 楊三毛看眼色雖然靈光,但算術不好,葉蘭亭怕他記錯帳,便讓劉鐵柱的堂弟劉小強跟他一塊去,劉小強只有十五歲,資質平平無奇,但起碼在蒙學班學過算術,還跟著薛霽安學了一些木工,跟他堂哥劉鐵柱差不多,都是腳踏實地的小伙子。 這兩個家伙坐上驢車,從大古村出發,一直沿著李家莊、平安村、蘭花村和大河村,再繞到寶河鎮上吆喝一圈,而后從南口村、柳家灣、一直繞過趙家灣回來,一路走走停停,花了三天時間,第一趟就收了滿滿一車的毛料回來! 葉蘭亭很是滿意這個成果,只是拿到二人的記賬本一看,果不其然,兩個臭皮匠還得差一個才能頂得上諸葛亮,這賬目算錯了,雞毛的錢算成了鵝毛的錢,羊毛的多算了一文,兔毛的錢又少算了一文。 索性那些賣毛料的農戶是第一次有人上門收購,也事先不清楚他們的價格,反正能賣錢,也稀里糊涂的結了賬。 葉蘭亭看著這記得亂七八糟的賬,只覺得頭疼, 自從趙汾走后,村里的公賬都得她親自對,現在楊三毛給她拿一本爛賬回來,葉蘭亭的臉當場就拉下來了。 “村,村長……”楊三毛和劉小強倆人忐忑站在她面前,倆人自己還沒意識到賬算錯了。 葉蘭亭將賬本往旁邊一放,沒有罵人,而是溫和地道:“可以了,先回去休息吧,這一趟跑了三天你們也辛苦了。月底我會給你們發獎勵?!?/br> 兩人都很高興,歡喜地回去了。 葉蘭亭卻看著這整整有十一處錯處的賬本陷入深思,她決定回去后給蒙學班的學子來一次統一考核,檢驗這三個月他們學成的結果。再從里面學習成果優異的、年紀大一點的孩子里挑幾個出來,安排到幾個關鍵的崗位,幫忙做些記錄算賬的活兒。 否則就以現在這幾個半吊子的管理團隊,連個賬目都要她親自監督,那還不得累死。 回去后,葉蘭亭就出了兩張語文卷子和數學卷子,都是小學二年級的水平,用來檢測現在蒙學班的學習成績。 她讓薛霽安幫忙一起謄寫考卷,一共五十份,倆人點燈熬夜謄了一晚上,終于將考卷全部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