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我對清風樓的掌柜說,放出風聲,就說清風樓要打出去。 掌柜的不住的勸我,說清風樓收益很好,沒必要打出去,我卻只讓他聽話辦事,別的,不必多說。 兩月后,我看著清風樓的牌匾,換成了蘭君樓三個字,我也終于現身,去給她的開業典禮壓壓場。 身為陸家二少爺,自然是她親自招待。 她將我領到了蘭字雅間。 雅間布置十分清雅,讓我想起了有一段時間兄長的屋子,同樣的蘭花,同樣的熏香。 我四處看看,覺得十分滿意,抬頭,卻看到一幅十分娟秀的字,我好奇的走近去看,竟然是蘇大人的水調歌頭。 這首詞,我曾在兄長的筆下見過,不過只有兩句。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當時只覺這句詩極好,遂央求兄長告訴我完整的,兄長卻懶得理我,還說什么這是蘇大人的新詞,不讓外傳。 我找了許久都找不到的,卻在這里,卻在這里,堂而皇之的掛在了墻上。 我回過頭看她,依舊是一臉平靜的樣子,我卻還不死心,出聲詢問, “這字,是誰寫的?!?/br> 我在心里祈求,不要是她,不要是她,也許,只是旁人送的開業賀禮而已。 可是老天終究不曾聽到我的祈求,我也只能自嘲的笑笑。 有些沒有說出口的話,便再沒機會說出來。 我又去表姐那里買醉,表姐知道后卻恨鐵不成鋼般看我,還說若是我不敢,她替我去說。 我自然是攔住了她,有些事,既然已經知道結果,何必再賠上尊嚴。 表姐讓我別再去看她,也別再管她的事,讓一些東西就這樣慢慢的淡化掉。 可我,如何舍得。 她心里有大哥,沒關系,大哥那般優秀,她心里有大哥也是應該。 而我,算了,就這樣看著她,護著她,已是足矣。 時間一天天流逝,轉眼,大哥也已成婚許久,聽聞都快有孩子了。 母親自然也開始著急起我來了,問我,我卻總是含糊其辭。 母親大概是怕我真的有一天給她帶個男人回家,便一狠心一跺腳給我定下了王家的姑娘。 那時,她的酒樓剛剛出事,而她也臥病在床。 我無暇他顧,只任由母親折騰,自己則每日來蘭君樓看她。 病中的她終于不像平素那般清冷,眉頭緊鎖的她,倒是多了幾分真實感。 我想起那天她在公堂上被人誣陷的無助,暗暗下決心,定要幫她度過難關,定要護著她,平安順遂。 若是,她也能感受到我的心意,該有多好,那樣,我便能正大光明的護她一生一世。 我想最后再試一試,有些話,再不說怕是沒了機會,哪怕將尊嚴壓上,我也愿豪賭一場。 可是她終究沒有給我機會。 聽著她祝福我和王家姑娘的話,那般真心,那般情真意切,我竟然連怨懟都不知從何處起。 罷了,就這樣吧。 我和她,就這樣吧。 有些人,有些事,注定,強求不得。 成親后,陸家遷往京城,臨走前,我拜托表姐照拂她一二。 表姐卻說我擔心實屬多余,那丫頭為人處事進退有度,口碑極好,只要不是故意栽贓陷害,有陸家的余暉照拂,在這禹州城安穩生活,不是問題。 到了京城后,我開始忙于陸家的產業,將陸家的產業在京城鋪開。 好在大嫂的娘家助力頗多,初時有些艱難,但終究是順利落地。 時間飛逝,表姐夫也終于升任了京官。 我向表姐詢問她的境況,他們走后她又該怎么辦。 表姐卻叫我不必擔心,那新任的知州早就得了某位大人的囑咐,定會護著那丫頭的。 某位大人,除了兄長,還能有誰??磥磉@么些年,不肯放下的,不止我一個。 我聽著禹州傳來的一個個消息, 她領養了兩個孩子,她送孩子上學,她置辦了宅子,她把孩子教養的極好,她的生意越來越紅火,她的兒子中了秀才,她的女兒也十分出色,她的兒子過了會試,不日就要進京趕考。 聽著這些,我只覺得,當初我的眼光,確實是不錯的。 和她結為親家的事兒,是我這一生對她唯一的算計,以有心算無心,自然是我得償所愿。不過,她也不吃虧,畢竟我對我兒子的品行心里有數,又豈會委屈了她養大的姑娘,那不是得罪人嘛。 她的女兒,活潑開朗,不像她,總是一副端方有禮,賢淑大方的模樣,我突然想起那年在公堂上氣的嗓門都壓不住的她,總覺得,或許她原本應該是另一個樣子的。 后來啊,大概是時光催人老,我亦不知春秋幾何,只覺得夢一般,她又出現在我的眼前。 可我清楚的知道,這只是個夢,她啊,早就離開了。 便是沒有離開,她也不可能會出現在我眼前,畢竟,思文君啊思文君,那個文君,從來不是我。 可若是有來生,能不能讓我先遇見她,她能不能,能不能,也看一看我啊。 我真的,等了她好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