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謝寅之并不說話,李令俞也不問,只和幾位先生說起書院的學子。 而陸儼見她坐在主位,他們幾位師兄弟站在身側陪著,一時間也說不上來是難堪還是羞愧。 快到午飯時間,謝寅之本是要留她住幾日,也好能讓太原王能將設宴的地點,就定在南山書院。 只聽見外面一陣sao動,李毓還站在她身側,仰望著那幅畫。 謝寅之沖門外問了聲:“怎么了?” 片刻后,只見蔡真領著四名神策軍進來,一眾學子都不敢阻攔。 蔡真長驅直入,直接進了門,見李令俞四平八穩坐在這里,頓時長舒了口氣,而后才說:“大人在這兒,讓我好找!圣人一早就宣您覲見,我尋了兩趟都沒找著你人,還是蘇大人提醒說,你大概是回南山書院了。我這才找來?!?/br> 李令俞心里嘆氣,不都和蘇繹說了么,她要回南山書院,怎么就不能幫她擋一擋,真是一點義氣都沒有。 謝寅之和幾位先生還沒有接待過宮中的貴人,忙起身說:“大人快請坐?!?/br> 陸儼幾人一時間站在那里只看著,都忘了行禮。 蔡真快跑斷腿了,哪有功夫坐,直接拒絕:“圣人還等著大人,不敢耽擱了?!?/br> 李令俞起身和幾位先生告罪,她說是告罪,但誰也不敢出言留她。 她來了一趟,原本還計劃在鎮上住兩日再回去,結果匆匆被蔡真拉著就走了。 謝寅之一行人出門相送,只見她匆匆而去,身后的神策軍緊跟身后。 而那冷臉的內官跟在她身后,始終錯后半步,低著頭一直在和她說著什么,十分遷就她。 讓幾個人一時間五味雜陳。 其中一位先生,五十來歲,感嘆說:“真是后生可畏,當年的呂養仲,也是二十來歲才在內宮行走,李令俞區區十六七歲,已經如此高位,當真不簡單?!?/br> 陸儼卻說:“陳先生此言不公允,她不過是北宮寵臣,和朝堂并無干系?!?/br> 袁兆宗站在那位陳先生旁邊,卻淡淡說:“師兄此話過于嚴苛,中書令曹大人極喜歡她,她官職就在中書省,去年更是協助陳留王殿下起草了科考章程,只是她不曾出言自夸而已。而朝中各位大人對她都十分看重。若不然陛下怎么會賜她秦州刺史?!?/br> 陸儼被嚴兆宗頂的說不出話來。 謝寅之打圓場說了句:“行了,都去忙吧,過幾日太原王殿下就要來了?!?/br> 幾人這才散去。 李令俞讓阿符送李毓回家去了,她雖蔡真上了馬車,問:“怎么突然要找我?” 蔡真:“我怎么會知道,只知道圣人大清早就找你?!?/br> 李令俞到了北宮門口,才想起來問:“北宮今日來人了?” “那倒沒有?!?/br> 其實蔡真并不知道,今日廬陽王會進北宮。 但聽了蔡真的話,李令俞放下心了。 等進了紫宸殿,蕭雍此刻并不著急了,問:“昨日讓你抄的青詞呢?” 就為這個? “在朱雀殿?!?/br> 廬陽王自昨日進了太極殿,至今未出來。 可見和蕭誦相談甚歡,蕭誦更是以最高禮儀待這位叔父。 這大概是讓蕭雍心里極不痛快,所以才大清早發瘋折磨人。 李令俞改口:“那臣就,在此處繼續抄寫?” 所以她從城外被找回來,就是坐在這里給蕭雍抄寫青詞? 蘇繹進來時,李令俞就坐在角落里低頭心無旁騖的寫青詞。 直到聽見蘇繹說:“圣人,廬陽王攜養子蕭誠,來看您了?!?/br> 李令俞的手一抖,筆在紙上拖出一條尾巴。 她放下筆,將紙揉起來,放在一邊,換成熟宣紙,開始繼續寫。 聽見蕭雍暗啞道:“讓人進來吧?!?/br> 不多時,聽見蔡荃的聲音,蕭雍說:“進來?!?/br> 李令俞坐在西窗下,并不能直視門口,要回頭才能看到進殿的人。她始終不敢回頭,聽見有人進來。 “臣,參見圣人?!?/br> 廬陽王聲音帶了江南之地的口音,那小孩子說話也糯糯的。 良久都沒有聲音。 久到李令俞都忍不住回頭看去,只見蕭雍站在臺階之上看著底下的弟弟。 陽光照進殿來,照在廬陽王父子身上,而蕭雍站在離廬陽王父子幾步之外的臺階上,一手扶著桌案,就那么看著廬陽王,始終不肯說話。 廬陽王跪在那里,垂頭一動不動。 許久之后,才聽見蕭雍說:“起來吧?!?/br> 那小孩跟在廬陽王身后,抬頭看見她,十分好奇她趕緊回頭,低頭繼續抄自己的青詞。 蕭雍見那小孩,問:“你多大了?” “十六歲?!?/br> 蕭雍扭頭看了眼李令俞。 見蕭誠也在看李令俞,就說:“她與你一般年紀,你同她去玩吧,我與你父王有話說?!?/br> 小孩也聽話,蔡荃搬了椅子,將蕭誠領過來,坐在李令俞旁邊。 蕭雍轉身進后殿,說:“慵之今日不在,只有我們兩個?!?/br> 廬陽王看了眼李令俞背影,跟著蕭雍去了后殿。 蔡荃見蘇繹進去了,也匆匆趕過去了, 那小孩好奇,但十分規矩,悄悄坐在李令俞身邊并不說話。 李令俞不亂看,只管低頭寫自己的,從楷書寫著寫著就開始飆成了行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