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元芳跟兩個年輕人打招呼,“我去那邊瞧瞧看,放心就這么幾步路,又不會出什么事?!?/br> 楊團長連連點頭,“那行,回頭有啥事你跟老馮說就行?!?/br> 農場的新場長楊東虎怕老婆這事廣為流傳,甚至于在那邊碼頭時,鄒主任都跟她扯了兩句這事。 說楊團長的愛人長得五大三粗,比爺們還爺們。 事實證明,謠言這東西還真不可信。 元大姐就是個收拾的極為利落的人,怎么就比爺們還爺們了? “嫂子您去北山村那邊做什么?” “這不是說之前跟那邊有矛盾嘛,我看看那邊條件如何,能不能教村里人堆肥,這樣再插秧前地里頭上了肥料回頭也能多產點糧食?!?/br> 早前就想這么做了,但當時和周圍的村子關系不太好,老楊又不放心讓她過去。 現在處好了關系,那就也幫幫老鄉的忙,周圍鄰居好相處總比整天相互提防著好吧? “這樣的話,那您不如跟我們一塊先去其他村子,至于北山村這邊等……” “我可以去看看?!彼彖『龅拈_口,“我之前讀的是化工專業?!?/br> “化工專業?小隋你是大學生呀?!?/br> 農場這邊平均學歷其實也就是高小。 有幾個念完高中的都不錯了,沒想到竟然還有大學生。 這可真是人不可貌相。 林顏也驚呆了。 大學生? 她怎么不知道! 那她之前還信誓旦旦的說要教隋琛學習。 豈不是班門弄斧? 有那么一瞬間林顏是真想要把隋琛揪出去問個清楚,這個人到底還有多少事情在瞞著自己。 然而她沒有這個機會。 馮政委已經做出決定,“那這樣,老楊你跟嫂子還有小林今天再去其他生產隊,咱們教育、肥料一起抓的話這樣更有說服力,我先帶著隋琛去北山村一趟,回頭再去其他幾個村子研究下,這樣效率高一點?!?/br> 不然就得讓元芳一直跟在后面,遠不如現在這樣效率高。 “成,那就先這么定下好了?!?/br> 楊團長是個大老粗不假,但做事十分利落,已經跟馮政委商量好,讓下面的營長連長們留意著隊伍里的人,回頭篩選些合適的去周圍村子里教書給村民們掃盲。 這事在整個農場都引起了熱議。 去當老師總歸比在農場干活好,現在天氣熱了在外面曬得要死要活不說,更重要的是蚊蟲蛇蟻還特別多,每天回去身上都瘙癢的很。 哪怕是農場這邊給準備了草藥水沖洗,效果也沒預期的好。 怎么看去周邊村子里當老師都是個輕快活。 但粟海軍發現報名的人似乎并不多。 他有些奇怪,拉著劉虎生問了句,“你怎么不去報名?” “我瞎湊什么熱鬧,沒聽曲連長說嗎?最好是瓊島本地的知青,再不濟的兩廣的知青也行,我這語言不通的,萬一教不了人那不是坑人嗎?” 為了偷懶就不怎么干活,這算什么回事? 劉虎生寧愿自己累點,也不想做這喪良心的事。 粟海軍聽到這話很是不樂意,“怎么就教不了人,那就從頭教,一點點教唄?!?/br> 劉虎生又不是傻子,當然知道粟海軍什么意思。 不過他也懶的說什么,午飯后他們有短暫的休息時間,抓緊時間回去睡覺才是正經,其他的跟他有什么關系? 粟海軍瞧著走開的人撇了撇嘴,明明就想要去干這輕快活,卻又抹不開面子拉不下這張臉來,活該你死要面子活受罪。 他就不一樣了,想去就去才不用管旁人怎么看。 去報名的時候,粟海軍看到范援朝也在,他忍不住笑了聲,“范援朝你不是北方人嗎?怎么也會說南方的方言呀?” 說話總是那么大義凜然,實際上還不是撿輕快的活來干? 虛偽,虛偽的很。 范援朝懶得搭理,她的確是從小在北方長大沒錯,不過她外公可是地地道道的廣西人,當年跟著百色起義的老革命,打小跟著外公過活的人說是半個兩廣人也不過分。 不過跟粟海軍說這個做什么? 撇了撇嘴,范援朝幫著把朋友的名字填上轉身離開。 排在后面的粟海軍填寫報名表的時候仔細看了眼,上面并沒有范援朝的名字—— 肯定是被自己發現了心虛,所以這才沒有報名。 真是虛偽! 這幾天四處忙著跟周邊群眾做工作的楊團長也是后知后覺—— 這次知青們在援助周邊老鄉掃盲教育方面并不積極。 原因倒也簡單,一方面有幾分畏懼心。 老知青們都知道,農場跟周圍生產隊的關系不太好,雖說現在楊團長竭力在緩和雙方的關系,可萬一再鬧騰起來呢? 而且他們在這邊干活都習慣了,倒也懶的再去四處跑。 至于新知青們就又是另一個問題,和過去周邊知青來農場工作不同,這次分配到西泉農場的知青還真是來自全國各地,其中北方知青占據了絕大多數,瓊島本地知青少之又少,只有寥寥三個。 本地或者兩廣知青優先這一條件首先就把很多新知青擋在外面,再加上老知青又不是那么積極。 通知下去報名的一共就十二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