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咸魚良妾[紅樓] 第121節
書迷正在閱讀:鮮rou那不識好歹的后媽、長姐她軟玉溫香(重生)、我在戀綜世界里擺爛、攝政王夫婦不可能這么恩愛、首輔家的小妻子、神算萌妻:她馬甲颯爆了、師尊叫我修無情道、藏嬌(穿書)、八零之彪悍爸媽帶娃記、還沒離婚
林如海頓了一下:“你們別急?!?/br> 這要看女方的意思。 之后,琛玉分別和兩位見了一面,聊了幾句,云舒瑤不知道他們聊了什么,只問:“確定了?不后悔?” 琛玉笑了笑:“確定了,我不敢說一生都不會后悔,但這個時候,我不后悔,姨娘,我會好好做一個好夫君的?!彼竺孢@句話,很輕,卻是他發自內心的想法。 于是,王熙鸞前腳進了平郡王府,后腳,林家就和林如海師兄唐家定了親。 定親走禮的時候,云舒瑤發現她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 唐家女的母親姓田,她有個舅舅,叫田文鏡。 田文鏡?這個名字,有點熟悉啊。 第87章 眼熟 因為這一份眼熟,云舒瑤跟林如海打聽了田文鏡的消息,知道他現在跟林如海同齡,是一個知州,官職不算高。 而且這里還有一個值得說道的地方,他并不是參加科舉出仕的,而是花錢捐的官。 他一開始是八品縣丞,進入仕途到現在已經過去這么多年了,還在這個位置上。 捐官這條路比科舉出身的人要難走得多,除非有貴人賞識,或者是有能十分能干的本事,不然很難出頭。 “怎么了?他有什么問題?” 林如海當然也查過唐家的姻親,他們家出身不算高,但也不算很低。 而且雖然他在讀書方面沒有天賦,他是做實事的人。 云舒瑤:“沒有,只是好像在哪里聽到過這個名字,應該是我聽錯了?!?/br> 林如海也沒懷疑,兩人根本沒有什么產生交集的地方。 唐家的女兒名字叫唐婉欣。 她和琛玉是同一年出生的,她已經報了免選,因為到了下一次選秀她就超齡了,而上一次正當齡的時候,她在守孝。 這種情有可原,所以就自由婚配了。 婚期并沒有定在今年,琛玉也說希望可以等到明年秋闈后,他對明年的秋闈有信心,他可以考中舉人,到時候以舉人的身份迎娶更加風光體面,而且年紀也更合適。 老太太想要抱重孫子,恨不得現在定親,用最快的速度走完步驟,年內迎娶過門,要是順利的話,明年就可以抱重孫子了。 但是不僅孫子這樣想,兒子也覺得今年內完婚太著急了。 三媒六聘想要走完本來也需要不短的時間。 看到他們都這樣,老太太只好無奈的接受了。 “行吧,既然這樣就依你們,不過最遲最遲,明年年內就要迎娶進門?!?/br> 她還想親眼看著重孫出世。 她現在的身體,太醫和周大夫給她把脈,都說不錯,她應該是可以再撐幾年的。 琛玉見她答應了,松了一口氣:“祖母,孫子一定好好念書,早日考取功名?!?/br> 老太太笑的一臉滿足:“好好好,祖母就等著你的好消息了?!?/br> 唐婉欣今年十六,在女子中這個年紀還沒有定親的實在是少數,不過她這是有原因的,一個就是她祖父去世,守孝,還有一個就是原本是有一家正在商談的,結果對方攀上了另外一根高枝,那一門婚事自然作罷了,要重新挑選。 只是年齡方面不好找,正在唐家祖母正在頭疼的時候,聽到林家有意,幾乎沒有思考,她就同意了,抱著孫女痛哭了一番。 她孫女總算時來運轉了! 長子這個師弟相處的時間不長,卻是個念舊情的,林家就這么一個兒子,嫡出庶出根本無關緊要。 是他們唐家高攀了。 二兒子現在還在偏遠之地任職知府,不知道多久才能再往上升一升。 三兒子卻是個讀不下書的,索性就讓他打理家中的產業,第四個兒子讀書的天分一般,好在還能教導家族中的年輕子弟。 林如海他現在已經是正三品的京官,別看他跟自己兒子差別不大,四品到三品是一道大坎,不知道多少人被困在這里,一輩子不得寸進。 更何況,二兒子這知府還是好不容易才升上去的。 就算為了孫女有個好歸宿高興,唐老太太也是不急著送孫女出門的,唐老太太舍不得她,能多留一年是一年,反正定親了,對方要是還想要名聲的話,就不會輕易毀諾。 這可是已經定親了。 定下了關系,琛玉就開始聯絡感情了,感情,是處出來的,所以隔段時間他會摘抄一句詩文,讀書了有什么感悟,還有什么天氣什么心情……一張紙就能寫下這些話題,也不愁會冷場,然后再送上一些他們家的糕點或者是他外出看到有野趣的竹編產品,首飾以及一些珠花,都不是什么太珍貴的東西,唐家收起來沒有壓力。 唐老太太收到了,她看著這些,笑的合不攏嘴,拉著孫女的手直笑:“這是個有心人,婉欣,祖母不奢望你的夫君有多么的有文采,有多么的出眾,如果對方人品不好,什么都是假的?!?/br> 就像隆科多,他什么沒有? 但他人品不好,他的嫡妻,有多久沒有出過面了? 縱的他那小妾在京城橫行,怨聲載道。 “這些東西一看就是他親手準備的,這說明他有心,這是你的幸事?!?/br> 對方有心,回以真心,那就不怕日子過不好。 唐婉欣紅著臉低聲應了:“祖母,那我應該回一些針線吧?!?/br> 唐老太太滿意的點了點頭:“嗯,你自己抓主意,準備好了,拿來給我?!?/br> 不能讓孫女自己出面。 唐婉欣拿著那一張紙看了很久,翻來覆去的看,越看越是臉紅。 俗話說,字如其人。 現在看來倒是不假。 慢慢的,她也拿起了筆,一手娟秀的簪花小楷逐漸躍然于紙上…… 沒多久,林家就收到了唐家送來的盒子,有一個,是專門給琛玉的,其他的,是給老太太,云舒瑤,黛玉送的抹額、荷包、手帕等物。 他們已經定親了,互相傳遞點禮物,雙方的大人只有配合的,還會故意給他們創造條件。 他們這一定親,賈母聽了就是呵呵一笑,虧她還以為林老太太挑挑揀揀這么久要給她孫子娶個什么公主郡主的回去,結果呢,居然娶的一個沒有父親的孤女! 除了個二叔還在朝堂,就不算什么了,再一打聽原來和林如海是師兄弟,但師兄弟又如何? 他們當初相處的時間不多,能有多么深厚的情分? 那就是為了名聲了,為了這么一個虛無縹緲的名聲,值得? 那可是林家下一任家主夫人了,小門小戶的,她有這個能耐勝任嗎? 就像邢氏,上不得臺面。 她等著看好戲。 王二太太的心情也很好,自己的侄女進了平郡王府,林家卻定了這么一個破落戶,她的父親都去世了,二叔是個四品,而且最主要的是,那是她二叔,他有自己的兒女,他會有多疼愛這個侄女呢? 而且唐家不是多富裕的人家,在京城的宅子不大,日??粗矘闼?,能有什么助力,以后不拖林家的后腿就不錯了! 她特意讓人把唐家的情況詳細的寫了信,告訴侄女。 王熙鸞收到這一封信的時候,愕然從凳子上站了起來,簡直無法想象,她輸在了哪里?! 她居然比不過這樣一個人?! 王熙鸞越想越委屈,越想越生氣,把她屋子里的瓷器都給砸了,嚇了伺候的丫鬟一跳。 消息傳到福晉那里,她淡淡的下了一枚棋子,“她要砸就砸,不過這些東西都是從公賬上走的,王meimei剛進門不久,可能不知道,這次的支出就從我賬上走,不過在補充的時候提醒一下,再有下回,就是她自己補充了,畢竟,規矩不可廢?!?/br> 丫鬟恭聲應下。 然后王熙鳳收到了堂妹的一封信,讓她打探林家為什么會和唐家結親,是不是那唐家女兒做了什么?用了什么下作的手段? 王熙鳳聽到平兒念了這封信,眉心一跳。 “她是怎么想的,她都已經進了王府了,林家跟她有關系?王爺知道了她怎么辦?!”就當做趣聞一樣,聽過就算了,怎么還追問起來了,知道了又能怎么樣? 她難道還要做什么?! 王熙鳳坐不住了,回了娘家一趟。 不行,這事得要和二嬸提一提才行。 讓二嬸好好勸一勸她。 黛玉正在準備給未來大嫂的回禮,她收到了對方送給她的帕子,那上面的蘭草她很喜歡,她的繡藝很好,準備回贈一樣繡品。 她的針線做的很慢,好在帕子也簡單,她原來做了一半,現在補上,也用不了多長時間。 在黛玉忙碌的時候,王熙鳳遞了帖子,黛玉問過了之后,回了帖子,王熙鳳就帶著迎春探春惜春她們三人過來拜訪。 在給老太太請安的時候,老太太看著王熙鳳這一進來就感覺整個屋子都亮了一些的妝容,不自覺的問出了聲:“你現在有讀書嗎?”以后落的那一個下場,固然有作繭自縛的原因,但也有她不懂律法沒有敬畏之心的原因。 這些,都能通過讀書來解決。 聽到這話,王熙鳳臉上的笑容一僵:“回老太太,我是看見那些字就覺得頭疼的,略識幾個罷了?!彼皇峭耆徽J識字,看賬本那些她是會的,只是更多的她就不行了。 老太太叮囑了一句:“讀書明理,閑來無事,多讀幾本書沒壞處?!?/br> 林黛玉在一旁聽了也覺得有理:“二嫂嫂,書中自有黃金屋,你看了也會喜歡上的?!?/br> 她是很喜歡讀書的。 王熙鳳心一跳,面上帶笑:“哎喲喲,這不一樣,你跟姑父一般自有文氣在身,我這個榆木腦袋呀,看那些字看得久了就頭暈?!?/br> 讓她坐在那里一天不動,就為了看一本書,簡直是折磨,所以王熙鳳是理解不了她們幾個小姑娘這么喜歡看書畫畫的,沒什么趣味。 到了黛玉的院子,看著她們幾個小姑娘湊在一起,嘰嘰喳喳的討論帕子荷包的問題,正好聽到黛玉說起那是要給她未來嫂子的,讓她們參謀這個圖樣好不好。 王熙鳳挑眉:送給唐家女的? 迎春點了點頭,探春:“合適?!?/br> 王熙鳳看了一眼,夸了起來,“自然是合適的,這是竹子,這不是什么君子嗎,再好不過了?!?/br> 然后問:“姑父定的和唐家結親?就憑林表弟這個人品樣貌,在我看來就是公主都娶得了?!?/br> 她特意恭維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