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后他們悔不當初 第32節
自女帝登上帝位那日起,這是楊明軒第一次清晰地認識到世道如此鮮明的不公,洛神公子沈恪、丞相王錚亦曾拔得頭籌,皆是滿堂喝彩傳為美談,現在陛下略勝一籌,卻鬧成這般模樣。 女帝神情淡淡,不似動怒,公羊丘卻沉了面色,叫了太學右丞上來,吩咐說,“你下去看看,不要阻止,但把鬧事的、湊熱鬧的、未出言相權的名字都記下,事后再處置,我太學不收這等品德不端,心胸狹隘之人?!?/br> 太學右丞躬身應下,這便去了。 呼聲中以清河孟康最為激烈,又有蘇孝、殷和,費績幾人附和。 賀汀洲出列相勸,“圣人云治學之前先有修行,知禮二德,君子坦蕩,小人長戚,敗便敗,諸位何必惱羞如此,失了君子儀態?!?/br> 許多學子應和,“就是,你這是連師長們的品德也懷疑上了,全部課考題目都是抽簽,公開公正,你想作弊,做一個看看?!?/br> “你這是無理取鬧,還是休要失了讀書人的禮儀,鬧得也太難看了?!?/br> 賀汀洲道,“子康兄,往后潛心修學便是?!?/br> 孟康并不理會,只高聲道,“怎么可能滿籌,當年洛神公子亦只得十九籌,丞相王錚有不世之材,亦才十九籌,這是我們的事,與你賀汀洲無關,閃開?!?/br> 賀汀洲自知我們與你們,是勛貴與寒門之分,卻并不以為辱,反以對方為辱,他認為學子讀書,不該是忠于誰,而該是為百姓奔走,正所謂,民貴君輕,既然民最重要,那么君王是賢德,還是昏聵,是男是女,又有何分別。 君王賢德,需要讀書人入仕,若君王昏聵,便更需要讀書人為百姓奔走。 君王博學至此,是百姓之福,是天下之福,孟康一流為家族利益,呼吁學子抗詔,已污化‘圣人絕學’四字,他絕不敢茍同。 賀汀洲揚聲道,“我賀汀洲敬重陛下學識,明日便去賢良館應詔,是為天子門生,維護師長君威,天理應當?!?/br> 他話語落,已有不少人應和,“我們也是!” 司禮見尚有學子明事理,暗自點頭,上前宣讀圣令,學子們便都安靜下來,孟康、蘇孝等人最終推舉孟康為首。 司禮頷首道,“出題便是?!?/br> 幾人商議一刻鐘,最終由孟康的家臣快馬去客舍取來一卷孤本,這是已失傳的上古書籍,已遺失百余年,月前孟家自先人古墓中所得,絕對算是世間獨一份。 兩刻鐘后,家臣小心翼翼捧著箱籠奔進來,打開箱籠時,不少學子看見竹簡上殘字,都不認識這是什么文籍,孟康心中得意,料定這上古遺書除他孟家外,無人能知曉。 有學子念出只言片語。 崔漾聽了,便知是已經遺失的四奇書之二,《三墳》《九丘》。 孟康剛拆下一片竹簡呈給司禮,壓著志得意滿請喉舌猜這典籍的由來,并背出全文,忽而身體一震,面色煞白,猛地翻動竹簡,不敢置信。 耳側那道聲音緩和清越,字字清晰,流暢無滯澀,非但與竹簡相合,還將竹簡上的缺字悉數補齊了。 蘇孝等人亦是聽見了,翻看竹簡對比,震驚駭然,捧著竹簡再說不出一個字,天啊,這真是聞所未聞,聞所未聞…… 司禮請孟康當好喉舌,孟康面色灰敗,跪于地上,古籍艱澀,他便是通聞一遍,對照古籍,也念得磕磕絆絆,蘇孝等人從旁輔助,方才復述完。 結果如何,顯而易見。 幾人后背已被汗濕透,學子中爆發出了歡呼驚嘆喝彩,幾乎都面向樓苑,敬服溢于言表,激動地三呼吾皇圣明。 陸子明三人神清氣爽,崔漾下了圣令,“教不嚴,師之惰,太學博士張芝山、武學博士岑參年,課教博士宗盧、沈歃,直講聶回、豐浦,太學丞華英、主簿于項等人教學無績,育人無德,革職查辦,按罪論處?!?/br> 陸子明楊明軒稍一愣,旋即大喜,他們是被今日之喜砸昏了頭,這時都冷靜下來了,宴歸懷掃了眼下首的學子,慢吞吞坐回了案前,趁機清理了這批舊朝老臣,往后的太學,便真正掌握到了陛下手里。 圣令一出,孟康幾人跪坐在地上,已驚懼得失語失聲,有些許議論的學子們驚白了臉,場坪上萬人眾,無人敢再置一詞。 劉序心爽神怡地長舒了口氣,以后公羊先生管起太學,也會順暢許多。 公羊丘嘆息,躬身行禮問,“剩下五課陛下還參加么?” 崔漾搖頭,原定是六課,但既然第一課得了滿籌,余下便不必折騰了,她欲回宮用膳,堂下卻有一人高聲問,“可否請陛下恩賜一曲?!?/br> 是師葉,音圣師況的傳人,也是個音癡,從來不過問政治糾紛,出列請賜,倒也未必是挑釁,連劉序這等暴躁脾氣都有些遲疑了。 這些老前輩參加文武試,向來是只觀席,不出聲的,現在約莫是猜到陛下要走了。 楊明軒回稟,“老先生最是敬重有才之人,陛下便賜他一曲罷?!?/br> 陸子明和宴歸懷也十分期待地望過來,連公羊丘也虎目熠熠,崔漾略有些哭笑不得,卻也不曾多說什么,只拿了一卷羊皮,叫司禮送下去了。 宮商角徵羽,師葉一拿到,便如獲至寶地念了出來,南頌聽出這便是女帝前幾日在宮中譜寫的曲子,嘴角些微抽搐,鶴鳴也聽出來,瞠目結舌,正想說話,竟又有一人出列,請求與陛下對弈一局。 “山長!” “是北麓書院山長謝勉!” 謝邈急急在老父身旁躬身勸,天威浩蕩,謝家在會稽,與陛下相安無事,實不必在此時開罪陛下。 其余學子們倒不這么認為,謝山長身為三大學宮之長,素來德高望重,十分癡迷棋局,出言請賜,便是切磋,圣學大家出手對弈,一生也未能得見一次,光是想想他們便激動萬分了! 謝勉是聽聞陛下善謀略,籌算,知曉機會只這一次,待陛下踏出太學,往后再無對弈一場的時機,所以出言相詢,生怕被拒,忙道,“啟稟陛下,以后每年,北麓書院收一百名寒門子弟,學成期間費用全權由北麓書院負責,每年為陛下舉六名孝廉,以謝皇恩?!?/br> 他一諾千金,擲地有聲,學子們無不歡呼,興高采烈。 公羊丘頻頻搖頭,“這老狐貍?!?/br> 崔漾失笑,到這時,便扣上面具,掀了簾子下樓。 宴歸懷、公羊丘等人隨列在后。 學子,官員們皆整理衣袍,恭迎圣駕。 崔漾讓平身,“請先生定下對弈規則罷?!?/br> 學子們并不敢直視天顏,屏息起身,位列場坪兩側。 謝勉見她通身皆是大家風范,氣度不凡,心里激動不已,躬身道,“下臣擅棋,象戲、圍棋皆可一試,陛下您?” 崔漾爽快應了,“皆可?!?/br> 南頌與學子們立在一處,只覺女帝狂是真狂,但因著神清骨秀,身姿卓絕,手執折扇而立,瀟灑從容,是天潢貴胄般的龍章鳳姿,這股從容不迫的狂,便只叫人心敬心折。 南頌很艱難地才能把視線挪開,環顧一周,滿堂學子萬眾人,無人不敬服。 謝勉一愣,旋即心中激蕩,拱手道,“不若先象戲,后圍棋對弈,三局兩勝為勝,各人各抽十六名陌生學子為棋子,以場坪為棋盤,微臣與陛下,便于階上對弈如何?!?/br> 他這話一出,非但噤聲的學子,連文武官員都發出了驚呼聲,象戲本就與籌算掛鉤,如今以場坪為棋,連楚河漢界都沒有,更是要步步精算;以人為棋,便要頃刻間記住共三十二名學子的樣貌特征,若是場上叫錯,全盤皆輸。 如此之難,不少學子光是想一想,腦袋就已經亂成一團了,這時先前得了陛下琴譜的師葉口里念念有詞,十分茫然怔愣,連續重念幾遍,忽而哈哈大笑,好一曲平平無奇的琴音! 他折身行禮謝恩,十分恭敬有禮,眾人不解其意,以為是絕世佳音,無不驚嘆嘆息,立刻便又有一人出列,聲音洪亮,“草民亦請陛下為鹿鳴書院賜下一局!” “鹿鳴書院山長鹿儀!” 鹿儀上前,躬身行禮,精神奕奕,“草民但請一局?!?/br> 又有數名頭花花白的老人家精神矍鑠,躍躍欲試,崔漾看了看天色,出聲道,“最多三局,該用午膳了?!?/br> 她從容豁達,叫年過半百的師長們不由都微微一笑,年輕學子們見其惦記著用膳,非但不覺君威有損,反更覺愛戴,一時便只盼望陛下能贏,也只恨不得萬國來朝,好叫外族蠻夷都看看,大成何等鐘靈毓秀,陛下何等風姿,何等才華卓絕。 此時除太學外,三大學宮之二的北麓書院、鹿鳴書院都出戰了,不少人便提及沈氏學宮,萬眾學子中許多是沈氏學宮的子弟,不欲沈氏學宮落于人后,便都紛紛出列行禮請示,“先生近日都在上京城,今日會友,現在就在沈府,請陛下容學生前去相請?!?/br> 學子歡呼鼓舞,熱血沸騰,三學宮里最為德高望重的人物薈聚一堂,是何等盛世! 如此盛會,謝勉、鹿鳴亦是心潮澎湃,楊明軒知曉崔、沈兩家恩怨,且沈恪確實才學斐然,不好對付,便欲阻攔,陸子明稍搖頭,此時若拒,情況倒不妙了。 楊明軒略定定神,此間已全是當世大儒,說句圣人絕學匯聚于此并不為過,便是輸了,也并非什么折損君威圣顏的事,反而增添禮賢下士的美名,念及此,心下略安,便不說話了。 崔漾允了。 那學子喜出望外,立刻便喚上同伴,往文和苑外奔去。 謁者將棋盤擺到立柱上,那長寬數丈的棋盤內覆有磁石,棋子由鑄鐵鍛造,長尺撥弄,便能將棋子擺放到正確的位置,復刻棋局,供給學子們參考。 列位兩側的學子們精神奕奕,請過旨意后,已各自取來了棋盤,兩兩相坐,或是幾人聚集一處,翹首以盼。 判官、司禮們熱火朝天地布置著,鹿鳴、謝勉養精蓄銳,師葉取了王琴環佩,請旨為陛下奏一曲。 太古遺音清越浩渺,和緩時如千山遠嶺,星月銀河,急促時如江海奔騰,瀑布清流,叫人聽得神清氣凝,心情開闊。 崔漾頗為吃驚,南頌更吃驚,心中嘆服,嘴角卻忍不住抽搐,調還是那個調子,但輕重緩急有不同,編排調整過后,竟是叫這音癡,硬生生將女帝陛下一曲平平無奇催人好眠的曲子改成了盛世清音,萬里江山巍峨,云海奔騰浩渺,大氣磅礴。 此曲一出,天下名揚,誰人不驚嘆佩服。 南頌聽著琴音,再看諸學子無不威服的模樣,神情變幻,他剛入大成時,篤定大成必亂,立刻修書一封發回南國與父王兄長,讓其立刻率兵北上,定能圖謀霸業,沒想到城門口被女帝攔下,女帝派人追查,把因通濟渠改道堵在渡口不能南下的斥候追捕回來了,信自然沒能送出。 此時再回想,后脖頸不免一陣發涼,大成如此君臣一心,南國若真發兵,也絕不是大成的對手。 他正思量,遠處學子躬身讓路,身側有人輕聲驚呼,“沈氏學宮沈先生來了!” 作者有話說: 感謝焉支寶寶投喂的地雷~ 感謝君耳、仙女萬歲、顧惜月、夜色闌珊、寶寶灌溉的營養液,感謝寶寶們留言~ 第31章 、我要沈淵的人頭 圍在場坪外的學子們分開兩側, 躬身見禮。 南頌年十九,但十一二歲時便風聞過洛神公子清名,此時見到, 心下依舊不免沉凝,比起南國, 眼下的大成有太多出色人物了。 來人身形頎長,雖與諸學子著一樣玉色袍,墨玉冠, 通身無墜飾,卻襯得越加眉目墨畫, 仿佛九天謫仙下凡塵,空山新雨, 遺世獨立。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不食五谷,吸風飲露,分明是山巔初雪般的烏發雪容,高在云端叫人不敢觸碰的豐神出塵,卻因眸中帶著的溫寧祥和, 見之生暖, 澹泊恒寧,叫人心中只有敬畏,沒有懼怕。 學子們俱是讓到一旁, 躬身問師生禮, 鹿鳴謝勉亦微微見禮, “恪安來了?!?/br> 其余直講、博士均問禮, “沈先生?!?/br> 沈恪回禮, 至崔漾面前,行了君臣禮,“草民沈恪,見過陛下?!?/br> 聲音如石上清泉,眸光沉靜,看不出半點厭惡。 論這份明鏡非臺的心性,天下何人能及,崔漾神情淡淡,“不必多禮?!?/br> 謝勉請賜棋局時,未料到事情會發展成這樣,但他問心無愧,便也泰然處之,“啟稟陛下,草民請午膳后再繼續對弈如何?” 崔漾應允,折身回了樓苑。 眾學子官員們恭送圣安,到陛下身影進了房門,才直起身,又與諸位先生見過禮,各自收拾好刀筆竹簡,安靜地退出去。 離開時只說課考和棋局的事,并沒有旁的議論,崔、沈兩家曾經的婚約天下無人不知,但今日女帝才學斐然,當世之上,常人無法比肩,諸人敬重二人才學,既然婚約已失效,便全當這一份婚約從未有過,君是君,臣是臣。 只三大學宮之長都是飽學之士,陛下才學斐然,今日這一場對弈,必然濃墨重彩,為今日文華盛世新增一筆,學子們心潮澎湃,連用飯也是匆忙應對,刻錄許多棋盤棋子,刀筆竹簡,要將棋局一步步一招招記錄下來,以供日后研習。 藍開知曉陛下三食規律,早早便帶著御廚出宮來,在太學后厘清一條街,看著時間差不多,便把做好的御膳裝到食盒里送到文和苑。 食盒下層放了guntang的開水,碗碟在上層,擺出來后還是熱氣騰騰的。 他這幾日宮里宮外奔波,知道歲末課考是要緊事,只恨不得分出七八/九十個身,五個能文,五個會武,去賢良館應詔,以解陛下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