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王嬤嬤在陸家是重要的管事嬤嬤,且丈夫兒子都頗受主子重用,此番必然也是要一同進京的。這一別,不知此生還能不能再見面了。 我知道她此行的目的,不止為了送李嬤嬤,還是為了來同我道別,為了來看看我。 我想起初來這個世界的無助,迷茫,是王嬤嬤手把手教我種花,刺繡,識文斷字,教我這個世界的生存之道,教我為人處事。 是她,將愚笨的我安排進沒有勾心斗角,沒有那么多腌臜事的博雅院做事,讓我在李麼麼的庇護下安然順遂的長大。 又是她,雖氣我不吭一聲的做決定離開陸府,卻還是費心的為我安排后路。 我心知此一別是再見無期,而此間恩情,我只怕無法回報。 對著王嬤嬤,我屈膝跪下,鄭重的對她磕了三個頭。 謝她一生善良憐我孤弱,謝她一路護我安穩長大,謝她傾心教我知禮義,辨是非,謝她無數次無償相助,謝她滿腔的真情與關心。 抬起頭道,王嬤嬤,子規知道了。 王嬤嬤眼含熱淚,拉著我的手不住的道, 好,好好,好孩子,好孩子…… 我將李嬤嬤安頓在我隔壁,方便時刻照應。 李嬤嬤拉著我的手說, 我一生孤苦,無依無靠,未曾想,還能有你這丫頭給我養老送終,我,我真是不知道該說什么好,好孩子,好孩子,嬤嬤,嬤嬤謝謝你,孩子。 我連忙道, 嬤嬤,你這說的什么話,你護我小,我自然該護你老,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你說謝謝,不是要折煞我嗎? 李嬤嬤不再說話,只是緊緊握著我的手,看著我,淚眼婆娑。 陸家搬家的速度實在是快,不過短短七八天的時間,就已經收拾完畢,整裝待發。 裝滿行李箱子的馬車烏泱泱的排滿了街道,碾過青石板街道,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排頭有兩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們騎著高頭大馬,豐神俊朗,風采卓絕,矜持有禮的向兩旁祝賀,歡呼,祝福的百姓點頭回應。 車隊行過蘭君樓,我站在一樓的人群中,注視著車隊,注視著馬上的人,和所有人一樣,輕輕的揮手,向他們道別。 馬上的二少爺似乎察覺出什么,微微轉頭,向著我的方向,同樣舉起手,輕輕揮了揮,我知道,那是他在同我道別。 我目送著馬車隊遠去,似乎有什么東西也在漸漸離我而去,我抓不住,也留不住。 后來我才想明白,那是我懵懵懂懂,無所適從,恐懼害怕,處心積慮又戰戰兢兢的曾經。 陸家舉家搬遷,為了方便管理,處理了不少產業,其中就有不少黃金鋪面。許多商家都卯足了勁兒想要趁此機會擴大規模,蘭君樓自然也不例外。 不知是巧合還是運氣,我看中的幾間鋪面,或賣或租,反正全數都落到了我手里。 我雖感到驚訝,卻并沒有去細想原因,因為有些事本不需要想的太明白。 看著新入手的鋪面,我斗志昂揚,擼起袖子要大干一場。 于是,蘭君糕點坊,蘭君酒鋪,蘭君制衣店,蘭君胭脂閣紛紛開業。 在我的提議下,紅杏jiejie夫婦將自己的糕點鋪子同蘭君糕點坊合并,我出鋪面和人工原材料,紅杏jiejie負責制作和管理,利潤五五分成。 知州夫人蘇青青時常來我店里光顧。每次一來,張嘴就來, 小規規,你這又上啥好東西啦?快拿過來給jiejie瞅瞅。 舉止言談沒半點大家夫人的樣子,若是換個性別,她大概是個花樓???。還小龜龜,每次聽了都掉一地的雞皮疙瘩。 無奈,這大腿還得抱。我只得忙不迭,笑盈盈的回答, 蘇jiejie,好東西當然給你留著呢。你過來瞅。 你看看,這是我最近新研制出來的糕點,用的是天然水果熬制的果糖,口味清甜,不發膩也不發胖,最適合你這種愛吃甜食的啦。 還有這個,是我調制的甜湯,是用桃膠,銀耳,枸杞,木瓜和蔗糖文火慢燉三小時做出來的,冬季食用有美容養顏的功效。 還有這個…… 蘇青青幾乎每次都會說, 唔,不錯不錯,小規規,那就各給我上一份吧。 虧了蘇青青一次次的賞光,整個禹州城都知道我同知州夫人交好,這知州大人同知州夫人感情又極好,對知州夫人幾乎是百依百順。 是以,我的蘭君產業雖日漸擴大,但也再沒有誰來找我的麻煩。 日子就這么一日日的過去,轉眼已是五年。 紅杏jiejie和王大哥的感情著實是好,他們的孩子,一個男寶四歲,一個女寶兩歲,現在,又揣了一個在肚子里。 我每日打理生意,照顧李嬤嬤,空閑時再帶帶小孩,倒也是過得怡然自得。 只是李嬤嬤的身體卻一日不如一日。 自多年前那場大病之后,李嬤嬤的身體就大不如前,湯藥也未曾斷過,如今,也終于到了盡頭。 李嬤嬤臥在床上,神色衰敗,大夫前來診斷皆搖頭不已。 她顫顫巍巍的向我伸出手,我伸手握住她枯槁的手,眼淚如珠串般掉落。 李嬤嬤道,丫頭,不,不要哭,嬤嬤這輩子,不遺憾,值,值了。只是,嬤,嬤嬤放心不下你啊。 我知道她放心不下什么,這五年以來,李嬤嬤總是cao心我的個人問題,只不過每次,都被我打哈哈過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