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咸魚良妾[紅樓] 第180節
書迷正在閱讀:鮮rou那不識好歹的后媽、長姐她軟玉溫香(重生)、我在戀綜世界里擺爛、攝政王夫婦不可能這么恩愛、首輔家的小妻子、神算萌妻:她馬甲颯爆了、師尊叫我修無情道、藏嬌(穿書)、八零之彪悍爸媽帶娃記、還沒離婚
王子騰的妻子就帶著家小,帶著剩下的一些嫁妝舉家搬回了金陵。 賈家是還銀子比較早的,他們之前就有心理準備,所以賈璉和王熙鳳忍著不舍,哪怕家中傷筋動骨,也把欠銀還完了。 而且還故伎重施,又抄了一回下人的家,雖然回血的銀子沒有之前多,大頭還是要自己掏卻也有個好處,就是經過了這么一回,他們府上養的下人沒那么多了,每個月固定的支出也減少了。 從這方面來說,王熙鳳覺得挺好。 至于體面? 這個時候顧不得什么體面不體面的了。 因為還了銀子沒多久賈赦也被入罪了,原因很簡單,因為王二太太之前沒少拿著他的名貼去辦事,其中有不少是越界了的,那時候沒入管,但現在皇上想要管了。 加上賈赦還強買強賣過別人的東西,鬧出了人命,雖然還了銀子,卻也判了他奪爵流放,只是相對比其他沒有還銀子的人,流放的地方沒那么遠,年限沒那么長。 賈璉他倒是沒有做什么太過越線的事,好女色不違法,所以只被關了一陣,打了一頓板子賈政那邊也沒得個好,王二太太放了印子錢,她還勸過王熙鳳一起放,不過王熙鳳之前從林黛玉那知道一些情況后給拒絕了,那時候主二太太也沒做這個,但芬家出去乏后,寶二太太覺得家中開銷過大,就讓周瑞家的去放印子錢了。 因為有些收的急,還鬧出了人命,好幾戶人家家破人亡,現在清算,王二太太和賈政一起被判了流放。 這對于賈寶玉薛寶釵來說,毫無疑問是晴天霹靂。 他們這一倒下,賈寶玉就成了“頂梁柱”,但他不過是白身,家中錢財不少,但要補償那些家破入亡的人,還要打點,加上被搜刮過,所剩無幾。 如果不是薛寶釵見勢不妙提前藏了一些東西,就要無米下鍋了。 王家賈家都倒了,薛家也沒得個好。 薛蟠入獄了,夏金桂與他合離了,不提薛蟠進了京城后鬧出的亂子,在一開始,他身上就有一條人命在。 薛姨媽差點把眼睛哭瞎了,薛寶釵也木然,唯一能聊以安慰的,就是兄長還生了侄子,不至于讓他們這一脈血脈斷絕。 賈家經過這么一遭,損失慘重——爵位沒了,家產大部分也沒了,好在其余人沒事,手上也還有傍身的錢財,只要不張揚,日子還能過,爛船還有三分釘。 賈璉身上還有個捐的五品虛職,還有有權有勢的姻親。 比如貴妃娘娘,從禮法上來說,就是他們的表妹! 而且有的時候,是要對比的。 榮國府還算好,賈璉、賈寶玉等人還在,寧國府那邊,賈珍摻合的更深,是鐵桿的太子黨他自己身上不干凈的地方又太多,小辮子一抓一個準。 賈蓉也沒幸免,賈珍死刑,賈蓉流放,秦可卿帶著孩子尤氏投靠到了王熙鳳的時候,就剩下身上的穿戴了,其余的什么都沒了。 史家也沒好到哪去,有一個算一個,只要是有證據的,陸陸續續都被雍正給清算了。 賈史王薛四大家族,徹底衰落了。 隨著這些老勛貴的沒落,也有一些人嶄露頭角,比如李衛,比如田文鏡等等。 這些消息,云舒瑤他們都知道的很詳細。 京城中還有林府的下人在,也還有瑛玉、珞玉、云家等人,每隔一段時間寫信,發生什么相關的事也寫信。 他們不說知道的事無巨細,也差不多了。 一轉眼,守孝期滿。 林如海沒有回京城,已經致仕了。 一連幾道折子上去,雍正挽留了幾次,才答應了,還專門得了圣旨嘉獎,而且抬旗了。 漢軍旗在旗人中的地位是最低的,現在直接去了上三旗的鑲黃旗。 他退了,琛玉就上去了,年三十四,授從三品京官,且兼內閣侍讀學士,擇日上任。 元哥兒今年已經十五歲了,留在姑蘇準備下場,曦姐兒九歲了,就和meimei跟著父母去京城離開之前,琛玉也很不舍。 “父親、母親,我們一塊兒去京城吧?!?/br> 他不是在這里長大的,對姑蘇沒有那么深的留念,但他舍不得父母。 林如海揮了揮手:“遲早會回去的?!?/br> 元哥兒表示:“父親放心,我會照顧好祖父祖母的?!?/br> 云舒瑤:“不著急,等公主大婚,我們自然就回去了?!?/br> 這里說的就是珞玉所出的二公主雅宜,她今年十七歲,已經被指婚,但因為雍正不舍,現在還未出嫁,婚期未定。 弘歷在去年已經大婚了,娶妻富察氏。 琛玉知道勸不動了,只能嘆一口氣。 父母留下來不是舍不得這邊寧靜的日子,主要還是這邊的水稻良種培育走不開,加上還有兒子要科舉,他們短時間內是不會回京城的了。 云舒瑤:“對了,我讓你帶的東西,別忘了?!?/br> 云舒瑤借著培育良種,沒少從海外搜集種子和書籍,這幾年她砸下的銀子更多,甚至還自己培育了人芋出海。 從海外帶回來的種子讓人驚喜的不多,但那些書籍和一些精巧的器物也足夠讓云舒瑤驚喜了。 哪位上過歷史課的人不會為了那百年屈辱心中憋屈不平? 云舒瑤是做不到的。 現在這情況,對她來說簡直是得天獨厚。 若是能讓皇宮里的人看到遠在西方的國家是怎樣的狀態,意識到那邊的威脅,就不會閉關鎖國,安于享樂,以至于造成那樣的屈辱歷史。 所以她搜集到的一些東西,轉手就會送進宮里去,給珞玉和外孫、外孫女“解悶”。 什么時候都怕不了解,導致妄自尊大。知道天地的廣闊、知道大清只是偏居一隅,并非世界中心,是好事。 這些東西還是琛玉和兒媳婦一起幫著收拾出來的,還自己做了翻譯和整理,自然知道里面的內容,他們是最早被影響的人。 尤其是兒媳婦婉欣,對她影響很大。 她在學習外語這方面非常有天賦,現在已經能自己獨立翻譯一些書籍了,大部分都能翻譯出來。 所以她知道了外面有許多個國家,在那邊的國度,有不同膚色的人,有貴族有平民,還有女王!” 還有那許許多多精巧的物件! 雖然很多東西她欣賞不來,但有些東西她也覺得很好用,比如香料、香水、鐘表、玻璃。 而這玻璃,他們已經自己研究出來了,雖然還不完美,沒有西方來的平整透徹,卻也不錯,慢慢改進,白后朱必比不上海外來的。 這是琛玉主動說想試試,琢磨出來的,已經決定等到了京城后就獻上去,他們已經吃了一波,足夠了。 林家自己吃不下這么大一塊蛋糕,錢太多了,就是一種累贅,不如獻上去換別的恩典。 當今是個賞罰分明的,不用擔心會吃虧。 琛玉:“母親放心,不會忘的?!?/br> 他們坐船北上了,沒多久,就有家信送回,跟著家信一塊到的,還有讓人意外的來客——四阿哥弘歷。 他身著青衫,身上沒有皇家標識的穿戴配飾,看上去就是一個普通富貴人家的公子哥,頂多就是人長的好看了些、氣度出眾了些。 這是……微服出行? 林如海和云舒瑤都是眉心一跳,他出門,皇上知道嗎? 第143章 光陰 林如海不得不說,弘歷的長相是賞心悅目的,不管是皇上,還是自己女兒,長相都不能說不出挑。 他又正是年少青春的時候,看著那挺直類似當今身形,那氣度,林如海臉上就不自覺的帶了笑。 “四阿哥安?!?/br> 君臣有別。 雖然是自己外孫沒錯,但禮不可廢,林如海不會在這些小節方面疏忽大意。 弘歷不等行完禮,就主動扶了起來,他也知道林如海他們的擔心,主動說了他出門家里是知道的,而且正是得了家里的授意才出門的。 他這次的出門,是他主動提起,姑蘇是他的第一個目的地,卻不是終點。 弘歷想要代替母妃看看他們,同時自己也想知道他們在做什么,另外還想要看一看舅舅和! 舅母他們翻譯留下來的一些海外的書籍。 他對海外頗感興趣,為此還詢問了一些從西方來的傳教士以及商人,有很多東西確實讓他也為乏意外。 知道了他來的目的,林如海和云舒瑤都是心中一松,不就是出來見見世面嗎?這個簡單。 而且確實這是有必要的,他的那些叔叔伯但上演了九龍奪嫡的戲碼,一個個心眼繁多,俱是到了弘歷這一筏,雍正的兒子數量遠遠沒有康熙那時候羊盈,可選擇性沒那么多,弘歷這一花也沒有那么多的競爭。 這三年,弘歷的優勢很大。 雖然沒有立他為太子,但他的地位確實是隱隱高于其他兄弟的,尤其是三阿哥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屢次跟老八親近。 只是日子太過平順也不好,有道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京中看到的,并不是全部。 雍正想要鍛煉他的兒子,就給了他一個欽差的身份南下巡視,又派足了人手在他身邊,保證他的安全。 弘歷南下的目的是什么,云舒瑤隨便聽一聽就丟到了腦后,這與她無關,有關的是他要給他們幫忙。 幫忙? 這個場景對云舒瑤來說并不陌生,之前弘歷就有和誠親王府上的阿哥陪著她一起下地,她沒少便喚他們兩個,現在弘厲長天了,又來了,這代表著什么?” 代表著他能做的事更多了。 “你來這里,把苗搬過來?!?/br> “看到這兩種苗的差異了嗎?” “這塊地的稻子快要成熟了,你做記錄?!?/br> “這是海外關于糧食的書籍,還沒有翻譯完,你能看得懂嗎……”該怎么使喚就怎么使喚。 林如??粗緛硐胝f點什么,但看著弘歷說什么做什么,熟悉的換上衣服下地的老道樣子就把話給吞了回去。 看來四阿哥這幾年在京城也沒少下地。 既然如此,他就跟他一起,順帶著好好說一說。 在姑蘇守孝了這么久,林如海對這里的官場情況不敢說了如指掌,也相差不遠了。 姑蘇,是一個富庶的地方,但并不代表著百姓們就都能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