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院子打掃的很干凈,我將蘭花放在窗臺,安心的住了下來。 每日清晨,聞著蘭花的香氣醒來,我的精神竟然恢復了一些。 張生高興的不行,眼中含著渾濁的眼淚。 這一日,天氣甚好,我心中一動,讓張生搬一把躺椅在院子里,再把蘭花搬出來放在那石桌上,同我一起曬曬太陽。 我躺在躺椅上,對張生說道,你把香爐點上,再去蘭君樓買點水晶餅回來。 我多日沒有胃口,張生聽了喜上眉梢,連連道是。 我看著他離開的背影,轉頭看了看這座小院,眼前浮現一個瘦小的身形,她站在屋門口,轉過身來,一雙大大的眼睛,似小鹿般清亮,她沖著我微微一笑,好像在對我說,少爺,您回來了! 我嘴角含笑,漸漸閉上了雙眼。 一陣風吹過,將香爐的煙吹散開來,香氣彌漫了整個院子,有提神醒腦的薄荷,靜心凝神的甘松,還有淡淡的檸檬草的味道。 第13章 番外2:楊花落盡子規啼之相思了無益 世人都說我爹娘伉儷情深,夫唱婦隨,實乃當世夫妻典范,可我知道,我爹不愛我娘。 至于我娘嘛,也不見得有多愛我爹。 可他們兩個相敬如賓,出門相攜,日子過得倒也和樂順遂。 我爹驚才風逸,清朗俊逸,是出了名的瀟灑公子。 我娘賢良淑惠,秀麗端莊,亦是出了名的大家閨秀。 他們從未像書中說的恩愛夫妻那般如膠似漆,黏黏膩膩,你為我描眉,我為你撫琴,當然,也沒有過爭吵和紅臉。永遠和和氣氣,相敬如賓。 但每次出門,父親會扶母親上下馬車,母親會為父親擦拭汗珠。再加上父親沒有別的妾室,凡正式場合也必定帶著母親。這讓一眾夫人都羨慕不已,說父親對母親真是用情至深。 每當此時,母親就笑笑不語,仿佛默認。 我叫陸子翰,父親為我取這個名字時說,希望他的兒子可以拔萃翰林。 因此,我自小苦讀詩書,將所有精力都放在科舉仕途之上,對于情愛一事并不在意。想著以后娶個門當戶對的妻子,像爹娘這般相敬如賓的過一生,也是極好。 是以,待我及冠之后,母親多次問我想找個怎樣的妻子時,我想都不想就回答, 兒子想找一個像娘這般溫柔賢惠的女子,不求相濡以沫,只愿和和氣氣,平淡安穩的相守一生。 母親對我笑笑,眼中似有哀傷, 兒啊,你還不懂。 母親看我仍舊不以為然,搖搖頭,嘆口氣,又轉頭幫我選媳婦兒去了。只是選來選去,總是沒有個結果。 父親對我的終身大事似乎并不關心,每日仍悠悠閑閑的。 直到有一天,我正在書房讀書,準備下一次的科舉考試,父親突然來我書房,二話不說的抽出我手里的書放在一邊, 兒子,讀書辛苦了,走,爹帶你去京郊賞花散散心。 我狐疑道, 爹?你怎么了?怎么突然要帶我去郊游? 父親搖了搖手中的扇子, 廢話那么多作甚,跟我走就是。 我只得放下書,跟著父親出了門。 馬車搖搖晃晃了近一個時辰,終于停了。 我率先跳下馬車,再伸手將父親扶了下來。 剛一站定,就看見不遠處的一輛馬車上下來一位夫人,仔細一看,竟然是表姑。 表姑走到我們面前,對著父親說道, 看你這般費心思也真是不容易,行了,事情我都安排好了,咱們去那邊涼亭上吧。 我抬頭看去,在我們正前方是一片牡丹花田,正是牡丹盛開的時節,有不少人來觀賞。 而在花田的左側,有一座涼亭,地勢微高,恰好能夠將整片花田盡收眼底。 我們一行三人進了涼亭,早有下人等在那兒,鋪好了石桌石椅,擺好了茶具果子。 父親對我說道, 此處看牡丹花甚好,你且隨處看看。沒準兒能看到認識的人。 認識的人? 我聽父親這話說的古怪,雖有些疑惑,不過在看景的時候,倒也真的注意了一下可有相識的人。 而父親則和表姑一起坐在石桌前喝茶吃果子,仿佛真的只是來郊游賞花的。 我站在涼亭里,對花田從遠到近看了一遍,竟然真的讓我看到了認識的人。 我的堂妹,陸念,今年剛嫁給新科探花楊思君。 她和一群小姑娘站在花叢里,小姑娘們都圍著她。 準確來說,是圍著她身旁的一個姑娘。 這姑娘和念念年紀相仿的樣子,手中纏著一根細細的繩子。只見她手指上下翻飛,讓人眼花繚亂,那繩子在她手里,時而變作一朵蒲公英,時而變作一顆星星,時而又變作一座拱橋。 幾番下來,引得其他姑娘都驚嘆不已,睜大了眼睛盯著她手中的繩子。 玩繩子的姑娘忽而展顏一笑,不似一般閨秀那般笑的溫婉矜持,她笑的十分恣意瀟灑,嘴角大幅度的上揚,眼睛笑的瞇起,兩頰的酒窩深陷,似冬日暖陽,又似春日暖風。 仿佛一股暖流沖刷進心里,我竟看那笑容看的呆住了。 突然,父親用扇子拍了拍我的肩膀,問道, 怎么樣?可發現什么嗎? 我一下子回過神來,恭敬的回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