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懦弱童養媳后(種田) 第49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愛食記、表兄不善(重生)、[韓娛同人]我的古代女友、[韓娛]重生韓娛之舞者
大溝村一切如常,祁母前不久才收到顧青青的信,行李已經提前收拾好了,在家里盼了十來天,總算把顧青青給盼回來了。 顧青青走后,祁母一個人在家里待著,實在沒勁。所幸丁嬸時常過來陪她,這日子才不至于太過難熬。 三個月不見,祁母一肚子的話,聊了好半晌,祁母才想起了正事,趕緊回房將祁望的信件拿給了她。 顧青青見這兩封信的封口都沒拆,有些納悶。 祁母解釋道:“這兩封信都是夾在家書里面的,望兒千叮嚀萬囑咐,不許我拆,一定要親自交到你的手上?!?/br> 顧青青一聽,眉頭緊皺,祁望這般鄭重其事,又不許祁母看,想必這信里寫的不是什么好事。 顧青青避開祁母,一目十行地看完這兩封信后,才知道她離開京城后,她買下的小河莊便緊跟著出了岔子。 事情不大,一些糾紛而已,但涉及到了嫁妝,這便算是家事了。 像這類家務事一向說不清,所幸顧青青買下莊子時,所有的手續都準備得十分齊全妥當,賣主她也見過面,錢貨兩訖,事情便到不了她的頭上。 不過她不往里摻和,這麻煩會自己找上門來,處理起來不僅費神,還很是棘手。 祁望留在京城,跟著跑了好幾趟,才讓事情有了轉機。 祁望的第一封信是為了將此事的來龍去脈告訴顧青青,第二封信隔了幾日,祁望便已經將事情處理妥當了。 小河莊雖說在最后關頭,出現了些許差池,但好歹成功接手了。 顧青青看完,總算松了口氣。 祁望這人,她在的時候,他便事事都要來找她商量。顧青青人一走,他又能擔得住事。 不過這件事也多虧有了他從中轉圜,不然只剩下一個丁三順,這事肯定不會有這么順利。 當天夜里,顧青青將何大石和幾個工坊管事都叫到家里吃飯。當著眾人的面,顧青青便正式將工坊交到了何大石的手上。 何大石是跟著她最久的一個徒弟,該教的也都教了,對他,她還是比較放心的。 顧青青此番上京,重心會轉移到小河莊上,若是沒有意外,近兩年她都不會回來。 何大石得知此事后,借著酒意,忍不住灑下兩行熱淚來。 其他幾個管事,也都感念顧青青的恩情,紛紛有了淚意。 顧青青這次回來,除了接祁母,還從工坊里挑選了一批得力的年輕管事。有男有女,都是極有經驗的,帶去京城能給顧青青省不少心。 翌日天還未亮,顧青青和祁母乘坐馬車,準備前往碼頭坐船。 祁家門外,許多人過來給她們送行。 除了何大石、丁嬸他們,還有不少村民,工坊里的幫工,都來了。 馬車旁,祁母兩眼紅彤彤地拉著丁嬸的手,依依惜別。 顧青青眼看場面搞得還挺大,她作為掌柜,自是要說些寬慰眾人的話來。 她道:“以后又不是見不了面了,大家好好干活,京城那邊正缺人手,皆時肯定是要從工坊里調的?!?/br> 顧青青這話一出,不少年輕人眼里頓時出現了神采。 顧青青又轉頭囑咐了何大石幾句,才扶著祁母上了車。 * 十一月中旬,天氣徹底冷了下來。 京郊外的一個碼頭上,一艘商船緩緩靠了岸。 船艙里的人都出來了,他們在船上晃悠了一個月,一身的骨頭都快被搖散架了,此時都急著下船踩踩實地。 因甲板上的風大得很,吹得人直發抖,顧青青便陪著精神不濟的祁母在船艙里又等了一會,直到大家都下船了,她們才從船艙里出來。 碼頭上,丁三順正在召集車子,準備拉貨。 他提前收到了顧青青的來信,一直在心里算著日子,估摸著這幾天就能到。所以他平常沒事,都會過來碰碰運氣,果然今天下午就把人給接到了。 而船老大也開始指揮船員們將船艙里的貨物搬下船,這些東西要先卸到小河莊,等夜里再重新歸置一遍,明日清早,再拉到鋪子里,準備營業。 因碼頭距離小河莊沒多遠,沿著外面的這條大路,往前再走個一刻鐘就能到地方了。 繡娘們也就沒再等著坐車,紛紛跟著顧青青和祁母,步行前往小河莊。 船老大指揮船員將貨一路送到了小河莊,又另外留了人在碼頭上看守商船,其他人便都可以自行休息了。 顧青青離開的這些日子,祁望和丁三順也沒少干活,山坡上又加建了好幾間房子,剛好能供船員們休息。 至于那十來個繡娘,因都是些女眷,便另外安排到那個兩進的宅院里住著。 這幾個月,丁三順已經和附近的佃戶們都混熟了,就一會的工夫,便請了好幾個手腳麻利的大嬸過來做飯。 眾人吃完飯后,各自回去休息。 次日清早,顧青青便帶著祁母等人進京,丁三順則是留在小河莊繼續打理瑣事。 一行人到達鋪面時,已經快中午了,祁望自是不在家。 顧青青放下行李,先帶著祁母參觀了下前面的鋪面。 她心里還是有些忐忑的,雖說離京前,她已經把自己的要求告訴了祁望,但就怕他來個自我發揮。 所幸祁望還算聽話,目前的裝修效果并未偏離她之前的設想,奢華中又不落俗套,風格在整個京城里,算是特別了。 下午,祁望終于回來,祁母時隔大半年,總算見到了兒子,自是喜不自勝。 祁望這些日子,雖說也忙,但心情不錯,吃的也好,經過兩個月的調養,身上總算長了點rou,不像之前那般單薄了。 第49章 至此,一家人才算是團聚了。 當晚,祁母做了一桌子的拿手好菜。 祁望許久沒嘗到祁母的手藝了,吃得大為痛快。 桌上除了他們一家,還有兩位三十來歲的婦人,皆是顧青青從江南聘來的管事,對于綢緞生意是極有經驗的。 她今日將她們從莊子上帶來,也是想提前為開業做準備。 鋪子雖裝修好了,但還沒有規劃好貨品的擺放位置。 除此之外,招工事宜也不能再耽誤了,需得雇上幾個對京城的情況了如指掌的伙計和管事才算穩妥。 因顧青青心里惦記著明天要做的事,吃飯時,話便少了些。 被顧青青臨時拉來的兩位婦人似是也覺得拘謹,快速用完飯后,便借機回去整理倉房。 顧青青因還有事要交代她們,正好她自己吃得也差不多了,便緊跟著散了。 很快,桌上就只剩下了母子二人還在閑話家常。 直到天色徹底黑透,祁母才想起來祁望明早還要上差,忙趕他回去休息。 祁望也不多留,順勢起身。 正好,他今天都沒跟青青說上幾句話。 然而等他從飯廳里出來時,對面房里的燈早就滅了。 祁望垂下眼瞼,嘆道:罷了,來日方長…… * 翌日,祁望從翰林院下值,顧青青已經不在城內。 她下午便回了京郊外的莊子,畢竟繡娘們都是大老遠從江南請來的,可不能輕易怠慢了。 雖說莊子上還留了個丁三順,但他到底是個年輕男子,難免有想不到的。 顧青青這個做主家的,還需多露露面,才能讓背井離鄉的繡娘們盡快安心下來。 至于招工告示,顧青青清早便貼了出去。除了鋪子里的人員,她還有意再招攬些本地的繡娘。要求和待遇都白紙黑字地寫明了,為了節省時間,面試被統一安排在了三天后。 顧青青這一去,直到面試當天才回來。 因她工錢給得不低,過來面試的人還不少。 這伙計倒是好挑,繡娘卻是要內行人來好好掌掌眼的。 顧青青將莊子上繡藝最精湛的繡娘一并帶了過來,兩人好一番精挑細選,只留下了八人。再加上幾個女伙計,招工的事便算暫時告一段落。 十一月二十二,顧青青的錦繡樓如期開業。 名字是她定下的,簡單好記,一聽便知道做的是什么營生。 原本的香粉鋪子,如今煥然一新。 當初供店內伙計夜里休憩的閣樓,被重新加建成小二樓。這分區便簡單了,一樓賣各種綾羅綢緞,二樓則是專做定制成衣。 一般來說,大戶人家的小姐都不喜拋頭露面,樓上便只招待女客,不僅隱蔽,也方便女裁縫給顧客量尺寸。 鋪子里的布置也很有巧思,為了更好的展示成品,顧青青甚至還設計了好幾個櫥窗。 就連開業前的宣傳,她也費了不少心力。 與京城好幾家正時興的首飾鋪子、香粉鋪子都展開了合作,當購物達到一定數額時,便免費贈送錦繡樓特意定制的各式香帕、荷包、優惠券等等。優惠券上除了注明開業時間,還有各種讓人眼花繚亂的抽獎活動。 因有顧青青的提前預熱,開業那天,還真吸引了不少世家小姐。 臨近年末,宴會一向多,各大老字號的綢緞莊都忙著為客人趕制冬裝。但偶爾也會出現一些差池,導致小部分人的新衣無法如期完成。 這個時候,相較起那些零零散散的裁縫鋪,新開業的錦繡樓,便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在準備開業的期間,顧青青已經讓莊子上的繡娘們提前制出了不少樣品,供客人選擇。 客人只需選好自己喜歡的花色和樣式,再量好尺寸,繡娘們便能開始著手制作了。 開業初期,里里外外的事情格外多,直到臘月初八,考慮到工期的原因,錦繡樓開始只接年后的單子,生意這才慢慢清淡下來。 到了二十八號,錦繡樓正式歇業。 上午,顧青青分發了她準備好的節禮,當地的伙計和繡娘們就能自行回家了。 至于那些跟隨顧青青遠離故土的,便統一被她安排在小河莊過年。 那邊地方大,人也多,大家聚在一起也能熱鬧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