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成心機紈绔的黑月光 第16節
真是讓人……哎。 “瓊華的婚事,順其自然吧?!卑l生在金鑾殿前的事,仁宗自然也知道。 左不過她還不到年紀,婚事不急。 況且眼下,瓊華的婚事也不是最要緊的事。 仁宗看了一眼被壓在下面的某本奏折,闔眼,微微嘆了一口氣,放下按揉著太陽xue的手,轉而對淑妃開口。 “嫻兒,還是你替朕揉著吧。這么多年了,也只有你最讓朕放心?!?/br> * 長安樓天字一號閣中,謝云辭臨窗,收了作畫的筆,他這才打開放置在一旁的長條信箋。 仔細品了品信上的內容后,他輕笑一聲,“瓊華郡主倒是個有意思的人?!?/br> 將長條信燒著后,他才慢慢悠悠地拿出另一封已經封好的信,交給暗衛,“送到南方褚家?!?/br> “是?!?/br> 暗衛走后,謝云辭又提起筆,繼續在扇面上畫著未盡的畫。潦草幾筆收場,他也沒去看扇面上最終的畫,扇面打開晾著,等著墨跡干涸。 他抬頭,望向一碧如洗的蒼穹,意味不明地笑了一聲,伸手關住了窗戶。 “京城的天,越來越好了?!?/br> 第16章 cao心 三日后,翊坤宮后殿里。 趙瓊華已經收拾好細軟,半個多月前她進宮時,帶的東西還不大多;如今她準備回府時,要帶回去的東西卻多了不少。 都是這段時日以來,各宮娘娘賞賜下來的。 大致看了一下,估摸著東西的數量,趙瓊華有些惋惜地搖搖頭,這次回府,恐怕兩輛馬車都不夠裝的。 就這么大搖大擺地走出去,估計她又要被好多人惦記上一筆了。 刺激。 “瓊華啊,你看看這些東西夠不夠你用。要是不夠的話姑姑就再給你添點兒?!壁w淑妃在一旁替趙瓊華清點整理著東西,細細問著,生怕趙瓊華會受半點委屈。 自從三天前,她在金鑾殿和仁宗說過要回府后,這幾日淑妃便經常送東西過來,不僅送的次數比前段時間多,就連東西的價值和數量都翻了個倍。 若是再多一些,她怕是真的回不了府了。 依據從前的經驗,這次趙瓊華長了教訓,應得很快:“姑姑不用了。我的東西都夠的,府里也沒人敢虧待我?!?/br> 雖然許周氏掌管著公中,這么多年來在府中安插了不少心腹眼線,但從沒敢虧待過她。 至少在明面上,她待她是極好的,挑不出一點不合禮數規矩的地方。 淑妃親自清點好所有的東西,確認趙瓊華該帶的都帶全了之后,她這才收了手,似乎還有些遺憾。 “你回府之后多小心一點。我們雖然不害人,但卻不能不防著人?!?/br> 吩咐人把東西都送到宮外的馬車上,淑妃帶著趙瓊華走在后面,一邊輕拍著她的手,一邊叮囑著。 “這次你那表妹也要跟著七公主去京郊,雖然是賢妃去求的皇后娘娘,但這件事畢竟也和你有關?!?/br> 兩日前,賢妃突然去了翊坤宮,沒多久宮中便傳出許錦湘也要陪同七公主去京郊的消息。當天皇后便差人去了鎮寧侯府。 聽說,許周氏當時差點昏過去,但還是接了皇后的懿旨,受了皇后的賞賜。 說好聽點是賞賜,難聽一點,那些東西不過是為了安撫人心罷了。 臨了要出翊坤宮時,淑妃放低聲音,同趙瓊華說了一句,“許文淵如今外派到他省,姑姑算了算,他應該比你父親兄長回來得要早一點?!?/br> “在府中你也事事小心,姑姑送給你的人,你安心用著?!?/br> 許文淵是許錦湘的父親,也是老侯爺名義上的遠房親戚。入仕之后,他在朝堂上左右逢源,從不輕易得罪人,倒也吃得開。 趙淑妃從小便不喜歡他,做得來表面功夫,卻改變不了對他的成見。 但這畢竟多多少少都涉及到朝堂的事,后宮不干政,她也得謹慎幾分。 況且老侯爺這么多年來一直都護著許文淵一家人,雖沒有明確地表明過立場,但明眼人一看都明白的事情,本就也不需要點破。 趙瓊華聞言,并沒有表現出太多驚訝,只是平靜應聲,“嗯,姑姑我都知道的。等這次回府,該處理的事我都會著手開始的?!?/br> “對了姑姑?!毕袷峭蝗幌胧裁词乱话?,她側著臉,和淑妃小聲說著悄悄話,“那天同我一起去金鑾殿作證的宮女,還麻煩姑姑之后多照顧一下?!?/br> “要是快要放出宮的話,多給些銀兩首飾也是好的?!?/br> 那日在金鑾殿,站出來為她作證的人,都是她提前安排好。 上輩子她和七公主打了五六年,對七公主的脾性再清楚不過。和她一樣的驕縱,只不過七公主比她多了一份橫沖直撞。 見有阻攔她的人出現,七公主一定會讓身邊人動手的。 哪怕她知道這樣會發生意外。 她提前叮囑過,讓她們在七公主帶人沖進來時,一部分人出面象征性地抵抗一下,另一部分人在暗中等著,要是情態失控,便去幫忙。 順便營造出翊坤宮人不多的假象。 雖然是為了給七公主下套,但那些人到底都是因為她才受得傷。 能補償一些的,她也不會吝嗇。 傷藥、銀兩她都給過,只是她到底不在宮中,也不能時時護著這些人。 “你放心,姑姑都安排好了?!?/br> 那日的事,后來淑妃也都聽趙瓊華說了,清楚來龍去脈,她也不是好壞不分的人。 “嗯嗯,下次我一定不給姑姑惹麻煩了?!壁w瓊華抱住淑妃的胳膊,撒著嬌。 這種話,淑妃都不知道聽了多少遍了。 結果該趙瓊華惹的事她惹了,不該她摻和的事,她也沒少摻和。 伸手輕輕戳了戳趙瓊華的額頭,淑妃沒好氣地說:“你哪天要是少給我惹點事,我就謝天謝地了?!?/br> 從翊坤宮到正宮門的這段路,趙瓊華走過無數次,這次趙淑妃送她出宮,姑侄兩個時不時搭幾句話。 偏趙瓊華又是個嘴甜的,慣會哄長輩開心,一路上趙淑妃的笑容就沒消失過。 宮門口,前后排著三輛馬車。 今日休沐,宮門前也清靜了許多。 送她回去的都是宮里的侍衛,遠遠望過去,第一輛馬車旁還等著一位嬤嬤,很是面生。 趙瓊華微微瞇眼,看了好久也沒認出來是誰,只能轉頭去問趙淑妃。 等在她回府的馬車旁的人,八成也是要同她一起回去的。 難不成這是舅舅說的要撥給她的那位嬤嬤? 趙瓊華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問趙淑妃的。 “那位是太后身邊的人?!壁w淑妃看了片刻,才認出那位嬤嬤是誰,頗有些訝異,繼而解釋道:“嬤嬤姓唐,離宮也有十多年了。沒想到皇上這次竟然又把她請了回來?!?/br> “皇后娘娘要是知道,恐怕又要氣好幾日了?!?/br> 先皇后是仁宗的生母,唐嬤嬤則是先皇后的心腹,深得重視。只不過在仁宗登基三年后,太后隨著先帝去后,沒多久唐嬤嬤便請辭回了隴西老家照顧孫子,再沒進京。 原本皇后還想和仁宗討個恩典,讓唐嬤嬤到她身邊。結果仁宗沒答應不說,唐嬤嬤更是再沒歸京。 久而久之,雖然沒人再提這件事情,但到底成了皇后心里的一個結。 若是她知道因著趙瓊華一句話,皇上就把唐嬤嬤從隴西請回京城。 嘖。 淑妃沒再往下想,只帶著趙瓊華走了過去,“唐嬤嬤會的很多,有她在你身邊,姑姑在宮中也能安心?!?/br> “她是太后身邊的老人,你小時候還見過的。在侯府,你一定不能虧待唐嬤嬤?!?/br> “好?!?/br> 趙瓊華跟在淑妃身后走了過去,呆愣愣地應聲。 她也沒想到,仁宗竟然會把太后身邊的人給她。 在她初初記事時,還是見過太后的。只是那時的她太過年幼,即便有記憶,經過這么多年的磨損,印象已經很淡了。 只依稀記得太后對她很溫柔寵溺,經常抱她。 對于這位唐嬤嬤,她更是印象無幾。 盡管如此,在走到唐嬤嬤面前時,趙瓊華還是行了長輩禮。唐嬤嬤是太后身邊的舊人,照顧過太后和長公主,她行這一禮,并不算逾矩。 “郡主快起來,我受不起郡主的禮?!碧茓邒叻鲎≮w瓊華的手,好讓她起來。 到今年,唐嬤嬤正整五十年歲,兩鬢雖已經添上了幾分霜白,但看模樣卻像剛四十出頭的人,整個人精神很好。 “我前日剛到京城,皇上也同我說了郡主的事。正好郡主今日要回府,我便自作主張地等在宮門口,還望郡主不嫌?!?/br> 唐嬤嬤依著禮數,朝淑妃行過一禮后,開口說道。 趙瓊華驚訝,“嬤嬤前日便到了京城,這么快的嗎?” 隴西離京城并不近,快馬加鞭少說也要三四日的時間。 而且唐嬤嬤上了年紀,舟車勞頓,也定不可能一路騎著馬上京。 可她記得,她和仁宗提這件事,是在三日前吧…… 唐嬤嬤只笑不語,主動岔開話題,“郡主和小時候不一樣了,當年長公主第一次抱著你進宮時,郡主還在襁褓里,見到喜歡的人就笑?!?/br> 見到不喜歡的人,她連哭都不哭一下,只閉眼,埋到長公主懷里。 淑妃也記得這事,便和唐嬤嬤搭了幾句話。但她畢竟是宮妃,不好在宮外停留太久,臨了要回宮時,淑妃便把趙瓊華拉過來,往旁邊走了幾步。 “你回府后,公中上若是有不懂的,盡管問唐嬤嬤?!?/br> “云嵐姑娘的事,等你回府后,姑姑便差人給你送過去?!?/br> 聽到云嵐兩個字,趙瓊華眼睛一亮,整個人都支棱起來,連忙應聲,“嗯嗯好,瓊華乖乖等著。謝謝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