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家的贅婿首輔 第432節
光武五年秋出發的船隊,歷經差不多四年,船隊終于回來了。 第250章 盛世一統35 兩浙來信。 打馬的信使一路背著竹信桶,晝夜趕路,終于到達京中,入京城大門時未從下馬,只言:“我是兩浙海上通商部的,直面見顧大人,有要事稟告?!?/br> 守城門的一聽,立即放行,未曾檢查。 因為這人穿戴的是官家服,其二說話時亮著腰牌,是可通皇宮的牌子。當即是放行,待馬跑遠了,才嘀咕一句:“這什么衙門?怎么沒聽說過?!?/br> “是沒聽過,不過兩浙那邊的——” “兩浙?!那個新衙門,狀元爺過去的那個?!?/br> 最初問話的隊長也記起來有這么個事,說:“還真回來了?我記得去了幾年了?”其實已經記不住了,做買賣商賈的事情,跟他們當差的有何干系,記這個干嘛。 “好、好像是五年秋去的?!?/br> 馬兒直奔大歷皇宮,到了定門才下馬,手持腰牌要見顧大人,守宮門的侍衛比城門要嚴,要了籍冊,檢查了腰牌,驗明正身后還要檢查身上可有危險武器,看那竹筒—— 信使拆開了桶帽,倒出了幾封信件,這信件是封的不能拆。 “一路打馬過來,怕污了信,各位大人請看?!卑芽罩裢沧屖亻T的侍衛檢查。 沒能藏的了武器就成。 信使裝好了信,這次徒步匆匆進了宮門,自然還有侍衛引路的,一路到了太極殿后殿的內閣,這才停了腳步,侍衛不能進,門口太監進入通傳。 此時八月末,京里天氣還是秋老虎,尤其是正午。 顧兆剛吃過午飯,坐在椅子上打個盹休息,聽到太監傳話,頓時一個激靈,什么困意都沒了,站起來匆匆往外走,“海上船回來了?” “回顧大人,奴才不知,只知道兩浙的信使來送信,就在外間候著?!?/br> 顧兆三兩步已經到了外間了,信使見了他要見禮,顧兆先道:“不多禮,信呢?什么時候回來的?” 信使遞了信桶,恭敬說:“回顧大人,十日前船到兩浙海城碼頭?!?/br> “安頓安頓他?!鳖櫿啄昧诵磐皼]拆開,而是往殿外走去,去后頭永雙殿面見圣上。 永雙殿偏殿還能聽到小柿子笑聲。 外頭候著的公公見了是顧大人前來,一溜煙的上前請安,說:“顧大人大熱天的過來辛苦了,奴才給您通傳,您先在涼處等一等?!?/br> “有勞公公?!?/br> “不敢當?!碧O忙進內殿,找了他家師傅說:“顧大人來了,在外殿等候?!?/br> 茍貴去通傳,先讓徒弟請顧大人進。這都不用想,也就圣上和皇后相處時可能會讓顧大人略等一下——畢竟要整理儀容,今個兒皇子來了,不用等候的。 果然進去一說,皇后先說:“這個時間過來,應該是正經事?!?/br> “快請?!睔v無病道。 顧兆已經到內殿門口了,太監打了簾子,先是撲來一個小人影,叫:“伯伯好?!?/br> “你好,小柿子?!鳖櫿仔φf。 歷無病一看,跟他哥說:“指定是什么大好事?!?/br> 確實是大好事。顧兆把信遞過去,一邊說了船回來了,容燁一聽也驚訝,而后驚喜,“回來了?這都快四年了,沒想到真的回來了?!?/br> 時間往后越拖,黎周周是最cao心擔心的,有時進宮跟容燁說話聊天,就說起出海的船,貨都是其次,人要沒事…… 信是歷無病拆的,一共兩封,一封是李金義寫的,一封是王堅所書。 歷無病拿的是王堅寫的,拆開了跟他哥坐一處看,小柿子過來坐在旁邊也湊過去看,這一家三口越看是越迷瞪。顧兆手里是李金義的信,寫的比較籠統,何時回來,帶的貨物有什么—— 竟然還帶了人,說這人皮膚黝黑身體強壯高大,也有金發碧眼皮膚雪白的。 “這么多?”歷無病拿著信問他哥,“這算下來,比咱家私庫還多?” 容燁則說:“多數百倍?!?/br> 后來交換信看,顧兆一看,王堅信里対帶回來的金幣、珠寶等清點,要是換算成現代銀行卡后頭的零,那可能要數的迷瞪了。 “……我瞧瞧,種子種子,真的帶回來了?!?/br> 信上寫帶了數種種子,有刺激辛辣朱色彎月帶尖的——這不就是朝天椒么。 永雙殿內,君臣是互相瞪直了眼,開心的。 大歷底子是有,康景時期攢下來的,但不多,康景帝后期也有些奢靡,畢竟海晏河清久了,天下太平,老皇帝辛苦一輩子自然是要享福的,到了天順那時候打仗、嚯嚯了一筆,輪到歷無病上位,前幾年打仗,那真是擠著來的。 梁子致管戶部的,那時候打仗往出掏糧草銀響,有段時間都是躲著顧兆走的,后來還是容燁開了皇帝私庫,把前朝歷朝歷代皇帝攢的私庫掏了一大半。 ……那幾年,顧兆嘴上沒說,其實整個大歷庫房都是緊著的。 皇帝的私庫也空空蕩蕩,后來打下茴國、蕃國,充盈了些,但也不如之前了,畢竟多少位皇帝攢下的東西,全都賣了干凈。 如今—— 哈哈有錢了。 這是國庫的錢。自然之前出海時還有私人商賈出資的,容燁當時也投資了些,不過大頭是官府,即便是這些私人的,如今分的利益都是一筆巨款,可見這次回來的豐厚。 歷無病扛著柿子哈哈大笑說:“你阿爹賺的多了,咱們發達了?!?/br> 要是史官看著,肯定要記上一筆,怎么跟暴發戶皇帝似得。顧兆雖是這么想,可也笑的開懷,大歷有了錢,能做的東西多了,民生、基建等等,正好這四年打仗虧的底子緩了過來,現如今東風到,能敞開了手腳了。 京里是沒看到盛況,百艘大船到碼頭,一箱箱金幣往下抬,各色的酒壺、桌子椅子據說都是金子打造的,還有認不出的東西,可是名貴。 海上通商部四年前惹了大歷官員笑話,四年后,一舉成名,成了大歷官員人人好奇打聽又眼紅酸的肥缺了,可惜啊,這部門誰都塞不進去,直接隸屬皇帝管的。 “李大人真是深藏不露的,這正六品的官,可比京里那些二三品的還要厲害?!?/br> “這倒是,誰承想這部門竟是圣上管的?!?/br> 都說天子門生,好家伙這還有天子衙門的,那就是純臣,純皇帝的人。官雖小,可前途不可限量的。 “其實我聽來的,李大人只是面上的,這通商部其實管事打理做主的是顧閣老的夫人,就是出海的大商也是顧夫人的人?!?/br> “真假?” “自是真的,你去打聽打聽,當年辦事顧夫人兩浙到昭州往返,同那些合伙的商賈談買賣,還有定的東西,簽的單子都是顧夫人的名字,我那時候才知道,原來就是大名鼎鼎的昭州商黎老板?!?/br> “顧夫人姓黎我知道,這昭州黎老板竟是顧夫人?” “真的不能再真了,又不是我說的,你問問那些出海出資的商賈,看看當初是誰簽的單子,海上通商部的印章旁,第一個名字是不是黎周周三字,李大人的名字還在后頭,契書就是有的,我看過了?!?/br> “那怎么——”這人驚的找不回舌頭,好半晌才說:“那當時咋沒說,這么大的功勞?!?/br> “當時咋說?黎老板是哥兒是夫郎,又是顧閣老的夫人,誰能信服?傳出去了,那些當官的不得拿著個罵顧閣老,顧閣老是為民為國的好官,那些商賈其實都信昭州商黎老板名頭,不然——” “我說句大實話,李大人當時是狀元,可就一個六品的官,又是新衙門,那些商賈多精明,就算是當官的要錢要做買賣,面上隨便給個仨瓜兩棗應付差事糊弄過去就好了,怎么可能動老本給出那么多?任勞任怨的奔走,還拉了其他人呢?” “全都是看在昭州黎老板面上的?!?/br> 這倒是,商賈精明,當時通商部可不是如今顯露名氣的通商部,那時無人問津,連衙門都是小院子,不是什么正經氣派衙門。 如此來看,這人說的是真的。 “沒想到啊,一個哥兒竟能有這等大本事?!?/br> “出海帶頭的就是哥兒,可是威嚴的厲害,管了一萬多人,我看下船的人提起來,都是一臉佩服和尊敬的,好像說數次驚險都快沒命了,是王大商帶他們回來的?!?/br> 東西太多太重,京中調了鎮南公孟將軍帶數萬兵來護送。 黎周周先前往的,還要清點賬本,該給那些商賈分的先分了…… 據周邊的百姓講,東西多的,光是從船上搬到地面上,就花了一個多月,更別提裝箱運送,那真是車馬成群,浩浩蕩蕩,頭看不到尾。 這得多少錢??? 自然是不知的。 光武九年,十二月初。 鎮南公孟將軍護送海上貨物入京,打頭坐鎮的竟是顧閣老的夫人黎周周,跟隨一同入京的有通商部李金義李大人,出海大商王堅等人。 這路上走了兩個多月,一路沒敢停歇,主要是東西太多。也幸好大歷的主路水泥路修好了,整個商隊車馬全是橡膠輪胎,馬兒都是高頭大馬,耐力好能運重物,一路北上還遇到過雨雪天,也幸好水泥路好走,不必顛簸泥濘。 十二月八日,到達京中。 京里百姓夾道歡迎瞧熱鬧的,侍衛相護,沿途不停歇,一路走平安正街入皇宮,百姓熱議紛紛,許久都沒停歇。 太極殿前廣場,百官等候許久。 那些東西入了皇宮中,將士卸貨,黎周周攜著李金義王堅上前,向圣上遞了貨物清單,光是賬單就足足有十本。 “都免禮,你們是大歷是朕的大功臣?!睔v無病不讓跪。 三人謝過圣上,先是匯報總金額,金幣銀幣,光是金幣便有一億三千萬兩,銀幣更是高達六億七千…… 百官:?。?! 眼睛都快瞪出去了。 難不成這箱子里都是金子銀子不成? 后來史官記載,將這日種種事無巨細的記錄下來,用‘百官聞之數目龐大失儀’、‘太極殿前嘩然久久不息’、‘圣上大喜重賞’…… “民黎周周愿意用功績換一個請求?!?/br> “黎老板請講?!睔v無病其實早已知道些,只是看到黎老板如今這般,不禁動容。 黎周周正色道:“我什么都不想要,只愿我兒子黎照曦能科舉入仕?!?/br> 這下百官嘩然,有人先是反対言不可。 不成體統、不可、哥兒豈能入仕科舉等全都出來了,剛才聽到金額數字龐大殿前失儀的,這會臉上神色還沒變回來,先沖出來喊不成。 顧兆脫帽上前,道:“臣懇求圣上準許黎照曦科舉入仕?!?/br> “臣懇求圣上準許黎照曦科舉入仕?!泵弦娫瞥隽?。 這下可是捅了言官的窩,像是掌握了顧閣老、孟將軍把柄一般,開始說顧兆和孟見云此舉是要挾圣上—— “沒什么要挾的,朕準了?!睔v無病看著那些言官,指著太極殿前的箱子,“打開讓這些人瞧瞧,你們不讓哥兒科舉入仕,不就是覺得哥兒無能無才不堪大用,可這些銀錢,就是把你們全家賣了,也換不來?!?/br> “這是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