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頁
弘晝激動得不能自已:“這些標志會是假的嗎?” “不會?!焙霘v篤定。 皇父不會做那么無聊的事,他不愿意給就不會給,愿意給,就不會弄虛作假。 這一倉庫火器,意味著他們不是被放棄的,意味著皇父已經盡最大可能,給予他們安全保障了。 也就是說,他們誤會汗阿瑪了。 弘晝用衣袖捂著眼睛,哽咽道:“那,那現在怎么辦?” 弘歷把冊子仔細翻看了兩遍,確定沒有夾層,就一把火燒了。 “去把十二叔喊來,避著人?!?/br> “好?!?/br> 根據冊子的內容,弘歷挨箱核對有沒有錯漏。似乎被灰塵迷了眼,他抬指在眼角撓了撓,才繼續核對下一箱。 出使,是正大光明的,隨時可以往回傳信。他們離京三個月后,第一封信送到了京城。 信里說他們的戰艦威猛豪華,沿途無論海盜還是一些小國,都不敢招惹他們。還描述了他們經過的一些,可以說未開化的地方。 弘晝壯著膽子在末尾補充了一句:“沿途盡是貧瘠之地,小爺們實與流放沒差?!?/br> 這是在跟老爹抱屈:“外頭那么多傳言,您肯定聽到了,您也不解釋,整得我們離京時好傷心的?!?/br> 離鉞把言外之意翻譯了一遍,用手肘杵了杵身后的男人:“皇上為什么不解釋?” 雍正右手拿書,左手攬著她歪在貴妃塌上,不屑道:“兩個蠢才,那般容易聽信傳言,不堪大用,有甚好解釋的?” “前兩個月沒收到信,某人擔憂得飯都快吃不下了,還嘴硬?!彪x鉞就愛干揭人短的事。 雍正拿書敲了她一下:“大清疆域遼闊子民萬萬,想坐朕的位置,不經歷磨難是不行的。朕當年與眾兄弟相爭,其中有多少艱險,只有朕最清楚。弘歷弘晝幸也不幸,他們沒什么可爭的,這兒沒什么磨難等著他們?!?/br> 圣祖……冷酷,任他們兄弟互為磨刀石,手足相殺,從而角逐出最后的王者。 他沒那么多孩子可以互相磋磨,他也舍不得下狠手磋磨他們。這一點他作為皇帝,是不合格的。 “拘在京城,待在朕的羽翼下,一輩子拿的最重的物件是自己吃飯的碗,如此怎能肩負起大清的萬里江山?把他們放出去,讓他們看看外邊的世界,酸甜苦辣,出去了就能嘗遍了?!?/br> 離鉞暗暗吐槽:這爹當的,自己下不去手,就丟出去讓孩子遭受社會的毒打。 皇子們確實不是一帆風順的,被欺騙、被劫掠、被驅逐… 人禍倒沒啥,天災才是最恐怖的,海嘯、漩渦、暴風雨,羅盤失靈,差點迷失在海洋中…只是沒往信中寫。 黃歷十二月份,他們到達了法蘭西。法蘭西不算窮,也沒想象中那么富,這里沒有自動紡紗機,也沒有蒸汽機。 他們受到了國王熱情的接待,戰艦在法蘭西停駐了一段時間,又駛向下一個國度。 可能那兩樣東西在英吉利,英吉利也沒有,那就是德意志?仍然沒有。 一路明查暗訪了多個國家,都沒有。 火器方面,各國都很樂意展示他們的強大,都舉行了射擊表演??裳笕擞玫氖庆莅l槍,大炮威力也不如大清的。 十二意識到不對,提醒大家更加小心地用燧發槍裝樣子,別說金標火器了,連銀標鐵標都不能暴露給洋人看。必須立穩落后的國設,降低洋人的防備。 斷斷續續的,他們寫的信都寄到了京城。 一封封信都表明了,自動紡紗機和蒸汽機很可能是不存在的,這兩樣東西,只有大清研究出了一點雛形。 也表明了,洋人的火器,或許是落后于大清的——不排除洋人有藏拙的可能。 法蘭西、英吉利、德意志三個國家的信集齊時,是來年六月份,弘歷他們已離京一年。 這時候,博士園已成立三年多,擇選人才、編纂教材、推廣教授整個系統,已趨于成熟,因而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 盛世即將來臨,雍正卻有些煩惱。 第一個煩惱,大清富了,惹得鄰居眼紅了,沙俄最近頻繁侵犯邊境。蒙古作為邊境第一道防線,照舊要求京城提供兵力、火器、糧草,以及撫蒙格格。 第二個煩惱,各項政策有序實行,朝臣閑得發慌,就愛沒事找事。他們集體上奏,要求今上充盈后宮。 第三個煩惱來自離鉞,雍正開始懷疑:她的槍炮知識,真的是從落難王子那學來的嗎? 自動機器,洋人真的有嗎? 第86章 前兩個煩惱,可以慢慢解決。第三個煩惱,悶頭想是想不通的,雍正決定去問。 來到明松苑,正好聽見小兒子在告黑狀:“黎額娘,汗阿瑪要選秀?!?/br> 雍正駐足,有點期待黎氏的反應。 離鉞自然發覺了門外有人,不動聲色地問:“九阿哥為何要把選秀的事告訴我?” 福沛放下哈密瓜,眼神飄忽不定:“就是擔心,萬一汗阿瑪只寵愛新的妃子,對黎額娘不好了怎么辦?” 離鉞抓了一把蓮子剝著。 弘歷他們走后,福沛基本是皇帝在帶,皇帝批奏折,或是和內閣大臣議政,福沛就在一旁玩耍、習字。 他六歲了,在這樣的環境中,很多事情他都懂。他知道,在勤政親賢殿聽到看到的,出了門不能與其他人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