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章:滴滴就是一個砸錢的游戲(求訂閱)
“可以?!?/br> 一翻交流,張建明朝著陳宇點點頭。 陳宇對于程為以及吳銳也很滿意。 盡管現在的滴滴沒有多少用戶,各方面也不如,但程為在很多的地方都比他人表現的更好。 比如在具體運作這一塊。 在張建明表示資金沒有問題的情況下,程為回答的并不是大規模的廣告,而是第一個提出了給車主司機分發一款智能手機。雖然這看起來并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但不得不說,程為對于打車app應用有一個十分的了解。 正如他所說的,打車應用受制于智能手機。如果車主連智能手機都不會用,或者沒有使用,那怎么讓他們加入滴滴打車呢? 對行業越為的了解,他越可能打敗競爭對手。 諾基亞為什么失敗,就是因為他們對于智能手機不夠了解。 其二。 在功能方面,程為也比其他的打車應用更為的創新。 比如與滴滴同類競爭軟件“快的”,雖然“快的”目前發展的更好一些,但他們在功能上的創新便沒有滴滴更為豐富。特別是其中殺手級的功能“順風車”業務,該業務一出,在當時引起了無數車主的瘋狂加入。哪怕這一些人加入滴滴并不是當全職司機,但時不時順風一下,一下子就培養出了百萬順風車大軍。 這也是陳宇為什么會親自來滴滴總部的原因。 人才難得。 哪怕陳宇可以自己全新搞一個滴滴,但陳宇卻很難找一個像程為這樣的人才管理滴滴。 雖然陳宇也可以培養。 但環宇科技已不是當年的環宇科技。 環宇科技在發展階段的時候,確實可以培養。 一系列人才也可以和公司共成長。 但當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后,那就必需吸引全世界優秀的人才。 當然。 陳宇對于程為也不是完全滿意。 比如程為提到的推廣這一塊。 程為采用的還是早年之前的地推廣告,比如派一大堆人到現實挖角出租車司機。 雖然這種地推方式確實有一定的作用。 但在全新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他還有更為高級的玩法。 不過。 到底程為只有23歲,他也不可能有陳宇這般的高度。 對此陳宇也不多說,示意張建明進入下一個步驟。 “程總,吳總,我覺得你們對于打車類app的了解非常全面,我們環宇科技也很看好你們的滴滴打車。不知道貴公司是否有融資的需求?” “張總,你們環宇科技確定投資我們滴滴?” 交流好書,關注號.?,F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聽張建明這么說,吳銳激動的說道。 說完,吳銳便發現自己太心急了。 這般表現,就算是環宇科技要投資,估計一會也得壓價。 抱歉的對程為看了一眼,吳銳閉嘴不說。 張建明倒是大方的說道:“吳總快人快語,不過,你們放心,我們環宇科技做事一向有自己的原則?!?/br> “我們也相信環宇科技?!?/br> 程為說道,內心又是不得不再次佩服環宇科技。 果然是自己最為向往的公司,環宇科技名不虛傳。 “陳總,張總,我們做了一份融資方案,你們看一下?!?/br> 雖然之前并不敢相信真是環宇科技看中了他們,但到底有備無患。 此時環宇科技確定投資,程維壓住內心激動,將融資方案拿了出來。 “我們對我們滴滴打車的評估為1000萬人民幣,此次準備出讓30%的股份……” 這個融資方案其實是有些高估的。 比如滴滴打車的估值。 1000萬的估值明顯高估。 畢竟滴滴打車才推出沒多久,不管是用戶還是車主都沒有多少。 而且在市場上也沒有太多的影響力。 當然,這只是第一份方案,程為也想看看環宇科技這邊的情況。 只要環宇科技愿意投資,一切都可以談。 “行,同意?!?/br> 張建明沒有開口,陳宇倒是直接答應。 “陳總,您答應了?” “對,怎么,程總,您希望我們不答應?” “不是,不是……主要是您不覺得我們滴滴估值有些高了嗎?” 本來就準備與環宇科技談價的,沒想到環宇科技談也不談,直接答應。 這一下子讓程為倒是不知道說什么。 而且,因為對于陳宇的崇拜,他反倒自己給自己殺起了價。 “呵呵,如果拿滴滴打車這個app軟件來說,確實估值有些高。但如果加上程總與吳總兩位人才,1000萬的估值也就不高了?!?/br> 1000萬并不算什么。 這樣的一個數字,可以說是環宇科技最近幾年投資最小的一個。 但說完,陳宇卻又是說道:“程總,吳總,對于貴公司的投資,我們認為沒問題。但是,不知道兩位有沒有想過,貴公司融到的這幾百萬,滴滴能支撐多久?” “這個……” 對于這一個問題,程為和吳銳還真沒有想過。 考慮了一會,程為說道:“大概可以堅持一年?!?/br> “一年?” 陳宇搖了搖頭:“別說是一年了,在我看來,一個月都堅持不了?!?/br> “陳總?” 兩人明顯不明白。 “程總,吳總,我就這樣說吧,我想問一下,滴滴打車是一個什么類型的平臺?” “交通出行平臺?!?/br> “沒錯,那往大一些呢?” “互聯網平臺?!?/br> “對?!?/br> 陳宇點頭:“滴滴打車雖說是打車類的平臺,但其實與一系列的互聯網產品一樣,他是一個互聯網平臺。既然是互聯網平臺,那么,他的最大特點,那就是燒錢。別說是你們的出行應用了,哪怕就是一款唱歌類,讀書類……應用,他們的燒錢也是幾億起步。而相對于大一些的應用,燒錢就是幾十億了,再往大……” 后面陳宇沒有說。 但相信兩人都知道。 像環宇科技在國外推出的微信,直接就是10億20億美元這樣的砸錢。 一般的企業,誰受得了? “……” 兩人各看了一眼。 陳宇的話兩人看懂了。 幾百萬對于滴滴來說一點用也沒有。 盡管他們有計劃拿這幾百萬怎么做,但再怎么做,幾百萬還是幾百萬。 一但競爭對手來了,幾百萬連出場的資格都沒有。 別說是競爭對手了。 哪怕就是沒有競爭對手,幾百萬也很難讓公司發展有多快。 甚至,他們一年時間花幾百萬推動的事業,還夠不上這一些巨頭們一天時間的進場呢。 “程總,吳總,我們這里有一項方案,兩位可以看一下?!?/br> 這時,張建明將他們準備的方案拿了出來: 【環宇科技以2000萬全資收購滴滴打車,程為與吳銳可以獲得滴滴打車總共加起來5%的股份……】 也就是說,陳宇要的是滴滴打車95%的股份,這等于完全收購。 至于為什么這么多。 不是陳宇對股權這么在乎。 實在是像打車類app在發展初期,他就是一個砸錢的游戲。 看看前世滴滴與快的,與uber的競爭就知道。 這一些打車類應用最大的競爭不是業務上的競爭,而是砸錢上的競爭。 而他們的競爭,卻是引出了企鵝與阿里巴巴兩大巨頭。 也正因為滴滴與快的,與uber砸錢砸得實在是太多,最后實在是砸不動了,只好宣布合并,這才結束了砸錢游戲。 陳宇就算是再怎么大方,也不可能白給幾百上千億的給程為。 事實上。 前世滴滴打車一共融資了16輪,可以說是互聯網企業融資最多的企業。 而程為的股份在通過16輪融資之后,也被稀釋到了大概只有3%。 兩人加起來一共5個點的股份,陳宇也并沒有占兩人的便宜。