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母不慈 第106節
八月十五。 姑太太一大早請安過后,便隱身一般消失。 黃昏時,尹明毓穿戴好,坐在謝老夫人的堂屋里喝茶,謝策也穩穩當當地坐在椅子上等。 謝老夫人拄著拐杖出來,環視一圈兒,剛要詢問,姑太太便姍姍來遲。 謝策張開嘴,驚嘆:“哇——” 尹明毓瞧見姑太太的模樣,端茶的手也頓住。 她本來就容色極盛,此時一身珠光寶氣,更是光彩奪目,在略顯昏暗的堂屋里都如此耀眼,可以想見出現在外頭會如何。 謝老夫人并未對庶女的打扮有任何表態,就像她對尹明毓一身男裝也沒有任何意見一樣。 不過姑太太瞧見尹明毓對比她可以說是寒酸的衣著,有些不樂意地說:“侄媳婦,你就這般出去?” 尹明毓刷地展開折扇,瀟灑地搖了兩下,“姑姑不是說要京里最時興的打扮嗎?我這身打扮在京中小娘子里最時興?!?/br> 她一頭長發被發冠挽起,衣服布料是極好的,款式也確實是京中最時興的,且頗有幾分風流倜儻的味道。 姑太太還真無法反駁她的話,但她想要的不是這個時興啊。 而謝策身上的衣服跟尹明毓是同一匹料子所做,除了頭發,兩人的裝扮幾乎一模一樣,甚至手里也拿著一把小號的折扇。 他這個年紀,最愛學人,一見母親搖扇子,也學著她的樣子呼呼扇。 謝老夫人笑容慈藹地看著曾孫可愛的模樣,隨即對兩人道:“莫耽擱了,走吧?!?/br> 姑太太又嫌棄地瞧了一眼尹明毓,挺起胸膛,跟在謝老夫人身后踏出去。 她一副披甲上陣的架勢,尹明毓看得好笑,搖著折扇悠然起身,不疾不徐地走在她們身后。 揚州不似京城有宵禁,河道兩側便是繁華熱鬧的兩條街,街上串串燈籠高高掛起,平素便熱鬧至極,今日中秋,街上更是人來人往,摩肩接踵。 因為有龍燈表演,揚州刺史專門給揚州有些權勢地位的人家準備了觀賞臺,謝老夫人自然也收到了請帖,而且還是揚州刺史親自寫得請帖。 差役將整個觀賞臺附近牢牢把守起來,謝家的馬車一出現,刺史夫人便親自迎過來,其他家的女眷得知謝老夫人到來,也紛紛隨在刺史夫人身后,一道來迎。 京城風氣與南邊兒大不同,尹明毓先帶著謝策從馬車上下來,女眷們看見她一身男裝,還稍稍晃了一下神,真以為是哪家的郎君。 不過眾女眷隨即便認出尹明毓來,畢竟她先前也參加了不少宴會,都識得她。 而且京城和揚州常有聯通,雖說江南這邊兒少有娘子著男裝,卻也不是沒有,因此對她的穿著,眾女眷稍稍驚訝一瞬便過去了,更稀奇的是這對兒繼母子之間自然的狀態。 謝策還小,謝老夫人沒讓他出門,揚州這些女眷們皆是頭一遭瞧見謝家的小郎君,也是頭一遭瞧見繼母子同時出現。 兩人又是相似的打扮,乍一看,竟是還有三分相像。 但女眷們還沒來得及多想,姑太太便在尹明毓之后下來。 周遭皆靜。 如今的揚州刺史便是白刺史之后的下一任刺史,她自然和姑太太有過接觸,但是接觸有限,只聽過姑太太在揚州的一點傳聞,沒有親眼見過她的威力。 是以揚州刺史夫人很快便恢復如常,很是自然地與尹明毓寒暄,客氣地稱贊姑太太“氣色更勝從前”。 但其他家女眷,很是有一些人見到過,甚至親自感受過姑太太各方面的沖擊,此時一見到艷光四射的姑太太,神情便有些異樣。 而姑太太并不自知,或者就算知道也我行我素,還熱情地走過去與認識的夫人交談。 好些女眷都是精心打扮過的,尤其是一些年輕的未婚娘子,嬌嫩的花兒一樣,可姑太太一走近,好些人在她的映照下都黯然失色。 她們明明笑不出,卻還要強撐著笑臉與姑太太寒暄。 這便是權勢的好處。 尹明毓頗好笑地瞅著眼前這一幕,隨后平靜地收回視線,回身沖著馬車上伸手。 謝策本來站在尹明毓身邊兒,一見她的動作,便顛顛兒地跑到另一側,也沖著曾祖母伸出手。 謝老夫人見了,欣慰一笑,先將手遞給尹明毓,待到借著她的力下馬車,方才將另一只手交給曾孫,直白地夸贊她“孝順”。 至于尹明毓,并未說什么,只是在松開她手時輕輕拍了拍,便接過拐杖。 揚州刺史夫人沖著謝老夫人福身行禮,順勢恭維道:“老夫人精神矍鑠,小郎君也是機靈可愛?!?/br> 其他家女眷一見謝老夫人,或是為了討好,或是為了遠離姑太太,也紛紛隨刺史夫人拜見,皆熱情殷勤。 揚州刺史夫人適可而止,并不多說顯得刻意,邀請謝老夫人她們去觀賞臺。 謝家幾人便在那些個女眷的簇擁下到了觀賞臺上,刺史夫人請她們坐上首。尹明毓縱使年輕,身份卻不低,也沒有推辭,直接在第一排比較中間的椅子上坐下,身邊兒便是姑太太。 謝策一個小娃娃在這樣的場合下,再是出身不俗,也沒有特地在前排給他安排座位的道理,謝老夫人擔心奶娘抱著他坐在后面瞧不見龍燈表演,便讓尹明毓看顧著他。 尹明毓也不含糊,直接提起他,放在她一條腿上。謝策則是自個兒挪騰挪騰,找了個舒服的姿勢,便自在地晃著小腦袋左右瞧新奇。 他們后頭的女眷們互相交換眼神,若是不知內情恐怕還以為兩人是親母子,這么瞧著,誰能想到尹明毓竟然是繼室? 尹明毓如今那需要顧慮旁人怎么想,龍燈表演還早,現下眾人在聽戲,她不愛聽,干坐無聊,便端起桌上那一碟葡萄,塞到謝策懷里。 謝策得兩只手抱著才能拿住,因著教養又不能低頭去啃,看看葡萄,再扭著身子抬頭,“母親,吃不到?!?/br> 尹明毓在謝策和后頭關注她們的女眷們眼神下,摘下一顆葡萄……塞到自己嘴里。 “母親?”謝策稚嫩的小臉上充滿疑問。 尹明毓道:“給母親端好?!?/br> 所以事實是,她根本就不是給謝策吃的,是抱著他不好拿葡萄,找個端碟子的。 后頭的女眷們:“……” 果然是繼母子,親生哪會這樣兒。 女眷們又悄悄去打量謝老夫人的臉色,見她沒看見似的,眼神更加頻繁地交換,全都是對謝家的好奇。 她們是巴不得能夠多窺探些些右相家的熱鬧,好作日后的談姿。 姑太太習以為常,沒覺出尹明毓這舉動有什么問題,左右一瞧,沒在觀賞臺上瞧見白家人,湊近尹明毓耳邊,假惺惺地“誒呀”一聲,小聲道:“險些忘了,沒有知許爹,白家在揚州根本上不得臺面?!?/br> 尹明毓:“……”太做作了些。 謝策不缺吃穿,可是葡萄就在眼前一點點減少,忍不住就吞了一下口水。 尹明毓順手喂了他一顆葡萄,而后在姑太太耳邊問她:“這不是正和姑姑心意?” 不,姑太太很遺憾。 見不著白家人,她豈不是白打扮一番? 姑太太實在不想放過這個機會,便又問尹明毓:“侄媳婦,咱們到附近轉轉?” 而這時,謝策一顆葡萄吃完,又沖著尹明毓張嘴,“啊——” 尹明毓:“……” 這孩子真是又長進了,竟然還反過來支使她了。 姑太太催促:“侄媳婦,去吧?” 尹明毓也是個愛看熱鬧的,當然不會錯過,于是便起身,將謝策放在椅子上,去謝老夫人那兒說了一下。 謝老夫人只讓她們早些回來。 尹明毓答應了,走回來示意姑太太走。 謝策一急,“母親!” 尹明毓肯定不帶他這個小麻煩,便從他手里抽出葡萄碟子,放在他腿上,示意他自己吃葡萄。 謝策察覺到她確實不打算帶他一起,便用兩只小手緊緊握住她的手,講條件:“要風車?!?/br> 可給他長進壞了。 尹明毓手指在他肚子上一撓,謝策瞬間癢的松開手。 不過尹明毓還是答應了給他買風車,這才和姑太太一起離開觀賞臺。 姑太太有目的地似的,一直往前走。 而她這容貌,走到人群中實在太過顯眼,護衛們不得不為她們開路,并且走在兩側阻擋行人。 上一次如此引人注目,還是上元燈會時。 尹明毓的視線遺憾地劃過一個賣面具的小攤,繼續搜尋風車。 正好有個七八歲的小孩兒舉著風車跑過來,尹明毓向前一瞧,遠處還真有個賣風車的小攤,便走到姑太太身邊兒跟她說。 兩人走過去,尹明毓挑選風車。 姑太太看她挑挑揀揀,道:“全買下來便是,謝家那么多孩子呢?!?/br> 攤販頓時眼睛一亮,熱切地看著她們。 不是她花錢,她說的忒豪爽了些。 尹明毓指向隔了兩個小攤的首飾攤子,溫柔地趕人,“您去那頭瞧瞧吧?!?/br> 姑太太一瞧那不值錢的首飾便沒什么興趣,可再定睛一瞧,和幾個人對上視線,便眼睛一亮,走過去。 留下尹明毓,掃一眼攤販殷勤招待的模樣,又掃一眼攤上的風車,想著她在揚州好歹是祖母,不能吝嗇…… 到底一抬手,狀似大氣實則氣虛道:“我全買了?!?/br> “誒!好嘞!”攤販一喜,“謝謝貴人!貴人大富大貴!” 這些風車,倒是沒多少錢,但是她自從到了揚州,送出去的禮全都是她自個兒錢準備的,積少成多,匯成江河…… 尹明毓轉身,沒在首飾攤上找到姑太太,“人呢?” 金兒在付錢,銀兒走過來,指著他們身后一個酒樓,道:“婢子瞧見姑太太帶人進去了?!?/br> 尹明毓一聽,瞬間興起,“走,咱們進去瞧瞧?!?/br> 酒樓里,姑太太一進去便直奔二樓,待到踏出樓梯前,慢下腳步,儀態萬千地走上去。 白家幾人方才已經瞧見姑太太上來,此時見到她,對視一眼,露出略顯僵硬又帶著幾分討好的笑。 其中一位長臉的中年婦人盯著她頭上的首飾和光滑的臉,閃過一絲妒意,方才不情不愿地叫道:“嫂子?!?/br> 姑太太走過去,上下打量著婦人,極真誠道:“弟妹,你怎么瞧著又老了不少?cao心多了?” 她邊說著,又看向中年婦人旁邊年紀不大的幾個孩子,語重心長道:“你們這些孩子,雖說學不來你們知許jiejie的聰慧,但孝心還是可以學一學的?!?/br> 姑太太每一句話全都是實心實意,她就是這么以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